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苏教版科学五上《光与色彩》测试题.doc_第1页
2019-2020年苏教版科学五上《光与色彩》测试题.doc_第2页
2019-2020年苏教版科学五上《光与色彩》测试题.doc_第3页
2019-2020年苏教版科学五上《光与色彩》测试题.doc_第4页
2019-2020年苏教版科学五上《光与色彩》测试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年苏教版科学五上光与色彩测试题一、填空题1.光在空气或水中是沿 行进的。2.“小孔成像”是我国古代的学者 发现的,成像的原理是 。3.光源通常分为 光源和 光源两大类。 4.当光线照射到镜子的表面后,镜面会把光线返回去的现象叫 。5.镜子可以改变光的 。6.物体表面越光滑,反射效果 。7.镜子中的影像与实际物体的像是左右 。8.光线射到不透明的物体表面时会发生 。9.光线从一种透明物体进入另一种透明物体时,传播方向会在交界面上发生弯折,这种现象叫 。10.凸透镜镜片的特点是 ,凸透镜能使光线 ;凹透镜镜片的特点是 。凹透镜能使光线 。11.白色的太阳光是由 种单色光构成的。12.在一定条件下,红、橙、黄、绿、蓝、靛、紫这七色光又能合成 光。不同的单色光合成不同的 光。13.镜子是最好的 物体。14.透过蓝色滤光片,看到白色的衣服是 色的。二、判断题1.月光是自然光源。 ( )2萤火虫是生物光源的代表。( )3.烛光是蜡烛燃烧自然发出的光,因此烛光是自然光源。( )4.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5.光具有直线传播的规律。6.闪光的玻璃幕墙是自己发出的光。( )7.我所知道的光路中,都是可逆的。( )8借助镜子读书上的文字,与直接读书上的文字没有区别。( )9.镜子与物体的角度不同,图像的方向也不同。( )10.镜面的平整程度不同,所成的像也不同。( )11.皎洁的月光是月亮发出来的光。( )12.所有的物体都能反光。( )13.我们之所以能看见不发光的物体,就是因为物体表面把一部分光反射到我们的眼睛里。( )14.潜望镜和万花筒都是利用光的反射现象设制的。( )15.光在直线传播中存在两个基本的现象,一个是反射,另一个是折射。( )16.放大镜和老花眼镜的镜片都是凹透镜。( )17.光线透过两种形状特殊的透镜时,传播的方向会发生偏折。( )18.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凸透镜。( )19.用一个凹透镜、一个凸透镜做成的望远镜看到的像是正像。( )20.用凹透镜观察物体时,我们看到的物体的像是放大的。( )21.放大镜能把物体的像放大,是因为光线经过放大镜时发生了偏折的缘故。( )22.凸透镜可以使物体在屏上成倒立的像。( )23.透过绿色透光片,看到的白衣服是红色的。( )24.我们用喷雾器背向阳光喷水雾,可将阳光分散成七彩的虹影。( )25.牛顿发现七色光的故事使我们感悟到科学需要证据,坚持真理也需要勇气。( )26.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27.我们想从白光中得到的红色,可以用蓝色的玻璃纸把其他色光从白光中过滤掉。( )28.在暗室中用单色光照射白色物体,物体会呈现出与色光不同的颜色。( )29.旋转涂有红、绿、蓝三种颜色的陀螺,我们可以发现这三种彩色光可以合成白色光。( )30.三棱镜能将太阳光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 )三、选择1.下列物体是光源的有( )A、月亮 B、镜面 C、萤火虫2.两面直立镜子间的夹角越小,所成的像越( )A、大 B、小 C、多 D、少3.我们用凸透镜观察物体时,看到的物体是( )的A、放大 B、缩小 C、大小变化4.近视眼镜的镜片是( )A、平面镜 B、凸透镜 C、凹透镜4.让阳光穿过透镜时,能聚光的透镜的( ),能发散光的透镜是( )。A、凹透镜 B、凸透镜 C、平面镜5.您想从白光中得到蓝光,可以用( )的玻璃纸把其他色光从白光中过滤掉。A、红色 B、黄色 C、蓝色6.戴着蓝色眼镜的同学看到的白色瓷砖是( )A、蓝色 B、绿色 C、红色7.能产生色散现象的光是( )A、蓝色光 B、黄色光 C、太阳光8.黄色滤光片只允许( )光透过。A、黄色 B、蓝色 C、绿色9.物体表面越光滑,反射效果( )A、越差 B、越好 C、不变10.凸面镜中的影像是( )的A、 正立 B、倒立 C、左右相反四、简答小孔所成的像会左右相反吗?为什么?附送:2019-2020年苏教版科学五上光怎样行进word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能够根据常见的光传播现象对光怎样行进作出合理的假设;2.能够想办法证明自己的假设;3.能够联系生活实际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知识与技能1.知道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会区分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2.知道光是沿着直线行进的;3.会制作简易的小孔成像仪。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研究光怎样行进的过程中体验到科学探究的乐趣;2.体会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3.通过制作小孔成像仪,形成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教学过程设计一、朗读科学小诗,渲染学习气氛1谈话:同学们,让我们先来朗读黑板上的这首小诗:是谁,为花儿披上斑斓的舞衣?是谁,把山林点染得青葱翠绿?是谁,将七彩虹桥架上蓝天?是谁,让我们的世界如此缤纷绚丽?2猜一猜:是谁,让我们的世界如此缤纷绚丽?3谈话:每当我们朗读这些科学小诗的时候,大家就想接着写下去,做一回小诗人。下面就让我们接着写下去,每小组选出你们认为写得最好的,一会儿全班交流。4小结:今天就让我们进入色彩斑斓的光的世界吧!二、认识光源1.教师出示各种光源的图像资料。2.提问:这些画面漂亮吗?它们有什么共同的地方?3.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4.谈话:我们把这些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5.提问:你还能说出哪些光源呢?6.判断:月亮.镜子是不是光源?7.讨论:你们能按照一定的方法给这些光源分类吗?8.学生交流:是怎么分类的?9.谈话:我们也能把光源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那么哪些是自然光源,哪些是人造光源呢?10.谈话:对于光你有什么想研究的问题吗?11.揭题:你知道,光是怎样行进的吗?三、探究光是怎样行进的1谈话:请大家根据自己的经验猜测一下,光可能是怎样行进的。2学生交流,说自己猜测的理由。3教师出示各种光直线行进现象的图像。4谈话:这些光现象的图像对你有什么启发吗?5谈话:刚才大家对光是怎样行进的进行了猜测,你的猜测对吗?怎样证明?6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7讨论:如果要使手电筒的光穿过所有纸板中间的孔照到墙上,该怎么办?8学生小组活动。9学生小组交流:你们是怎么做的?发现了什么?实验说明了什么?10讨论:假如光会转弯,可能会出现哪些奇怪的现象?四、引导学生了解“小孔成像”1教师演示“小孔成像”实验,在屏幕上投射出蜡烛火焰的倒像。2提问:你有什么发现?3学生回答。4谈话: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的学者墨子就曾发现了这个有趣的现象光线从窗户上的小孔射进来,会在对面的墙上形成外面景物的倒像,这个现象被称为“小孔成像”。五、总结全课,学习制作小孔成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