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6古诗二首出塞教案2北京版.doc_第1页
2019年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6古诗二首出塞教案2北京版.doc_第2页
2019年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6古诗二首出塞教案2北京版.doc_第3页
2019年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6古诗二首出塞教案2北京版.doc_第4页
2019年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6古诗二首出塞教案2北京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年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6古诗二首出塞教案2北京版教学目标:1、了解古诗的写作背景。2、抓住关键词语理解古诗大意,体会古诗包含的情感。3、入情入境地学习古诗,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古诗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古诗。难点:体会古诗意境,体会诗人同情戎边将士、渴望社会和平的感情。教师准备教学课件(电脑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有关战争的古诗。教学设计一、导入1、师:同学们,你们感觉生活幸福吗?什么事情让你感到很幸福?生:有爸爸妈妈的关心和爱护感觉很幸福。得到老师的理解和信任感觉很幸福。登上领奖台的那一时刻感觉很幸福。师:我也说说我的幸福感觉吧。当看过一部部反映战争的电影、读过一篇篇描写战争的文章的时候,我为自己生活在今天这个和平的年代而感到无比的幸福!我想同学们一定和我有同样的感觉。战争太残酷了,还记得古诗十五从军征里退役士兵回乡的那一凄惨的景象吗?2、(播放十五从军征幻灯片伴奏音乐)同学们跟着音乐一块背诵十五从军征。3、在封建社会里,国家连年征战,因此,反映战争及征人生活的诗歌举不胜举,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反映战争及征人生活的古诗。(幻灯片出示课题)4、学生打开课本自由朗读古诗,边读边想古诗的意思。二、由题入诗1、同学们能理解题目的意思吗?题目里的“塞”指什么?从题目中你知道这首诗是写什么内容的吗?生按照各自的理解回答。师补充总结:“出塞”到边关去征战。“塞”,指边关、边塞。这首诗是写征人生活和战争的诗歌。(出示“题解”幻灯片)2、我们以前已经了解过唐代诗人王昌龄的情况,哪个同学能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诗人王昌龄?学生介绍王昌龄。出示幻灯片全面介绍诗人的情况。王昌龄,子少伯,唐代著名诗人。擅长七绝,被后人称为“七绝圣手”。他的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在古代,由于国家分裂,外族入侵,战争不断,人们饱受战争的侵害,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因而对美好安定的生活充满期待和向往。于是他就把自己的向往写成诗歌,广为传唱,其中高适、岑参等诗人也了解边塞战争生活,著有大量优秀的描写边塞生活的诗歌,于是后人称他们为“边塞诗人”。3、说到边关或边塞,同学们联想到的是怎样的景象?请同学观看几幅有关边关塞外的图片,然后用一些恰当的词句说说边塞的环境。(幻灯片出示图片资料)边塞环境:黄沙千里,风雪弥漫,人迹罕至4、看到这样的景象,我们对边关的感觉就是:自然条件非常艰苦。除了自然条件艰苦以外,边关处于两国交界处,这样在边关会出现什么情况?(学生先回答,后出示幻灯片)匈奴入侵,战争不断,征人出征,死伤无数5、说到边塞,同学们很快就会想到艰苦的自然条件和战争的残酷,同学们想一想有关写战争的诗句。(学生回顾,回答,师随机出示幻灯片,并简介诗意)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凉州词唐王翰师大致讲述诗意:盛着葡萄酒的杯子里洒了一层月光,醉意中的我想在马上弹奏琵琶。在沙场上醉到了请君子不要笑话我,古今而来,奔赴沙场的人中有几个人能平安归来?6、出塞所反映的战争情景又是怎么样的呢?让我们一起来体会吧。三、细读古诗1、同学们一起朗读古诗。2、请同学们仔细听一听电视里是怎样朗读古诗的。(出示两遍幻灯片,第一遍试听,第二遍跟读)3、师跟着音乐伴奏范读古诗。学生跟随音乐伴奏带感情朗读古诗:全体读古诗。分组朗读读古诗。叫单个学生(学困生)朗读古诗。4、理解“秦时明月汉时关”的意思。(学生先用自己的话说诗意,后出示幻灯片)诗意:明月依旧是秦朝时期的明月,边关依旧是汉朝时期的边关。5、你从第一句诗中体会到自秦汉以来怎么样的社会状况?(学生先用自己的话说诗意,后出示幻灯片)从秦朝到汉朝一直都有战争发生。社会一直不安定理解“万里长征人未还”的意思。(学生先用自己的话说诗意,后出示幻灯片)诗意:万里征战的将士到现在仍然没有回家。引导学生从征人的角度感悟“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这两句诗有没有讲述一件有关征人的具体事情?诗中没有说征人们具体的生活事件,你觉得征人们可能会做些什么呢?假如你是征人,面对如此艰苦的生活,你心中会有什么感受?生:很愤怒,想回家征人们一切一切的感受,都化成了一个愿望,那就是-回家(生说)要知道,千百年来千百万征人萦绕心头的梦却只化作一句:(引导学生朗读)“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从亲人的角度感悟“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过度:征人在万里之外征战沙场,同在一轮圆月下的他们的家人可能会做些什么、想些什么呢?白发苍苍的母亲相互搀扶,在村口一棵老树下面朝远方不断遥望。软弱无助的妻子给别人做着繁重的事情,不断向远方遥望,忍不住别过脸去,偷偷擦去眼里的泪水。无依无靠的孩子看见别人受百般爱护的孩子,忍不住流下了伤痛的泪水。这千百年来千百万白发双亲、这千百年来千百万可怜的妻子,这千百年来千百万孤苦无依的孩子对儿子、丈夫、父亲的期盼,却只能化成一句(引导学生朗读)“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6、边关征战这么辛苦,征人有望回家吗?(生:没有希望回家)为什么他们不回家呢?(学生先用自己的话说诗意,后出示幻灯片)封建兵役制度的不合理让征人不能回家或因征战而死。古代的边塞诗,有很多就反映了边塞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我们一起读一读这些古诗。(出示幻灯片)师对以下古诗大致做以解释。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唐李颀(q)古从军行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晚唐曹松己亥岁二首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唐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今为羌笛出塞声,使我三军泪如雨。-唐李颀古意7、残酷的战争使得亲人离散,征人战死,面对这样的社会,你最大的希望是什么呢?(学生先用自己的话说诗意,后出示幻灯片)亲人团聚,战争平息,社会安定,人民团结8、王昌龄及天下苦难的人们也有个希望,(引导学生朗读)“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出示幻灯片)“飞将”是谁?(出示幻灯片介绍李广)“胡马”指什么?(出示幻灯片了解“胡马”)理解诗意。(学生先用自己的话说诗意,后出示幻灯片)诗意:只要有汉朝李广这样的英雄在,匈奴就休想越过阴山,入侵我们的疆土,杀害我们的同胞。9、从这两句诗中你读出了诗人怎样的愿望?(学生先思考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后出示幻灯片)对战争平息的期望;对美好、安定生活的向往。这两句诗只表达了诗人王昌龄的愿望吗?还表达了谁的愿望?(学生先思考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后出示幻灯片)千百年来的千百万苦难的征人病弱的父母孤苦的妻子可怜的孩子10、其中还隐含着诗人怎么样的思想感情?(学生先思考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后出示幻灯片)对战争的痛恨;对封建社会统治者不起用良将的失望;对自己不能亲身抗战的遗憾、惋惜和无奈。11、然而,战争停止了吗?是啊,没有停止,但历史却留下了王昌龄的出塞,一个良知者渴望和平、关爱所有生命的最强音。请同学们带上诗人的那种感情放声朗读古诗一遍,(音乐响起,屏幕出示全诗)四、总结、情感升华师总结(音乐响起):封建社会的不安定让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当中,社会安定和平成了人民永久的企盼。然而,和平安定的社会终于在今天出现了,这对我们大家来说是非常幸运的,希望大家都能加倍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努力做一个最好的自己。五、完成思考练习1、默写出塞。2、搜集写边塞环境及战争的古诗。板书设计:出塞边关家征人父母妻子孩子六、教学反思出塞这首诗视野开阔,由秦而汉,由汉而唐,时间纵越千年,空间横跨万里,气象苍凉雄浑。诗中感悟到诗人对于时空永恒,人生短暂,以及个人无法主宰自我命运的慨叹;而在历史与现实的比照与反观中,更蕴含着诗人的深沉痛诉:无休止的战争啊!使多少征人抛亲离乡,暴尸边疆。“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于是,诗的结尾唱出了千古征人们的一个共同心愿:希望戍边将帅能像飞将军李广那样英勇善战,体恤士兵,早日打败入侵的敌人,让士兵们回乡与家人团聚。附送:2019年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6古诗二首出塞教案3北京版出塞是王昌龄早年赴西域时所做,盛唐时期的边塞诗体现一种慷慨激昂的向上精神,和克敌制胜的强烈自信。教学目标:1借助注释,字典及资料,了解诗意,并能有感情朗读;2,感悟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情感;3,搜集写边塞军旅生活的古诗.教学准备:PowerPoint课件教学重难点: 重点:吟诵古诗,想象意境,体会诗中表达的感情.难点:感悟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情感;教学过程:一、导入:谈话:自古以来,边疆 的战争不断,不少诗人都曾经写过描述边塞军队生活的边塞诗,而边塞诗中最有代表性的压卷之作,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这首王昌龄的出塞.出示幻灯片1(板书课题)齐读题目,解题:塞指什么 (边关,关塞)出塞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到边关去守卫边疆.这是唐代代诗人写边塞生活诗常用的题目)简介诗人王昌龄(出示幻灯片2)二、学习诗歌,理解诗意:下面,请大家自由读一读这首千古传诵的佳作,要求读准字音,读得有板有眼;(自由读指名读示范读齐读)(出示幻灯片3,4)小组讨论学习:再次自由朗读古诗,借助注释理解每句诗的意思;探讨不懂的字词,如:秦,汉,但使,不教等汇报,弄懂每句诗的意思:(1)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意思是: 还是秦汉时的明月,还是秦汉时的边关,从遥远的家乡来守边关的战士们还不能回到家乡.)(出示幻灯片5)(2)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意思是:只要有李广这样的大将守卫边关, 就不会让胡人的骑兵和战马越过阴山南下入侵我们了.)(出示幻灯片6)过渡语:要理解诗局的意思并不难,但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是一种何等的思想感情呢下面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体会诗人的情感:学习第1,2句诗:(出示幻灯片7)齐读诗句,思考: 这句诗提到了哪些景物 你脑海里会浮现出怎 样一幅画面 (出示幻灯片8的图片)探讨:师:古代诗人在描写边塞生活的诗歌时,几乎都会写到明月和边关.大家想一想:诗人为何要提到明月,边关呢(小结:大概是守卫边关的将士们白天军务繁忙,到了夜深人静时,面对这苍凉的边关,举头望见那明月,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起家乡和亲人来.)这句诗有没有言外之意呢 将士们为何一直不能回到家乡(小结:这明亮的月光仍然像秦汉时期那样照着边关,边关的战争从秦汉时期以来,一直没有停歇过,千百年来,一批又一批的将士被迫告别亲人,远离家乡,来到千里之外的边关守卫边疆,一直不能回到家乡.有的老死边关,有的战死沙场,还有的葬身与沙漠戈壁上,没死的还要继续镇守边关)残酷的战争给人民带来了多大的灾难啊!这句诗包含着诗人怎样一种感情呢(表达了诗人对边关将士们的同情.)指导有感情朗读1,2句.(悲壮,沉重的语调)小精灵网学习第3,4句诗:站在这冷清的月色下,望着茫茫的黄沙,耳听着呼呼的风声,边关的诗人和将士们心中会涌起什么怎样的心情呢(引导学生答:恨敌人入侵,很想早日打败敌人,与家人团圆,怨朝廷腐败)师:是啊,此时此刻,诗人和将士们最渴望的是(出示幻灯片9)(齐读3,4句);3、 探讨:为何诗人和将士们会有这样的渴望?小结:因为只有像李广这样的大将在,才能使(让学生答:边关的敌人就不敢入侵就能早日平息战争,早日与家人团圆边关就会安宁,百姓过上安定的生活师:只所以会特别希望有李广这样的大将,是因为什么这句诗的言外之意是告诉我们什么呢小结:当时的将帅不爱护士兵,贪图享乐,贪生怕死.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是当时的真实写照!这句诗包含着诗人怎样一种感情 表达了怎样一种愿望小结:诗人多么希望朝廷能早日任用像李广这样的良将;多么渴望早日平息战争,使百姓过上安定的生活啊!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诗人们都有同感啊!指导有感情朗读3,4句.(激昂,感慨地)小结:全诗通过眼前看到的实景,用短短的十四个字就表达了心中的愿望,抒发了强烈的感情,真不愧为七绝的压卷之作.让我们再次来美美地朗读一下这首佳作.进一步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全诗,要求读得有声有色.(出示幻灯片10)(指名读欣赏课件范读(点击幻灯片11)自由练读齐读)四,拓展延伸:1,谈话引入:王昌龄是一位著名的边塞诗人,他写过不少的边塞诗.他写的从军行,也是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