(单元复习)联系地、发展地看问题.ppt_第1页
(单元复习)联系地、发展地看问题.ppt_第2页
(单元复习)联系地、发展地看问题.ppt_第3页
(单元复习)联系地、发展地看问题.ppt_第4页
(单元复习)联系地、发展地看问题.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联系地、发展地看问题,单元复习,主要揭示世界的状态怎么样-联系、发展、矛盾的(第2-4课),唯物主义/唯物论,辩证法,主要揭示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物质(第1课),辩证唯物主义,不可分割,有机统一,辩证的唯物论,唯物的辩证法,第一位的问题.,第二位的问题,唯物主义,唯心主义,辩证法,形而上学,辩证唯物主义,唯心主义辩证法,机械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心主义,建构哲学体系,掌握主干知识一,双向发散思维在哲学复习课中的运用,下列说法各属于哪一种?,刻舟求剑,联系是普遍又是客观的,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风吹幡动,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联系,运动,物质,静止,构成,主体,根本属性,存在方式,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变化发展,事物的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构成了事物的运动,引起了事物的变化,推动着事物的发展。一切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都是有规律的。,规律,P48,P60,P6470,P7280,1、什么是联系?什么是联系的普遍性?P47,7、认识和掌握因果联系的方法论意义是什么?P52,6、原因和结果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两种情形是什么?P51,5、构成因果联系的两大特点是什么?P51,4、事物的联系多样性是指什么?你知道有哪些联系方式?P50,3、人们在联系的客观性面前是否无能为力?P49,2、理解什么是联系的客观性?p49,8、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是什么?P55,9、学习整体和部分关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是什么?P57,15、什么是新旧事物?判断的根本标准是什么?P65,14、运动、变化、发展三者之间的联系如何?P65,13、发展的含义是什么?发展的实际是什么?P65,12、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是什么?P63,10、物质与运动的关系如何表述?两种错误观点是什么?P60,16、如何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P67,17、什么是创新?创新的辩证法依据是什么?怎样创新?P70,24、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是什么?P80,22、什么是实事求是?其地位和作用是什么?P79,21、人与规律的关系如何?P78,20、规律和客观性指的是什么?P77,19、规律与规则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P76,18、什么是规律?现象和规律的不同之处在哪里?P73,23、什么是解放思想?P80,联系,普遍性,条件性,客观性,多样性,因果联系,整体与部分联系,可变性,运用:用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原理,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等,方法论意义:事物联系的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坚持全面性,防止思想上的片面性,要做到善于瞻前顾后,通观全局。只有这样,才能处理好各种关系。,哲学原理内容: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P50,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把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看作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实现方式。传统经济倡导的是一种“资源产品废气物”单向流动的线形经济。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反复循环流程,做到生产和消费“污染排放最小化、废物资源化和无害化”,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分析说明循环经济所倡导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如何体现联系观点的?,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循环经济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相互联系的有机统一体,它体现了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3分),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循环经济表明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以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2分),联系具有多样性。“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复循环体现了在一定条件下原因和结果可以相互转化;(2分)循环经济的流程还体现出当各部分以有序、合理、优化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功能就会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2分),我国旧时使用的木桶,由许多木板条拼合而成,木桶的容量是由桶高和桶径的大小决定的。假如桶边长短不一,其容量就只能取决于最低的那块木板,若要增加水桶的容量,首先必须加高最低的那块木板。这一现象被人们称为木桶原理。(1)请用唯物辨证法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这一原理。,讨论,(2)举例说明我国目前正在实施的什么战略,正是这一原理的生动体现?,(2)例如我国目前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正是这一原理的生动体现。只有大力发展西部的经济,搞好“西部”这个部分,才能促进“全国”这个整体的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1)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的整体都是由各个部分组成的,整体统帅部分,部分也制约着整体,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性能会对整体的性能状态起决定作用。,木桶容量的大小只能取决于最低的那块木板。要使木桶能充分发挥其最大的功能,也就必须得重视部分,加高那块最低的木板。可见,只有搞好局部,才能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2、运动和物质的辨证关系?,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总之,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是运动的主体,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离开物质谈运动是唯心主义的,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形而上学的,两者都是错误的。,讨论:物质是怎么存在的?以怎样的方式存在?,讨论:什么是运动?是什么在运动?思维运动的主体?,3、运动和静止的辨证关系?,运动和静止的辨证关系?,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哲学上讲的静止?,有两种情形:一是指事物之间的空间位置保持不变;二是指事物某一方面性质在一定时期内基本不变。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快速判断:,否认动中有静的观点错在哪?承认运动的绝对性否认静止的相对性陷入不可知论(世界是不能认识的),否认静中有动的观点错在哪?承认静止否认运动的绝对性陷入形而上学的不变论,2.“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生命在于运动”,表明A.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B.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C.运动离不开物质D.运动是宇宙中的一切变化和过程,练习,(A),(B),1.目前冰天雪地的南极,曾是温暖的地方,从南极钻探出来的7000万年前的泥土资料分析,南极在4000万年前曾有热带雨林生长,并且同澳大利亚是连在一起的。这一事实主要说明A.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物质的运动具有绝对性B.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C.物质是运动的主体D.规律具有客观性,人们能够利用规律,永恒变化发展(世界观)发展的观点(方法论)过去现在过程将来创新促进新事物产生与时俱进成长发展阶段灭亡,【原理内容】: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的物质世界,发展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p67,方法论要求: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三、方法论要求: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看待人和事,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具体要求,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从认识问题角度),了解“来龙”、理解现状看到“去脉”、把握今天,要明确事物处于怎样的阶段和地位(从分析问题角度),评价过去事物的标准对待当前事物的态度,要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从解决问题角度),与时俱进、创新意义用创新精神对待社会要求自己,总要求:,材料一:“经济的发展必须同人口环境、资源环境统筹考虑,不仅要安排好当前的发展,还要为子孙后代着想,为未来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决不能走浪费资源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更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讨论:本材料说明了什么道理?,答: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既要顾及到它的过去和现在,又要考虑到未来的发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这是发展观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的具体运用。,下列说法属于规律有:日月星辰总是按一定轨道运转,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大雁冬天南飞,春天北返,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支配社会发展。“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人类认识发展的道路。商品的价格总是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生物体的自然选择、适者生存。人类社会的运动总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终究要代替资本主义制度。,(),练习:,事物运动是规律的,一条原理:,一个概念:,哲学上的规律与具体规律;规律与现象;规律与规则。,三个的区别与联系:,一切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都是有规律的。,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P-76三是三不是),讨论:规律与人的意识有哪些联系?,规律的存在和发挥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规律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不可抗拒性集中表现,引力规律、-,天体(神舟六号)的运动:,规律是可以认识的P-77,规律是可以利用的P-78,预见指导改造世界;条件限制变害为利,为人类造福。按客观规律办事,才能达到预期目的。,规律客观性的表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并不等于以GDP为中心,GDP不是衡量国民经济增长的惟一指标,它只是众多指标当中最重要的一个。除了用GDP来衡量一国的经济发展速度之外,还应该有其他的衡量标准。树立新的发展观,强调统筹、协调和持续发展,这是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决议的重要内容,也是关于未来改革和发展的新战略选择,它具体表述为“五个统筹”: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从哲学上看,为什么不能把GDP作为衡量国民经济发展的惟一指标?,()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不仅要看现在的发展,而且要着眼于将来的长远发展,单纯强调GDP的增长,不利于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3分),()联系具有普遍性,要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各种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如果只注重GDP的增加而忽视其他,则不利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五个统筹”发展观是坚持用联系观点看问题的具体表现。(3分),导学,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对象:方式:,事物内部各要素、事物之间,互相影响、互相制约,任何事物内部是互相联系的,任何事物都与周围互相联系的,整个世界是一个互相联系的统一整体,(横向空间;纵向时间),条件性多样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人们可以改变事物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具体性,导学,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发展,新事物旧事物,基本原理:,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处于永不停息的变化发展之中,含义及其实质,前进的、上升的变化,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与运动、变化的关系联系和区别,含义理解,是从本质上规定的,而不是从外表现象上看的是相对而言的,区分新旧事物的分别标准,“三个是否”,方法论:,在实际中要纠正和克服从事物外表、现象和产生时间的先后等方面判断新旧事物的错误做法。,材料一:长期以来,内蒙人民为了生存,为了赶上发达地区,为了提高收入和生活水平,达到温饱和小康,加快了经济发展步伐,以畜牧业作为支柱产业,不断继续增加牲畜数量畜牧业达到历史最高水平,饲养牲畜达7000多万头。虽然使部分牧民富了起来,但由于牲畜数量超过草原承载能力的过度放牧造成草原的严重退化。内蒙沙漠化之严重触目惊心,而且牧业区的草原退化也十分严重,很多地方的草原已从昔日的风吹草低见牛羊变为老鼠跑过见脊梁。材料二: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要把控制人口、节约、环境放在重要位置,使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