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人音版一年级下册《鸭子拌嘴》教案.doc_第1页
2019-2020年人音版一年级下册《鸭子拌嘴》教案.doc_第2页
2019-2020年人音版一年级下册《鸭子拌嘴》教案.doc_第3页
2019-2020年人音版一年级下册《鸭子拌嘴》教案.doc_第4页
2019-2020年人音版一年级下册《鸭子拌嘴》教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年人音版一年级下册鸭子拌嘴教案教材分析:民间打击乐合奏曲鸭子拌嘴原是一首陕西民间乐曲,具有简洁、明快的特点;经安志顺改编后更加丰富、生动。全曲无旋律,通过各种不同类型、不同音色的打击乐器的组合,奏出各种丰富有趣的音响,生动地描写了一群小鸭子、大鸭子清早走出门,来到池塘,戏水、打闹、拌嘴,然后又摇摇摆摆回窝去的情景,表达了一种轻松、愉快、俏皮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的:通过欣赏鸭子拌嘴,使学生初步接触,并喜爱民间乐。 教学过程:一、 组织教学 (一) 生相互问好。 (二) 复习歌曲我们年纪小太阳、红旗。 二、 新授 (一) 出示课题鸭子拌嘴 师:同学们知道“拌嘴”是什么意思吗? 生:老师,我知道拌嘴就是咬嘴巴的意思。 师:你说得很有趣,但拌嘴不是咬嘴巴的意思。 生:老师,我知道,拌嘴就是吃东西。 师:吃东西?那不叫拌嘴,那叫找食。 生:老师,我知道了,拌嘴就是斗嘴。 师:对!拌嘴就是两只小鸭斗嘴、吵架的意思。同学们,明白了吗? 生:明白了。 师:小鸭子和同学们一样,都是小伙伴,应该友好相处。但是,它们是怎样拌嘴的?为什么要拌嘴呢? (二) 学生带着“鸭子怎样拌嘴”“和鸭子为什么要拌嘴”这两个问题初听全曲。 师:同学们,我们刚才是不是听见了小鸭子在吵嘴呀? 生:是的。 师:那么,有哪位勇敢的同学能模仿鸭子吵嘴时是怎样叫的吗? 生:我会,嘎嘎嘎!嘎嘎嘎! 师:对了,鸭子拌嘴时就是这样的。不过,我觉得鸭子叫的速度应该更快一些,(示范)这样才像吵嘴,你们说对不对呀? 生:(哄笑)对! 师:同学们,我们都知道小鸭子是怎样吵嘴的,有谁知道鸭子为什么要吵嘴呢?(学生编故事) 生1:小鸭子为了争东西吃。 生2:小鸭子弄脏了“我”的漂亮衣服。 生3:小鸭子说了“我”的坏话。 生4:小鸭子抢了“我”的玩具。 (三)创作活动 1、引导学生充分发挥音乐想象,利用碰铃、铃鼓等打击乐器,自由地进行鸭子拌嘴节奏片段创作,并用录音机进行录制。(学生创作好之后,先在小组内表演,然后上台表演。) 2、教师也拿出自己创作的鸭子拌嘴录音,播放给学生听。 3、分别把学生、老师及课本上的鸭子拌嘴音乐片段播出来让给学生欣赏,并对这三个片段进行比较,说出其不同的特点。 三、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欣赏了陕西民乐鸭子拌嘴,还进行了我们自己的创作活动。同学们那样聪明,创作得那么好,老师真为你们高兴!我相信只要我们勤奋努力,持之以恒,长大后一定能创造出优秀的音乐作品,创造出幸福美好的生活。希望同学们以后在欣赏音乐时,能够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在音乐的天空中自由翱翔。 附送:第二课 可爱的动物 (二课时) 2019-2020年人音版三年级下册可爱的动物教学设计1、通过欣赏森林深处的杜鹃,学唱顽皮的杜鹃,学生能感受、想象、表演、塑造小杜鹃的音乐形象,并激发学生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2、认识低音“5 6 7”,掌握“5 5”的八个音的音高与唱名,听辨“5、7”的音高。 教学重点: 1、学生能感受、想象、表演、塑造小杜鹃的音乐形象。 2、掌握“5 5”的八个音的音高与唱名。 教学难点:用模唱、表演来表现小杜鹃的动态形象。 教学准备:钢琴、音响设备,“杜鹃手偶”等。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与内容 设 计 意 图 一、组织教学: 听音乐狮子进行曲自由律动进教室。 选择动物题材的音乐进教室,使学生能较快地融入情境与角色。 二、欣赏森林深处的杜鹃 1、初听乐曲,当你听到杜鹃鸣叫声时用肢体语言表示。 2、学学“杜鹃”鸟的叫声,评评“口技大王”。 3、再听乐曲,师生讨论: (1)描绘乐曲里想象中的森林景色。 (2)这是一只怎样的杜鹃鸟。 4、复听乐曲:请学生用喜爱的表情、动作,简笔画来表现自己对音乐形象的理解。 培养安静聆听的欣赏习惯。 老师通过“手偶”表演激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理解音乐形象。 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发挥学生的不同个性。 三、视唱与听辨。 1、出示“音乐高楼”的卡片,认识三个新朋友“5 6 7”,并聆听、练唱。 2、“音乐高楼”之旅:随琴练唱“5 5”。 3、听辨并填写音符“5、7”。 4、跟琴唱准全曲的同时进行校对。 以讲故事的形式导入,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学唱顽皮的杜鹃 1、初听歌曲录音,练唱杜鹃的叫声“5 3” 2、视唱比赛:出示歌曲前4小节的曲谱,比一比谁唱得最准确。 3、完整地随琴轻声视唱全曲。 4、学唱歌曲。 5、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即兴表演唱。 加深对音乐形象的理解。结合上一环节对视唱与听辨练习加以巩固。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及表演能力。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花喜鹊和小乌鸦,感受歌曲的情绪与内容,并用自己制作的打击乐选择合适的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2、欣赏乐曲赛马,观察探究其不同演奏方式而产生的不同音乐形象与音响效果,从而培养学生对我国民族乐器、民族音乐的热爱。 3、试用“5 5”八个音即兴创作4小节曲调。 教学重点: 1、感受、表现歌乐曲的不同音乐形象。 2、即兴创作简短的曲调。 教学难点: 创造性地编写曲调;创造性地设计合适的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教学准备:钢琴、音响设备、二胡等。 教学过程: 教 学 过 程 与 内 容 设 计 意 图 一、组织教学: 听音乐顽皮的杜鹃,自由律动进教室。 营造快乐,富有生气的音乐氛围。 二、认识民族乐器“二胡” 1、以猜猜民族拉弦乐器的形式导课并认识二胡。 2、探索“二胡”。 探索二胡的演奏方法与用二胡模仿其他声音。 3、感受“二胡”。 老师(或擅长演奏二胡的学生)来演奏最形象的“拨奏”片断,请学生说说模仿的是哪一种动物奔跑的声音? 三、欣赏赛马 1、用“马”和“赛马”的相关问题导入。 2、欣赏全曲。 (1)乐曲开始,想象草原上是一派怎样的景象。 (2)乐曲结尾,骏马们好像在干什么? (3)请学生创造性地选择音色相近的物品表现。 以学生比较感兴趣的“猜猜”形式导入新课,吸引学生注意力,并让学生在猜猜中很自然地认识了“二胡”。 培养求异思维和创新能力。 直观性、形象性的音乐呈现,拉进乐器与学生心灵的距离。 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及对音乐的理解能力。 启发想象,提高对音乐的审美能力。 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并通过让学生乐器的选择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鉴赏力。 四、学唱花喜鹊和小乌鸦 1、以谜语导入:“小鸟俩同穿黑黑衣,一个报喜不报忧,一个说话不惨假。” 2、听录音范唱,教师表演。 3、教师范唱,学生表演。 4、唱唱。 5、探究活动:讨论该选择哪些合适的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6、综合表演 学生用舞蹈、演唱和为歌曲伴奏的多种形式表观歌曲。 谜语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多次感受歌曲的情绪和内容,让学生熟悉歌曲。 通过小组讨论法来培养学生的探索合作精神。 使歌曲更丰富,学生更有兴趣,并培养了学生表现音乐的实践能力。 五、创编曲调。 1、随琴模唱“5 5”的音阶。 2、出示节奏卡片:“、”并念一念,拍一拍。 3、老师宣布创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