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华书局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课件 .ppt_第1页
新中华书局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课件 .ppt_第2页
新中华书局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课件 .ppt_第3页
新中华书局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课件 .ppt_第4页
新中华书局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课件 .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6课,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西周灭亡,周,夏朝,商朝,周朝,西周,东周,春秋,战国,(公元前2070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600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1046公元前771年),(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年),(公元前475公元前221年),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西、东周变化的对照表,学习目标,1.记住春秋战国的起止时间;春秋时著名的霸主;三家分晋;战国七雄。2.能解释齐桓公首先称霸的原因。3.通过对齐国、晋国称霸的原因进行比较分析,认识到改革是诸侯国得以强大的根本原因。,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前770-前476年),春秋时期,周天子不能对诸侯发号施令,一些随着经济发展逐渐强大的诸侯国起来争做霸主。各诸侯国不断进行战争,谁势力强大,就迫使各国承认他的首领地位,成为“霸主”。于是出现了春秋大国争霸的斗争。,春秋五霸: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另一说法: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一、春秋争霸,1、齐桓公称霸,齐桓公能首先称霸的原因?自然条件:依山背海,资源丰富雄厚实力:管仲改革,富国强兵高明手段:尊王攘夷,深得民心,2、宋襄公争霸,3、晋文公称霸(1)晋文公的改革发展生产整顿内政训练军队(2)城濮之战退避三舍,宋襄公争霸未成身先死,5、吴越争霸吴王阖闾越王勾践,4、晋楚争霸晋楚争霸,持续了百余年。后来楚庄王打败晋军,饮马黄河,做了中原霸主。,6、秦穆公称霸秦穆公东进受阻,转而向西发展,独霸西戎。,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前475-前221年),二、战国七雄-相互兼并,七国形成:桂陵之战(围魏救赵)马陵之战长平之战(秦赵)(前260年),三家分晋:赵、魏、韩,春秋原有的国家:齐(田氏代齐)楚、秦、燕,预习检测,(一)春秋五霸1、东周分为_和_两个时期。2、春秋时期从公元前_年到公元前_年,是我国奴隶制度的_时期。3、春秋五霸是指_、_、_、_、_。4、齐桓公用管仲“_”的谋略来发展齐国的势力;齐桓公霸业达到顶峰的标志是_。,(二)战国七雄1、战国时期从公元前_年到公元前_年,是我国封建制度的_时期。2、战国七雄分别是_、_、_、_、_、_、_。3、桂陵之战又称_,交战双方是_和_。4、公元前260年的秦赵_之战后,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5、六国联合,共同抗秦,称为“_”;秦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称为“_”。,5、城濮之战的时间_,交战的双方:_和_影响:_。6、到_时,楚国大举进攻中原,当时中原的许多诸侯纷纷对楚国表示臣服,_成为中原的霸主。7、_在位时,通过_、_使得秦国国力逐渐增强,后来成为了西部地区的霸主。,答案,(一)春秋五霸1、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2、春秋时期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是我国奴隶制度的瓦解时期。3、春秋五霸是指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4、齐桓公用管仲“尊王攘夷”的谋略来发展齐国的势力;齐桓公霸业达到顶峰的标志葵丘会盟。,5、城濮之战的时间公元前632年,交战的双方:晋军和楚军影响:晋文公一跃成为中原的霸主。6、到楚庄王时,楚国大举进攻中原,当时中原的许多诸侯纷纷对楚国表示臣服,楚庄王成为中原的霸主。7、秦穆公在位时,通过整顿内政、发展经济使得秦国国力逐渐增强,后来成为了西部地区的霸主。,(二)战国七雄1、战国时期从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是我国封建制度的形成时期。2、战国七雄分别是齐国、楚国、燕国、韩国、赵国、魏国、秦国。3、桂陵之战又称围魏救赵,交战双方是齐军和魏军。4、公元前260年的秦赵长平之战后,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5、六国联合,共同抗秦,称为“合纵”;秦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称为“连横”。,探究案,展示单元一:下面是小明在互联网上搜索到的一副春秋战国知识的系统图表,请你仔细研究图表,回答下列问题:(1)从图表上我们可以提炼出那些有效信息?(至少说出五条)(2)图表上有四次著名的战役,请你写出你所知道的与这些战役相关的成语。(至少三个)(3)图表中的(东南西北在中间),其中东南西北各代表战国时期一个诸侯国的位置,请分别说出相对应的诸侯国。,展示单元二:为什么六国的“合纵”策略经常失败,秦国的“连横”策略常获成功?,(1)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阶段;春秋是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战国是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春秋时期,诸侯争霸,主要称霸的有五位;战国时期,主要的诸侯国有七个,即齐、楚、燕、韩、赵、魏、秦;我国是在公元前475年开始进入封建社会的;春秋是我国奴隶社会的最后一个时期;齐桓公是春秋时期的第一位霸主;晋楚争霸的重要战役是城濮之战;长平之战是秦赵之间进行的一次战役;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是齐魏之间的著名战役;(2)退避三舍(城濮之战);围魏救赵(桂陵之战);纸上谈兵(长平之战)(3)东为齐国,南为楚国,西为秦国,北为燕国,展示单元一答案,展示单元二答案,“合纵”失败的原因是六国没有真正联合起来,都想牺牲别国保护自己;六国国力较弱,在与强秦斗争时相互观望,各有打算,再加上秦国从中挑拨离间。“连横”是秦国远交近攻外交策略的体现,东方大国因眼前利益,没有损失者乐于接受。,春秋五霸,结果:通过改革,齐国国富兵强,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勾践是我国春秋时期最后一个霸主。,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央,著名的纵横家秦国:张仪魏国:公孙衍,合纵,六国之间,南北联合,共同抗秦,连横,秦远交近攻,各个击破,当堂检测,1.春秋五霸中最先取得霸主地位的是()A、楚庄王B、宋襄公C、齐桓公D、晋文公2.下列各项中,表明齐桓公霸主地位得到正式承认的()A、任用管仲为相,进行改革B、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C、周王派代表参加会盟D、组建强大的军队3.下列典故与春秋末年吴越争霸有关的是()A、尊王攘夷B、退避三舍C、卧薪尝胆D、纸上谈兵,4.按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下列史实,正确的是()管仲改革城濮之战勾践灭吴齐桓公成为春秋霸主A、B、C、D、5.战国末期,使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抗秦国强大攻势的战役是()A、城濮之战B、桂陵之战C、马陵之战D、长平之战,答案,1.C2.C3.C4.D5.D,葵丘会盟公元前655年,周王室内讧,齐桓公联合诸侯保住太子郑的地位。不久,又拥立太子郑为王,即周襄王。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召集诸侯在葵丘会盟,周襄王派代表参加,对齐桓公极力表彰。这是齐桓公多次召集诸侯会盟中最盛大的一次,标志着齐桓公的霸业达到顶峰。,成语,纸上谈兵:【典故】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问鼎中原:【典故】语出左传宣公三年,大意是:楚庄王为讨伐外族入侵者来到洛阳,在周天子境内检阅军队。周定王派大夫王孙满去慰劳,楚庄王借机询问周鼎的大小轻重。王孙满说:政德清明,鼎小也重,国君无道,鼎大也轻。周王朝定鼎中原,权力天赐。鼎的轻重不当询问。楚庄王问鼎,大有欲取周王朝天下而代之的意思,结果遭到定王使者王孙满的严词斥责。后来就把图谋篡夺王位叫做“问鼎”。,朝秦暮楚:【典故】春秋战国时期,秦楚两个诸侯大国相互对立,经常作战。有的诸侯小国为了自身的利益与安全,时而倾向秦,时而倾向楚。比喻人反复无常,没有原则。亦比喻行踪不定或生活不安定。,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瓦解和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春秋无义战”,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诸侯争霸使诸侯国的数量越来越少,加速破坏了王室的权威,旧的奴隶制逐步瓦解。战国时期,战争的规模更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