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11单元《通讯》马拉松教案 北师大版.doc_第1页
2019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11单元《通讯》马拉松教案 北师大版.doc_第2页
2019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11单元《通讯》马拉松教案 北师大版.doc_第3页
2019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11单元《通讯》马拉松教案 北师大版.doc_第4页
2019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11单元《通讯》马拉松教案 北师大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11单元通讯马拉松教案 北师大版教学要求1.了解课文内容,知道马拉松运动的来历。2.了解马拉松运动的意义:歌颂坚持不懈、顽强拼搏的精神。3.知道马拉松比赛的长度为42千米195米。重点难点1.通过对重点词语的理解,了解英雄菲利比斯坚持不懈、顽强拼搏的精神。2.知道马拉松运动的来历,了解马拉松运动的意义。教学课时两课时 知识点详解 马拉松两千五百年前,野心勃勃的 波斯帝国:古代伊朗以波斯人为中心形成的帝国。公元前330年灭亡。“野心勃勃”“侵略”说明波斯帝国发动的战争是非正义的。不好。“翘首以待”说明了希腊人民对这场大战的关注;“不顾伤痛、饥饿和极度的疲劳”反映出菲利比斯激动的心情,“跑”字用得恰到好处,体现了菲利比斯的坚定顽强。重点句解析:“跑啊,跑啊”“终于”说明路途很远。“筋疲力尽”“最后的力气”说明了途中的艰辛,也体现出了菲利比斯坚定的信念,就算是剩下最后一口气,也要把胜利的消息告诉希腊人民。波斯帝国对希腊发动了侵略战争。加点的词语说明了什么?希腊人民奋起反抗,以一万人对付波斯帝国的十万大军,在海边一个叫马拉松的小渔村和敌人展开了决战,结果大获全胜。句导读:以“一万人”对敌“十万大军”,可见这是一场以少胜多的正义战争,而且胜利来之不易。段导读:两千五百年前,希腊人民在马拉松以少胜多,打败波斯帝国。为了把胜利的喜讯报告给首都雅典翘首以待的同胞,战士菲利比斯不顾伤痛、饥饿和极度的疲劳,从马拉松出发,向雅典跑去。把加点的词语删去好不好?他跑啊,跑啊,终于看到了雅典的城门。到达雅典的时候,他已经筋疲力尽了,他用尽最后的力气,向迎接他的人们高呼:“我们胜利啦!”随即倒在地上,再也没有起来。从作者的描述中,你体会到菲利比斯什么样的精神?段导读:战士菲利比斯从马拉松跑到雅典将获胜的消息告诉雅典人民,终因体力不支,壮烈牺牲。从此,马拉松这个距离雅典约40千米的海边小渔村逐渐被人们知晓。 用具体数字写出从马拉松到雅典的距离,为下文埋下伏笔。 届:量词,用于定期举行的会议或毕业的班级等,相当于“期”“次”。作者为什么要特别点出40千米?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马拉松这个小渔村被人们知晓的原因。1896年,第一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雅典举行。句导读:介绍了第一届奥运会召开的时间、地点。会前,一位法国人提议,把从马拉松跑到雅典作为一个比赛项目,用来纪念马拉松之战,纪念那位把胜利喜讯带给人民的英雄。句导读:马拉松比赛的意义在于纪念马拉松之战,纪念英雄菲利比斯。他的建议被大会组委会采纳。 重,在这里读chng。照应上文,用列数字的方法强调马拉松比赛的距离,更加突出菲利比斯坚持不懈的韧劲。段导读:为纪念马拉松之战和英雄菲利比斯,马拉松运动成为第一届奥运会的一个比赛项目。1920年,经过重新测量,确定这段距离为42千米195米。这句话有什么作用?后来,世界各地的马拉松比赛都采用这个长度。这就是马拉松运动项目的来历。第二部分(第4、5自然段):马拉松运动项目的来历。1.初步感知课文,读准字音。2.理清课文的线索。3.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生字卡片、幻灯片。一导入新课1.播放录像片:马拉松比赛。2.请学生说出比赛项目的名称。板书课文题目。3.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向我们具体地介绍了马拉松运动的来历和意义。二初步感知课文1.提出初读的要求。(1)自由读课文,标画出自然段。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2)结合生活实际或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2.学生初读实践。教师巡回指导。3.交流预习情况。(1)指名读课文,重点检查字音情况。(2)规范读音。距:应读“j”,不要读“j”。奋:应读“fn”,不要读“fi”。(3)出示生字卡片,认读。提示学生重点注意以下字形。说一说这些生字还能组什么词。利:利益利润利率获利劳:劳作劳动劳力疲劳(4)理解词语的意思。侵略: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侵犯别国的领土、主权,掠夺并奴役别国的人民。采纳:接受(意见、建议、请求)。纪念:用事物或行动对人或事物表示怀念。筋疲力尽:形容非常疲劳,一点儿力气也没有了。翘首以待:抬起头来等待着。野心勃勃:对领土、权力或名利的巨大而非分的欲望。三理清课文的线索1.分组讨论课文分为几段,每段主要讲什么内容。2.交流汇报。第一段(第13自然段):讲两千五百年前,希腊人民在名为马拉松的小渔村和侵略者展开大战,获得胜利。战士菲利比斯从马拉松出发,将获胜的喜讯报告给雅典的同胞后,累倒在地,再也没有起来。第二段(第4、5自然段):1896年,在第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为了纪念马拉松之战和战士菲利比斯,把从马拉松跑到雅典作为一个比赛项目,马拉松比赛的距离是42千米195米。1.语文教学“以读为本”“以读代讲”。教学时,教师先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内容,自行了解马拉松运动的来历。在了解马拉松运动的来历之前,教师让学生口述了马拉松之战。这样有利于学生们对知识的整体感知2.文中有许多描写菲利比斯的重点词语,通过让学生理解这些词语来了解英雄菲利比斯:通过“菲利比斯不顾伤痛、饥饿和极度的疲劳”“他跑啊,跑啊”“他已经筋疲力尽了,他用尽最后的力气高呼”等语句,让学生体会菲利比斯坚持不懈、顽强拼搏的精神。同时,启发学生感受希腊人民此时的心情。通过示范激起学生的情感,通过多种形式读句子,使学生产生良好的情感体验,受到良好的教育1.你知道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有哪些比赛项目吗?写出几个。跳水体操排球举重射击乒乓球(答案不唯一)2.你知道为国争光获得奥运会金牌的运动员的名字吗?写出几个。许海峰邓亚萍伏明霞孔令辉郭晶晶王军霞(答案不唯一)1.知道马拉松运动的来历,了解马拉松运动的意义,歌颂坚持不懈、顽强拼搏的精神。2.知道马拉松比赛的长度为42千米195米。课件、有关马拉松比赛和历史上传递信息的资料。一了解马拉松运动的来历1.自由读第一至第三自然段,了解马拉松运动的来历。2.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让学生说说马拉松之战。3.自由读第二、三自然段,边读边画出战士菲利比斯的表现。(1)出示句子,口头填空。战士菲利比斯不顾、和,从马拉松出发,向雅典跑去。他,终于看到了雅典的城门。到达雅典的时候,他已经,他,向迎接他的人们:“我们胜利啦!”(2)从所填的词语中你体会出什么?学生甲:体会出菲利比斯坚持不懈的精神。学生乙:体会出菲利比斯顽强拼搏的精神。(3)指导朗读,读出菲利比斯坚持不懈、顽强拼搏的精神。二了解马拉松运动的意义1.自由读第四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哪些内容。学生甲:我读懂了1896年,第一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雅典举行。学生乙:我读懂了为了纪念马拉松之战和战士菲利比斯,第一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把从马拉松跑到雅典作为一个比赛项目学生丙:马拉松的意义是为了纪念马拉松之战,纪念那位把胜利喜讯带给人民的英雄。2.观看录像片:第一届现代奥运会马拉松比赛的情景。3.补充介绍。在这次比赛中,优胜者以2时58分56秒的成绩跑完全程。当时的距离是40千米200米。三知道马拉松比赛的长度1.齐读第五自然段。填空:马拉松比赛的长度是。2.这个长度是怎么得来的?补充介绍1908年第四届奥运会马拉松比赛和确定标准距离的故事。3.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体会马拉松比赛的长度。四课外延伸1.播放历届奥运会上马拉松比赛的片段。2.把你了解到的在马拉松比赛中表现突出的运动员介绍给大家。1908年,第4届伦敦奥运会马拉松比赛举行的那一天,天气格外闷热,运动员们吃力而顽强地奔跑着。跑在最前面的是意大利运动员多兰多皮特瑞,由于体力消耗太大,当他跑入体育场时,几近昏迷,几乎是毫无知觉地在跑道上蹒跚而行。当他摔倒在跑道上时,观众的心都悬了起来,裁判员们把他扶起来,他又摔倒了。眼看紧随皮特瑞之后的美国运动员约翰尼海依斯就要追上来了,在场的一个工作人员冲上前去,拖着皮特瑞冲过了终点。由于美国队认为皮特瑞是在别人帮助下完成比赛的,抗议把金牌授予他,结果金牌归约翰尼海依斯所有,不过皮特瑞的表现还是得到了人们的高度赞扬。英国皇后赠给他一个金杯作为纪念。虽然皮特瑞没有获得金牌,但他那种坚韧不拔的精神为奥林匹克精神作了最好的诠释五总结全文看到画面中的运动员,他们身上所流露出来的朝着一个目标坚持不懈、顽强拼搏的精神,正是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1.在教学时,教师把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如在学习课文时,教师提出为什么“马拉松之战”值得纪念?这位“英雄”是怎样的人?为什么值得纪念?这个统领全文的问题,贯穿于整个教学环节。教师让学生再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深入课文内容进行理解和感悟,从而解决问题2.突出重点就是要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的轻重主次,在整体感知上对课文重点进行局部的深入探究或知识的迁移,最后再归结到整体上来,深化对文章的认识。而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亮点应该是疑问的聚焦点,思维的交汇点,教学的创新点。学生的兴奋点如果被激活了,那么他们会对课文进行再创造。此外还要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旨,挖掘出学生的创新潜能。因此,在教学时,要让学生通过朗读找出重点。可能有的学生认为“马拉松之战”是本课的重点,对于这个答案,教师要给予肯定,因为这是马拉松运动的来历。可能还有的学生认为“马拉松运动的意义歌颂坚持不懈,顽强拼搏的精神”是重点。可能还有的学生认为“马拉松比赛的长度”也是重点。教师要把三位学生的回答总结一下,板书在黑板上,告诉学生,这就是本课的三个重点。这样,学生在学习这篇课文时,就不会偏离主题。3.在教学时,教师请学生交流在课外了解到的有关奥运会的资料以及奥运会在自己心中的印象,使学生深入感悟作者向往奥运的原因。在习作中评讲时,对乐于运用课外阅读成果的作文大加赞赏并推荐给学生,让学生体会读书的快乐,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1.奥运知识积累。(1)2001年7月13日,我国首都获得了第29届奥运会的举办权。(2)奥林匹克运动的口号是“更快、更高、更强”。(3)奥林匹克五环标志从左至右套接而成,有蓝、黄、黑、绿、红五种颜色,象征五大洲。(答案不唯一)2.照样子,写词语。例:天空空气气球球队队员反抗(抗争)(争取)(取得)(得意)胜利(利益)(益处)(处所)(所以)奥林匹克(克服)(服务)(务必)(必须)3.历史上还有哪些其他传递信息的方法?请写下来。通过驿站传递信息烽火台上点燃烽火信鸽传信发射信号弹(答案不唯一)1.世界上最长的田径项目马拉松赛跑马拉松赛是一项长跑比赛项目,其距离为42.195千米。马拉松原为希腊的一个地名,在雅典东北30千米。体育运动中的马拉松赛跑就得名于此1896年举行首届奥运会时,顾拜旦采纳了历史学家布莱尔以这一史事设立一个比赛项目的建议,并定名为“马拉松”。比赛沿用当年菲利比斯所跑的路线,距离约为40千米200米。此后十几年,马拉松跑的距离一直保持在40千米左右。1908年第4届奥运会在伦敦举行时,为方便英国王室人员观看马拉松比赛,特意将起点设在温莎宫的阳台下,终点设在奥林匹克运动场内,起点到终点的距离经丈量为26英里385码,折合成42.195千米。国际田联后来将该距离确定为马拉松长跑的标准距离2.古代通讯鸿雁传书据史记记载,汉武帝时,使臣苏武被匈奴拘留,关押在北海苦寒地带多年。后来,汉朝派使者要求匈奴释放苏武,匈奴单于谎称苏武已死。这时有人告诉汉使事情的真相,并给他出主意让他对匈奴单于说:“汉皇在上林苑射下一只大雁,这只雁足上系着苏武的帛书,证明他没有死,困在大泽中。”这样匈奴单于再也无法诡称苏武已死,只得把他放归汉朝。从此,“鸿雁传书”的故事便流传开来,成为千古佳话,而鸿雁也成了邮使的美称。3.古代传递信息烽火台烽火台是万里长城防御工程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的作用是作为传递军情的设施。烽火台这种传递信息的工具很早就有了,长城一开始修筑的时候就很好地利用了它而且逐步加以完善,成了古代传递军情的一种最好方法。传递的方法是白天燃烟,夜间举火,因白天阳光很强,火光不易见到,夜间火光很远就能看见。这是一种很科学又很迅速的传递信息的方法。附送:2019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12单元过年元日教案 北师大版教学要求1.了解诗句所描绘的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节日景象,感受诗中表现的全民欢度佳节、辞旧迎新的热闹气氛。2.查字典,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提出不懂的问题。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课文。重点难点1.了解诗句所描绘的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节日景象,感受诗中表达的全民族欢度佳节、辞旧迎新的热闹气氛。2.引导学生结合诗句的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教学课时两课时 知识点详解 元日(宋)王安石 首句紧扣题目,渲染春节热闹欢乐的气氛。次句描写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第三句写旭日的光辉普照千家万户。用“曈曈”表现日出时光辉灿烂的景象,象征无限光明美好的前景。末句既是写当时的民间习俗,又寓含除旧布新的意思。“新桃换旧符”与首句爆竹送旧岁紧密呼应,形象地表现了万象更新的景象。爆竹声中一岁除,第一句诗有什么作用?春风送暖入屠苏。第二句诗描绘了怎样的情景?诗意:在鞭炮声中,旧的一年已过去,在春风送暖的时候,人们喝着屠苏酒进入了新的一年。千门万户曈(tng)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两句诗有什么象征意义?第四句诗又有什么作用?诗意:千家万户喜迎新年明亮的朝阳,都用新桃符换掉陈年的旧符,盼望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万事吉祥。1.查字典,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提出不懂的问题。2.了解诗句所描绘的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节日景象,感受诗中表现的全民欢度佳节、辞旧迎新的热闹气氛。3.朗读课文。课件、与这首诗相关的资料。一复习旧知识,导入新课师生共同回忆学习古诗的方法,课件展示学习步骤。1.熟读古诗。2.理解诗意。3.想象意境。老师说: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有关春节的古诗。(板书课文题目)二初读古诗,交流资料1.自己轻声读课文,读准生字的读音。2.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生字。爆苏桃符曈曈3.交流查找到的资料。王安石,“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诗文多为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之作,体现了他的政治主张和远大抱负。4.解题。元日,本义为吉日,我国古代以正月初一为元日,这是一年的第一天。三指导自学课件展示自学要求。1.自由朗读本诗,要求读得正确、流利。2.提出不懂的问题,通过查字典或查阅工具书,尝试自己解决问题。四小组合作学习1.汇报各自自学的情况。2.将不懂的问题在小组内提出,通过结合各自课前查阅的资料共同解决问题。3.体会诗的意境。五汇报自学情况1.指名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汇报朗读。2.汇报第一句。(1)从第一句诗中,你读懂了什么?学生甲:我读懂了爆竹声一响,旧的一年就过去了。学生乙:我读懂了新年钟声、爆竹声迎来新年。(2)提出不懂的问题:什么叫“屠苏”?(屠苏,古代的一种酒,相传农历正月初一饮此酒,可避邪,不染瘟疫。)(3)这两句诗的意思。(在欢快的爆竹声中又送走了一年,在送暖的春风中,家家欢饮屠苏美酒。)3.汇报第二句。(1)从第二句诗中,你读懂了什么?学生甲:我知道“曈曈”是指太阳初升时光亮的样子;“曈曈日”指初升的太阳。学生乙:我知道“新桃”指上面画着门神的新的桃木板。(2)这句诗的意思。(在守夜中,千家万户迎来了曈曈红日,然后用新的桃符换去旧符。)4.朗读这首诗。学生试读,评读。六体会诗人的心情及诗歌的意境1.结合诗句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把诗句变成画,说说眼前呈现出怎样的情景。学生甲:在午夜子时,孩子们举起一串串爆竹。人们举起酒杯,开怀畅饮屠苏酒。学生乙:人们满脸笑容,正忙着取下旧桃符,换上新桃符,以镇邪驱鬼,祈福纳祥。2.这首诗给我们描绘了怎样的情景?(这首诗描绘了全民欢度春节、辞旧迎新的喜庆情景。)七总结全文这首诗描绘了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节日景象,表达了全民族欢度佳节、辞旧迎新的美好愿望。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屠苏:古代用屠苏草泡制的一种酒。千门万户日,:太阳初升时光亮的样子。总把新桃换旧符。新桃:画着门神的新的桃木板。1. 元日是北宋大诗人王安石描写新春佳节到来之际的一首颇为世人传颂的诗歌。教师可结合学生的知识储备进行教学。先让学生说一说他们知道的对联,例如:“又是一年春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春回大地千山秀,日照神州百业兴。”“勤劳门第春光好,和睦人家幸福多。”这些脍炙人口的春联可以把学生带入那个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当中。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联系春联的内容去感受元日中所描绘的欢乐喜庆的氛围。2.结合学生的生活进行教学。春节,对于学生们来说不是一个陌生的话题。提到春节,人们的头脑中总是会浮现出许许多多美好、欢乐的画面。因此,在学习“爆竹声中一岁除”这句古诗时,教师提问:你们放过鞭炮吗?谁来说说你们当时放鞭炮是一幅怎样的情景?学生们畅所欲言。生动的生活场景通过古诗再次让学生感受到那份欢乐,并很好地理解诗句,而诗句所描绘表达的内容又反过来加深扩大了学生对新年到来的感受,相得益彰。3.在教学“春风送暖入屠苏”这句时,许多同学都不明白“屠苏”是什么?大部分人都认为这里的“屠苏”肯定是一个地名。面对学生的这个回答,教师可以随势导入对“屠苏”一词的理解。告诉学生,“屠苏”是一种草名,用这种草泡制的酒,称为屠苏酒。古代的习俗是每年元日,一家老小都要一起饮屠苏酒,庆贺新春。学生在理解这个词语之后,也就掌握了这句诗的意思。1.把这首古诗的意思讲给你的小伙伴听,比一比谁讲得最好。2.阅读古诗,配彩画。观 书 有 感宋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注释鉴:镜子。渠:它,指方塘。徘徊:本诗中指来回闪动。1.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生字卡片。一检查复习1.齐读古诗。2.说说古诗的意思。二指导背诵课文1.逐句读,依据诗句意思来背。2.请能背诵古诗的学生背给大家听听。3.老师邀请没背过的学生和自己一起试背。三自主识字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2.识记字形。爆:左右结构。右下是“”,不要写成“水”。苏:上下结构。“办”上边加“艹”,就是“苏”。桃:左右结构。右边是“”。符:上下结构。“付”加“”,就是“符”。四扩词练习符:符合符号桃符音符爆:爆炸爆发爆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