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江河水运振兴工程”航道建设构想.doc_第1页
安徽“江河水运振兴工程”航道建设构想.doc_第2页
安徽“江河水运振兴工程”航道建设构想.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徽“江河水运振兴工程”航道建设构想安徽省提出“江河水运振兴工程”,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战略,在当前水运不景气情况下尤为重要。本文就安徽独特的地理环境、经济条件,浅述发展水运,航道网建设构想。丰富的水资源是实施“江河水运振兴工程”的基础安徽省位于华东腹地,全省河流分属长江、淮河、新安江三大水系,有大小河流300多条,总长约15000公里,发展水运条件优越。至2000年底,全省内河通航总里程达5611公里(不包括长江皖境段401公里),居全国第七位,其中三级航道294公里,四级航道7公里,五级航道1093公里,六级航道2459公里,七级航道1758公里,其中:长江水系现有通航河流79条,通航里程达2624公里,占全省通航里程的46.8%。其主要通航河流有秋浦河、青戈江、水阳江、裕溪河、滁河等,较大的湖泊有泊湖、菜子湖、黄澄湖等,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位于长江北岸。淮河水系地处长江、黄河两大水系之间,内河湖泊密布,支流众多,在安徽省境内现有通航河流41条,通航里程2892公里,占全省通航总里程的51.5%。新安江水系是安徽省三大水系中最小的一个,现有通航河流4条,通航里程96公里,占全省通航总里程的17%,以航运、发电、旅游观光为主的新安江正在逐步开发。合理的经济结构布局是实施“江河水运振兴工程”的重要依托安徽省地处华东沿海地区向内地的过度地带,兼跨长江、淮河,是沿海地区和内地经济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建国后已初步形成以皖北能源带、沿江经济带和皖南旅游带为特征的经济结构布局。长江横贯安徽省中部,由西向东流经401公里,是全省水运主通道,亦是国家长江经济带运输发展的主轴。安庆、巢湖、宣城地区为省内重要水网地带,是安徽省乃至全国重要的商品粮、棉、油基地和矿建材料基地。从生产发展水平看,沿江地区高于淮北、皖南地区,从资源分布看(含旅游资源),淮北、皖南地区高于沿江地区,特别是沿江工业城市,发达的经济需要庞大的能源来支撑,能源和资源以及成品和半成品的大运量、长距离、高密度的流动成为安徽省及长江中下游地区较长时间内难以改变的基本格局。“两横两网”是实施“江河水运振兴工程”的水运基本格局“十五”期起乃至今后一段时期,安徽省将紧紧围绕交通部全国水运“两横一纵两网”的总体建设规划,构筑安徽省以长江、淮河、江淮运河为依托连接国家水运主通道的“两横两网”的基本水运格局,其中:两横为长江(皖境401公里)、淮河(皖境378公里),两网为皖江航道网和淮河航道网,按通航300500吨级船舶为标准,分轻重缓急,逐步建设长江、淮河水系主要支流航道。全面提升航道等级是实施“江河水运振兴工程”的中远期目标“九五”期间,随着航道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安徽水运事业有了较大的发展。但和公路、铁路相比,水运发展相对滞后,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水资源未能得到充分利用。安徽省水资源较为丰富,但南北分布不均匀,加之在水资源利用上未能综合考虑,为全面提升航道等级,至2015年安徽省航道建设发展设想将实现“三联通”,一是三、四级航道干线直接联通两淮煤炭大型矿区及长江重点经济开发区,四、五级航道联通两淮及河南沈丘、鹿邑、永城矿区和安徽省重要建材、粮油产地。二是联通铁路、公路干线和航道枢纽,发展铁、公、水路联合运输,使300500吨级船舶直通长江三角洲经济发达的苏、浙、沪地区。三是以五、六级航道联通安徽省主要城镇和乡村,结合工矿企业原料和成品半成品的区域性运输,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的发展。六项重点航道工程是实施“江河水运振兴工程”的关键安徽省“十五”期起乃至今后一段时期,将紧紧围绕交通部全国水运“两横一纵两网”的总体建设规划,构筑安徽省长江、淮河为依托连接国家水运主通道的干线航道网。按通航300500吨级船舶为标准,重点建设长江、淮河水系主要支流航道。集中力量续建合裕线(施口裕溪口),建设沙颍河(界首沫河口)、涡河大寺集船闸、芜太运河(芜湖丹农砖瓦厂)、浍河(临涣五河)、西淝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