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三年级语文上册第2单元5北大荒的秋天教案2苏教版.doc_第1页
2019年三年级语文上册第2单元5北大荒的秋天教案2苏教版.doc_第2页
2019年三年级语文上册第2单元5北大荒的秋天教案2苏教版.doc_第3页
2019年三年级语文上册第2单元5北大荒的秋天教案2苏教版.doc_第4页
2019年三年级语文上册第2单元5北大荒的秋天教案2苏教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年三年级语文上册第2单元5北大荒的秋天教案2苏教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学习先概括后具体的构段方式。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师:秋天来到了。人们喜欢秋天,因为秋高气爽;人们喜欢秋天,因为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小朋友喜欢秋天,因为秋天气候凉爽宜人,还可以秋游,投人大自然的怀抱,去欣赏那秋天的美景。今天,老师带领大家去我国东北的“北大荒”,看看那里的秋天。(板书:北大荒的秋天)2生读课题,问:读了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3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简介“北大荒”:包括我国东北黑龙江嫩江流域、黑龙江谷地和三江平原在内的广大地区。从前的北大荒一片荒芜,现在的北大荒已经成了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人们称它是“北大仓”。二、初读课文1自学课文,要求: (1)读通课文,遇有生字词做上记号,参照拼音读准字音,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尝试理解词语意思。 (2)标出各自然段的序号。按照下面的意思给课文划分段落。 秋天来了;北大荒秋天的天空、小河、原野美;秋天的北大荒“大豆摇铃千里金”;赞扬北大荒的秋天美。 (3)思考: 如果要用一个字或一句话来赞美北大荒的秋天,该怎么说? 北大荒的秋天美,美在哪里?2检查自学效果。(1)出示生字词,学生认读。(2)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3)指名朗读课文。(4)同座讨论分段意见。组织交流后小结:全文可分四段。第二四自然段为一段,其余各自然段自成一段。(5)赞美北大荒可以用“美”或“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呀!”。(6)北大荒的秋天,美在天空,美在小河,美在原野,美在丰收。三、指导书写1讲解字形。半包围结构。首笔“撇”起笔要高,要写短平,“秀”下面的“乃”先写横折折折钩,后写撇。最后一笔是“平捺”。2学生描红、仿影。板书设计:5北大荒的秋天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知道北大荒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课文。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二、精读训练1学习第一段。(1)学生朗读这一段,说说自己知道了什么? (北大荒的秋天是从九月开始的。北大荒的树林里第一片树叶落地,就告诉人们秋天来到了)(2)教师讲成语“一叶知秋”:看见一片树叶凋谢落地,就知道秋天将要到来了。2学习第二段。(1)学生默读第二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写的是什么?(天空一碧如洗和落日映照下的流云美。)(2)引导学生看图理解“流云”、“几缕”和“一碧如洗”。 (板书:天空 一碧如洗)(3)揭示句子:这些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转眼间变成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就像是美丽的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读一读,用彩色笔画几缕流云,说说你的感觉。读“银灰、橘黄、血红”,每读一个词,你会联想到什么? (读到“银灰”,会想到像银子一样的灰色;读到“橘黄”,会想到像橘子一样的黄色;读到“血红”,会想到像血一样的红色)(4)学生轻声读第三自然段:找出两个打比方的句子读读,说说是用什么比什么的。(用“透明的蓝绸子”比小河,用“明镜”来比水面。)哪些词语是写小河“清澈”的?(清澈见底、如同透明的蓝绸子、明镜一样的水面) (板书:小河 清澈见底)(5)学生朗读第四自然段。引导学生理解“非凡”的意思。“原野热闹非凡”是什么意思? (北大荒的原野到了秋天非常热闹)课文是怎么具体写“原野热闹非凡”的?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6)指导朗读这一段。3让学生默读第三段。(1)引导学生理解:“大豆摇铃千里金”是什么意思?你能从这一段话里想到它的意思吗?(九月,大豆成熟了,豆荚摇动起来,就像它在摇铃。这个季节,庄稼成熟了,满地是宝物)(2)“田野、山岭、江河,连同那茫茫的草甸子”有双手吗?这句话是什么意思?(3)指导朗读。4齐读第四段。提问:北大荒的秋天美在哪里? (景美:天空一碧如洗,流云像锦缎;小河清澈见底;原野热闹非凡。物丰:大豆摇铃千里金)5指导背诵:选自己喜欢的章节练习背诵,边背诵边想象所描绘的景象。6指名背诵。7小结全文。板书设计:5北大荒的秋天天空一碧如洗景美小河清澈见底原野热闹非凡物丰大豆摇铃千里金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2复习字词句。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教学难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课文。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1指名读词语,着重正音。2说说“银灰、血红、橘黄、金黄”表示什么颜色。每读一个词你联想到什么?能再找几个这种类型的词吗? (雪白、漆黑、桃红、天蓝)二、欣赏句子1揭示句子:榛树叶子全都红了,红得像一团团火思考:什么像火?(红红的榛树叶子像火)什么地方相似呢? (都是红的)教者讲“榛树叶子全都红了,红得像一团团火”是一个打比方的句子,提问:在这篇课文里还能找到这样的句子吗?(1)这些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转眼间变成就像是美丽的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2)小河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3)明镜一样的水面顿时漾起了一道道波纹。各自朗读这些打比方的句子,体会打比方的好处。2揭示句子:成片的大豆发出了哗啦啦的笑声。思考:大豆会有笑声吗?(不会。大豆的豆荚,在风的吹动下,发出的是响声)谁才会发出笑声?(人)这里是把大豆当做人来写。提问:在这篇课文里还能找到这样的句子吗? (1)小河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 (2)挺拔的高粱扬起黑红黑红的脸庞,像是在乐呵呵地演唱。 (3)田野、山岭、江河,连同那茫茫的草甸子,都会在这个季节里用双手捧出沉甸甸的宝物来。各自朗读这些把物当做人的句子,体会它的好处。三、朗读指导1揭示长句子:这些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转眼间变成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就像是美丽的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2划分好意群,掌握好停顿。 3其他长句子仿此进行指导。4各自练习朗读,指名读。四、背诵指导 1理清全文及各自然段的层次。 2突破难点:长句子。 3分步记忆。4背诵课文。板书设计:5北大荒的秋天比喻句拟人句文献摘录:榛树:落叶乔木,叶子互生,圆形或倒卵形,雄花黄褐色,雌花鲜红色,结球形坚果。果仁可以吃,又可以榨油。北大荒:包括我国东北黑龙江省嫩江流域、黑龙江谷地和三江平原在内的广大地区。从前的北大荒一片荒芜,建国后经过开垦,已建立密山、合江、黑河等垦区,盛产小麦、大豆、甜菜等,成了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人们称它是“北大仓”。草甸子:长满野草的低湿地。教学反思: 附送:2019年三年级语文上册第2单元5北大荒的秋天第2课时教案苏教版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知道北大荒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品味词句,想象意境,训练朗读。教学难点:通过课文生动的描写,体会北大荒的美好,感受课文的语言美。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第二课时总第 课时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教学过程:一、呈现目标、明确任务复习导入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指课题读北大荒的秋天)。 2.复习词语:3.过渡:看来同学们对北大荒的美景非常感兴趣,这节课我们就一起随着课文走进北大荒,仔细地欣赏北大荒的秋景吧!二、巡视点拨、自主学习1、自主学习第1一5节思考:1、课文每小节主要写了什么?是怎么描写的?是什么样子?2、自主阅读:三、引导探究、小组交流1.(出示第一自然段)从哪里知道北大荒的秋天已经来了呢?(学生回答)师: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一叶知秋”,落叶是秋姑娘发给同学们的邀请函,同学们让我们去看看北大荒的秋天。(课件出示北大荒秋天的图片)2.指导朗读:秋天的美景让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谁来高兴地读读这一段?(指名读,齐读) 品读感悟第二节(一)感悟秋景美。1品读第2自然段。(1)提示任务:北大荒的秋天的天空有什么特点?天空的流云理解“一碧如洗”:天空碧蓝如同洗过一样干净。(板书:一碧如洗)北大荒的天空美,美在它白天一碧如洗,更美在它的绚丽、丰富。傍晚,流云不断地流动、变化,更让人感到它的奇幻与神秘。谁来读读这个句子?出示:这些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转眼间变成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就像是美丽的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 天上真的有“五彩斑斓的锦缎”吗?那到底是什么?(观看一组图片)看了照片,再想想句子,你觉得作者写得美在哪儿呢?(这些流云的颜色多么富有变化。出示:银灰、橘黄、血红、绛紫)你见过这些颜色吗?(让学生说说哪些东西是这些颜色的,例如:我们教室的铝合金窗框就是银灰色的。)(2)天空中的流云如此绚丽多彩,难怪作者要说“就像是(学生接)美丽的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3)指导朗读:北大荒天空的美,你们一定也感受到了,就让我们美美地再来读读,边读边想象北大荒的天空的多彩,我相信你们能读得更好。(齐读)2.品读第3自然段。(1)提示任务:欣赏了北大荒天空的美景,谁带我们去欣赏小河的美景呢?自主阅读:自读课文第3自然段。展示交流:A出示:小河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看课件)你觉得北大荒的小河美在哪儿?预设(1)学生回答:小河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 (2)水清澈见底,就是能看到什么?把小河比作蓝绸子也就是说小河具有什么特点?(板书:“清澈见底”)理解水“清澈见底”。把小河比作透明的蓝绸子,小河颜色美,河水清,形状弯弯曲曲,水面平静。指导朗读,声音轻缓。指名读,齐读。B小河总是这么平静吗?“一群小鱼波纹。” 小河美,美在它的清澈见底,小鱼的出现,更使我们感受到了勃勃的生机,怎样读好这句话呢?(2)指导朗读:小鱼在北大荒的小河里生活得自由自在。无论是静静的小河还是漾起波纹的小河,同学们都很喜欢吧。我们来读读这一自然段,把小河两种不同的美表现出来。女生读第一句,男生读第二句。3. 品读第4自然段。(1)刚才我们欣赏了北大荒的天空、小河,现在我们去原野看看吧。(看课件)(2)提示任务:想想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写的? 自主阅读:默读这一自然段。 展示交流:A.指名说,出示句子。B.“原野热闹非凡”,到底热闹在哪里?我们好好读读书,看谁的耳朵灵,能从课文中“听”到声音?(学生自读)预设(1)读到声音了吗?大家可真会读书啊!书上没写出来的声音你们都能读出来,了不起!指导读相关句子。(2)你还看到了什么热闹的景象?(山坡上燃烧起来了。)(3)什么像火?哪里像火?你怎么理解“把人们的心也给燃烧起来了”?指导读读句子,通过朗读将“热闹非凡”的场景表现出来。C.小结:作者把大豆、高梁当成了人,用打比方的方法把“榛树叶”比作了“一团团火”,让我们感受到了原野热闹非凡,感受到了北大荒人丰收的喜悦。D.渗透写法指导:这一段先用“原野热闹非凡”这一中心句概括了原野的景象,接着具体描绘了大豆高粱与榛子树,这样的写作方法叫“总分”结构,可以运用到我们的作文中。(二)体会丰收乐品读第5自然段。(1)北大荒的秋天美吗?你们喜欢吗?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就更喜欢了。他们喜欢用“大豆摇铃千里金”来赞美遍地金黄的九月。因为这里的(引读“田野、山岭、江河宝物来。”)(2)你能从这段话里理解“大豆摇铃千里金”的意思吗?预设(1)学生不会回答 师引导:九月,大豆成熟了,秋风吹过,豆荚摇动,就像什么?这预示着这个季节,庄稼成熟了,满地是宝物,所以就叫-(2)田野、山岭、江河、草甸子都捧出什么宝物?(3)在人们的辛勤劳动下,曾经一片荒凉的北大荒已经成了一片美丽富饶的土地,成了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让我们一起来赞一赞美丽富饶的北大荒(齐读第六自然段。)四、质疑问难、展示汇报1.北大荒的秋天景色美,作者的语言文字也很美,这么美的文章,我们当然要美美地背下来啦,那也是一种美的享受啊!2.预设(1)学生自由回答 (抓关键句子;课文脉络;板书;(2)归纳方法:背诵这篇课文时,我们可以抓关键句子。如“天空一碧如洗”、“小河清澈见底”、“原野热闹非凡”,然后在脑海里过电影,仿佛又来到美丽的北大荒,欣赏那里的美丽景色。3.学生根据板书练背课文。4、展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