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树叶都是绿色的吗》WORD版教案.doc_第1页
2019-2020年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树叶都是绿色的吗》WORD版教案.doc_第2页
2019-2020年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树叶都是绿色的吗》WORD版教案.doc_第3页
2019-2020年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树叶都是绿色的吗》WORD版教案.doc_第4页
2019-2020年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树叶都是绿色的吗》WORD版教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年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树叶都是绿色的吗WORD版教案教材分析:树叶都是绿色的吗选自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这篇课文写的是我国著名妇产科专家林巧稚上学时候的故事,她总称赞自己的中小学老师讲授知识注意联系实际,启发学生思考的教学方法,特别是从生物课上悟到的哲理,对她的成长和从事的医疗事业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她在医学上一再创造奇迹。学情分析:我校地处偏远山区,四年级的学生,已具备初步的品词赏句和感悟文章情感的能力,学生能够“悟”出一些语文学习规律,具备一定的独立学习语文的能力。学生的自主性较强,可组织灵活多变的教学活动,激活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发现规律,灵活运用。设计理念:新课标倡导教师“用教材教”,而不是简单地“教教材”。在本课教学中,教师要以教材文本为依托,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与文本对话,充分展开师生对话,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能力。课前准备:课前我安排了一项课外活动,要求学生们自己到树林、路边等不同地方采集形状各异、颜色各异的树叶,仔细观察,并要求于第二天带着树叶到课堂上来。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认识本课13个生字,其中会写字10个。结合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千奇百怪”,“异口同声”等四字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二)过程与方法1.在理解的基础上,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让生明白知识与实际相结合的道理,培养学生良好的的实践习惯,不能人云亦云。3.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境,灵活运用多种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让学生明白世界上的任何事情都不会那么简单,要认识它,就要亲自去调查实践,不能人云亦云。教学重点: 学习抓住课文重点部分,读懂文章内容,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 明白实践出真知,不要人云亦云的道理。教法与学法:讲授法、点拔法、朗读法、实践法、合作探究法、练习法、自学法。教具准备:挂图、生字卡、新鲜树叶、树叶标本。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13个生字,其中会写字10个。结合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千奇百怪”,“异口同声”等四字词语的意思。2.理清文章脉络,了解课文内容。教学重点: 1.有感情的读熟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读准字音,认识生字,掌握词语意思。教学难点:1.理清课文的结构,了解文章大意。一、提问式导入新课。1板书课题(板书:树叶都是绿色的吗)2读课题(1)指名读课题。学生评价。(你觉得他或她读得怎样?)(2)教师相机指导,读出疑问语气。过渡:树叶都是绿色的吗?(让学生说出不同的颜色。)今天,我们就共同来探讨这个问题,请同学们打开书,翻到45页。3.介绍林巧稚。二、自读课文,自学生字,师辅导。1、仔细读课文,标出段落序号,边读边画出生字、词语,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根据字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记忆字形。2、在小组基础上,全班采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学习的形式,熟记熟读生字词语,有针对性地正音,提示生字中易错的笔画。3、生交流学字方法,师组织生分组进行读生字比赛。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分小组讨论,师巡视。(1)本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2)课文讲了林巧稚的哪几件事?(3)为什么林巧稚回忆起这些事总要称赞老师的教授方法?这方法对林巧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学生交流读书收获。(1)请同学回答上文提出的问题。(2)读了该文,你觉得林巧稚是一个怎样的人?( 3 ) 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把握准字音,不添字、漏字。(4)师评价朗读情况,纠正错音。 四、布置作业。 1抄写该课生字、词语,积累该文中的成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引导学生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让学生明白知识联系实际的重要性。教学重点:了解与林巧稚有关的几件事情,体会林巧稚所明白的哲理。教学难点:让学生明白在生活中要将知识与实际相结合。 一、复习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了解了该文的大概内容。这节课,我们将继续深入学习该文。在学习之前,先请同学说说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内容?二、学习课文12自然段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该部分。2分小组讨论该部分内容,并思考主要讲述了什么内容?3小组内交流“兴味盎然、经久不忘”的意思。4小组内推荐代表回答问题。三、以读代讲,引出问题1到底是什么知识让林巧稚经久不忘呢?师生分角色朗读38自然段。提出朗读要求。2提出问题:a你们同意课本里同学们的答案吗?b你认为树叶都是绿色的吗?树叶的形状都是椭圆形的吗?c文中的同学们回答得整齐不?你从哪个词语看出来的?思考这个词语“异口同声”的意思,并用其造句。3到底谁的意见正确呢?昨天,同学们在美丽的大自然里采集了许多树叶,找到了答案,大家一起来看看。边看边说树叶都有些什么颜色?(讲桌上展示同学们搜集的树叶。)4同学们,现在树叶的颜色是怎么样的呢?形状又是怎么样的呢?(板书:颜色五颜六色,形状千奇百怪。)5你从这个事情中明白了什么道理?迅速在文中找答案,看谁先找到?大声读出来。6师解释“人云亦云”的意思。课外延伸:看来在学习中,在生活中,你要认识某一样东西,都要亲自到实际中去调查,不能人云亦云哦!正如有一句话说得好: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嘛。四、学习第9自然段。1一堂生物课让林巧稚明白了人生哲理,那在工作中,她又是怎么做的呢?2指名朗读该部分,注意不添漏字。其余同学思考刚才的问题。3指名回答问题。(板书:理论联系实际。)4同学们,联系该文内容,谈谈以后你们在学习中,生活中要怎么做呢?你想对林巧稚说什么呢?(生各抒己见)5.我们的大自然这样神奇,大自然中的一花一草装饰了我们的世界,你想对大自然说什么呢?(生各抒己见)五、总结全文,感情升华。1.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树叶并不都是绿色的,树叶的颜色是(指板书:五颜六色。),树叶的形状是(指板书:千奇百怪。)学了该文,我们不仅要保护大自然,更重要的是我们做什么事情都不能别人说什么,我们也跟着说什么,要了解某样东西,要将知识和实际相结合起来哦。2.实践小活动,将同学们搜集的树叶贴在教室内。六、作业布置。1.做练习册上的习题。2.用“异口同声、经久不忘”等词语造句。板书设计: 颜色五颜六色 树叶 形状千奇百怪 知识联系实际教学反思:新课程强调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如何学习,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在教学设计中我把主动权交与学生,让学生在大自然中细心观察,在观察中得到自己的理解,自己的发现.上课文前,同学们把采集的树叶拿出来互相欣赏,互相交流,面对课文,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我所在的学校位于四川省绵阳市的偏远山区,孩子们的学习习惯不是很好,语文基础比较薄弱,但孩子们学习知识的愿望还是很强烈。于是,我利用这一点,充分调动孩子们的学习情绪,孩子们课上表现还是很活跃。教学该课时,我主要引导学生自读自悟。采用部分学习法,先将课文分成3个大段,然后各个突破。我让学生读熟,采用结合上下文,查字典等方式理解重点词语、句子的意思。最后引导学生明白学习知识不能人云亦云,要将知识与实际联系起来,从而让学生得到启迪,学会在学习中,在生活中,要理论联系实际。林巧稚正是这样,才在医学事业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通过这样教学,学生很快明白了课文,明白了道理,从而受到了教育。但在教学中,我还是有不足的地方,课堂上有些问题只要有学生回答正确,我就给予了肯定,而没有给其他学生思考的空间,因此没有体现出面向全体学生。 附送:2019-2020年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满山的灯笼火把WORD版教案 叶政华教学思路:这篇课文充满了浓厚的乡情,文中重友作者童年的生活经历告诉读者深刻的道理。课文中所写的“我”在险境中自救及冷静思考和乡亲们寻找“我”的情景打动人心。在教学中我采取设置情景的方式,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想象文中动人场面来体会人物情感,抓住课文重点词句教学,使学生能从作者的成长经历中受到启迪。教学目标:1抓住文中重点部分,理解课文内容。从作者童年这件难忘的事情中得到成长的启示。2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1. 文中“我”的处境。2体会作者勇敢、坚强、遇事沉着冷静的特点。3理解文中的场面描写。教学课时: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我们正处于儿童成长时期,有过在外婆家生活的经历,有没有让你难忘记的感人事例?二、图文结合,重点学习2-5自然段1在课文中有插图,同学们观察插图一,说出所见所思。(对应课文的哪一段)2让我们带着问题,再次阅读课文,感受作者的经历。3组织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交流:作者经历了一件什么事? 4质疑:(1)作者所处的环境如何? (在文中划出相应的词语)(2)“我”坠入土井后,心情怎样?(结合生活实际,你遇到过此种境遇吗,是怎样的一种心情?-害怕、着急、的心情。想摆脱困境的本能挣扎。-处境的危急) 板书 哭喊着 (3)看幻灯片再深入体会想象一下小孩的处境(4)“我”的一番努力挣扎后结果如何?(乱挣扎的结果-更坏,下陷会越深;理解“坚持”的意思)(5)作者怎样面对险境? (冷静、动脑筋思考 -年龄较小,不容易做到触动小学生思考;,又理智的表现-保存体力,等亲人援救-深深地打动了我们) 板书 不哭不喊 (6)从作者身上,你受到什么启发?-遇到困难要勇敢坚强,善于动脑筋三、读中感悟,读中体验,学习6-8自然段1默读课文,想一想。哪些情景最让你感动?2指名读出让你感动的句子,说说理由。(抓住两个“急”字:“急切的渴望”,“焦急悠长的呼唤”。是亲人“焦急”的呼唤感动了“急切”的我;还要抓住一个场面描写:重点词语“一线、一片、一大片、漫山遍野”等加点。这些描写,特别是这些加点词语,反映了什么情景?一方面,反映出亲人们的心情之急切;另一方面。反映出援救我的人数之多,这情景无不使人感动。) 板书泪如泉涌3从乡亲们赦“我”的场面中,体会到了什么?生:我感受到了浓浓的亲情。乡亲们对我的关爱,体贴胜过亲人对我的关心。4图文结合,理解词语的意思,迁移运用(1)抓住乡亲们的动作“拽”“搂”,想象乡亲们搂住“我”时会说些什么?生1.他们会说:“孩子,你不用怕,有我们在,你不会有事的。”生2.“孩子,我们来迟了,让你受苦了。”(2)理解“是热的”意思:这是亲人、乡邻的关爱之情温暖了“我”,是亲人们寻找、救助“我”的场景感动了“我”,这是感动的泪,更是感激的泪。5.指导朗读最后一段,认识设问句。(自问自答的句式,又有一个“!”,对这种浓浓的亲情重重的描上一笔,这是我成长过程中永远难以忘怀的感情,这句话充分流露出我深深的感激之情。) 板书 勤劳善良四、回顾全文,体味情感1.寻找能表现作者情感的词(是热的、泪如泉涌)2.从“我”的经历中,你受到了哪些启发?一是危难之中不仅要勇敢坚强,还要遇事冷静动脑筋,自我保护;二是人在成长过程中也离不开亲人的朋友的关心帮助。五、拓展交流:学生想象“我”获救后,想对乡亲们说什么?生1“谢谢大家对我的关心!”生2“感谢大家在百忙之中救我,你们与我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六、课堂小结:如果说全村男女老少寻找我的情景令我感动,那么我在危机中的表现和乡亲们的所作所为,更令我们读者感动。最后祝愿让我们在充满爱的生活中长大成才,报效祖国。希望你们能像乡亲们那样去关爱更多需要帮助的人!满山的灯笼火把教学后记 在语文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可以让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能更深刻地理解课文。我在教学满山的灯笼火把时,让学生结合图文、课件想象“我”陷入险境时的情景及心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学生学习兴趣浓厚,理解课文的能力得到提高。教学当“我”被乡亲们救起来时,我让孩子们先找到乡亲们的动作“拽”“搂”,体会到乡亲们对我的关心爱护,但总觉得还不够,我又让孩子们想象,乡亲们搂着我,轻轻的拍着我的背,会说些什么呢?有的说:“他们会说,孩子,你受苦了。”有的说:“他们会说,孩子,你不要怕,有我们在,你不会有事的。”他们根据自己平时的生活体验,把乡亲们对孩子的那种关爱之情形象的表现了出来,。再理解后边的:“我不停地流着泪,是热的。”这句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