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建筑考察报告_第1页
日本建筑考察报告_第2页
日本建筑考察报告_第3页
日本建筑考察报告_第4页
日本建筑考察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2 日本建筑考察报告 日本建筑考察报告 古建掠影 Japan Construction Report 日本国位于亚洲东部,其独特的地理条件和悠久的历史,孕育了别具一格的日本文化。在建筑方面受到中国及欧洲文化的影响,但其建筑仍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此次赴日本考察,希望能从点滴中品味到原汁的日本味道。 古城堡、神社和寺院可谓是日本最常见的古建筑,它们是日本文化遗产中的精华,是人们了解日本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 一、古城堡 古城堡 又叫“城”,是诸侯的居城。老百姓并不住在“城”中,而是散居在“城”的四周,由此形成所谓的城下町。古城堡可谓日本现代城市形成与发展的源头。 日本城堡,从公元前后到近代有着将近二千多年的历史,其建筑主要目的是为了御敌于外,因此大多结构坚固,实战性强。城堡外围以壕沟,堆砌石垣,并修筑有坚固的城门箭楼。内筑有 5-7 层的瞭望塔,塔下部为城主的宅邸。这个瞭望塔现今被称作天守阁,以往日本的建筑多仿承中国的建筑样式,但天守阁却是日本人的自创。 难波宫就是其中典型的古城堡。 2 / 12 公元 645 年, 孝德天皇将首都从奈良的飞鸟迁至大阪,建造了一座名叫“难波宫”的宫殿,是日本现存的一座最古老的宫殿,由丰臣秀吉营建,后昭和年间又再重建,几经战乱,几经重建,呈现我们眼前的是 大阪公园。这座古城最具历史厚重感, 20 多米高而陡峭的城墙及外围幽深的双重护城河都 保留至今,内有数栋重要建筑物,是其他图 1-02 天守阁 任何一座日本古城都无法相比的。 走过护城河上的桥,这座古城气派宁静美丽,路面宽广平坦整洁,步行五百米又见一护城河,同样的石切城墙,苔痕点点,这种城中城得天独厚的军事格具,也给 当时带来过辉煌成就。厚重的硬木城门,两旁樱树指路,又是沙石的广场,右边一排是历史博物馆,外墙与城墙色调一致。 正中位置是金碧辉煌的天守阁 ,高约五十六米,为五层九重建筑,内保存有丰臣秀吉的木 1 图 1-01 像、武器和美术作品等。经过 1997 年 3 月的大改修后,其阁楼层层素白,斗拱屋檐穿插其间,给人以既威武又巧致的感觉。绿色屋顶上的黄金装与白墙相互辉映,其华美的姿态得以重现,给人一种甚具魅力的美感。 3 / 12 天守阁巍峨屹立在城中央,象征着大阪昔日辉 煌与荣耀,一种全新异域的人文景观让你体验着日本对古城堡的特殊情怀。 日本人何以如此钟情于城堡,一方面因为城堡是他们生活的这块土地的象征,看到这些古城堡可使心灵得到一种慰藉。另一方面在探访古城堡时,追忆往事,可感受蕴藏其中的那份浪漫与旧时情怀。 二、神社 在日本传统建筑中,神社建筑占有突出的地位。早期神社是模仿当时的居住建筑,其作为日本特有的神道教祭祀场所,古朴自然的建筑风格已成为日本传统建筑的代表。 神社的布局与环境同样体现出日本人所追求的恬淡与清幽的审美趣味 。神社总体建筑多采用木质结构,表面古朴自然,毫无华丽可言。周围多有围墙环绕,内有不少古杉,茂林修竹,林荫参天。 日本神社建筑的最大特点是,其入口处都设有一个形似“开”字的“鸟居” ,是神社的重要标志。 神社建筑的样式按入口不同分为妻入口和平入口。正面为三角形屋顶的是妻入口,平直形的是平入口。又按屋檐样式不同分为切妻造和入母造。由两块斜面组成只有两道屋檐的简单样式称为切妻造。四面都有屋檐的称为入母造。另外四面都有屋檐却看不见三角形屋檐的称为寄 4 / 12 图 2-03 妻入口 图 2-02 鸟居 图 2-01 鸟居 栋。 神社内最大的建筑是本殿,即神祗的安奉处。进入神社庭院,有一个或多个石制水槽,槽上横放着几把竹木做的长柄杓。香客在进香祭拜之前可在此漱口洗手,然后再以洁净之身入内敬神。 神社建筑中大阪天满宫及奈良春日大社都各具代表性。 大阪天满宫是全日本最著名的神社 图 2-04 平入口 2 之一。最初的神殿建于公元 949 年,是村上天皇为了慰藉道真公的灵魂而下令建造的。因遭受了数次火灾,现在主殿和入口大 门是 1845 年重建的。这里供奉着被视为“学识之神”的 10 世纪的学者 菅原道真。 园里种植着菅原道真喜爱的梅花,还有一尊巨大的作为他的动物守护神的铜牛。 与天满宫不同,奈良春日大社是所有春日神社的总社 ,旧称春日神社。建于 710 年,社内供奉的神明包括武瓮槌命、经津主命、天儿屋根命和比卖神。 建设者为藤原不比等。作为古奈良历史遗迹的一部 分而被登入世界文化遗产,与伊势神宫、石清水八 幡宫一起被称为日本的三大神5 / 12 社。 春日大社的一鸟居与气比神宫、严 岛神社的大鸟居并列为“日本三大 鸟居”。漫长的参 道两边树木繁密茂盛,两旁一排排年代久远的石灯 笼严阵以待。灯笼的材料有木制的、金制的、陶制 的和石制的,其中石制的灯笼最普遍。 春日大社的本殿由四座神殿组成,这四个正殿是春日造的代表性建筑,很好地保留了平安时代的独特设计。 日本人与神社的关系极为密切,其一生的某些特殊日子,如婴儿出生;每年的男孩节、女孩节;青年男女订婚、结婚等都要去参拜以求神灵保佑。 今日的神社不仅是供人参观游览的文物古迹,还是人们慰藉心灵、领略传统文化的场所。过年时,全家人一起到有名 的神社参拜,参加那里一年一度热闹非凡的祭典活动,已是过新年的一项重要内容。神社宁静、自然及所带有的浓郁的传统文化气息,对在现代化高节奏生活的大都市人们来说,是一个净化心灵的地方,也是一个难得的避风港。 三、寺庙 与森严肃穆的神社相比,作为佛教建筑的寺院 图 2-08 春日大社本殿 图 2-07 石灯笼 图 2-06 大鸟居 一鸟居 图 2-05 天满宫入口 则要轻松许多。日本的寺院与中国的寺庙大同小异, 6 / 12 只不过相对中国庙宇建筑 多雕梁画栋、金碧辉煌,日本的寺院多用素色原木,显得庄严肃穆。这也是日本自然观的一个体现。且在造型风格上比中国木塔更为轻盈飘洒。 3 日本佛教最早的寺院是大阪四天王寺, 593 年由圣德太子所建立,是日本早期佛教建筑的典型。四天王寺在布局上为百济式,即塔和金堂前后排列在中轴线上,北面回廊正中还有一座大讲堂,讲堂之后,东西为钟楼和经藏。金堂里供奉丰观音和四大天王,五重塔内则保留着 图 3-01 四天王寺入口鸟居 不少简洁有力的壁画。 寺院多次遭遇战火和天灾 的毁坏,但每次都得以重建,所以至今仍保持着最初建造时的飞鸟时代的雄姿,充分体现了这座寺庙的悠久历史和它在大阪人心中的地位。 奈良县东大寺是奈良时期最重要,规模最宏大的佛教建筑。建于圣武天皇 743 年,位于奈良东,是全国 68 所国分寺的总寺院, 1998 年作为古奈良历史遗迹的组成部分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东大寺大佛殿,又称金堂,为东大寺中心,其多次被焚毁,现在主殿是 1706 年建造的第三代,规模比原先缩小了三分之一,为最世界上最大的木造建筑。大佛殿内,放置着高 15 米以上的大佛像 卢舎那佛。 7 / 12 东大寺院内还有南大门、二月堂、三月堂、正仓院等。南大门是正门,宽约 50 米、高约 25 米。于 760 年建成但因为火灾烧毁了,于镰仓时期被修复重建,被称为世界遗产。 东大寺寺域广阔,规模宏大,其整体布局,完全是参照唐朝最高级的寺院规制兴建的,如今在中国已找不到同类型及同规模的建筑。 说神社是日本人净化心灵的地方,那寺庙就是他们的精神故乡,他们用自己特别的保护方法保护着他们,使得这些寺庙建筑至今仍保留着其神韵。 四、古建筑的传承 从古城堡,神社及寺庙中我们看 到了日本对古建筑的保护所采取的原则是不求原汁原味,但求神韵与风格的统一。 日本对一个城市古都风貌的保护,主要是通过 建筑风格及人们的生活方式来体现,而不仅仅是对 图 3-05 南大门 图 3-04 卢舎那佛 图 3-03 大佛殿 图 3-02 五重塔 4 古老破旧的古建筑的维护。当一座建筑破旧得已无法修复时,干脆将它拆除,再按原样重建,保持其古老的建筑风格,即修旧如新,虽新但却是按古法重建,这说明日本经8 / 12 千百年传承,建筑手艺也传承下来。 其次,对古建筑的 保护还在于很好地保留了古建筑的原有功能与活力。作为具有悠久历史的古建筑,要想使之 长久地活在人们的心里,就要使它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只要它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即使并非原造,也能长久地存在下去。神社至今仍被日本人作为祭祀朝拜的固定场所,而对佛教的信仰也构成了日本社会的精神核心。正是这些带有浓郁民俗风情的传统文化的存在,才使日本古建筑仍然不失古老的传统风韵。 反观中国的古建筑,多为修旧如旧,单纯保护,仅供游览,少了些许活力,相比之下日本对于古建筑的保护及日本人的自然生态观也许会给予我们一些启示 。 注释:鸟居:一种类似于中国牌坊的日式建筑。日本人又认为,鸟是人类灵魂的化身,其中有好的灵魂,也不乏肮脏的灵魂,不能让鸟接近神社, 故而在各个神社的正门前 200 米左右处建“开”字型牌坊,名为鸟居。 春日造:春日造入口为妻入口构造,春日造这种样式的神殿很好地利用了曲线和色彩。 百济式:进南大门后有个回廊围成的方形院子,南面回廊正中是中门,进了中门,院子里有金堂和塔。 5 9 / 12 日本商业建筑的休闲空间 日本商业建筑考察报告 之空间篇 发布时间:2016-04-22 作者:袁志浩 来源:万达商业规划院建筑一所 4 月初我参加了规划院组织的日本商业建筑考察,先后参观考察了银座商业区、新宿商业区、表参道商业区、心斋桥商业区、永旺购物中心、台场购物中心、六本木 MIDTOWN、京都车站综合体、难波公园、奥特莱斯。 这次建筑考察涵盖了众多的商业建筑类型,有百货,有购物中心,还有结合了轨道交通和商业的综合体。在这些商业建筑各种类型的空间中,除了商品柜台、品牌专区、专卖店等商业空间外,一个引人注目的角色就是休闲空间,这些 休闲空间对商业空间起到了很好的补充和配套作用,有的甚至当起了主角。 休闲空间 一、分散式休息区 百货的此类休息区大多布置在交通节点上,如水平通道的交叉点、转折点,竖向交通的电梯旁、扶梯边。购物中心和综合体则在中庭附近或连廊处布置一些休闲座椅。 高岛屋三条通道交叉处的休息区 MIDTOWN 连桥上的休息座 永旺购物中心建筑外连廊上的休息区 永旺购物中心中庭边的休息座 10 / 12 休息区的处理手法也比较多样:有的借景,依托于庭院、中庭、雕塑等景 观;有的范围成组布置,并有主题雕塑点缀,居然自己形成了一处小景观; 有的占地不大,利用座椅形状的变化增加趣味性。 奥特莱斯庭院中的景观和休息座 MIDTOWN 的灰空间庭院中的景观和休息座 日本商业建筑规划设计考察报告 摘要本文通过对日本商业建筑规划设计进行的考察,对其成功的商业建筑规划与设计理念形成了一个初步的解析,加深了对于商业建筑规划与设计的认识,在此与大家共同探讨研究。 关键词日本 商业建筑 规划设计 考察 报告 日本商业建筑在世界上是颇具特色的。遍布全国各地的商业街,构成了日本商业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近期,笔者对日本的商业建筑进行了为期一周的专题考察,主要考察了大阪难波 PARK、东京六本木商业建筑群、东京表参道商业街、东京银座商业街、新宿商业街区等。以下结合考察情况对此进行概述与解析。 大阪难波公园:位于大阪市传统热闹商业区,是一个商业建筑生态化的范本,由美国捷得建筑事务所设计。是一个购物中心与办公楼的综合体,而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公园。远看 Namba Park 是一个斜坡公园,从街道地平面上升11 / 12 至 8 层楼的 高度,层层推进、绿树茵茵,仿佛游离于城市之上的自然绿洲,与周围线形建筑的冷酷风格形成强烈对比,成为嘈杂背景下的一处生动、温馨的街景。入口处,呈现在眼前的是一个被岩石覆盖的空间,仿佛一个狭小的峡谷,诱惑着你向里面探寻。暖黄色到桔黄色逐渐过渡的条纹造型,如同沉淀层一般,而设计师精心设计和营造出不同的小湾、岩洞、河谷等探险般的空间感受,为顾客的购物旅程增添了神秘和新奇的色彩。通过“峡谷”内一条“ 8 字形”倾斜上升的通道,便到了 Namba Park 的零售与娱乐区域。其中心区域是三层的“豪华购物广场”,内部质感华美、店 面错落有致,并饰有草木植被和水景,让你仿佛并不是在商场购物,而是在森林中寻宝一般。商场业态非常丰富,从餐饮、服饰、珠宝,到美容、动植物花卉、居家用品、日本传统和服等等,包括了上百家专业的时尚商店和餐馆。这里可以品尝到民族的、世界各地的美食,可以购买到潮流最前线的商品和各种高档物品。除了传统的商业业态, 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