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三年级经常做错的奥数题答案(下).doc_第1页
2019年三年级经常做错的奥数题答案(下).doc_第2页
2019年三年级经常做错的奥数题答案(下).doc_第3页
2019年三年级经常做错的奥数题答案(下).doc_第4页
2019年三年级经常做错的奥数题答案(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年三年级经常做错的奥数题答案(下)1、(第二章例6) XX是自然数中的第1000个偶数,而1000 8=125 ,即XX是第125组中的最后一个数,1252=250,所以,XX位于数表中的第250行的A列。 2、(第二章例7)(1500-1)8=1873 (1993-1) 8=2491500位于第188组的第3个数,1993位于第249组的最后一个数,即1500位于第列,1993位于第列。3、(第三章例5 )解题办法:先算1279中9这格,再算76中的7这格,再算1279中的7这格。C=9 4或9 4不合适 D=7 79=63 B=7 77+6=554、(第九章例2)观察这两道算式可知:十位上的数相同,个位上数字之和为“10”,这就是所谓“头同尾合十”的乘法。解题时,可把尾数相乘的积作为后两位数,把十位数乘以本身加1的和的积作为前两位数。(1)6367 (2)8585=(67)(37) =(89)(55)=4221 =72255、【第九章例3(2)】计算:44811 (44+48=92)=4928 6、(一)(42+35+25)2=51(人) 51-42=9(人) 给甲班 51-35=16(人)给乙班(二)25(42-35)=18(人) 182=9(人)给甲班 9+(42-35)=16(人)给乙班7、 (第十一章例5) 6+4=10(根) 33+1=10(根)答:至少要摸出10根才能保证摸出两双颜色相同的筷子。8、(第十二章例2)第一段:XX年6月10日30日有:30-10+1=21(天)第二段:XX年7月12月有4个大月,2个小月,一共有:314+302=184(天)第三段:XX年1月1日20日有20天。一共经过了:21+184+20=225(天)答:一共经过了225天。9、(第十二章例5)因为XX年能被4整除,所以是闰年,366天。366-312-30+1=275(天)2757=39(星期)2(天)答:XX年10月1日是星期五。10、(第十二章例6) 是星期六。11、(第十三章例4) 37=21(分钟)因为早上7点到下午两点共12-7+2=7(小时),7小时-21分钟=6小时39分钟答:火车在路上行驶了6小时39分钟。12、(第十八章例2) 长方形的周长是(长+宽)的2倍,周长是20厘米,长+宽=10厘米,假设长方形的长和宽都是整数,可以列表计算如下:长(厘米)98765宽(厘米)12345面积(平方厘米)916212425从中可以看出:当长方形的周长一定时,长与宽的差越小,它的面积反而越大;长与宽的差越大,面积越小。所以当长与宽相等(即为正方形)时,面积最大。13、观察规律,然后填空。99+7=88989+6=8889879+5=888898769+4=88888(9876543 )9+( 1 )=8888888814、观察规律,然后填空。 每列中下面的数减去上面的数,所得的差乘2正好就是中间的数。256711810(12 )4186101292015、假设1000只玻璃瓶都安全送到。31000=3000(角) 260元=2600角 (3000-2600)(3+5)=50(只)答案16、(165-55)(7-5)=55(人)17、简便方法计算324-25+125=324+(125-25)=324+100=42418、简算下列各题25(4004)=25400-254=10000-100=990019、(一)103-3=27(棵)(二)(10-1)3=27(棵)20、(一)46-4=20(人)(二)62+(6-2)2=20(人)21、(一)(85-45)2=80(千克) 苹果 85-80=5(千克)筐(二)452-85=5(千克) 85-5=80(千克)22、(一)(18+15+13)2=23(支) 23-18=5(支)给小明 23-15=8(支)给小红(二)13-(18-15)2=5(支) 5+3=8(支)23、把366天当作366个抽屉。367366根据抽屉原理,一定有2个人在同一天过生日。24、想:5月 31-20+1=12(天)6月 30天7月 31天8月 31天9月 30天10月 31天11月 30天12月 31天1月 31天2月 10天330+531+10+12=90+155+10+12=245+22=267(天)25、周期:五 六 日 一 二 三 四9月 20天207=2(周)6(天)星期三9月 30天10月 31天 11月 25天30+31+25=86(天) 867=12(周)2(天)星期六26、想:10月 31天11月 1天周期:六 日 一 二 三 四 五(31+1)7=4(周)4(天)星期二27、想:12月 1天,xx年 365天1月 31天2月 28天3月 31天4月 30天5月 31天6月 30天7月 31天8月 31天9月 10天365+1=366(天) 531=155(天) 230=60(天) 28+10=38(天)366+155+60+38=619(天) 6197=88(周)3(天)星期二28、日一二三四五六307=4(周)2(天)星期日因为9月份有5个星期五,5个星期六,所以这一月的9月3日是星期日。29、7-1=6(个) 206=120(分)120分=2小时 9时30分+2小时=11时30分30、12时-8时=4小时 4圈 460=240(个) 240个小格31、1+2+3+4+5+6+7+8+9+10+11+12=78(下) 782=156(下) 156+24=180(下)答 32、(7-1)4=24(面)-答33、(6-1)4=20(个)(6+2-1) 4=28(个)20+28=48(个)34、解法一:302=15(千克) 15-6=9(千克)乙 30-9=21(千克)甲 解法二:62=12(千克) (30+12)2=21(千克)甲 30-21=9(千克)乙35、 164=4(分米)(dm) 44=16(平方分米)(d) 在“插入” “特殊符号”“单位符号”里 解法一: 162=8(分米) 8-6=2(分米) 26=12(平方分米)答 解法二:16-62= 4(分米) 42=2(分米) 26=12(平方分米)答附送:2019年三年级给予树教学设计(集体备课)-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三年级钱清镇新甸小学 陈燕飞 设计理念:动人心者莫先于情。从学生已有的经验世界出发来预测学情,迁移情感,使读者走进文本,体会主人公的善良。本课的设计重在凸现语文课的“文”味。“语文教学的目标,养成阅读书籍的习惯,培植欣赏文学的能力,训练写作文字的技能。”使学生始终在“听、说、读、写”的活动中习得语文。让学生在“听说”实践中锻炼听说能力,在默读、朗读中走进文本,走进人物的心灵世界,同时引导学生理解具体词语的“画外之音、言外之意”。教材分析:给予树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八个主题单元“献出我们的爱”中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是在积累语言的同时体会金吉娅的善良和富有同情心,并从中受到感染和熏陶。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审美情趣。本文故事情节简单,学生较易读懂。关键是阅读故事的同时,继续学习怎样预习课文。仔细品读金吉娅对妈妈说的话,体会她丰富的内心情感,从而唤醒学生心中沉睡的爱。教学目标:1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读中悟情,体会金吉娅的善良和富有同情心,并从中受到感染和熏陶。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能简单表达自己学文后的感受。教学重点:通过品词,抓住妈妈感情变化的词,体会金吉娅的善良和富有同情心的美好品质。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最后一段。教学策略与手段:1抓住“词串”导读。在整堂课的构思中,两个词串将课堂连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情”因品词析句读文而起,情境与文境有机相生。2创设多个情境场。创设了一个写的情境和多个口语交际的情境,为学生创造了听、说、写的实践机会,从而感受语言学习的魅力和由此带来的快乐。教学过程:教学过程镇街交流意见教师使用体会第一课时一、课题导入,初读课文。1、教师板书:树学生齐读。同学们见过各种各样的树,见过这种树吗?补充板书“给予”。指导学生读准“给予”一词。知道“给予”是什么意思吗?想象一下,“给予树”什么样?会有什么用呢?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2、学生自读课文。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边读边想,画出不懂的地方。3、学习生字新词。(1)投影打出本课生字词,指名学生认读。(2)在认读“圣诞节”一词时,让学生阅读课后的资料袋。了解圣诞节是西方最重要的节日,也是最快乐的节日。(3)在认读“沉默不语”时,让学生找出书上含有这个词的句子“只有八岁的小女儿金吉娅沉默不语”读一读,指导学生读好这句话。(4)在认读“援助”一词时,投影打出有关句子,让学生读一读,教师直接做出解释:“援助中心”就是慈善组织办的赞助机构,他们在圣诞树上挂上反映孩子心愿的卡片来请求人们赞助。(5)在学习“如愿以偿”、“仁爱”、“体贴”等词语时,教师出示课文的最后一句话:“这个圣诞节,她不但给我们棒棒糖,还送给我们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以及一个陌生女孩如愿以偿的笑脸。”指导学生读好。二、再读课文,粗知大意。1、学生自由读文。要求:(1)读通课文,把不易读准的地方多读两遍。(2)想一想,课文中写了谁的一件什么事?2、指名学生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教师相机指导朗读。3、完成下面的填空:在( )到来之前,( )把应该给家人买礼物的钱买了一个( ),送给了一个( )的女孩。金吉娅是个( )的孩子。三、 默读课文,完成作业。1、在田字格中书写12个生字。2、练习组词:予( ) 买( ) 即( ) 矛( ) 卖( ) 既( )3、默读课文,思考文中的两个泡泡。4、家庭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课时一、激情导入,品词生疑。1揭题导入:同学们 ,上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学习课文给予树,我们学了生字词语,初读了课文,知道了圣诞节是西方国家最隆重的节日,每当圣诞节来临时,人们都以兴奋的心情接待她、对待她。这节课咱们从品词入手,走进课文去领略一下西方孩子的快乐与兴奋。2品读第一个词串:盼望 热烈地讨论 诚挚的祝福 甜蜜的笑容 兴高采烈 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读出对词语的理解,让学生说说你从这些词中感受到了什么?3品读第二个词串:担心 提醒 生气 沉默不语 如愿以偿这些词该怎样读?为什么?4质疑:这几个词语中哪些词与圣诞节的气氛不相吻合? 二、品词品句,互动探究过渡:想知道他们为什么“担心、提醒、生气”吗?请打开课本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相关的语句,想一想这些句子都是写谁的?如果写妈妈请用“”画,是写金吉娅请用“”,学生轻声读文,划有关句子。1揭秘“担心”,体会母子间的深情厚意。(1)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试读“担心”一词所在的句子。(2)思考、讨论:妈妈担心什么?为什么担心?(3)读出妈妈的担心。2揭秘“提醒”,体会母亲对孩子处事方法的关心。(1)找相关句子,轻声读一读。(2)想一想:母亲为什么要提醒孩子每人至少要准备四份礼物。(3)读一读,读出妈妈对孩子处事的关心。3揭秘“生气”,体会母亲对孩子严中有爱。(1)过渡:当妈妈带孩子们到商场去购物时,孩子们都很高兴。回来的路上,我们却发现妈妈很生气,这又是为什么呢?指读“生气”一词所在的句子。 (2)议论:一些棒棒糖需要多少钱?妈妈会往哪些坏处想。4、揭秘“沉默不语”,体会金吉娅对陌生人的关爱。(1)读“沉默不语”一词所在的句子。思考:为什么金吉娅沉默不语?她有什么心事吗?(2)品读直接写“给予树”的句子,说说到底什么是“给予树”? (3)围绕“卡片”理解“给予”与“被给予”、是啊,给予树上除了树叶还挂满了卡片,其中有一张卡片是这个小女孩的,卡片上有她的一个小小的愿望。就是这么一张卡片,你能看到卡片上写的字吗?看到了吗?写着什么?请你把看到的写下来吧。老师已经为你们准备了卡片。把你写的念给大家听,看看能不能打动别人的心。(学生试着写卡片,教师巡回指导。指名读学生写的卡片)可能情况:我是个孤儿,是个没有伙伴的小女孩,是个没有爸爸妈妈关怀的小女孩,我多么希望有一个穿这裙子的洋娃娃,我多么希望圣诞老人送给我一个洋娃娃!我盼望圣诞老人送给我一个穿着红裙子、长着黄头发、头上带着红花的洋娃娃。我是一个孤儿,我没有伙伴,爸爸妈妈因病去世了。我一直盼望有一个洋娃娃,在我最孤单的时候和我玩耍。师:卡片中哪个词深深地打动了你? 结合实际理解“一直盼望”。 、是呀,金吉娅仿佛真的看到了这些情景,她被小姑娘的心愿感动了。她会想些什么?(学生想象) 、于是,金吉娅果断地作出了决定,买了洋娃娃,送到援助中心。她会在卡片上写句什么话?(学生想象说话)、小女孩收到洋娃娃,读着卡片上的留言,她又会怎么想呢?(4)师扮演工作人员,一生扮演金吉娅,就金吉娅捐赠洋娃娃的场景开始交际。5.揭秘“如愿以偿”。质疑:这句话是妈妈说的,妈妈说谁如愿以偿?三、诵读悟情,体会爱心。1揭秘“如愿以偿”领会金吉娅的可贵品质。品味妈妈的感动及其原由: (1)师生诵读最后一段。 (2)联系上下文理解“如愿以偿”。 哥哥、姐姐知道真相后会对妹妹说些什么?2呼应设疑,小结解疑:(1)师生集体感悟。透过“妈妈的这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