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3 2卷第 1 期 2 0 1 5年 2月 轧 钢 S TE EL R0LL I NG Vo 1 3 2 ,No 1 ,p 5 8 6 1 , 6 9 F e b r u a r y 2 01 5 综述 D O I : 1 0 1 3 2 2 8 b o y u a n i s s n l 0 0 3 - 9 9 9 6 2 0 1 4 0 1 3 8 热轧超快速冷却装置的开发现状与设计分析 汪水泽 一 , 韩 斌 ,陈丽娟 , 黄全伟 ( 1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q - 程学院, 北京 1 0 0 0 8 3; 2 武汉钢铁( 集团) 公司研究院, 湖北武汉4 3 0 0 8 0 ) 摘 要:本文简要介绍了热轧超快冷技术 的基本原理和发展现状,重点介绍了超快冷装置开发的难点及关 键点,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及设计思路,为超快冷装置的开发提供 了参考。 关键词: 超快速冷却;热连轧; 冷却装置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3 9 9 9 6 ( 2 0 1 5 ) 0 1 0 0 5 8 0 5 De v e l o pm e nt s t a t u s a nd de s ig n a na l y s is o f ul t r a - f as t coo l ing e quipme n t f or ho t r o l l in g s t r ip WANG S h u i z e 一, HAN Bin 2 ,C HE N L i- j u a n , H UA NG Q u a n we i ( 1 S ch o o l o f Ma t e r i a l s S ci e n ce a n d E n g i n e e r i n g ,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S ci e n ce and T e ch n o l o g y Be r i n g , B e U i n g 1 0 0 0 8 3 ; 2 R e s e a r ch I n s tit u t e , Wu h a n I r o nS t e e l ( G r o u p ) C o , Wu h a n 4 3 0 0 8 0 , C h i n a ) Ab s t r a ct :I n t h is p a p e t h e me c h a n is m a n d d e v e l o p me n t s t a t u s o f u l t r a f a s t co o l i n g t e ch n o l o g y we r e b r ie fl y in t r o d u ce d T h e d ifficu l t y a n d ke y p o in t s o f d e s ig n in g u l t r a - f a s t co o l in g e q u ip me n t we r e m a in l y in t r o d u ce d ,a n d t h e co r r e s p o n d in g s o l u t i o n a n d d e s ig n i d e a we r e p u t f o r wa r d T h e s e r e s e a r ch e s co u l d p r o v i d e a r e f e r e n ce f o r d e v e l o p in g u l t r a - f a s t co o l i n g e q u i p me n t Ke y wo r d s : u l t r a - f a s t co o l in g; h o t r o l l in g ; co o l in g e q u ip me n t 1 引言 随着先进钢铁材料研发的进展为了获得细 晶以及理想 的组织形态 需要 对板 带轧后温度实 施更为精细化 的控制。 控制冷却不再仅仅是对开 冷温度 和 目标卷取 温度进 行控制,对于冷却路径 的控制在某些先进钢种的开发上甚至更为重要。 现 代化的控制冷却, 是在确定了冷却路径的基础上 将带钢冷却到目标卷取温度。 冷却路径的确定 一 般是基于 C C T曲线,为了获得所需要的微观组织, 在工艺上要求将板带温度在某一规定的时间内降 到目标温度, 这对轧后的冷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 目前常规层流冷却系统由于冷却速率不高已 经无法满足一些具有特殊冷却要求的先进钢铁材 料的研发, 例如: 超级钢的开发。 要求低温、大压 收稿日期: 2 0 1 4 0 5 0 5 作者简介: 汪水泽( 1 9 8 1 一) ,男,工程师,博士研 究生。 下以及随后快速冷却: 双相钢和 T R I P钢的开发 要求短时、准确的温度控制: 高强度 I F钢的开发, 要求在铁素体区轧制 等等。因此, 具有短时、快 速、 准确的超快速冷却技术在国内外正受到越来越 多的关注。 2 超快速冷却机理及应用现状 2 1 超快速冷却机理分析 常规层流冷却 的机理是冷却 水在高位水箱 产 生的压力作用下自 冷却集管经 u型管自 然流出, 形 成连续水流落到热板带上。 通过冷却水与热板带的 对流换热来达到对其冷却的目的。热板带与冷却水 的换热方式主要有两种: 一是核沸腾即冷却水与 钢板表面直接接触, 产生气泡实现热交换:二是膜 沸腾,即在钢板表面和冷却水之间形成一层蒸汽膜, 第 1期 汪水泽等:热轧超快速冷却装置的开发现状与设计分析 5 9 板带和冷却水之 间通过形成的蒸汽膜进行热交换。 据相关文献介绍 普通层流冷却系统的膜沸腾换热 约占总换热量的 5 0 。由于蒸汽膜换热系数约为 1 5 0 3 5 0 W ( m 2 K 1 , 与冷却水、板带直接接触的 换热系数相比低 了一个数量级,因此大面积蒸汽膜 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换热效率 1 - 3 】 。 如何大面积地击破 汽膜来提高冷却速率, 是一个关键的技术问题。 超快速冷却机理正是基于此而提出来的。通过 采取一些措施 如: 减小每个 出水 口的孔径 、 加密出 水 口、增加水压等可大面积地击破蒸汽膜, 使得单 位时间内有更多的冷却水直接作用在热板带表面, 增加核沸腾区所 占的比例, 减小膜沸腾区的面积, 从而提高冷却效率, 达到超决速冷却的目的。 2 2 超快冷技术的应用现状 2 0世纪 8 0年代末, Ho o g o v e n s UGB厂开发 出 世界上第 1套超快冷实验设备,最大水流量为 2 3 0 0 m3 h 最大水压为0 3 5 MP a , 最大冷却速率达 9 0 0 Z s ( 带钢厚度 1 5 m m) t4 。 2 0 世纪 9 0 年代初期, 比利时的 C R M 厂应用 了此项技术,也开发了超快 冷系统 其冷却区长 5 1 0 m, 在水流密度为 6 0 7 0 L ( m 2 s 1 时, 对 6 3 r 1 n l 厚带钢的冷却速率可达 2 5 05 0 0* C s 。1 9 9 8年日本 NKK福 山中厚板厂 开 发 了S u p e r - OL AC ( S u p e r O n L in e Acce l e r a t e d C o o l i n g ) J I 速冷却系统其特点是上部冷却喷嘴与 板带的距离较近可以以一定的角度沿轧制方 向将 一 定压力的冷却水喷射到板带表面 将其表面的汽 膜吹扫掉 使冷却水与板带直接接触, 避开了膜沸 腾和过渡沸腾。 实现了全面核沸腾的理想状态【5 。 2 0 0 3 年 5 月。 J F E 公司在仓敷中板厂安装了同样的 加速冷却设备2 0 0 4年京滨厂也安装 了类似设 备 。至此 J F E公 司的 3个 中板厂都拥有 了这种先 进的超快冷设备。在 S u p e r O L A C 的基础上,日 本福山厂还开发了适用于热轧板带生产线的超快 冷设备 S u p e r O L A C H , 其冷却速率可到理论极限 值 7 0 0 C s ( 板带厚度为 3 mm时) 。 此外,德 国蒂森 克虏伯公司的 C S P厂、荷兰 C O R U S的C S P厂、 西班牙 A BS的 CS P厂及韩 国浦项二热轧厂均采用 了 UF C系统 并取得不错的效果【 6 】 。 在我国,东北大学于 2 0 0 6年开发了 “ 一种用于 热轧带钢生产线的冷却装置”, 即 “ 超快冷”装置, 并申请了专利7 】 0应用此项专利, 东北大学与包钢 C S P厂合作, 建成国内第 l 套用于热轧带钢生产线 的 “ 超快冷”系统 8 】 。此后,又陆续与涟钢和首秦 合作开发了热轧板带超快冷系统【 ,与马钢合作开 发 了 H型钢超快冷系统等。 3 超快速冷却装置设计的关键点及难点 任何设备的研发, 其最终 目的都是为了实现某 些特定 的技术要求而如何实现这些技术要求 也 就构成了所要研发设备的关键点及难点。对于超快 冷系统来说 所要实现的技术要求如下: ( 1 )必须具有与传统层流冷却相比 “ 超快”的 冷却速率,以满足某些先进钢种特殊的工艺要求: ( 2 )必须具有 比传统层流冷却更好 的冷却均匀 性, 特别是横向冷却均匀性, 否则将会严重影响板 带板形 1 叫 : 而厚度方向冷却不均匀, 会对组织性能 造成不利 的影响: ( 3 可以实现高精度的终冷温度控制, 在达到 动态相变点时能及时、准确地终止冷却 这也是超 快冷系统与淬火机最大的不同。 明确了上述技术要求后,同时也就清楚了超快冷 设备研发的关键, 即在具有超陕冷却速率的同时, 还 必须保证冷却的均匀性及控制的精确性和及时陛。 3 1 实现超快冷却速率的设计思路 超快速冷却处于的温度范围一般为 1 0 0 0 3 0 0, 处于稳定膜态沸腾区, 如何打破其蒸汽膜, 提高表面换热系数是提高冷却速率 的关键因素。 ( 1 )方案一: 采用高压喷射冷却,提高冷却水 的压力,以增强打击力 。 应用实例: C a r l a m 公司热轧带钢轧机的 UF C、 日本福山中厚板厂的 S u p e r O L AC以及中国东北大 学 R A L所开发的U F C系统均采用高压喷射的方式 冷却水压力较高 达到 0 2 5 O 5 0 MP a 。 优 : 高压力的冷却水可连续到达板带表面并形成 紊流 冷却水穿透l 漓, 可有效击破板带表面的蒸汽睫 因J 能力较强 可 蹒足超快 瑰 嫜 的要 求。 缺点:由于水压高 ,冷却水飞溅过大。而且冷 轧 钢 第 3 2卷 却水在板带表面流速大,与板带热交换时间极短。 耗水量较大。 改进措施:一是采用喷嘴倾斜布置 的方式。以 一 定的角度 沿轧制方 向将一定压力 的冷却水喷射 到板带表面。这不但可减少冷却水的飞溅, 而且斜 喷还能起到一定的吹扫作用 f 实例:日本福山中厚 板厂的 S u p e r - O L AC、 中国东大 RA L的 U F C装置、 。 二是增加喷嘴内表面的粗糙度。 在保持射流中心冷 却水高压、高速的同时, 降低射流表层冷却水的流 速 这就相当于给高速的射流套上了一层保护膜, 飞溅的冷却水也会被这层保护膜给挡下来。 ( 2 )方案二: 根据流射沸腾冷却强化机理, 采 用高密度集管流冷却。 应用实例: 我国太原钢铁公司新型淬火机f 北 京科技大学研发 虽然不是 U F C系统, 但是淬火机 与超快冷系统有相似之处。 都要求具备超快的冷却 速率,因此具有借鉴意义1 。 原理:流射沸腾冷却强化 的核心是利用常压水 f 0 1 MP a ) 形成的水柱, 以一定速度贯穿水层, 击破 蒸汽膜。与钢板表 面直接接触。引起强烈的沸腾。 该沸腾区向半径方向扩展, 使流水具有很强的冷却 能力 。柱状射流的平均热流密度存在最大值 其 影响因素包括射流的出口速度、高度、直径以及布 孔 间距等。根据这个最大值可以构造高密度管流结 构 再对参数进行优化,从而得到贯穿整个钢板横 截面的极强冷却区。 优点: 冷却水的飞溅小 冷却效率高 耗水量 小 :水嘴的孔径大于 9 m m( 喷射 时的孔径一般为 3一 6 mm) ,不易堵塞。 缺点:具有一定 的可行性,但还未有应用实例 冷却速率能否满足超快冷设备的要求还有待研究, 其优化参数 的确定也还需做更进一步的研究。 ( 3 1方案三: 采用水幕冷却方式。 水幕冷却方式也能满足超快冷装置对冷却能 力的要求。 但其有效调节范围较小。 3 2 实现均匀冷却的设计思路 3 2 1 横向冷却的均匀性 在控冷过程 中 一个很 突出的问题就是板带横 向冷却不均。除了水从喷嘴直接喷出与板带表面进 行对流换热不均外 还存在板带上表面滞留水层横 向流动,最终从板带两边流出,导致其边部水流量 增大的现象,如图 1所示f 】 ,这些滞留水会对板带 产生二次冷却。 从而造成不可忽视的冷却效果。此 外, 下集管的冷却水回落到板带两边, 在一定程度 上也加重 了板带横 向冷却不均。 图 1 板 带表面 宽度方 向水流量 分布 示意 图 Fi g1 Fl ow di s t r i but i on a l ong wi dt h di r ec t i o n of pl at e 板带横向冷却不均, 不仅会导致沿其宽度方向 组织性能不均匀还可能导致潜在的板形不 良问题。 在切条后发生弯曲现象, 严重者可能导致出现边 浪。由于超快冷冷速超快。 如果不采取一定的预防 措施,板带横 向冷却的不均匀性将 比常规的控冷更 为严重从而给板形控制带来灾难性的后果。这个 问题如果不解决好 将会大大降低这项技术的实用 价值。为保证板带横向冷却均匀, 可采用以下措施: f 1 1在集管中增设阻尼板或阻尼管。为了冷却的 均匀性以及控制的精确和简便, 要求每个喷嘴的喷水 强度和出口速度相当。 集管是超快冷系统的关键部件, 其功能是将总管进来的冷却水合理地分配到各个喷 嘴, 从而实现板带宽度方向喷水强度和出口流速的技 术要求。为了减小集管上各个喷嘴的喷水强度偏差, 一 般在集管中都增设阻尼管或阻尼板。这其中又包括 一 级阻尼板和多级阻尼板技术 结构又分为对称式和 非对称式 1 。有专利介绍了一种特殊的集管设计, 该 集管由主管芯、水箱 、阻尼板 1 和阻尼板 2 组成。主 管芯的阻尼孔左右对称分布 在轴线上, 阻尼孔间距 的分布是进水端孑 L 距小。 远离进水端孔距大, 孔距不 等距分布: 阻尼板孔左右对称分布1 4 。在集管内设置 多级阻尼板 阻尼管, 必然会增加冷却水的流动阻力, 因此为了保证集管的流量, 在系统设计时, 应根据集 第 1 期 汪水泽等:热轧超快速冷却装置的开发现状与设计分析 管的阻尼情况,适当增加高位水箱的标高,以补偿增 设阻尼板带来的水力损失。 ( 2 )喷嘴不对称布置, 实现中凸水型。在集管 中增设阻尼板 阻尼管基本可保证集管上每个喷嘴 喷水 的均匀性。但还不足 以保证板带横 向冷却 均 匀性 。 如前所述由于滞 留水横 向流动 以及下集管 喷水回落到板带两边, 会导致板带两边过冷却。 为 此 可采 用 中凸水型 在设 计时预先考 虑到滞 留 水和回落水对板带两边的影响,有意识地减少两 边 的喷水量 。 具体到喷嘴的设计上,主要有两种方 法: 一是变喷嘴间距 采用中间密、 两边疏的方法, 实现 中凸水型:二是变喷嘴直径,中间直径大,两 边直径小同样可 以实现中凸水型。 f 3 )采用边部遮蔽装置。为了避免在冷却过程 中板带边部过冷可以采用沿板带横 向移动的遮蔽 挡板对其边部的冷却水进行一定程度上地遮蔽, 减 少 落到板带两边 的冷却水流量 ,从而避免边 部过 冷 。 但在实际应用中需特别注意遮蔽量大小的确定, 如果遮蔽量过大会造成边部冷却不足。有文献介绍 最佳边部遮蔽量与板带厚度、宽度和集管流量呈线 性关系, 并 回归出了边部遮蔽模型系数( 式( 1 ) ) 1 2 。 不过这是针对中厚板控冷的数学模型对于超快冷 系统,还需做进一步研究 。 B=5 4 5 0 9 6 7 h +1 3 4 5 W +0 1 3 q ( 1 ) 3 2 2 厚度方向的冷却均匀性 有学者通过温度场 的数值模拟计算指出 薄规 格板 带在超快速冷却情况下其表面与 中心 的温差 不大 温度一致性较好。但是随着板带厚度的增加 厚度方向温度梯度显著增大。 从而导致厚度方向冷 却不均匀 。例如:钢板厚度为 2 0 mm 时,其中心与 表面的温差约 3 6 0 而这将对钢板内部组织的均 匀性产生不利影响 1 引 。此外。板带上下表面有可能 产生温差 严重时会导致翘曲缺陷。为保证板带厚 度方 向的冷却均匀性 可采用以下措施: f 1 1沿轧线方向集管 由密到疏布置 。板带刚进 入超快冷 区的时候温度较高。 采用集管密集布置的 方式 使板带表面温度快速降下来。此时板带芯部 温度大于表面温度。产生温度梯度。根据傅里叶定 律, 此 时热量将从板带芯部传递到表面, 最终使表 面温度上升,内外温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阿拉山口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模拟试卷
- 安徽省黄山市黟县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 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英语考题及答案
- 2025 年小升初茂名市初一新生分班考试数学试卷(带答案解析)-(人教版)
- 河南省新乡市第七中学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题
- 广东省广州市东环中学2025-2026学年八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中测试数学试题(无答案)
- 社区管理与服务实践课件
- 社区画像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重庆市九龙坡区统编版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 社区消费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2024年河南省鄢陵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教师岗笔试题带答案
- 贷款押金合同协议书范本
- 孕妇宫颈机能不全课件
- 2025至2030中国微流控芯片行业发展态势与投资规划研究报告
- 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检查表(2024版)
- 2025至2030国PLM市场深度调查与未来前景预测研究报告
- 抖音公会合同协议
- 装配式预制场管理制度
- 轮胎维修安全管理制度
- 2025年资料员考试试题题库(100题)附答案
- 更换纸尿裤的操作流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