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上册《藏羚羊跪拜》课堂实录1 沪教版.doc_第1页
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上册《藏羚羊跪拜》课堂实录1 沪教版.doc_第2页
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上册《藏羚羊跪拜》课堂实录1 沪教版.doc_第3页
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上册《藏羚羊跪拜》课堂实录1 沪教版.doc_第4页
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上册《藏羚羊跪拜》课堂实录1 沪教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上册藏羚羊跪拜课堂实录1 沪教版师:我们先来看一组图片:在青藏高原海拔5000多米的可可西里,栖息着中国特有的物种藏羚羊。藏羚羊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它们不仅体形优美、动作敏捷、性格刚强,而且耐高寒、抗缺氧,是生命力极其顽强的生灵。今天,我们就学习关于藏羚羊的课文藏羚羊跪拜。跪拜,对于我们人类而言,通常意味着祝贺、祈愿、亦或是追思。那么,动物也会下跪吗?藏羚羊为什么会跪拜呢?让我们带着问题走进课文。师:首先,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同时思考:藏羚羊为什么跪拜?作者通过这个故事要告诉我们什么?生:(朗读课文)藏羚羊是为了保护未出世的孩子而向老猎人跪拜求饶的。告诉我们母爱的伟大和崇高。师:藏羚羊为了保护自己未出世的孩子而向老猎人跪拜求饶。作者是怎样描写藏羚羊跪拜这个画面的呢?生:第四小节师:好,让我们齐声朗读一遍,想一想,你觉得这段话中哪几个词最让你感动?生:(朗读)乞求的眼神、前行两步、扑通一声跪、两行长泪师:从这些词语中,你读出了藏羚羊怎样的心情呢?生:乞求老猎人放它一条生路,给它未出世的孩子一次生的机会。(哀求的、沉重的心情。)师:那我们怎样把这种乞求的心情读出来呢?请一位同学试试看生:(朗读)师:语速过快,没有把藏羚羊乞求的心情完全表达出来。乞求:应该适当地读得慢一点,读得深沉一点。扑通一声跪:是一种毫不犹豫的、坚决的下跪。应该读得略快一些,声调相对高一些。两行长泪:沉痛的,近乎绝望的心情,应该缓慢一点。“此时无声胜有声”,藏羚羊虽然不会说话,但它的神态、动作就是其无声的语言。那我们就要读出这种哀求的、沉痛的、近乎绝望的语气。请大家自由散读,边读边揣摩。生:(朗读)师:我们集体朗读一遍。生:(朗读)师:面对藏羚羊的跪拜,老猎人又如何呢?请大家按顺序圈画出老猎人行为的语句,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体会他的心情。圈画的时候可以分小组先讨论交流。生:老猎人的心头一软,扣扳机的手不由得松了一下他双眼一闭,扳机在手指下一动。师:这个画面表现了老猎人怎么样的心理?生:矛盾师:哪几个词最能表现老猎人的矛盾?生:心头一软,不由得松了一下双眼一闭,扳机在手指下一动。师:面对藏羚羊的跪拜,他“心头一软,手不由得松了一下”说明他当时动了恻隐之心,对藏羚羊是怀有同情的;后来他还是开枪杀死了藏羚羊,因为他是一个猎人,狩猎是其谋生的途径,他不得不将藏羚羊杀死卖钱来维持自己的生命,既同情猎物又要枪杀猎物,两种心理的斗争就凸现了老猎人的矛盾。但他在开枪的时候是“双眼一闭”也表现了他的于心不忍,是他善良本质的体现。那么,怎样抓住这几个词,读出老猎人矛盾的心理呢?请同学来试试看。生:(朗读)师:枪杀藏羚羊以后,老猎人没有直接处理猎物,他觉得有些蹊跷,“蹊跷是什么意思?生:奇怪,可疑。师:表现了他怎么样的心理?生:疑惑师:猎人的疑惑让他在夜里久久难以入眠,双手一直颤抖着。(小组读)师:后来这个谜解开了吗?生:解开了。生:(齐读第6节)师:对于一个猎人来说,将猎物开膛扒皮是做惯了的事情,但这一次,他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去做的?而当他开膛破肚意外地发现了藏羚羊跪拜的真相后,他又是怎样的心理?哪些词最能表现老猎人此时的心理?生:忐忑不安,震惊、痛苦、自责师:请一位同学读一读。生:(朗读)师:真相揭开,通常是情节的高潮部分,此时老猎人的震惊、痛苦应该怎样表达呢?(关键的词重读:忐忑不安、仍在颤抖、吃惊得叫出了声、咣当一声掉在地上语调要有起伏)我来试着读一读,同学们看看是否妥当。(教师范读)原来,藏羚羊的下跪并不是为了求猎人放自己一条生路,而是在为它尚未出世的孩子乞求生的机会,面对敌人的猎枪,它没有逃跑、没有退缩,反而勇敢地向敌人乞求孩子的生命,这是一种何等伟大的力量啊!“天下所有慈母的跪拜,包括动物在内,都是神圣的”,“神圣”一词,就是对最崇高、最无私的母爱的真情歌颂。接下来请大家分成两组,男生一组,女生一组,分别读一读。生:(朗读)师:真相大白,老猎人最后是怎么做的?生:第9节师:老猎人埋掉了藏羚羊母子,埋掉了叉子枪,在藏北高原上消失,此时他是怎么样的心情?生:悔恨师:由此可见,在面对藏羚羊的跪拜时,老猎人有着这样一个心理变化的过程:矛盾疑惑震惊悔恨。可以说,是藏羚羊为孩子乞求生命的勇敢、伟大和无私让老猎人从此放下猎枪。师:你如何评价老猎人?“杀生和慈善在老猎人身上共存。”这句句子是否矛盾?生:杀生:他是一个猎人,以捕猎为生,“无名无姓,云游四方,朝别藏北雪,夜宿江源河,饿时大火煮黄羊肉,渴时一碗冰雪水。”可见其生活是流浪四方、居无定所的,杀生是其谋生的途径慈善:“他除了自己消费一部分外,更多地用来救济路遇的朝圣者每次老猎人在救济他们时,总是含泪祝愿:上苍保佑,平安无事。”最后将母藏羚羊开膛破肚后明白一切,从此在藏北高原上消失。人的复杂性,但他内心深处的慈善与厚道,闪烁着生命的光彩。师:今天,我们通过朗读,读出了藏羚羊伟大而深沉的母爱,读出了老猎人心理变化的过程,你还读出了什么呢?生:伟大、神圣的母爱慈善的情怀尊重生命保护动物的生存环境人和动物是平等的,人与人也是平等的附送: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上册诗两首教案1 鲁教版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正确、流利、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以培养语感。2、过程与方法通过各种朗读方式(自由朗读、表演读、齐读)使学生把握诗歌基调;通过自主与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投入真情,反复诵读,感知诗歌优美清新的意境和真挚淳朴的情感。教学难点:利用想象,鉴赏诗歌,并尝试借助具体的形象或事物来抒写感情。教学过程一、自由朗读,期待永恒美。1、播放歌曲妈妈的吻。我们课前听的这首歌是流行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一首歌曲,20多年后的今天,听起来依然很动人,也许因为它表现了母亲对儿女无私的爱,更唱出了儿女对母亲的深情的倾诉,这种感情不会因为时空的流转而改变,这是人类共同歌颂的永恒主题。母爱是人类社会中最崇高、最美好的情感。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欣赏一首以母爱为主题的散文诗泰戈尔的金色花,让我们期待一次美的洗礼!2、在学习课文以前,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一代文豪泰戈尔和印度佛教圣物金色花。泰戈尔,印度诗人、作家,他一生创作丰富,诗集有新月集、飞鸟集等,长篇小说有小沙子、沉船等。曾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印度是一个以佛教为国教的国度,在泰戈尔的散文诗里可以处处感到富有宗教意义的爱最高尚、最纯洁的爱。 金色花选自他的散文诗集新月集。金色花,又译作“瞻波伽”或“占波”,印度圣物,木兰花属植物,开金黄色碎花。3、接下来,让我们自由朗读一遍课文,为进一步感知美扫清障碍。朗读课文时,老师有二个要求,一是我们要读准字音、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二是说说这篇文章的大致内容。1)现在我们来检测一下同学们读的效果。嗅( xi ) 闻(气味)。罗摩衍那( m ,)印度长篇叙事诗。匿笑( n )匿,隐藏,不让人知道;匿笑,偷笑。祷告( do ) 向神祈求保佑。沐浴( my )洗澡。比喻承受润泽、培育。花瓣( bn )2)现在我们来说说这篇文章的大致内容,请同学回答老师两个小问题:A 这篇文章里的金色花是自然界中的花,还是一种有特别意义的花?(由具备了神力的小男孩变的花。)B“我”变成金色花后干了什么事? (三次嬉戏)母亲做祷告时,开放花瓣散发香气。母亲读书时,将影子投在书页上。母亲去牛棚时,和她开玩笑,恢复原形。 二、倾情诵读,感受语言美。1、我们已经自由朗读了这首诗,请同学们说说这首诗给你一个怎么样的感觉,看看我们会不会“心有灵犀”。(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感情?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和一个怎样的妈妈?) (学生谈感受,主要突出表现孩子天真、调皮,母亲的慈爱、善良) 2、那么,我们怎样读出这种感情呢?我们先来确定一下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有人说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舒缓、温馨、深情的,你同意吗? 现在让我们聆听一遍诗歌朗读,接受一次美的洗礼!听一听感情基调是不是舒缓、温馨、深情的。 3、听了,我们醉了。现在让我们用自己的朗读来表达母爱带给我们的心灵震撼!1)我们先来看看课文里一些有代表性的诗句,但不同的地方,我们怎样用不同的朗读方法来读不同的地方?(1)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的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调皮,想象,快乐) (教师提示,学生读)(2)你要是叫到:“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的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母亲焦急,我调皮)(学生分析,学生读)(3)“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爱怜,责怪) (3、4以后学生自由展示)(4)“我不告诉你,妈妈。”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调皮,撒娇)2)我们知道了一些关键诗句的读法,现在我们把诗歌完整地朗读一遍。学生表演读、评点。(朗读指导:轻重快慢、抑扬顿挫、感情处理,体态语言等)三、深情描述,品味画面美。1、我们刚才用不同的方式读了这首诗,知道这首诗为我们创设了一幅幅情景交融的画面。现在我们用我们自己的语言来描述一下这些画面。我们先闭上眼睛,听老师描述的画面是否来自于这一首诗?清晨朝露未晞,在铺满金色花的林荫中,飘出一个修长的身影,她的湿发披在两肩,发丝间的水滴轻轻飘落,亲吻着林间绿色的小草。妈妈悄无声息地出现在小庭院里,她缓缓地把双手放在胸口。妈妈在祈祷了,空气中弥漫着妈妈轻柔的话语。突然妈妈的双眉微微扬起,这香气从何而来?我屏住气息,一声不响2、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诗中的画面,可以用“我感受到这样的画面”来做恰当描述。3、齐读诗歌,再次品味美。四、深入探究,挖掘想象美。我们已经感受了诗歌的语言美,品味了诗歌的画面美。这些美都源来自诗人的神奇表达。泰戈尔的写法到底有什么特别的魅力?我们一起来看几个小问题,或许可以帮助我们发现美的根源所在。1)在中国,我们一般用花儿来比喻什么?(儿童、成人、老人?)2)金色花是最美丽的圣树上的花朵,用金色花作喻体现了诗人对孩子一种怎样的感情?(喜爱、憎恶?赞美、贬抑?)3)人们爱花儿,花儿也惠及人们。在诗中有什么象征意义?人们花儿 母亲孩子)小结:新奇的想象,美妙的表达。(我们中国喜欢用花朵比喻儿童,印度也一样。泰戈尔把儿童想像成一朵金色花,最美丽的圣树上的花朵,赞美孩子可爱。人们喜爱花儿,花儿也惠及人们,正可以象征母亲喜爱孩子、孩子回报母爱的心愿。泰戈尔的想像实在新奇,表达实在美妙!) 五、创意表达,升华情感美。你读了这篇文章,是否也觉得我们要为深爱着我们的母亲作些什么呢?我们用有创意的作业,来表达我们一颗感恩的心!1、如果你忽然具备了文中小男孩的神力,你准备变作什么来表达你对母亲的满怀爱意?学生自由想象,用“我要变作”说话。1)假如我变成了一条清清的溪流,我要在妈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