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文)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内蒙古自治区东明勘探区煤质特征及开发条件分析 学习中心: 内蒙古学习中心 学 号: 090F29133038 姓 名: 张运涛 专 业: 资源勘查工程 指导教师: 谢继华 2015年 9 月 19 日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指导意见表学生姓名: 张运涛 学号: 090F29133038 专业: 资源勘查工程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内蒙古自治区东明勘探区煤质特征及开发条件分析 指导教师意见:(请对论文的学术水平做出简要评述。包括选题意义;文献资料的掌握;所用资料、实验结果和计算数据的可靠性;写作规范和逻辑性;文献引用的规范性等。还须明确指出论文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论文以内蒙古自治区东明勘探区为研究对象,在对区域地质及勘查区地质进行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对该区的煤质特征及资源开发条件进行了分析。论文选题符合专业要求,第一手资料丰富详实,较好的支持了论点。论文写作较规范,逻辑性较强,达到了本科毕业论文的水平和要求。不足之处:论文排版及图、表标注还需进一步规范。指导教师结论: 合格 (合格、不合格)指导教师姓名谢继华所在单位满洲里扎矿电大指导时间2015-9-28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评阅教师评阅意见表 学生姓名: 张运涛 学号: 0902F29121009 专业: 资源勘查工程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内蒙古自治区东明勘查区煤质特征及开发条件分析 评阅意见:(请对论文的学术水平做出简要评述。包括选题意义;文献资料的掌握;所用资料、实验结果和计算数据的可靠性;写作规范和逻辑性;文献引用的规范性等。还须明确指出论文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论文选择内蒙古自治区东明勘查区为研究对象,总结了区域地质特征和勘查区地质特征,从含煤性、可采煤层、煤层对比及煤质等几个方面阐述了煤层特征,重点分析了研究区水文地质及开采技术条件,使用比拟法预算了先期开采地段涌水量,论文最后还初步估算了各可采煤层的资源储量。 论文选题合理,结构清晰,数据资料丰富,格式较为规范,所得结论有一定实际意义,达到了学士论文的水平和要求。修改意见:(针对上面提出的问题和不足之处提出具体修改意见。评阅成绩合格,并可不用修改直接参加答辩的不必填此意见。)毕业设计(论文)评阅成绩 (百分制): 83 评阅结论: 同意答辩 (同意答辩、不同意答辩、修改后答辩)评阅人姓名张洁所在单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评阅时间2015.10.13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本人所呈交的本科毕业论文内蒙古自治区东明勘探区煤质特征及开发条件分析,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论文中引用他人的文献、资料均已明确注出,论文中的结论和结果为本人独立完成,不包含他人成果及使用过的材料。对论文的完成提供过帮助的有关人员已在文中说明并致以谢意。本人所呈交的本科毕业论文没有违反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没有侵权行为,并愿意承担由此而产生的法律责任和法律后果。 论文作者(签字): 张运涛日期:2015 年9月19日摘 要东明南区位于大兴安岭西坡海拉尔河北岸的陈旗煤田宝日希勒勘探区西部详查区,行政区划隶属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巴彦库仁镇。其地理座标为 :东经1193830-1194210,北纬492130-492441。面积: 21.17km2。通过勘探工作,确定本区含煤地层为白垩系下统大磨拐河组。发育4个煤层,大部可采煤层1层,局部可采1层,不可采煤层2层。区内构造形态总体为走向近东西的断陷型向斜构造,地层倾角平缓,局部地段隆起,断层稀少,构造复杂程度为简单。主要煤层全区大部可采,煤层厚度有一定变化,属于较稳定煤层。全区共获煤炭资源量19857万吨,其中探明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1)10833万吨,控制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2)2334万吨,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6690万吨。本区的煤为中灰、低硫-特低硫、低磷、高热值褐煤。本区不具备煤层气开采条件,也未发现其他有益矿产。东明南区内植被和种植作物覆盖率近100%,但生态环境脆弱,矿井建设和生产过程中,采取有效环境治理措施,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减少污染。关键词:呼伦贝尔 东明 勘探 分析一般不用作关键词36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目录一、绪言1二、区域地质及勘查区地质8(一)区域地层8(二)区域构造9(三)区域岩浆岩10(四)勘查区地层11(五)勘查区构造11(六)勘查区岩浆岩12三、煤层13(一)含煤性13(二)可采煤层14(三)煤层对比15(四)煤质17四、水文地质及其它开采技术条件21(一)勘探区水文地质条件21(二)地下水的补、径、排条件25(三)矿区水文地质类型26(四)矿井涌水量计算26五、资源储量估算31(一)估算边界31(二)工业指标31(三)估算方法31(四)资源/储量估算结果31六、结论与存在问题及建议32(一)结论32(二)存在问题及建议32结束语34致 谢35参考文献36 一、 绪言(一)目的和意义研究目的是通过对为矿井建设可行性的研究可以了解和掌握东明南区煤层赋存好的地带圈定了先期开采地段,通过对东明矿区具体开采环境的了解和分析,为呼伦贝尔地区的能源开发提供重要保障。勘探工作程度的一般要求是:1、控制井田边界构造,其中与矿井的先期开采地段有关的边界构造线的平面位置,应控制在150m以内;2、详细查明先期开采地段内落差等于和大于30m的断层,详细查明初期采区内落差等于和大于20m的断层;对小构造的发育程度、分布范围及对开采的影响做出评述;3、控制先期开采地段范围内主要可采煤层的底板等高线; 4、详细查明可采煤层层位及厚度变化,确定可采煤层的连续性,控制先期开采地段内各可采煤层的可采范围(包括煤层因受岩浆侵入、古河流冲刷、古隆起、陷落柱等的影响使煤层厚度和可采性发生的变化),对厚度变化较大的主要可采煤层,应控制煤层等厚线;5、严密控制与先期开采地段有关的主要可采煤层露头位置,在掩盖区,隐蔽煤层露头线在勘查线(测线)上的平面位置应控制在75m以内,控制先期开采地段范围内主要可采煤层的风氧化带界线;6、详细查明可采煤层的煤类、煤质特征及其在先期开采地段范围内的变化,着重研究与煤的开采、洗选、加工、运输、销售以及环境保护等有关的煤质特征和工艺性能,并做出相应的评价;7、详细查明井田水文地质条件,评价矿井充水因素,预算先期开采地段涌水量,预测开采过程中发生突水的可能性及地段,评述开采后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条件的可能变化,评价矿井水的利用可能性及途径;8、详细研究先期开采地段范围内主要可采煤层顶底板的工程地质特征、煤层瓦斯、煤的自燃趋势、煤尘爆炸危险性及地温变化等开采技术条件,并做出相应的评价;9、详细调查老窑、小煤矿和生产矿井的分布和开采情况,划出其采空范围,详细调查生产矿井和小煤矿的涌水量、水质及其动态变化,分析其充水因素;10、基本查明其他有益矿产赋存情况,估算各可采煤层的探明的、控制的、推断的资源/储量,在先期开采地段范围内探明的和控制的比例为80%。(二)位置与交通1、位置研究区位于大兴安岭西坡海拉尔河北岸的陈旗煤田宝日希勒勘探区西部详查区,行政区划隶属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巴彦库仁镇。其地理座标为 :东经1193830-1194210, 北纬492130-492441。本区由11个拐点圈定,南北平均长5.57km,东西平均宽3.79km,面积约21.17km2。其拐点座标见表1-1。在东明南区煤层赋存好的地带圈定了先期开采地段,面积5.135km2,其拐点座标见下表。内蒙古自治区陈旗煤田东明(南、北区)煤炭勘探设计经内蒙古自治区地质勘查项目招标委员会办公室评审,以内国土资字2008106号文通过该设计。 表1-1 东 明 南 区 拐 点 座 标序 号纬 度经 度XY149242811938305475136.1640473994.42249242511939115475039.6140474820.52349243611940185475373.4040476172.70449244111940385475526.1440476576.53549242611941205475059.1740477421.25649241711941245474780.7940477500.74749241811941145474812.5140477299.27849232211941255473081.5240477513.93949213911942105469895.7840478408.911049213011942105469617.7440478407.821149213011938305469637.0140473968.312、交通勘探区南距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15km,有省道S201公路相通, G301国道从矿区以南通过,西距陈巴尔虎旗12km,宝日希勒露天矿-海拉尔铁路已建成通车,经海拉尔站与滨洲铁路相连,西行到满洲里,东行经牙克石到全国各地,交通较方便。见图1-1。(三)自然地理与经济地理1、自然地理勘探区的地貌,其宏观显示为略有起伏的高平原。地势东高而南西低。海拨标高最高636m(中东部),最低602.00m(88勘查线中北部)。区内地形起伏不大,呈缓波状。勘探区内无河流和湖泊,勘探区南有海拉尔河,距本区南部边界约15km,北有莫勒格尔河,距本区约8km。海拉尔河最高水位499.28-500.70m,最低水位497.20-497.79m,平均水位498.00-498.68m。最大流量1550.00m3/s,最小流量0.05m3/s,平均流量52.40-222.00m3/s。最大流速4.06m/s,最小流速0.055m/s。莫勒格尔河最高水位8.06-9.04m。最低水位连底冻结,平均水位部分连底冻。最大流量20.00-204.00m3/s,最小流量为零,平均流量1.41-8.28m3/s。最大流速2.70m/s,最小流速0.13m/s。积冰厚度中心0.98m,最薄0.40m。 交 通 位 置 图1-1 本区属大陆性亚寒带气候,经常遭受西伯利亚寒流的袭击。春秋两季风较多,风力较大,冬季严寒,夏季较热。气温在摄氏-48-37.7度,年平均-2.6度;年最大降水量542.9mm,平均315.0mm,月最大降水量199.0mm,日最大降水量55.6mm,小时最大降水量31.7mm。年平均蒸发量1344.8mm。春季多东南风,冬季多西北风,风力3-5级,风速最大17m/秒。年平均积雪日数149.9天,平均结冰日期172天,季节性冻结深度2.41m,永久性冻土厚度2-4m。近三十多年来呼伦贝尔市地区地震频度有明显增强的趋势,据地震部门记载先后发生过十次,最强两次发生在1979年2月6日,震中海拉尔北山额尔敦,1980年2月10日,震中在博克图;震级分别为5.1和5.6级。本区地震烈度6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g)0.05。2、经济地理本区人口稀少,居住较分散,以牧业为主,农业次之,工业以煤炭开采为主,电厂的建设刚刚起步,煤化工项目业已开始,对煤炭的需求将逐步增加,本区如能快速建成投产,势必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安置富余劳动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海拉尔河由矿区西南测流过,地表水及地下水资源丰富,水源充足;勘探区紧邻东海拉尔电厂,电源有保障。矿区附近有水泥厂、采石场、砖厂,建筑材料可以满足矿井建设的需求。(四) 以往地质工作1972年至1979年原黑龙江省煤田地质勘探公司109队在该区进行普查找矿工作,勘查面积为375km2,施工钻孔28个,工程量11756.80m,获得储量55亿吨。1979年6月至8月原黑龙江省煤田地质勘探公司109队对该区外围做陈旗煤田1:10万地质测量工作,填图面积1925km2,同年年末提交内蒙古自治区陈旗煤田宝日希勒区普查找矿报告,由黑龙江省煤田地质公司以第79033号文审查批准该报告。1978年11月至1979年12月原黑龙江省煤田地质勘探公司109队在本区进行普查找矿工作,勘查面积为375km2,施工钻孔28个,工程量11756.80m,获得储量64亿吨。提交的陈旗煤田宝日希勒区普查找矿报告,由黑龙江省煤田地质勘探公司以煤地审字第8003号文审查批准该报告。1980年至1987年原煤炭部109勘探队在宝日希勒原普查区基础上进行详查及勘探工作,勘查范围东起第4勘探线,西至第96勘探线,南、北边界均为5号煤层露头线,面积171.56km,共施工钻孔1812个,工程量277387.52m,获煤炭资源储量41.66亿吨,提交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陈旗煤田宝日希勒勘探区详查暨一二三四露天地质报告,经全国储委审查,以全储决字1989214号文批准,审查认为“各项勘探工程质量一般达到国家有关规程,规定和标准的要求,勘探及研究程度基本符合煤炭资源地质勘探规范关于详查和露天煤矿勘探阶段的要求,全区各级储量比例符合详查和露天煤矿勘探阶段的规定,提交的报告资料在规定区域内除缺少边坡勘探外,其余均达到露天煤矿勘探程度,可以作为露天矿建设设计和矿区总体设计的依据。决定批准该报告”。本区位于陈旗煤田宝日希勒勘探区西部详查区的南部(76-96线间南部)。1982年至1986年原煤炭工业部第一水文队在陈旗煤田宝日希勒勘探区进行了水文地质勘探工作,完成的主要工作量有:水文观测孔、抽水孔97个,钻探进尺11789.77m;抽水试验22段;水文测井11256实测米;水文地质测绘(1:5万)860km2;水文地质编图(1:10万)3760.25 km2。提交了陈旗煤田宝日希勒勘探区详查及一、二、三、四露天地质报告(水文地质部分)。2005年904水文队在东明露天区进行详查勘探,完成主要工程量有:地质孔12个,钻探进尺913.14m;观测孔7个,钻探进尺251m;单孔非稳定流抽水试验孔9个,降次15个,稳定时间120h;干扰井群抽水试验2组,降次2个,稳定时间334h。本区以往未做过专门的水文、工程地质工作。2008年4-5月,109勘探队在本区西侧东明西区进行煤炭普查工作,施工钻孔9个,工程量2670.50m,见可采煤层4层,预获煤炭资源量8亿吨,报告在编制中。2006年4月至2007年6月内蒙古自治区地质工程总公司在东明西区的西侧巴彦哈达区进行煤炭普查工作,施工钻孔76个,工程量30788.90m,获煤炭资源量60.48亿吨,提交的内蒙古自治区陈旗煤田巴彦哈达区煤炭资源普查报告,经内蒙古自治区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审查,以内国土资储审字2007097号文批准。1.5、周边煤矿及小窑勘探区范围内没有矿井和小窑。本区与周边煤矿同属于陈旗煤田,地质条件相同,分述如下:在勘探区的北部有东明露天矿、东明斜井;东明斜井的北部为东明北区。东明露天矿正在建设中,面积4.01 km2,核准能力180万吨/年;东明斜井尚未动工。(五)周边煤矿及小窑勘探区范围内没有矿井和小窑。本区与周边煤矿同属于陈旗煤田,处于一个水文地质单元,地质条件相同,分述如下:在勘探区的北部有东明露天矿、东明斜井;东明斜井的北部为东明北区。东明露天矿正在建设中,面积4.01 km2,核准能力180万吨/年;东明斜井尚未动工。在勘探区的东侧有宝日希勒露天矿,归属神华能源集团公司,面积43.72 km2,核准能力800万吨/年,2008年实际采出830万吨。周边矿井见图1-2。 周 边 煤 矿 示 意 图1-2二、区域地质及勘查区地质(一)区域地层根据内蒙古古生代地层区划图,本区属北疆-兴安地层大区兴安地层区达赉-兴隆地层分区。中新生代地层区划属滨太平洋地层区大兴安岭-燕山地层分区博克图-二连浩特地层小区。区域发育的地层有:古生界泥盆系上统变质岩系,中生界侏罗系中统颜家沟群,白垩系下统的龙江组、南屯组和大磨拐河组,第四系的更新统和全新统。区域地层情况见表1。 表1 区 域 地 层 简 表 地层系统厚度(m)主 要 岩 性第四系Q4.8577.95全区发育,主要由冰、湖积、冰水沉积、冲积、洪积的更新统和湖沼沉积、风积、残积的全新统组成。中生界MZ白垩系 下统K1大磨拐河组K1d5951540以整个海拉尔盆地群发育及含有经济价值的煤层为特征。按岩性组合和含煤性分为5个岩段:砂砾岩段:岩性以灰、灰白色砂砾岩为主,中夹薄层细砂岩。泥岩段:岩性以灰、深灰色泥岩、粉砂岩为主,中夹薄层细砂岩和1-2层煤层。砂砾岩段:以灰、灰绿、深灰及暗灰色砾岩、砂岩、粉砂岩为主,中夹薄层泥砾岩和泥岩。砂、泥岩段:主要为灰、灰白、深灰色泥岩、粉砂岩和细砂岩,中夹薄层粗砂岩。含煤段:岩性以灰、灰白色砾岩、砂质砾岩、细砂岩和暗灰色粉砂岩、泥岩为主,中夹6个煤层群14个煤层。南屯组K1n250445发育于陈旗煤田的宝日希勒区、巴颜哈达区。按岩性组合和含煤性分为三个段: 砂、粉砂岩段:以灰色深灰或暗灰色粉砂岩、砂岩为主,中夹薄层含砾粗砂岩,与下伏地层整合接触。含煤段:以灰、深灰、灰白色砂岩、粉砂岩和4-5个煤层群为主,中夹薄层粗砂岩和砂质砾岩,与下伏地层整合接触。底砾岩段:以灰、灰绿色砾岩、砂质砂岩和粉砂岩为主,中夹薄层泥岩和砂岩,与下伏兴安岭群角度不整合接触。龙江组K1l400920发育于盆地以北的莫勒格尔河沿岸,及库库湖以西等地,由一套中、酸性熔岩及火山碎屑岩组成。按岩性组合分为以下两段:酸性熔岩段:于头站公路旁和莫勒格尔河沿的昂供山、富温多尔、789.6高地一带呈大面积出露,岩性由灰白色,紫色球状流纹岩、酸性熔岩、流纹岩、岩屑晶屑凝灰岩等组成。与下伏地层整合接触。中酸性熔岩段:零星出露于头站和莫勒格尔河北山一带,岩性主要是灰、灰紫色安山岩、鞍山玢岩及凝灰岩,与下伏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侏罗系J2颜家沟群150200仅出露于海拉尔河左岸的海拉尔后山663.9高地附近。由灰白-黄褐色的板状粗砂岩、中细砂岩、黄绿-灰黑绿色板状粉砂岩及凝灰质粉砂岩组成,岩石致密坚硬,具轻微蚀变现象。与下伏古生界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古生界PZ泥盆系上统变质岩系D3不详零星出露于海拉尔河北山采石场处,其岩性为一套灰绿色、灰黑色绿帘石、片理化安山玢岩安山玄武玢岩和酸性熔岩。(二)区域构造陈旗煤田位于新华夏系第三沉降带海拉尔沉降区的中偏北部,东以免渡河断裂与原林凹陷为邻,西以上库力断裂与西乌珠尔盆地相望,南以海拉尔河区域性东西向构造与呼山盆地、南屯-西索木盆地为邻,北邻莫勒格尔河凸起(见图1-2)。海拉尔河沉降区的构造格局是新华夏系与区域性东西向构造的复合。新华夏系构造行迹比比皆是,大者如额尔古纳隆起的黑山头、满洲里隆起区、小的如开放山盆地、克鲁伦盆地、呼和诺尔盆地和红花尔基盆地,区域性东西向构造行迹有三条,是三河断裂、海拉尔河断裂和哈拉哈河断裂,且分别以125km的等距由北往南平行展布。 注:-额尔古纳隆起带 -海拉尔沉降带 (5)上库力断裂 (7)特尼河断裂 (28)海拉尔断裂图1-2 海拉尔盆地区构造位置示意图陈旗煤田位于海拉尔盆地群西北部,为一断陷型向斜含煤盆地、走向近东西,南北两侧为F3、F4盆缘断裂控制,煤系基底为兴安岭群火山岩系。本区位于陈旗煤田的中西部,西接巴颜哈达区,东连宝日希勒露天矿。(三)区域岩浆岩零星出露于海拉尔河以北的满头山和莫勒格尔河以北的641.5高地一带,岩性由灰黑、灰紫色玄武岩,气孔、杏仁状玄武岩,安山玄武岩夹凝灰岩和安山岩组成。(四)勘查区地层根据钻孔揭露资料,本区发育的地层为白垩系下统大磨拐河组的含煤段和第四系。1、大磨拐河组(K1d)全区发育,以含特厚或中厚煤层为特征,煤层赋存集中而且埋藏较浅,是本次勘查的对象。区域上按其岩性组合和含煤性,由下而上共分为砂砾岩段、泥岩段、中部砂砾岩段、砂泥岩段和含煤段等五个岩段,本次勘探只见含煤段。大磨拐河组含煤段:岩性以灰、灰白色砾岩、砂质砾岩、细砂岩和暗灰色粉砂岩、泥岩为主,含3个煤层组,共计4层煤层,由上至下编号为: 1-2、1-4、2(对比于陈旗煤田宝日希勒区2-2与2-3两分层的合并层,在本区表现为一层,缺失2-1煤层,故称为2号煤层) 、3-1等4个煤层。其中2号煤层厚度大,较为稳定,是本次勘探的目的层。钻孔揭露厚度34.14-120.20m。与下伏砂、泥岩段呈整合接触,与上覆第四系呈角度不整合接触。含煤地层变化规律:本区含煤地层为大磨拐河组含煤段,本区处于含煤盆地的南翼,含煤地层由南部边缘向盆地中心逐渐变厚,最厚达200m左右,在走向上变化不大。本区位于陈旗煤田的中西部,在陈旗煤田普查勘探中,钻孔揭露大磨拐河组地层最大厚度820.50m,在盆地中心64线82-260钻孔,钻至801.10m未穿过大磨拐河组,201.10m含煤段过后至终孔未见煤层,在盆地东北部边缘大磨拐河组的下部砂砾岩段过后见基底。2、第四系(Q)本区第四系十分发育,广泛分布于煤系地层之上。厚度在23.00-54.30m之间,平均36.12m。岩性由褐黄色粘土、砂质粘土、砂砾,少量的中砂、细砂、粉砂、少量的砖红色砾石和腐植土等组成。(五)勘查区构造本区位于陈旗煤田宝日希勒勘探区的西部,西接巴颜哈达区,东连宝日希勒露天矿。陈旗煤田为一走向近东西的断陷型向斜含煤盆地,本区位于向斜南翼,倾向北。区内含煤地层走向近东西,倾角较平缓(倾角2-5),煤层底板较平坦,局部略有波状起伏。根据煤层组合、煤层层间距变化、煤层缺失等情况,区内共组合断层3条,断距50m以下的断层2条(F30 、F33),断距50m的断层1条(F23),正断层1条,逆断层2条(F23 、F33)断层特征见表1-5。本区构造复杂程度属简单构造。表1-5 断 层 特 征 统 计 表断层编号发育范围延展长度(km)走向倾向倾角()断距(m)控制钻孔断层性质可靠程度F2384-962.60NEESE28-4320-6686-1640、86-1623、86-1586、85-1588逆断层较可靠F3082-962.90EW转SES20-4618-4886-1622、86-1621、88-20、86-1606、84-20、86-1583、82-22、82-26正断层较可靠F3392-960.46SEES30686-1671、86-1640逆断层较可靠断层特征叙述如下:F23: 发育在本区8496线间的北部边缘,区内延展长度2.60km,走向近NEE,倾向SE,断距20-66m,倾角2843,逆断层,控制该断层的钻孔有:86-1640、86-1623、86-1586、85-1588钻孔。为较可靠断层。依据:96线(南)86-1640孔1-2与1-4煤层重复出现,84线86-1586与85-1588两孔3-1煤层反向底板标高相差近66m。F30: 发育在本区8296线间的走向线间,区内延展长度2.90km,走向EW转SE,倾向S,断距18-48m,倾角2046,正断层,控制该断层的钻孔有:86-1622、86-1621、88-20、86-1606、84-20、86-1583、82-22、82-26钻孔。为较可靠断层。依据:倾向上92线86-1622与86-1621两孔3-1煤层底板标高相差近35.51m,88线85-1606见1-2煤层,88-20孔未见1-2煤层;走向上86-1606、86-1583孔见1-2煤层,而86-1622、82-22孔未见1-2煤层。F33: 发育在本区9296线间的北部,区内延展长度0.46km,走向SEE,倾向S,断距6m,倾角30,逆断层,控制该断层的钻孔有:86-1671、86-1640钻孔。为较可靠断层。依据:该断层与F23断层平行分布在9296线间,依据基本与F23相同。(六)勘查区岩浆岩勘探区内煤系地层中未发现有岩浆岩侵入现象。三、煤层(一)含煤性本区煤层赋存于早白垩系大磨拐河组的含煤段中,发育3个煤层组,含4个煤层,由上至下依次编号为1-2、1-4、2和3-1号煤层。区内煤层埋藏较浅,埋深最小24.51,最大152.96m,平均88.70m。本含煤段中煤层总厚最小0,最大27.98m,平均12.25m,含煤系数为13.8%;可采煤层总厚最小1.91m,最大21.02m,平均11.07m,可采含煤系数为12.5%。煤层特征见表2-1。表2-1 煤 层 特 征 一 览 表 煤层编号层间距(m)最小-最大平均(点数)煤层总厚(m)最小-最大平均(点数)采用厚度(m)最小-最大平均(点数)埋藏深度(m)最小-最大平均(点数)面积可采系数(%)变异系数煤 层稳定性可采程度1-20.80-33.3911.22(12)1.58-33.3912.46(10)24.51-77.9149.70(12)不稳定不可采21.01-31.0828.47(9)1-40.15-3.120.66(25)2.87-3.123.00(2)33.52-93.8566.65(25)不稳定不可采22.56-42.0330.15(9)21.04-27.9813.74(72)2.10-21.0211.29(66)40.37-138.8778.70(72)79.10.75较稳定大部可采23.31-51.1736.39(8)3-10.30-10.595.40(31)1.55-9.966.98(20)58.88-204.91149.80(65)56.20.86不稳定局部可采区内煤层的赋存特征:1-2号煤层:零星发育于本区北部,向南出露,向北进入邻区东明露天矿,见煤点少(12个),但煤层厚度大(可采厚度平均12.46m)。1-4号煤层:零星发育于本区84线北部和96线周围,仅有2个可采点。2号煤层:发育于本区走向线以南,向南出露,向北变薄尖灭,在发育范围内大部可采,厚度大(可采厚度平均11.22m)且较稳定。3-1号煤层:在本区局部发育于走向线以北,在发育范围内大部可采,厚度大(可采厚度平均6.98m)且较稳定。(二)可采煤层本区共见大部可采和局部可采煤层2层,其中2号煤层为全区大部可采煤层,3-1号煤层为局部可采煤层。可采煤层特征分述如下:2号煤层:发育在本区走向勘查线以南,全区大部发育,大部可采,为本区的主采层。煤层厚度大部分变化不大,一般10-15m(见图2-2),在南部边缘地带和北部图2-2 2号煤层厚度等值线图有所变化,厚度1-6m。有72个见煤点,可采煤层点66个,发育面积14.91 km2,可采面积11.75 km2,全区面积可采系数55.5%。煤层总厚最小1.04m,最大27.98m,平均13.74m,可采厚度最小2.10m,最大21.02m,平均11.29m,变异系数0.75,为较稳定煤层。结构简单-复杂,多为较复杂-复杂,夹石0-24层,一般3-6层,岩性为砂质泥岩、粉砂岩及炭质泥岩等。顶板岩性为粉砂岩、细砂岩、泥岩和砂质粘土等;底板岩性主要为粉砂岩、中砂岩和泥岩。煤层埋深最小40.37m,最大138.87m,平均78.70m。与1-4号煤层间距最小22.56m,最大42.03m,平均30.15m,与3-1号煤层间距最小23.31m,最大51.17m,平均36.39m。3-1号煤层:主要发育在本区走向勘查线以北地区。煤层厚度大部分变化不大,一般5-8m,向南变薄、尖灭。有31个见煤点,可采煤层点20个,发育面积10.03 km2,可采面积5.44km2,全区面积可采系数25.7%。煤层总厚最小0.30m,最大10.59m,平均5.40m,可采厚度最小1.55m,最大9.96m,平均6.98m,变异系数0.86,为不稳定煤层。结构简单-复杂,夹石0-5层,岩性为砂质泥岩、粉砂岩及炭质泥岩等。顶板岩性为粉砂岩、细砂岩、泥岩和砂质粘土等;底板岩性主要为粉砂岩、中砂岩和泥岩。煤层埋深最小58.88m,最大204.91m,平均149.80m。(三)煤层对比本区系陆相含煤沉积,虽然岩相变化较大,古生物化石少见,标志层不甚明显,煤类单一,给煤层对比带来一定困难,但是由于区内岩、煤层的物性差异较大,曲线反映明显,1、2、3三个煤组厚度较大而且较为稳定以及位于1-2号煤层顶部和2到3煤组之间的粗粒岩石(砂质砾岩或粗砂岩)比较发育而且层位较为固定,从而给本区的煤层对比工作提供了便利条件。对比方法分述如下:1、岩石标志:1-2号煤层的直接顶板虽然有薄层的泥岩、粉砂岩局部存在,但是,往上却普遍发育有一层厚为20-30m的砂质砾岩。 2到3煤组之间也普遍发育着一层厚约20-30m的砂质砾岩,该两层粗粒岩层可做为煤层对比的岩石标志。2、煤层标志:本区1-2号煤层在本区北部出露被剥蚀,发育范围较小, 1-3号煤层不发育,1-4号煤层零星出现在1-2号煤层下,虽然厚度与1-3号煤层接近,但与1-2号煤层间距大,在28.47m左右,易于识别和对比; 2号煤层全区大部发育,平均总厚度在13.74m左右。本区3-1号煤层多表现为一厚层,结构简单,发育较稳定,特征明显,亦易于识别和对比。3、曲线标志:本区煤、岩层物性差别很大,曲线反映明显,煤层因其本身的组合、结构和煤质不尽相同,故其反映出来的曲线形态多异,例如1-2号煤层厚度大,一般在15m左右,中间有3-4层薄矸石,展现在记录纸上就像一堵大墙,只是中间有三四道裂隙;1-3号煤层伴随其后,厚度小,结构单一,与1-2号煤层层间距在4m左右,与1-2号煤层在一起犹如大墙旁边的小土垛(见下图)。三侧向电阻率 86-1583 密度图2-3-1 1-2号煤层测井曲线形态图2号煤层厚度大,结构由较简单到复杂,曲线形态好似 “石林”此起彼伏,参差不齐(见图3-3)。三侧向电阻率 92-36 密度 图2-3-2 2号煤层测井曲线形态图3-1号煤层厚度较大,结构较简单,测井曲线幅值高,界面清楚(见图3-4)。三侧向电阻率 92-20 密度图2-3-3 3-1号煤层测井曲线形态图综上所述,本区各煤层发育相对较稳定,煤层层间距变化不大,岩煤层物性测井曲线特征明显,尤以煤层测井曲线形态十分明显,煤层对比可靠。(四)煤质1、物理性质本区各煤层煤的颜色为深褐-黑褐色,条痕为棕深一褐色,光泽暗淡,断口不规则或参差状,裂隙不发育,真密度平均值在1.58-1.61T/m3之间,视密度平均值在1.31-1.34 T/m3之间。各煤层主要物理性质见表2-4-1。表2-4-1 各煤层主要物理性质统计表 煤层编号颜色条痕光泽真密度最小-最大平均(点数)视密度最小-最大平均(点数)断口裂隙2褐黑色黑色棕褐色光泽暗淡1.50-1.751.61(16)1.24-1.401.31(13)不规则或参差状不发育3-1褐黑色黑色棕黑色光泽暗淡1.55-1.691.58(7)1.09-1.341.34(7)不规则或参差状不发育2、宏观煤岩特征各煤层煤的成分以暗煤为主,丝炭次之,层状或块状构造,条带状或均一状结构,以暗淡型煤为主,少量半暗淡型煤。见表2-4-2。表2-4-2 各 煤 层 宏 观 煤 岩 特 征 统 计 表 项目煤层编号宏观煤岩组分构 造结 构煤岩类型2以暗煤为主,丝炭次之,少量亮煤,夹镜煤条带层状、块状条 带暗淡型煤为主,少量半暗型次3-1以暗煤为主,丝炭次之,少量亮煤,夹镜煤条带层状、块状条 带暗淡型煤为主,少量半暗型3、显微煤岩特征2号煤层:显微组分总量74.9%,矿物含量25.1%。显微组分中镜质组含量在77.5-99.7%之间,平均93.0%,惰质组含量在0.3-21.5%之间, 平均6.7%,壳质组含量在0-0.9%之间, 平均0.2%。矿物质含量在4.9-9.1%,平均6.7%。3-1号煤层:显微组分总量89.8%,矿物含量10.2%。显微组分中镜质组含量在66.8-76.2%之间,平均70.8%,惰质组含量在23.4-33.2%之间, 平均29.1%,壳质组含量在0-0.4%之间, 平均0.1%。各煤层镜煤最大反射率在0.316-0.328%之间,变质阶段为0,煤类为褐煤。为区域变质类型。4、透光率PM(浮煤)2号煤层透光率在26-45%之间,平均36%;3-1号煤层透光率在39-53%之间,平均48%。5、工业分析(1)水分M ad 原煤水分: 2号煤层水分在3.61-19.24% 之间,平均9.59%;3-1号煤层水分在4.87-10.42% 之间,平均8.18%。浮煤水分: 2号煤层水分在6.20-19.14%之间,平均13.15%;3-1号煤层水分在5.39-16.67% 之间,平均11.10%。(2)灰分Ad原煤灰分: 2号煤层灰分在10.23-35.48% 之间,平均19.78%;3-1号煤层灰分在10.86-29.80% 之间,平均16.82%。均为中灰煤(分级标准GB/T15224.1-2004)。浮煤灰分: 2号煤层灰分在5.94-11.92% 之间,平均9.21%;3-1号煤层灰分在7.65-12.66% 之间,平均10.17%。(3)挥发分Vdaf原煤挥发分: 2号煤层挥发分在38.18-46.90% 之间,平均43.23%;3-1号煤层挥发分在38.06-44.20% 之间,平均40.82%。浮煤挥发分: 2号煤层挥发分在38.70-44.81% 之间,平均41.38%;3-1号煤层挥发分在38.13-43.90% 之间,平均40.90%。这两个煤层均为高挥发分煤(分级标准:MT/T849-2000)。(4)碳含量Cdaf(浮煤)2号煤层碳含量在71.00-74.59%间,平均72.44%;3-1号煤层碳含量在71.36-75.98%之间,平均74.11%。6、有害元素(1)硫Std硫是煤的主要有害元素,对煤炭的利用影响很大,所以是评价煤质的主要指标。原煤硫: 2号煤层的硫含量在0.181.52%之间,平均0.60%;3-1号煤层的硫含量在0.100.74%之间,平均0.21%。2号煤层为低硫煤,3-1号煤层为特低硫煤(分级标准GB/T15224.2-2004)。浮煤硫: 2号煤层的硫含量在0.341.15%之间,平均0.63%;3-1号煤层的硫含量在0.110.92%之间,平均0.35%。(2)磷Pd(原煤)2号煤层的磷含量在0.0020.039%之间,平均0.015%;3-1号煤层的磷含量在0.0040.120%之间,平均0.024%。这两个煤层均为低磷分煤(分级标准MT/T562-1996)。(3)氯Cld(原煤)2号煤层的氯含量在0.0040.117%之间,平均0.029%;3-1号煤层的氯含量在0.0140.051%之间,平均0.027%。这两个煤层均为特低氯煤,危害不大(分级标准MT/T597-1996)。(4)砷Asd(原煤)2号煤层的砷含量在1-54106之间,平均7106; 3-1号煤层的砷含量在0-2106之间。2号煤层为二级含砷煤,3-1号煤层均为一级含砷煤,均小于8106,危害不大(分级标准MT/T803-1999)。7、发热量(1)、干燥基高位发热量Qgr,d(原煤)2号煤层高位发热量在20.51-25.12 MJ/kg 之间,平均22.68MJ/kg;3-1号煤层高位发热量在22.34-25.89MJ/kg 之间,平均24.08MJ/kg。均属高热值褐煤(分级标准GB/T15224.3-2004)。(2)、干燥基低位发热量Qnet,d(原煤)2号煤层低位发热量19.78-24.23MJ/kg 之间,平均21.94MJ/kg;3-1号煤层低位发热量21.73-25.08MJ/kg 之间,平均23.41MJ/kg。8、煤类按照中国煤炭分类国家标准GB5751-86和GB/T17607-1998规定,本区的煤类以褐煤为主。2号煤层为褐煤,3-1号煤层多以褐煤出现,长焰煤以孤立点出现,分布不连续,未按长焰煤单独统计,而与褐煤合并计算。9、煤的工业用途本区煤层灰分平均值在16.82-19.78%间,为中灰煤;硫含量在0.21-0.60%间,为低-特低硫煤;磷含量在0.015-0.027%间,为低磷煤;发热量(Q gr,d)在22.68-24.08MJ/Kg间,为高热值褐煤。推荐用途为民用燃料和动力发电用煤。10、其它有益矿产(1)、微量元素锗各煤层的锗含量较低,在0-7106间,均未达到工业可采品位。(2)、腐植酸2号煤层的腐植酸含量在7.15-29.55%间,平均14.08%;3-1号煤层的腐植酸含量在10.14-26.08%间,平均17.92%;这两个煤层为低腐植酸煤(分级标准MT/T596-1996)。(3)、苯萃取物2号煤层的苯萃取物产率为0.92%;3-1号煤层的苯萃取物产率为0.82%;均小于2%,为低等苯萃取物产率煤。本区未发现有工业可采品位的其他有益矿产。四、水文地质及其它开采技术条件(一)勘探区水文地质条件本区位于陈旗煤田中南部,莫勒格尔河南岸一级阶地上,区内地势平坦开阔,东南高西北低的单斜地形,海拔在601.2-637.1m,相对高差35.9m,局部发育有沼泽湿地。勘探区内浅部发育第四系粘土、亚粘土隔水层,不利于大气降水的入渗。勘探区水文地质边界受区域地层、构造及地貌特征等条件的制约。同时,不同的地层、构造特征决定了含水介质的空隙类型及含水层的分布,而地貌的差异决定了各含水层组地下水的补、迳、排条件。1、含水层(1)第四系孔隙含水层组该含水层在本勘探区呈条带状分布(古河道特征),见图3-1-1,含水层发育于勘探区西北部、中南部,含水层一般厚度10-56m,平均厚度24.50m,其岩性主要以中粗砂层为主,结构松散,孔隙发育。根据第四系含水层抽水试验资料:水位标高585.12m,最高达601.00m,天然水力坡度为0.10.5,径流总体趋势是由北东向南西径流,矿化度一般都小于1g/L,地下水水质类型主要为HCO3NaCa型水。地下水类型为潜水。、图3-1-1 第四系含水层等厚线图 (2)白垩系裂隙孔隙含水岩组受构造因素的影响,裂隙孔隙含水层组的富水性及导水性也呈规律性变化。矿区是一个宽缓的向斜蓄水构造(如图3-1-2),而该蓄水构造又是由若干个次一级的向(背)斜轴蓄水构造、断层(块)蓄水构造及它们的复合形式组成。图3-1-2 矿 区 向 斜 构 造 剖 面 图该含水岩组共包括以各煤层为主的3个相对独立的主要含水层,各含水层之间水力联系不明显,煤层是其主要含水介质。各含水层的稳定性受煤层限制,含水介质特征及含水层类型基本相同,它们具相似或相近的水文地质条件;其他为次要含水层,详细叙述如下:号含水层该含水层主要发育于东明勘查区西北部(如图3-1-3),为裂隙孔隙含水层组。图3-1-3 号含水层等厚线图 其岩性以1号褐煤为主,包括部分煤层顶底板中的砂岩、粗砂岩及砂砾岩;含水层厚度0.38-6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社区医学社区卫生服务管理考试答案及解析
- 2025年皮肤科疑难疾病鉴别诊断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妇科妊娠期高血压并发症处理方法判断题答案及解析
- 民族团结材料的课件模板
- 2025年眼科验光验配常见眼镜配制模拟考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急重症抢救急救技术检测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康复治疗计划制定考核答案及解析
- 创新驱动: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引擎
- 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措施
- 2025年肿瘤学肿瘤生物学基础考核答案及解析
- GB/T 45940-2025网络安全技术网络安全运维实施指南
- 敦煌课件讲解稿子
- 教育与宗教分离课件
- 2025年环境工程师初级职称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眼科特检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资料(人教版)专题二古代中国的农耕经济专题质量检测(A卷)
- 2025 年小升初沈阳市初一新生分班考试数学试卷(带答案解析)-(人教版)
- 统编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第一课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1.2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教学课件
- 摄影剪辑基本知识培训课件
- 高校学管中心面试真题与答案解析
- 2025北京市交通发展年度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