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953年3月5日,斯大林逝世,享年74岁。他的逝世留下了世界一流的军事强国和政治大国的辉煌,也留下了制约苏联进一步发展的政治经济桎梏。,幽默故事一则:莫斯科的郊外一个愁眉苦脸的男子一边走路一边自言自语:肥皂没有,电池没有,袜子也没有这时旁边走过来一个看起来像是便衣警察的人小声对他说:公民同志,您要是再这样诋毁我们伟大的国家,我就要拿手枪把敲你的脑袋了!那个男子愣了十秒钟,看看这个警察,继续自言自语:看看,连子弹也没有。,幽默故事二则:农夫与鱼集体农庄庄员伊万在河里捉到一条大鱼,高兴的回到家里和老婆说:“看,我们有炸鱼吃了!”“没有油啊。”“那就煮!”“没锅。”“烤鱼!”“没柴。”伊万气死了,走到河边把鱼扔了回去。那鱼在水里划了一个半圆,上身出水,举起右鳍激动地高呼:“斯大林万岁!”,温故知新斯大林模式在经济方面的特点及弊端?,单一的公有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主要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排斥市场;独立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外。,片面发展重工业;结构不协调压抑农民地方企业积极性人民生活水平低,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课标要求,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我们中国的改革从中应该吸取哪些教训?,斯大林时期的集体农庄,农业情况非常严重。若按人口平均计算,谷物产量1913年全俄为540.2公斤,1940年才达429.7公斤,1955年也才为524公斤;肉类统计1913年为31.4公斤,1940年为24.2公斤,1955年为31.8公斤。,国民经济比例失调,莫斯科市民排队购买日用品,(苏联)农、轻工业的发展和重工业相比,差距十分悬殊。从工业化开始的1926年到战前的1940年,重工业年平均增长速度21.9%,轻工业只有14.1%,农业则为1.5%。,赫鲁晓夫,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赫鲁晓夫(18941971),原苏联领导人。19531964任苏共中央第一书记,美苏核对抗,冷战期间的苏联主要领导人;第二次柏林危机,古巴导弹危机等事件的主要策划者。在苏共二十大上,赫鲁晓夫通过秘密报告的方式,揭露了斯大林在大清洗中的行为,引起震惊。,下台后郁郁寡欢的赫鲁晓夫在沉寂中病逝,当时的俄罗斯各大报纸在报道中甚至没有明显突出他的名字。有人说他是“鲁莽的改革家”。,一、赫鲁晓夫改革,1.背景:,斯大林体制的弊端日益暴露,尤其是农业集体化的消极影响越来越明显;,斯大林逝世,赫鲁晓夫上台后地位日益稳固,苏共“二十大”现场,2.内容:,农业(重点),工业,实行农产品收购制,提高收购价格;鼓励农民和农场职工发展家庭副业,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大规模垦荒、提倡种玉米等,废弃部门管理体制;给企业部分权利一定程度上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1.背景:,一、赫鲁晓夫的改革,欢送出发垦荒的青年,赫鲁晓夫大力提倡种植玉米,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首先从农业开始,为提高粮食产量开始大规模的垦荒工作和推行“玉米运动”。,苏联怎么改革赫鲁晓夫改革,赫鲁晓夫视察农业,1955年起连续四年获得大丰收,种植玉米的面积从1954年的430万顷扩大到1962年的3700万顷。扩种玉米对畜牧业有促进作用。但是,由于许多地方的气候不宜种玉米,产量很低。也有些地区因日照量不够,玉米结不了穗。还有些地区因扩种玉米影响了小麦生产。扩种玉米的计划最终失败了。,1963年再度出现粮食危机,由于开垦前对那里的土壤和气候条件未进行科学的分析,大规模的开垦破坏了广阔草原上的植被,从1955年到1960年,已有几十万公顷土地被风沙侵蚀。1962年夏季东部干旱,风化侵蚀波及了几百万公顷。仅在巴夫洛达州一地就有150万公顷土地被风“刮走了”。,在1960年举行的联大会议演讲席上,当着全世界代表脱下大皮鞋,用手一边大力敲打演讲台,一边口沫横飞。,赫氏鲁莽之喜怒无常,赫鲁晓夫因急躁、喜怒无常的性格被称为“鲁莽的改革者”,1954年,苏联建成世界上第一个原子能发电站,1957年10月4日,世界上第一个人造地球卫星由苏联制成发射成功,加加林乘坐宇宙飞船“东方一号”,1961年,苏联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发射成功,东方1号,以赫鲁晓夫为首的苏联领导人接见永载史册的征服宇宙空间英雄尤里.加加林,斯大林的巨幅雕像被推倒,赫鲁晓夫上台不久,苏联的党政大权又集中到他一人身上,对赫鲁晓夫个人崇拜也开始了,例如:1964年赫鲁晓夫70岁生日时,苏联几乎重演了1929年斯大林50岁诞辰的那一幕。苏共中央在对赫鲁晓夫的责难中说:“苏联报刊沉湎,日益频繁的报道赫鲁晓夫的活动,并对他大加溢美,1963年全国性大报共刊登了他的120幅照片,1964年头9个月竟至140幅。相形之下,当年斯大林巨照载之极端也不过一年只有1015次。,1964年赫鲁晓夫由于党派斗争下台,1971.9.11.赫鲁晓夫在沉寂中病逝。他的墓碑由黑白两色的花岗石交叉组成,代表了他充满争议、毁誉参半的一生。,赫鲁晓夫墓碑,提示:(掘墓)敢于向旧的政治、经济模式挑战的改革家。(守墓)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旧体制。,有人说赫鲁晓夫是斯大林的掘墓人也是斯大林的守墓人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说明理由,(1)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对斯大林模式弊端缺乏科学认识,无法从根本上突破这一模式,只是在原有经济体制上的局部调整,收效甚微,最终导致改革的失败。,3.评价,勃列日涅夫,列昂尼德伊里奇勃列日涅夫(1906-1982),1931年加入苏联共产党,1944年升为少将。1964年参与推翻赫晓夫的政变,自任苏共第一书记。在他统治下,苏联的军事、经济大大增强。苏联在他统治下成为与美国不相上下的超级大国。1968年派军队侵略捷克斯洛伐克。1977年至1982年他去世前,任最高苏维埃主席。,他在1977年,由于阿富汗新政府取消了亲苏联的政策,他发动了侵略阿富汗的战争。他曾经被中国毛泽东政府斥责为“苏联修正主义叛徒集团”的首脑。,二、勃列日涅夫的改革,恢复部门管理体制,加强对经济集中领导;扩大国营企业自主权运用经济手段,刺激企业改进经营管理注重发展重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1.内容,2.重点:,工业,注重发展重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同美国进行军备竞赛,苏联的国防开支:1955年,是324亿美元,1979年则高达1480亿美元。,美苏两国力量对比,战略核武器,军备上赶上美国,常规武装力量,3、改革的结果(1)前期取得一些成效,经济增长加快,政局稳定,苏联的军事实力明显增强,达到与美国相抗衡的水平。人民生活有所改善,苏联国民经济增长速度(%),6.44.23.3,5.73.83.2,7.44.43.7,2.51.71.1,4.53.33.1,5.73.73.2,苏联为了在军事上赶上美国,扭转在军事上不利的地位,加大了军费开支。70年代军费开支都保持在每年超过美国20%。,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几乎每两位科学家中就有一位在研究坦克、火炮和导弹,军工生产差不多占国民生产的40%,1983年时的苏联导弹,(2)军备竞赛导致经济负担不断增长,国民经济比例失调日益严重,严重阻碍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1975年以后,苏联经济增长率逐年下降,经济发展进入停滞时期,国家面临新的困境。,【合作探究】:试比较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的改革有何异同?,同:目的:都是为了解决“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结果:都取得一些成果。前者收效甚微,后者初期效果明显,后期停滞不前;失败主要原因:两者都没有从根本上破除“斯大林模式”。异:内容有所不同,前者的重点在农业,后者的重点在工业。,安德罗波夫,契尔年科,19831985年,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从1985年至1991年他是苏联最高领导人。他在职时期的政策导致了冷战的结束,他于1990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但他的改革政策也使得苏联解体。在俄罗斯他很不受欢迎,因为许多人认为他应该对国家的没落和今天的许多困难负责。,1、戈尔巴乔夫改革的背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自斯大林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积累的弊端与矛盾日益严重,民用工业品技术落后,质量低劣。苏联出现了社会动荡、经济停滞、人民生活水平持续下降的危机局面,民族矛盾尖锐.,1988年苏联社科院一次关于苏共性质的调查:认为苏共代表工人的占4%;认为苏共代表全体人民的占7%;认为苏共代表全体党员的占11%;认为苏共代表党官僚干部和机关人员占85%,2、戈尔巴乔夫改革,重点: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行政命令(实质: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调整苏联的所有制结构,1.缺少宏观决策和相应的配套措施2.继续优先发展重工业,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提倡民主化和公开性,局势失控,苏联解体,有人曾形象地说:“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手术刀不是挥向党身上的肿瘤,而是挥向了党的脖子。”,面的烂叶子剥掉,就会有里边的好心子,他不停地剥下去,一直到剥光为止。”一位前苏联杂志主编这样讽刺戈尔巴乔夫,“他摆弄这个国家,就像家庭主妇摆弄卷心菜一样。他以为只要把外,19761990年苏联经济增长率(%),1991年12月25日19时32分红旗从克里姆林宫上降落,戈尔巴乔夫在辞职书上签字,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亡党与亡国超级大国的殒灭,讨论1:众说纷纭话原因:人物性格说:“赫鲁晓夫的鲁莽、勃列日涅夫的保守、戈尔巴乔夫的极端是导致改革失败的重要原因。”理论滞后说:“长期以来,苏联不是随着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来不断修正和发展马列主义,而是把科学的生气勃勃的马列主义变成封闭的、僵死的、脱离实际的教条。这是导致最终丧失社会主义阵地的重要原因。”戈氏改革失败说:“苏联解体源自戈尔巴乔夫的背叛与变节。”,你同意哪种说法?说明理由。,讨论二:多个视角论成败,亡党与亡国超级大国的殒灭,视角一:毛泽东的预见,毛泽东十分警惕国家政权由社会公仆向“社会主人”蜕变的危险,他一再告诫全党:“不要滋长官僚主义作风,不要形成一个脱离人民的贵族阶层”。把苏联党和国家政权中特权阶层的形成,作为社会主义国家蜕化变质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个预见,被苏联最终解体的历史悲剧所证实!,苏联的败亡败在了忽视党的自身建设上,败在了丧失民心上!!,讨论二:多个视角论成败,亡党与亡国超级大国的殒灭,视角二:改革为了谁?,1988年,苏联资金的90给了重工业,食品工业只占6.3,消费品工业仅占3.7。据统计,1990年头10个月,苏联在1200种基本消费品中,有1150种经常断档缺货;在211种食品中,有188种不能自由购买。,苏联的败亡败在了体制弊端长期得不到解决上,败在了改革者的决策失误上,败在了忽视民生上!,长期以来,苏共的统治者背离了人民,思想僵化、腐败丛生,形成了一个自我封闭的特权阶层。一方面人民群众看到领导干部拿着高额的薪水、享受着特供商品、住着豪华的别墅、坐着高级轿车种种腐败使人民对苏共极度失望;另一方面特权基层高高在上,逐渐自我封闭,阻碍了正常的社会流动。在自己葬礼上致富,视角三:腐败是小事吗?,腐败是导致一个国家虚弱,一个政权败亡的重要原因。!,讨论二:多个视角论成败,亡党与亡国超级大国的殒灭,视角四:社会主义失败了吗?,邓小平同志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用新的思想观点,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马克思主义必定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不可能一成不变,社会主义从来都是在开拓中前进的。习近平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不是唯一的!苏联改革的失败是斯大林模式的失败,不是社会主义的失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中化学能量库讲解课件
- 离婚协议自愿补偿子女抚养及财产分割执行细则合同
- 离婚协议英文翻译及海外婚姻法律效力确认合同
- 因男方过错导致的离婚财产分割与赡养费协议
- 离婚子女抚养责任及财产分配专业合同模板
- 双方离婚房产分割与子女安置及共同债权处理协议范本
- 家庭教育心理咨询服务合同
- 骶髂关节错位课件
- 市场定位分析规定
- 家电维修技术支持方案
- 辽宁省沈阳市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含答案)
-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 2025年食品安全员考试题库及答案
- 岭南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学期教学进度计划
- 管廊运维招聘题库及答案
- FQFNew8.0+供应商自审表格使用手册
- 新版新概念英语第一册课文PDF(共124页)
- 人教版部编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一课一练(含答案)
- (高清版)《建筑施工作业劳动防护用品配备及使用标准》JGJ184-2009
- 全国BIM大赛一等奖获奖项目参赛PPT(76页)
- 方兴大道收费站吊装方案最终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