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姓 名:学 号:所在院系:软件学院职业类别:工程硕士专业领域:软件工程指导教师: 副指导教师: 二一三年三月硕士学位论文(专业学位)基于Web的考试公共服务平台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A dissertation submitted toTongji University in conformity with the requirements forthe degree of Master of Engineering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A WEB-BASED PUBLIC SERVICE PLATFORM SYSTEM OF EXAMINATIONCandidate: Student Number: School/Department: School of Software EngineeringDiscipline: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Major: Software EngineeringSupervisor: March, 2013September, 2010基于W eb 的考试公共服务平台系统 同济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人完全了解同济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如下各项内容:按照学校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采用影印、缩印、扫描、数字化或其它手段保存论文;学校有权提供目录检索以及提供本学位论文全文或者部分的阅览服务;学校有权按有关规定向国家有关部门或者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在不以赢利为目的的前提下,学校可以适当复制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用于学术活动。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年 月 日 同济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学位论文的研究成果不包含任何他人创作的、已公开发表或者没有公开发表的作品的内容。对本论文所涉及的研究工作做出贡献的其他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的法律责任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年 月 日同济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摘要摘要本文采用ASP技术设计了一种全面实用的考试公共服务平台系统方案。本论文首先研究了考试系统的开发背景,指出了传统考试的缺陷提出在线考试这种新思想。接着介绍了系统设计所用到的相关技术。然后对此在线考试系统进行了认真的需求分析并提出了预期的目标。接下来通过概要设计,数据库设计确定大概的设计方案。再通过详细设计使用ASP技术实现了考试服务平台的知识库模块、考生的在线考试、考试时间判断、考试结束自动交卷、交卷后自动显示分数等功能。后台管理方面实现了管理员增加删除修改学生信息、科目的添加删除修改以及题目的增加删除修改、成绩信息的查看删除、知识库内容的添加删除以及信息的修改的功能。关键词:ASP技术,数据库,在线考试服务系统70Tongji University Master of Engineering AbstractABSTRACTUse ASP technology to design a practical and comprehensive examination of public service platform system solutions. This paper studied the background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xamination system, and pointed out the defects of the traditional examination-line examination of this new thinking. Then introduced the technology used by the system design. Then this online examination system conducted a careful needs analysis and the desired objectives. Next, outline design, database design to determine the approximate design. Knowledge module of the examination service platform using ASP technology and through the detailed design of the online examination of candidates, the examination time to judge the end of the test automatically carry out an assignment, an assignment automatically display scores and other functions. Manage the administrator to add delete modify student information, subjects add delete modify and topics to add, delete modify, view of the performance information deletion, Knowledge Base content add delete and modify the function of the information.Key Words: .NET, Tourism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Module Design, Web, Two Dimensional User Management同济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目录目录 第1章 引言11.1 课题背景与意义11.2 考试系统的现状11.3 国内外发展现状11.4 本课题研究的基础及内容21.5 论文的组织结构3第2章 相关技术介绍52.1 ASP(Active Server Pages)技术52.2 VBScript介绍92.3 数据库技术介绍及数据库选型10第3章 需求分析123.1 可行性分析123.1.1 技术可行性123.1.2 经济可行性133.1.3 社会可行性133.2 系统总体需求分析133.3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143.3.1 学生功能用例图分析153.3.3 管理员后台管理功能用例图分析163.3.4 管理员处理考试功能用例图分析173.4 系统非功能性能需求183.5 系统的数据库需求分析193.5.1 实体属性分析193.5.2 数据字典分析193.5.3 系统ER图分析20第4章 系统设计234.1系统的主要功能设计234.1.1 学生功能设计294.1.2 管理员后台管理功能设计314.1.3 管理员考试管理功能设计354.2数据库设计36第5章 系统的实现405.1在线考试部分程序实现405.1.1 登录界面405.1.2 考生登录415.1.3 管理员登录425.1.4 考生登录成功425.1.5 进入考场435.1.6 提交试卷445.1.7 返回考试界面继续考试455.1.8 在线练习模块455.1.9 成绩查询模块465.1.10 管理员成功登录465.1.11 用户管理465.1.12 试卷管理485.1.13 成绩管理505.1.14 试卷管理525.2 知识库模块程序实现525.2.1 主界面实现535.2.1 登录界面实现545.2.3 课程知识库实现575.2.4 在线交流实现585.2.5 知识库信息发布实现595.2.6 用户管理实现615.3 系统实现的几项关键技术625.3.1 组卷策略的确定625.3.2 避免抽取相同试题625.3.3 建立考生试卷库635.3.4 分页显示代码设计63第6章 系统测试666.1 测试的任务及目标666.1.1 测试的任务666.1.2 测试的目标666.2 测试方案666.3设计测试方案67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687.1 总结687.2 展望68致谢70参考文献71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72 第1章 引言第1章 引言1.1 课题背景与意义随着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将传统的教育产业信息化成为可能。但是目前学校与社会上的各种考试大都采用传统的考试方式,组织一次考试至少要经过五个步骤,即人工出题、考生考试、人工阅卷、成绩评估和试卷分析。显然,随着考试类型的不断增加及考试要求的不断提高,教师的工作量将会越来越大,并且其工作将是一件十分烦琐和非常容易出错的事情,所以说传统的考试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考试的需要。据统计,目前全球每年有超过1.8亿人次通过互联网来接受教育,网上学习正在全世界范围内成为一种重要的求知途径。学生在享受网络带来的乐趣的同时,还可以不断的学习到新鲜的知识。与之相关的教学服务也变的非常重要,网络学习需要相关的测试工作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在线考试系统课题产生的是当今教育信息化的趋势。拥有一套实用、完善、高效的在线考试评估系统越来越显的重要,能够将通过权限控制,将不同教师和学生登录后能够看到不同的功能界面,这样能更好的方便学校对教学质量的管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在线考试系统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计算机软、硬件资源和网络资源实现无纸化考试以避免传统手工考试的不足。与传统考试模式相比,网上考试渗入了更多的技术环节,对实现安全性的途径、方法也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通过Internet/Intranet来实现网上考试,是现代教育技术的一个具体实现,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可以实现教考分离以及考务工作的全自动化管理,可以有效利用校园网的软硬件资源,使其发挥最大效力,更好的为学校的教学服务。它是建立在互联网上的应用系统,使考试不受地域的局限。一个完备的在线考试系统可以使用户在网上学习过后及时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以发现自己的不足,使得学习效率得到很大提高。在线考试系统中题目的生成、试卷的提交、成绩的批阅等都可以在网络上自动完成。教师可以重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网络考试系统是传统考场的延伸,它可以利用网络的无限广阔空间,随时随地的对学生进行考试,加上Web数据库技术的利用,大大简化了传统考试的过程。同济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基于Web的考试公共服务平台1.2 考试系统的现状传统的考试要求老师刻试卷、印试卷、安排考试、监考、收集试卷、评改试卷、讲评试卷和分析试卷,老师的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其实,其中很多都是重复性劳动,完全可以由电脑帮助完成,来减少工作量,增加工作效率。对于学生来说,必须准时到一个指定的地方进行考试,如错过了就不能再考了,必须等一段时间。教师的全班式的讲评考卷,实际效果并不明显,造成成绩好的学生“吃不饱”,成绩差的学生“吃不了”,无法做到有针对性,因材施教。网络考试系统是传统考场的延伸,它可以利用网络的无限广阔空间,随时随地对学生进行考试,加上数据库技术的利用,大大简化了传统考试的过程。学生可以在寝室里或家里进行考试,老师也可以在家里对学生进行考试,打破了学生一定要到学校才考试的模式。这样大大地方便了学生、老师的考试过程。网络考试系统确实具有“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内容”,双向互动和主动学习等优点,然而,目前一些现有的网上考试系统不尽如人意之处亦非常显著。现有的网上考试系统,它们大多仅有一些常用的出题、评分功能,如同将一本习题书用网络的方式展现,其本质都没变,只是把传播信息的媒介由纸张转为了网络,这样完全是对网络学习的一种误解,更是对网络资源和功能的一种浪费。最重要的是,这些网上考试系统对学生的学习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学生考完试,系统仅给予一个总得分,学生不知道错在哪里,更不知道为什么错。像这样的考试系统所能起到的效果是可以想象的。学生通常希望从考试中了解自己的现有水平和薄弱处,能对自己以后的学习起到指导性的效果,这就要求考试系统不仅有出题、打分的功能,更要有针对不同学员的个别式个性化学习建议、指导教学和应试辅导等。然而,现有的网上考试系统正是缺乏了这最重要的一点个性化指导,学员不能从这些考试中得到他们所需要的信息。自然,这些考试系统不能使广大学生们满意。1.3 国内外发展现状基于网络的考试系统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属于网上考试系统的初级阶段,该阶段的考试系统大多沿袭了传统的考试模式,把原本印在纸张上的试题放到了网页上显示。这样的考试系统看似把网络技术运用到了实际教学中,实则是“换汤不换药”,再加上初级阶段的考试系统大多功能不完备,实际起到的效果还不如传统考试呢。第二阶段:即带有分析功能的网上考试系统。以第一阶段为基础,充分研究教师和学生的需求之后,开发的一种能对考试进行分析、评价的考试系统。该阶段的考试系统运用计算机网络所特有的信息数据库管理技术和双向交互功能对每个网络学员的个性资料、学习过程和阶段情况等可以实现完整的系统跟踪记录、贮存。第三阶段:即自适应的考试系统。基于前两阶段的实践与经验,发展起来的自适应的考试系统,在个性化教学方面更趋完善。由于网络所特有的大量信息的管理技术,使得网上考试系统可基于系统记录的个人资料,进行针对不同学员的个别式个性化学习建议、指导教学和应试辅导等。国外在智能组卷和考试等方面已取得相应成就,并在托福、GRE、微软认证等等许多领域应用,已经收到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研究多集中在考试理论、评价模型质量等方面,且多为普适性的学科领域,考核内容多倾向于认知领域,鲜见关注反映主观能动性的精神运动领域。国内对题库系统的研究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 自80年代中期开始启动,90年代初已经在全国100多所高校推广使用工科、理科及医学题库,多为单机版系统。21世纪初才开始借助网络实施计算机应用等级以及部分职称考试。国内网络考试系统广泛应用于职业职称考试中,其中最受人关注的就是驾校理论考试系统。驾校理论考试系统经过多年的发展在实用性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对于系统操作性和用户体验方面的创新目前还很欠缺。目前大多数研究大多集中在系统的研制和初步应用的探讨方面,对题型、多媒体试题的普适性支持却鲜有讨论,并且也鲜见大范围、大批量的实际网络考试的实证分析报道。1.4 本课题研究的基础及内容本次设计研究内容为通用在线考试系统设计。设计成果将传统考试软件的帐户管理、题库管理、智能组卷、考试管理、统计分析等功能精益求精,而且更加注重考试的过程控制和软件适用范围的灵活性定制的管理。系统可帮助使用者建立、维护和管理自己的试题库,定制不同考试类型所需要的考试题型,评判标准等。能够根据题型、范围、难度、题目数量、总分数等条件随机生成符合自己要求的试卷。实现电子考试的高效和科学,同时亦能减轻教师的负担,节约考试成本,方便教师对考试工作的管理。系统通用性、可定制性、适应性非常强,可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职称和教育考试。理论基础:目前,网络应用软件运行的模式主要有二类:Client/server 模式,Browser/Web 模式。前者主要的缺点是维护、升级较麻烦,后者是近几年伴随Internet 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技术,它与客户/服务器方式类似,客户端是一个标准的浏览器,服务器端是 Web Server ,而 Web Server 与数据库和应用服务器的紧密结合,它的主要优点是便于扩充应用、升级维护简便。用户只要通过浏览器,连上网络,便可在图形用户界面的引导下,轻松使用,无需复杂的配置、安装和管理,大大降低了对题库使用者的技术要求。在线考试建立在国际互联网(www)和网络编程技术发展的基础之上,客户端的配置可以极为简单,使考试不受地域的局限。在线考试系统中题目的生成、试卷的提交、成绩的批阅等都可以在网络上自动完成。只要形成一套成熟的题库就可以实现考试的自动化。应用基础:在线考试系统课题产生是当今教育信息化的趋势。目的是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计算机软、硬件资源和网络资源实现无纸化考试以避免传统手工考试的不足。与传统考试模式相比,网上考试渗入了更多的技术环节,对实现安全性的途径、方法也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通过Internet/Intranet来实现网上考试,是现代教育技术的一个具体实现,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可以实现教考分离以及考务工作的全自动化管理,可以有效利用校园网的软硬件资源,使其发挥最大效力,更好的为学校的教学服务。它是建立在互联网上的应用系统,使考试不受地域的局限。一个完备的在线考试系统可以使用户在网上学习过后及时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以发现自己的不足,使得学习效率得到很大提高。在线考试系统中题目的生成、试卷的提交、成绩的批阅等都可以在网络上自动完成。教师可以重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网络考试系统是传统考场的延伸,它可以利用网络的无限广阔空间,随时随地的对学生进行考试,加上Web数据库技术的利用,大大简化了传统考试的过程。1.5 论文的组织结构本文共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引言。说明了基于Web的考试公共服务平台系统的研究意义、国内外发展现状,以及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第二章,相关技术介绍。介绍了课题研究的技术支持和理论支持,其中包括ASP、VBScript技术、数据库技术以及数据库的选型。第三章,需求分析。阐述了需求分析的概念,起到的作用,形成阶段性的里程碑成果。并将需求分析有效的应用于考试公共服务平台系统系统中,明确系统的总体需求,明确各个功能模块,确定功能性需求与非功能性需求,并对系统进行相应的可行性分析。第四章,系统设计。在需求的基础上,进行系统设计,包括系统总体设计、具体的各个功能模块的设计、数据库设计、页面设计等。第五章,系统实现。基于各个模块,给出系统的具体实现的部分,包括界面设计以及关键代码。第六章,系统测试。明确测试目标,设计测试方案,并进行了用例测试。第七章,总结与展望。对整个系统进行了总结,指出系统不足以及将来需要改进的部分。第2章 相关技术介绍第2章 相关技术介绍2.1 ASP(Active Server Pages)技术ASP技术 ASP(Active Server Pages动态网页)是微软公司推出的一种用以取代CGI(Common Gateway Interface通用网关接口)的技术。目前,Internet上的许多基于Windows平台的Web站点已开始应用ASP来替换CGI。ASP是一个位于服务器端的脚本运行环境,通过这种环境,用户可以创建和运行动态的交互式Web服务器应用程序,如交互式动态网页,包括使用HTML表单收集和处理信息,上传与下载等等。在没有这些动态技术之前,用户通过浏览器看到的网页大多是静态的,站点的主页内容是固定不变的。而 一个静态的站点,若要更新主页的内容,必须手动的来更新其HTML的文件数据。而随着Web应用的发展,用户需求的不仅仅是静态的信息他们希望能够看到根据要求而动态生成的主页,例如响应用户查询数据库的要求、生成报表等。当在浏览器上填好表单(form)的输入数据,以提供HTTP要求时,可以在站点服务器中执行的应用程序,而不只是一个HTML 文件。站点服务器收到要求执行的应用程序,分析表单(form)的输入数据,将执行的结果以HTML的格式传送给浏览器。 ASP使用ActiveX技术基于开放设计环境,用户可以自己定义和制作组件加入其中,使自己的动态网页几乎具有无限的扩充能力,这是传统的CGI等程序所远远不及的地方。ASP与常见的在Client端实现动态主页的技术如Java applet、ActiveX Control、VBScript、javascript等不同,ASP中的命令和Script语句都是由服务器来解释执行的,执行结果产生动态生成的Web页面并送到浏览器,而Client端技术的Script命令则是由浏览器来解释执行。由于ASP是在服务器端解释执行,开发者可以不必考虑浏览器是否支持ASP;同时由于它在服务器端执行,开发者也不必担心别人下载程序从而窃取编程逻辑。 ASP通过后缀名为.asp的ASP文件来实现,一个.asp文件相当于一个可执行文件,因此必须放在Web服务器上有可执行权限的目录下。当用户从浏览器输入了.asp文件的地址后,浏览器就将这个URL请求发给Web Server,如果Web Server上装了ASP,就调用ASP。ASP读出相应.asp文件,解释并执行命令,动态生成一个HTML页面回传Web Server,然后Web Server再把结果发送给浏览器。ASP文件的制作和HTML类似,且和同济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基于Web的考试公共服务平台HTML开发集成,可以在同一个过程完成,利用ASP将可以执行的脚本嵌入到HTML文件中(将HTML文件的后缀名改为.asp),这使得HTML文件的编写与脚本的开发融合在一起。通过ASP内置的对象、服务器组件(Server Component)可以完成非常复杂的任务,而且用户还可以自己开发或利用别人开发的服务器组件完成专门的任务。ASP比较网关及服务器扩展模式有着以下优点:完全与HTML文件融合在一起;容易创建,不需要其它编译、链接程序。面向对象的并通过ActiveX Server对象可扩展。ASP的技术特点1.ASP的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制作动态网页:动态是和静态想对应的,“静态”网站的致命弱点就是不易维护,为了不断更新网页的内容,必须不断地重复制作HTML文档,随着网站内容和信息量的日益增加,就会感到工作量大的出乎想象。自动更新:即无须手动更新HTML文档,便会自动生成新的网页,可以大大减少工作量。因时因人而变:即当不同的时间、不同的人访问同一网址时产生不同的网页。2.ASP访问数据库的原理 ASP是服务器端的脚本执行环境,可用来产生和执行动态的高性能的WEB服务器程序。 当用户使用浏览器请求ASP主页时,WEB服务器响应,调用ASP引擎来执行ASP文件,并解释其中的脚本语言(JScript 或VBScript),通过ODBC连接数据库,由数据库访问组件ADO(ActiveX Data Objects)完成数据库操作,最后ASP生成包含有数据查询结果的HTML主页返回用户端显示。 由于ASP在服务器端运行,运行结果以HTML主页形式返回用户浏览器,因而ASP源程序不会泄密,增加了系统的安全保密性。此外,ASP是面向对象的脚本环境,用户可自行增加ActiveX组件来扩充其功能,拓展应用范围。 3.ASP页面的结构: ASP的程序代码简单、通用,文件名由.asp结尾,ASP文件通常由四部分构成: (1) 标准的HTML标记:所有的HTML标记均可使用。 (2) ASP语法命令:位于 标签内的ASP代码。 (3) 服务器端的include语句:可用#include语句调入其它ASP代码,增强了编程的灵活性。 (4) 脚本语言:ASP自带JScript和VBScript两种脚本语言,增加了ASP的编程功能,用户也可安装其它脚本语言,如Perl、Rexx等。 4.ASP的运行环境 目前ASP可运行在三种环境下。 1) WINDOWS NT server 4.0运行IIS 3.0(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er)以上。2) WINDOWS NT workstation 4.0运行Peer Web Server 3.0以上。 3) WINDOWS 95/98运行PWS(Personal Web Server)。 其中以NT server上的IIS功能最强,提供了对ASP的全面支持,是创建高速、稳定的ASP主页的最佳选择。 5.ASP的内建对象 ASP提供了六个内建对象,供用户直接调用: 1) Application对象:负责管理所有会话信息,可用来在指定的应用程序的所有用户之间共享信息。 2) Session对象:存贮特定用户的会话信息,只被该用户访问,当用户在不同WEB页面跳转时,Session中的变量在用户整个会话过程中一直保存。Session对象需cookie支持。 3) Request对象:从用户端取得信息传递给服务器,是ASP读取用户输入的主要方法。 4) Response对象:服务器将输出内容发送到用户端。 5) Server对象:提供对服务器有关方法和属性的访问。 6) Object Context对象:IIS 4.0新增的对象,用来进行事务处理。此项功能需得到MTS(Microsoft Transcation Server)管理的支持。 6. ASP的主要内置组件: 1) Ad Rotator组件:用来按指定计划在同一页上自动轮换显示广告,用于WWW上日益重要的广告服务。 2) Browser Capabilities组件:确定访问WEB站点的用户浏览器的功能据,包括类型、性能、版本等。 3) Database Access组件:提供ADO (ActiveX Data Objects)来访问支持ODBC的数据库。 4) File Access组件:提供对服务器端文件的读写功能。 5) Content Linking组件:生成WEB页内容列表,并将各页顺序连接,用于制作导航条。 7.另外,ASP技术的处理速度相当快,并且其安全性也很高。ASP最重要的优点是能够建立对诸如时间、地点、用户标志、以前的选择和活动等因素敏感的页面。换句话说,可针对每个用户的个别需求,用ASP定制网页,能够满足用户的各种需求。由此可以看出,ASP是在IIS下开发WEB应用的一种简单、方便的编程工具。在了解了VBSCRIPT的基本语法后,只需要清楚各个组件的用途、属性、方法,就可以轻松编写出自己的ASP系统。 与一般的程序不同,ASP程序无须编译。ASP程序的控制部份,是使用VBScript、JScript等脚本语言来设计的,当执行ASP程序时,脚本程序将一整套命令发送给脚本解释器(即脚本引擎),由脚本解释器进行翻译并将其转换成服务器所能执行的命令。当然,同其他编程语言一样,ASP程序的编写也遵循一定的规则,如果你想使用你所喜爱的脚本语言编写ASP程序,那么你的服务器上必须要有能解释这种脚本语言的脚本解释器。当你安装ASP时,系统提供了两种脚本语言:VBSrcipt和JScript,而VBScript则被作为系统默认的脚本语言。ASP程序其实是以扩展名为.asp的纯文本形式存在于WEB服务器上的,可以用任何文本编辑器打开它,ASP程序中可以包含纯文本、HTML标记以及脚本命令。只需将.asp程序放在Web服务器的虚拟目录下(该目录必须要有可执行权限),就可以通过WWW的方式访问ASP程序了。要学好ASP程序的设计,必须掌握脚本的编写,脚本是由一系列的脚本命令所组成的,如同一般的程序,脚本可以将一个值赋给一个变量,可以命令Web服务器发送一个值到客户浏览器,还可以将一系列命令定义成一个过程。要编写脚本,要熟悉至少一门脚本语言,如VBScript。脚本语言是一种介于HTML和诸如JAVA、Visual Basic、C+等编程语言之间的一种特殊的语言,尽管它更接近后者,但它却不具有编程语言复杂、严谨的语法和规则。如前所述ASP所提供的脚本运行环境可支持多种脚本语言,譬如:JScript、REXX、PERL等等,这无疑给ASP程序设计者提供了广泛的发挥余地。ASP的出现使得广大Web设计者不必在为客户浏览器是否支持而担心,实际上就算在同一个.asp文件中使用不同的脚本语言,都无须为此担忧,因为所有的一切都将在服务器端进行,客户浏览器得到的只是一个程序执行的结果,而你也只需在文件中声明使用不同的脚本语言即可。ASP的工作原理ASP工作流程如下:1. 用户在地址栏中请求一个asp程序。 浏览器向ASP服务器请求这个asp程序,而不是像html一样直接处理一个自身的html程序,不需要在服务器上的运行。 2. ASP程序中的服务器端脚本开始运行。 3. ASP程序连续的执行这个请求文件中的所有语句,然后生成一个HTML文件。 结果是,100的纯HTML代码发送到客户端,所以我们在客户端看到的代码还是HTML,并不是ASP的源代码。2.2 VBScript介绍Microsoft Visual Basic Scripting Edition是程序开发语言Visual Basic家族的最新成员,它将灵活的Script应用于更广泛的领域,包括Microsoft Internet Explorer中的 Web 客户机 Script 和 Microsoft 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er 中的 Web 服务器 Script。VBScript使用ActiveX Script与宿主应用程序对话。使用ActiveX Script,浏览器和其他宿主应用程序不再需要每个Script部件的特殊集成代码。ActiveX Script使宿主可以编译Script、获取和调用入口点及管理开发者可用的命名空间。通过ActiveX Script,语言厂商可以建立标准Script运行时语言。Microsoft将提供VBScript的运行时支持。Microsoft正在与多个Internet组一起定义ActiveX Script标准以使Script引擎可以互换。ActiveX Script可用在Microsoft Internet Explorer和Microsoft 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er中。VBScript只有一种数据类型,称为Variant。Variant 是一种特殊的数据类型,根据使用的方式,它可以包含不同类别的信息。因为Variant是VBScript中唯一的数据类型,所以它也VBScript 中所有函数的返回值的数据类型。最简单的Variant可以包含数字或字符串信息。Variant用于数字上下文中时作为数字处理,用于字符串上下文中时作为字符串处理。这就是说,如果使用看起来象是数字的数据,则VBScript会假定其为数字并以适用于数字的方式处理。与此类似,如果使用的数据只可能是字符串,则VBScript将按字符串处理。当然,也可以将数字包含在引号()中使其成为字符串。除简单数字或字符串以外,Variant可以进一步区分数值信息的特定含义。例如使用数值信息表示日期或时间。此类数据在与其他日期或时间数据一起使用时,结果也总是表示为日期或时间。当然,从Boolean值到浮点数,数值信息是多种多样的。Variant包含的数值信息类型称为子类型。大多数情况下,可将所需的数据放进Variant中,而Variant也会按照最适用于其包含的数据的方式进行操作。声明变量的一种方式是使用Dim语句、Public语句和Private语句在Script中显式声明变量。另一种方式是通过直接在Script中使用变量名这一简单方式隐式声明变量。这通常不是一个好习惯,因为这样有时会由于变量名被拼错而导致在运行Script时出现意外的结果。因此,最好使用Option Explicit语句显式声明所有变量。1、过程在VBScript中,过程被分为两类:Sub过程和Function过程。2、VBScript中可使用下列循环语句:Do.Loop:当(或直到)条件为True时循环。While.Wend:当条件为True时循环。For.Next:指定循环次数,使用计数器重复运行语句。For Each.Next:对于集合中的每项或数组中的每个元素,重复执行一组语句。3、在VBScript中可使用以下条件语句:If.Then.Else 语句Select Case 语句2.3 数据库技术介绍及数据库选型数据库是某个企业、组织或部门所设计的数据的一个综合,它不仅要反映数据本身的内容,而且要反映数据之间的联系。在数据库中用数据模型这个工具来抽象、表示和处理现实世界中的数据和信息。简单地说,数据模型是现实世界的模拟。数据库管理系统是支持应用系统运行的重要系统平台,他对系统的开发、运行和维护都有重要影响。在选择数据库管理系统时,应考虑如下原则: 开放性。支持国际通用的SQL数据库访问标准JDBC和ODBC等; 安全性。提供强有力的数据安全保障机制,保护数据库不会被客户端的请求所破坏,用户均在授权的范围内使用数据库; 支持BROWSER/SERVER结构,并且具有较高的联机事务处理能力(OLTP)和分布式数据管理能力; 可维护性。系统应有良好的开发工具支持应用开发与维护工作; 前端开发工具功能齐全强大,方便快速,汉化水平高,开放性好,支持透明访问; 符合未来数据库的发展趋势。目前数据库技术正向数据仓库方向发展,并正在积极开发数据挖掘方法,以充分发挥大规模数据的潜在能力,从而为决策提供依据。目前,基于SQL的BROWSER/SERVER模式的关系数据库居于我国数据库管理软件市场的主流,而数据库技术的发展都把对Internet,Java,多媒体(Multimedia),对象(Object)的支持放在首位,相应的数据库系统多达几十种,其中 Oracle、MS ACCESS、Informix、Sybase和DB2作为数据库市场的成熟产品和主要代表,均体现了当今数据库技术的最新成就。从开放性、安全性、先进性、性能和开发工具等方面来看,这些数据库各有所长,但均可满足系统对数据库管理的要求。基于对在线考试系统应用需求特点和技术需求的认识,选用了ACCESS 2000作为我们的数据库系统。作为客户/服务器数据库系统,ACCESS 2000成为我们最后选择条件的特性如下: Internet集成。ACCESS 2000数据库引擎提供完整的XML支持,在Web应用程序中包含了用户友好的查询和强大的搜索功能; 可伸缩性和可用性。同一个数据库引擎可以在不同平台上使用,支持联合服务器、索引视图和大型内存支持等功能,使其得以升级到最大Web站点所需的性能级别; 数据仓库。ACCESS 2000中包括吸收和分析汇总数据以进行联机分析处理(OLAP)的工具。第3章 需求分析第3章 需求分析需求分析是软件生存期中重要的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问题识别:主要是从系统的角度来理解软件并评审用于产生计划估算的软件范围是否恰当,确定对目标系统的综合要求,并提出这些需求实现条件,以及需求应达到的标准,需求包括有:功能需求、性能需求、环境需求、可靠性需求、安全保密需求、用户界面需求、资源使用需求、软件成本消耗与开发进度需求、预先估计以后系统可能达到的目标 。只有通过软件需求分析才能把软件功能和性能的总体概念描述为具体的软件需求规格说明,进而建立软件开发的基础。需求分析的基本任务是准确地回答“系统必须做什么?”这个问题。需求分析所要做的工作是深入描述信息平台的功能和性能,确定软件设计的限制和软件同其他系统元素的接口细节,定义软件的其他有效性需求。3.1 可行性分析3.1.1 技术可行性网站实施的关键是实现WEB服务器与供应商数据库的连接接口。目前流行的WEB与数据库接口的技术虽然很多。但存在许多局限性例如:CGI(common gateway interface公共网关接口)功能比较强,跨平台性能好。可移植到绝大部分的操作系统上,但不易开发,更改成本高。而且运行速度非常慢。IDC(internet database connectorInternet数据库连接器)安全性高编写容易。只要掌握html常识和基本的SQL语法就可以了,但功能较弱,只能对数据库进行操作。而不能对WEB服务器的其它文件进行操作。jdbc(java database connectivity-java数据库连接)是SUN公司制定的JAVA与数据库的连接互连规范,功能较强,安全性较好。但是执行效率低。用JAVA语言编程,难度较大。微软公司推出的ADO(active x data objectsACtiveX数据对象)是以ActiveX技术为基础的数据存取方法.具有使用容易,访问速度快。内存资源消耗低的特点,能够存取各种类型的数据。因而提供了INTERNET上数据存取的良好接口。Asp是实现ADO技术的一种较为理想的编程环境。它是microsoft公司为IIS以级MS personal web server 等web同济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基于Web的考试公共服务平台服务器开发的技术。提供了一个将vbscript 和jscript集成到html面的服务器端的脚本编写环境。本系统系网络系统,采用B/S模式,基于Intelnet的Http传输协议。硬件方面,Server端为可扩展的www服务器。软件方面,我们拟采用以下几种软件:操作系统用Windows2000 Server。Windows2000 Server作为一个优秀Ftp服务器、邮件服务器等,可以快速的构建Intranet环境。本系统内核使用Asp,有几种方法可以实现本系统的内核:Jsp、PHP等。但是考虑到系统的使用者为学校机构,大多都使用Windows2000 Server作为www服务器,故还是选择微软的Asp与Windows2000 Server操作系统组合。3.1.2 经济可行性由于系统结构采用当前流行的B/S结构,也就是浏览器/服务器模式,客户端是一个标准的浏览器,服务器端是Web Server ,而Web Server与数据库和应用服务器的紧密结合。结合目前硬件价格普遍下跌与宽带网大力建设的有利优势这不仅保证了系统的技术可行性,还保证了系统的经济可行性。3.1.3 社会可行性本系统的社会可行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本系统C/S模式架构的简单解决了安装配置难的问题,满足了用户的需要。(2) 由于开发成本的降低使得产品价格也会在市场上占据绝对优势。(3) 开发的针对性使产品的竞争度大大加强。3.2 系统总体需求分析由于“在线考试系统”的主要用户分布在学校、考试机构、需求单位以及整个个社会,因此,在软硬件结构上采用了如图所示的4层分布式应用体系。其中应用服务器是将一个或多个应用逻辑从Web服务器和数据库中分离出来并在其上存放服务器端的处理及共享的应用逻辑,当系统分析员和设计人员发现Web服务器处理事务的负荷较重时,即可考虑增添应用服务器,这样就形成了如图3.2所示的4层分布式应用体系结构。图3.1 4层分布式应用服务器体系结构Web浏览器数据库服务器应用服务器Web服务器 通过采用多层次分布体系结构的实践,使得所设计的系统有下述特点: 将广域网上通过的信息服务及通过的通信量进行分流,从而提高了系统的运行速度和访问效率; 系统被分为多个应用逻辑和数据逻辑块后,由于系统中所有层次都支持多维扩展,可以灵活选用不同的技术,以适合各个层次的不同需要,而一个层次的更改不会影响到其他层次。因此,在系统建设过程中,允许各个层次的并行开发和建设,从而大大提高了开发效率,减轻了对其维护和扩展的工作量; 系统灵活,可扩展性好,可伸缩性强。应用服务器端可根据系统需求的增加而进行应用逻辑分离,或复制多个应用逻辑到其他服务器上去,从而对系统性能进行动态调整。就开发Web应用系统来说,采用多级体系结构可以大大节约开发时间和提高效率,并保证系统的可靠运行,这从整体上达到了少花钱、多办事、办好事的目的。这将是未来Web应用开发的潮流。很多现行的网络考试系统能够在短期内成功地开发和运行也证明了这是一种非常可取的方案。3.3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以往所用的考试系统由于种种原因不能满足一些要求,需要添加新的功能,因此我们对考试系统重新设计和开发出一套全新的考试系统的项目,并得到老师的大力支持。我们在保持原有绝大部分功能的前提下,不仅需发完善原有功能,而且按照老师和同学的要求,加入许多新的功能,使得题目管理,上机考试,试卷评分,考试分析更加方便完善。a本系统的用户可分为教师,学生两类。考虑到系统的安全性,本系统共分成两个部分:一个部分用于教师登录,主要负责进行基本资料、题库、试卷、成绩的管理以及查询等;另外一个部分用于考生登录,参加考试和考试前的模拟训练。b从总体上考虑,系统应该实现下列功能:对教师来说,包括试卷管理、题库管理、成绩管理、基本资料管理试卷管理:教师可以将各种题型的数量等方面对某份试卷提出一定的要求生成试卷规则,在学生考试时,由系统根据试卷规则自动组卷生成满足教师要求的试卷,而不用手工组卷。同时,教师还可以对库中已有的试卷进行修改和删除,添加新试卷等。题库管理: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求对题库中的试题进行三种基本操作:添加新的考题、删除旧有考题、修改原有考题,其中试题类型包括判断题、填空题、单选题,多选题,Microsoft office 操作(包括word文档操作、excel文档操作、PowerPoint文档操作)、windows 文档操作题和打字测试(中文,英文),windows 文档操作题。成绩管理:教师可以查看考生的考试成绩,并针对不同的课程进行成绩统计,包括考试人数、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以及各分数段得分人数等。主要包括管理基本资料(包括教师、学生资料的增、删、改以及个人资料修改)对学生来说,有两方面要求:。模拟考试训练:学生可以任选时间进行在线测试,考试结束后,系统会根据已有的标准答案进行在线判卷,考生可以立刻知道考试成绩。正常考试:学生只能一人只考试一次,在特殊情况下,可以由监考教师删除以往考试信息情况下,可以进行考试。3.3.1 学生功能用例图分析学生用例:学生能够通过该系统进行如下操作:1)登录系统:学生登录系统进行查询信息,考试等操作。2)自身账户管理:在登录系统后学生可修改个人信息。3)选择考试科目:学生在登录系统之后可选择考试科目,并在考试结束后得到相应的成绩。图3.2 学生用例图3.3.3 管理员后台管理功能用例图分析管理员用例:管理员能够通过该系统进行如下操作:1)、管理员登录:管理员维护系统的入口。2)、考试科目的管理:添加考试科目,修改,删除考试科目。3)、题库管理:对五种题型的添加和维护。4)、用户管理:添加用户,对用户信息的维护等。5)、成绩管理:查看学生成绩,把成绩导出到Excel等。6)、试卷管理:设置参数由系统自动生成试卷,试卷的维护,设置试卷是否可用,设置考试时间等功能。图3.3 管理员用例图3.3.4 管理员处理考试功能用例图分析管理员能够通过该系统进行如下活动。1)添加考试:系统管理员在登录后可进入考试处理界面添加考试。2)删除考试:系统管理员在登录后可进入考试处理界面删除考试。3)修改考试:系统管理员在登录后可进入考试处理界面修改考试信息。图3.4 管理员处理考试用例图3.4 系统非功能性能需求为了保证考试系统能长期、稳定、安全、可靠、高效地运行,系统应满足以下的一些性能需求:系统处理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准确性和及时性是考试系统的必要性能。在系统设计和开发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系统目前和将来可能承受的工作量,使系统的处理能力和响应时间能满足用户要求。系统的开放和系统可扩充性:考试系统在开发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以后的可扩充性。例如,系统要能够承载课程的题库、试卷库等实现课程考试。题库、试卷库或单套试卷可以随时进行增加、删除和修改等维护。要求系统提供足够的手段进行功能的调整和扩充,可以简单的加入和减少系统的模块,配置系统的硬件。通过软件的修补、替换完成系统的升级和更新换代。系统的易用性和易维护性:要求系统应该尽量使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民爆岗前安全培训内容课件
- 宠物防治考试题库及答案
- 油田新质生产力发展路径与建议
- 现存安全问题剖析讲解
- 医护关系的理想境界
- 新质生产力紫金山实验室
- 煤炭行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误区与对策
- 关于社会实践的活动策划方案
- 综合办公领域的新质生产力应用
- 符合新质生产力要求的核心要素
- 以《论语》为翼:高中生价值观构建的教学实践与探索
- 妇产科电子护理文书书写规范
- 2025年广东省中考物理试题卷(含答案)
- DB42 1537-2019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 第一单元 写作《热爱写作学会观察》课件 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 钙钛矿有机叠层太阳能电池界面工程与载流子传输机制
- 病媒生物防培训课件
- 《生产运营管理》 课件 第15章-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生产运营模式
- 影像学检查技术课件
- 中国肿瘤药物相关血小板减少诊疗专家共识(2023版)
- 皮带厂车间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