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态变化单元知识总结_第1页
物态变化单元知识总结_第2页
物态变化单元知识总结_第3页
物态变化单元知识总结_第4页
物态变化单元知识总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9 物态变化单元知识总结 物态变化单元知识总结 【重点难点提示】 1知识结构 2知识要点 (1)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2)测量温度的仪器是温度计,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实验室中的温度计、测量体温的温度计、寒暑表的量程和分度值 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义为 0 摄氏度,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定义为 100摄氏度,表示为: 0 和 100 。 0 和 100 之间为 100 个等份,每一个等份代表 1摄氏度。 (3)一般物质存在方式有 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物质从一种物态变化到另一种物态的过程叫做物态变化。 (4)初中阶段学习六种物态变化: (同一种晶体,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5)汽化过程有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它们的区别如下表: 2 / 9 (注意影响蒸发的三个因素) 3考点 (1)物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和三种温度计。 (2)摄氏温度的规定和读法。 (3)用液体温度计测量温度。 (4)物态变化名称和条件。 (5)晶体 —非晶体的熔化图像。 (6)影响蒸发快慢的三 个因素。 (7)日常生活中的物态变化现象。 例 2:利用寒暑表 (室温计 )、体温计和实验温度计进行测量时,应注意什么 ? 思路分析与答:三种温度计根据不同的使用条件和测温目的,有不同的量程和构造在使用时应该特别给予注意,绝对不能用体温计和室温计测量沸水的温度因为体温计的最大测温值为 42 , (三种温度计的量程和构造不相同 )室温计一般最大量程为 50 左右由于实验室使用的温度计和医用体温计构造不同,因此使用实验温度计读数时,不能使温度计的玻璃泡离开被测物体在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时, (这是使用温度 计的测量方法 )注意不要使玻璃泡贴靠在容器的壁和底上因为容器壁、底与液体的温度往往有差异温度计有比较厚的壁,使得刻度线不能紧靠液体柱,这3 / 9 给准确读值带来困难,因此一定要使温度计与视线垂直,才能准确地读出温度值 例 3:两支没有甩过的体温计的读数都是 39 ,经消毒后直接用来测量体温是 36 5 和 40 的两个人,问这两支体温计的读数分别为 () A 36 5 , 40B 都是 40c 都是 39 , 40 思路分析:体温计在使用前应先用力向下甩几下,使水银回到玻璃泡中,这是因为体温计测量了人的体温后 ,水银膨胀通过缩口上升到玻璃管中,当拿离人体读数,水银变冷收缩,在缩口处断开,水银柱就不能自动地退回到玻璃泡中若不甩直接使用,当被测体温高于原来的体温时,水银能继续上升,指示出新的示数,而当被测体温低于原来的体温时,水银柱不能下降,也就不能指示新示数,故仍指示原来的示数(这是使用体温计的特殊方法) 答: D 例 4:一根刻度不准确但均匀的温度计,在冰水混合物中显示为 4 ,在沸水中显示的温度为 96 ,把它插在温水中所显示的温度是 20 ,那么温水的实际温度是 () A 26B 24 ; D 17 4 思路分析:按摄氏温度的规定: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 o ,沸水的温度为 100 ,不准确但均匀的温度计上 4 96 间有96-4 等份,每一等份的实际温度值为,当它的示数为 20时,实际上有 (20-4)=16 等份,故实际温度为(实际温度和4 / 9 温度计上的示数是不相同的) 答: D 例 5:比较开水和刚从冰箱内取出的冰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开水的热多 B冰棍的热少 c冰棍温度低 D开水热,冰棍冷 (区别热度和温度 ) 思路分析:物体的冷热程度用 “温度 ”表示, 用物理术语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应该说: “开水比冰棍温度高 ”日常用语中总说 “热多”,但 “热多 ”并非物理学词汇;通常用温度的 “高 ”或 “低 ”来表示物体的冷热,而不用 “热的多少 ”物体的冷热是人的一种感觉,所以用测量仪器才能准确地测出物体的冷热程度,即物体的温度 答: c 例 6:关于摄氏温度的规定,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冰的温度一定是 o B开水的温 度一定是 100 c把冰块投入 100 的开水中,水的温度一定是 0 D物体温度升高 1 时也可以说物体温度升高了 1k 思路分析:摄氏温度是把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 0 ,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时的温度规定为 100 ,把 o 到 100 分成 100等分,规定为温度变化的标准 (1) 在 国 际 单 位 制 中 把 宇 宙 间 绝 对 温 度5 / 9 —273 15 规定为 ok,而温度变化 1 与温度变化 1k是相等的 (这种温度标准又称为热力学温标 ) (注意温度和温度的变化是不相同的 ) 答: D 点评: A 中应该 是 “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B 中应该是 “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开水的温度 ”; c中,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不再发生变化时的温度才是 0 ,而把冰投入开水中,此时水的温度不好确定这是因为冰和水体积不能确定 例 7:在使用温度计测量物体的温度前应首先了解温度计的 _、 _和 _. 思路分析 使用温度计测量物体的温度,首先要了解它的最高温度、最低温度和分度值图 4-2 是液态温度计的结构示意图 (测量前要了解温度计 !) 答:最高温度;最低温度;分度值 例 8:在使用液体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时,下列要求中正确的是 () A先把温度计中的液体甩入液泡内 B把温度计放在盛有被测液体的容器中,如图 4-3 c读数时应将温度计取出 D记录结果要注明单位 思路分析 正 确 使 用 温 度 计 应 该 做 到 : “ 放对6 / 9 ”——使温度计液泡与液体良好接触,“看对 ”——视线跟温度计内液面相平, “读对 ”——注意单位,“记对 ”——记录结果有数值和单位 (这四点是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 答: D 点评: A 除体温计外其他液体温度计不需要在测量前将液体甩入液泡内; B 温度计液泡应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但不能接触容器壁和底部; c 读数时不能将温度计从被测液体中取出体温计跟一般液体温度计的结构不同,使用前必须将液体甩入液泡内并且在读数时可以将它取出(温度计、体温计的使用方法不同) 例 9:将一烧红的钢块扔到水里后钢块将 _热 (填“吸收 ”或 “放出 ”);水的温度将_.(填 “升高 ”或 “降低 ”)阿 思路分析:热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由于钢块的温度比水的温度高,所以钢块放出热;在没有发生物态变化的情况下,放出热的物体温度会降低,吸收热的物体温度会升高 答:放出;升高 (这是一般物体温度变化的原因之一 ) 例 12:在图 4-5 中,是某物质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则 () 7 / 9 A这种物质是萘 B这种物质可能是水 c这种物质可能是玻璃 D这种物质可能是钢 思路分析:从图象特征可知,这种物质的熔点是 0 ,它可能是水 图中 AB段表示冰吸热后由 —15 上升到 0 ; Bc段表示冰的熔化过程,在这时冰继续吸热,但其温度保持不变; cD段是水吸热升温的过程从图象中还能确定冰的熔化时间为 8min(通过图像可以研究物质的种类及吸热、放热过程) 答: B 例 13:如图 4-6 所示,容器 A 中装有水,在水中放入另一个小铁桶 B, B 中也装水,给容器 A 加热并使 A 中的水沸腾继续加热, B 中的水是否也可以沸腾 ?为什么 ? 思路分析与答 当 A 中水的温度上升时,由于高于 B 容器中水的温度,B 中的水从 A 中的水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当 A 中的水沸腾时,温度保持 loo , B 中水的温度也可以达到 100 但是,由于 A、 B 之间没有温度差, B 中的水不能再从 A 中的水吸热了 (这是 B 容器中的水不能沸腾的原因 )液体沸腾不仅仅要求温度达到沸点,还要求继续供热,由于 B 中的水不能继续吸热,因此不能沸腾 例 18:电冰箱、电冰柜是怎样致冷的 ? 思路分析与答: (注意液化和汽化在此应用的条件 )电冰8 / 9 箱是利用液态制冷剂在蒸发器 (冰室的壁上 )迅速汽化成气态,此时它要从周围的环境或物体中吸收热量,使得冰室内外附近形成低温区域;气态制冷剂在压缩机内加压后被液化,再供制冷使用致冷剂在液化时,放出大量的热,通过箱体后面的散热器向箱外散发因此,有冰箱工作的房间里,室温要高一些如果在屋里打开电冰箱的门,并不能达到使室温下降的目的房间里用的空调器与电冰箱的原理相同,只是空调器的散热片在窗口外面制冷时它放出的热量全部释放给了外界 练习: 19:打开电冰箱常常会看到有 “白气 ”从电冰箱里 “流 ”出来,这是为 什么 ? 20:夏天吹电风扇时人感到凉爽,这是由于 () A吹过来的风的温度比室温高 B室内的温度降低了 c汗液蒸发使人体表面温度下降 D风把人体的温度吹到了空气中 21:用水壶烧水时,壶嘴附近会出现上升的 “白气 ”,这些 “白气 ”是 _形成的;当“白气 ”上升到一定程度时就不见了,这是由于_. 22:用久了的电灯泡中的钨丝变细和灯泡壁上变黑的原因是() 9 / 9 A钨丝熔化了 B钨丝蒸发了 c钨丝液化了 D钨丝升华和凝华了 23:在冰箱冷冻室内的四壁上有时会有很多霜,这些霜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 25:夏天,人们吃冰棍时,看到冰棍周围冒着 &ldqu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