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博物馆考察报告_第1页
柳州博物馆考察报告_第2页
柳州博物馆考察报告_第3页
柳州博物馆考察报告_第4页
柳州博物馆考察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7 柳州博物馆考察报告 作者姓名 方启智 指导教师 胡小军 学科 汉语言文学 1001 班 所在学院 人文学院 提交日期 2016 年 4 月 22 日 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 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是由杭州市政府出资建设的工美主题的博物馆,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拱宸桥桥西历史文化街区,北起刀剪剑、伞博物馆南面,南近登云路,西起小河路,东与京杭大运河相望。博物馆建筑由原杭州红雷丝织厂老厂房改造而成,总建筑面积 18930 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 5149 平方米。 博物馆的建馆是对原街区刀剪剑、扇、伞三大国家级博物馆的扩容和升级。四大博物馆在融合了古运河、旧厂房和杭州工美文化的同时,共同构成了以运河景观、历史建筑、工艺美术为特色的,集展示、收藏、研究、培训和交流为一体的,具有杭州特色、运河特点的工艺美术主题博物馆群落。为世界打开了解杭州工艺美术的窗户,搭建起交流切磋和发扬传承的平台。 当我拾级而上,经过一楼的展销区与二楼的大师工作室之后,便到了三楼的基本陈列展厅。给我的第一感觉是古朴,这是在古色古香的围栏上触摸到的,在精品区首先映2 / 17 入眼帘的三尊雕塑和 两个瓷器上感受到的。其次是简约与大气,无论是栅栏状的天花板,抑或是落落大方的成列,都给了我这个感觉。简约而不简单,大气而不奢华,正乃中华气度。 随步而走,信马由缰,经过了带有不知名意味的四色材料墙,曲径通幽处,眼前豁然一亮,映入眼帘的是颇具童话意味的阅读互动区,头上的天花板上挂着一条简约化的中华龙风筝,迎面的墙上则是一些丝带绣、绣花鞋、剪纸、纸艺画、画纸油伞等小小的工艺品,还有一些市民互动的照片在,而互动区内的桌子上则摆放着一些工具、纸笔、便签纸等,看来这是一个游客 DIY,或者留言纪念的地方。 继续随步踏去,在头顶天花板下悬挂着的各色纸鸢的引领下,来到了民间工艺美术展览区。用一句话来概括这里的话,那就是“碰撞和交汇”。这是一个传统和现代的交汇点。这里有亭台水榭,亦有现代展台,这边是淄衣水袖、生旦净末,那里是旗袍婚纱、模特艺人,有古典的旗装仕女,亦有摩登的婚纱新娘,各展娉婷,各占韶光。还有幸在这里看到了杭州民间工艺大师高波的手工布制贴画,画中人物恬静安详,传神地表现了作者极其作品的温柔雅致之美,宛若三月苏杭烟气。 沿路而走,就到了生活中的工艺展区,此间气象,当是八十年之前的杭 城吧?而且是有着浓浓的生活气息,展3 / 17 品从女子的旗袍、油纸伞、苏绣、秀绸灯笼,到人家的竹箱、布偶、布花、布阵,再到书房一角和会客厅,仿佛我们就置身在那古韵犹在、新风初兴的西子之畔。在这里还有幸一窥冯文土大师的红楼梦群芳雅集图东阳木雕,屏风正面为红楼梦群芳雅集图,背面为大观园风景,亭台楼阁错落有致,人物表情形象生动,神态各异,栩栩如生。 兴尽而去,徐步而行,迎面而来的带着强烈的金属质感的台柱和斑驳错落的天地玄黄雕刻顿时给了我别样的感受,哦,这是金属工艺展区,这里大概介绍了杭城金属工艺的历史,尤其是二十 世纪初的创立的张小泉剪刀和自五代越国时期便开始具备相当高水平的金银饰品,不过此展区的金属展品不够丰富确实让我有点遗憾。 折步而回,缘门而进,就到了编织工艺展区,各种精致娟秀的丝织品顿时让你陷入了编制的海洋,床铺、被褥、床头灯、拖鞋、编织箱、椅子、床罩,乃至玩具玩偶,哦天,别告诉我那个精致的皇城模型也是编制的!不得不感慨,地俊 人杰的杭城,这些心里手巧的编织匠们,给我上了生动的一课。 踏过一扇门,眼前的风光又变了,从编制的简约到了丝织的细腻。如果说编制让你觉得像亲切熟稔的邻家 大姐,那么丝织就像温柔秀婉的小家碧玉,没见过丝织,你不4 / 17 会相信那些再普通不过的一针一线可以编绘出如此扣人心弦的作品,特别是王文瑛大师的双面异色异物雷锋今昔屏,简直让人觉得巧夺天工!不亏为被评为展现杭州西湖山水壮丽和秀美的倾力之作。而绕过这些秀美丝织品之后,那些静静伫立的丝织机,让人明白了那些成功背后的艰辛,多少日夜的机杼声, 千千万万的针挑缝合,才能完成那么几米见方的旷世佳作。 信步而行,不知不觉到了陶瓷工艺展区,如果说前面的丝织品是温柔秀婉的小家碧玉的话,那么这些陶瓷,就像是温文尔雅、面如冠玉、 玉冠华服的士子,这里大概介绍了杭城良渚文化的黑陶、东汉中晚期的越窑青瓷、南宋修内司窑与郊坛下窑的青瓷等,一个个或精美秀气、或温良敦厚的陶瓷确实很讨人喜, 特别是其中的青花斗彩婴戏 捉迷藏瓷雕,更是表现了儿童天真烂漫的童趣,人物活泼、动态生动、衣服装饰纹样精致,色彩丰富并具有传统特色。 转过一个拐角,就到了微雕、竹刻工艺区,我立刻就被展柜内的放大镜给震慑到了 这是我第一次在博物馆看到放大镜!展品居然要放大镜才能观赏,可见其微雕手艺之精深,这是比蝇头小楷更深一层的考究!至于旁边的竹刻或者竹雕,主 要展品为竹扇,展品精巧润泽,又带着一种若有若无的竹香气,呈现出一种愈久弥香的韵味来。 拜别了好闻的竹香味,就到了精巧绝卓、享誉全国5 / 17 的东阳木雕的世界,东阳木雕,不仅有之前微雕竹刻的知微见著,更平添了一份磅礴来!你看那高米,胸径米的云龙花瓶东阳木雕,黄龙腾飞苍茫九天智商,缭绕祥云之间,精雕细刻与气势恢宏完美地结合在了这个木雕上。 又经过了几个拐角,依次经过根雕和石雕之后,到了我认为的游览终点,结果忽然发现在墙上发现了代表游览起点的介绍字样。我意识到我完全走反了游览顺序,不过当是无伤大雅, 不觉莞尔而笑。 总结来说,关于优点这方面,已经散落在了文中的点滴里了,现在就大致谈谈所感受到的不足。 1、工艺美术博物馆的占地面积略有些不够大气了,只占了一个楼层,而不是专门的一幢楼,这直接带来的后果是每个具体的展区都只能分到小小的一点“地皮”,也带来了馆藏内容的不够丰富,颇有些意犹未尽之感。 2、缺乏足够分量的“镇馆之宝”,比如我原以为能在金属制品展区看到越王勾践剑,惜而未果,不由顿足长嗟。 3、阅读互动区其实可以再开发一些,增加更多的 DIY内容,比如简单的 剪纸、纺织机、木雕工具等等,让市民能通过自己动手来增加对传统工艺的了解和喜爱。 一路行来,闻过竹香,抚过铜绣,叹过微雕,喜过丝织,似乎完全沉浸在了杭城传统工艺的海洋里,伸了个懒腰,自来时路归去,似乎什么都没带走,又似乎,带走了整6 / 17 个杭城。 山东省博物馆考察报告 浅析博物馆的展示设计 考察时间: 2016 年 11 月 25 日 考察地点:山东省博物馆 考察方式:参观山东省博物馆内三层共 14 个展厅及当日齐鲁十老绘画、书法作品展 考察目 的:浅析省博物馆中的展示设计,熟悉博物馆中独特的展示风格和展示形式,正确认识到博物馆中展示设计的现实状况及其发展形势。 关键字:自然 古典 宏伟 典雅 组合艺术 地方特色 摘要:一座博物馆就是一部物化的发展史,人们通过文物与历史对话,穿过时空的阻隔,俯瞰历史的风风雨雨。博物馆中展示设计的发展也日趋成熟,通过对展示设计实例的剖析,浅析博物馆中的展示特色及独特视觉趣味。 山东省博物馆基于丰富的藏品优势,肩负这展示山东地区璀璨的古代文明、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普及自然科普知识、进 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任,是展示齐鲁文明的窗口。宏伟、典雅的建筑群,体现了民族风格与现代艺术的结合,成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济南的一大景观。 省博物馆占地 34000 平方米,建筑 面积 21000 平方米。远观博物馆,建筑 7 / 17 外形相当宏伟壮观及庄重,给人一种“坚 如磐石,稳如泰山”之感,使人肃然起 敬。将方与圆元素融入建筑之中,无论 从雄浑的色彩、宏大的尺度和壮观的柱 廊,都潜移默化地折射出齐鲁文化的特 有气势,让人过目难忘。取 过票,过了 安检,进入博物馆内部。博物馆内充满 着古典气息,步入迎宾大厅,犹如置身 一座金碧辉煌的富丽殿堂。最使我感到 惊奇的是大厅顶部中央悬贴的墨绿色玉 璧,晶莹剔透,美轮美奂。玉璧中间为 透光部位,自然光倾泻而下,营造了一 种逾越时空、亦真亦幻之感。 看过导视可知,馆内展示区共分为三层,共 15 个展厅,包括 12 个常设展厅及 3 个临时展厅。大厅主入口是连接一层到二层的巨大文化台阶,台阶两侧设有自动扶梯,四角各置一组 步、电梯,经由这些垂直交通可便捷地到达各层展厅。我从一层开始参观,一层主要有佛教造像艺术展、汉代画像艺术展及特别展厅全运会纪念展、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图片展。首先进入的是佛教造像艺术展,佛教造像艺术展选取近几十年来出土的部分造像精品,着重展示山东佛教艺术独创性。展览有两大主题:一是石雕造像文物,从灯光、色8 / 17 彩、阵聚排列等方面,通过更为艺术的表现形式展示山东被炒时期造像的辉煌成就和独树一帜的造像风格;二是佛塔、经幢、造像题铭等其他佛教文化,从宗教信仰方面展示山东佛教的历史沉浮。 紧接 着进入 的是汉代画像艺术展,展区内展出品主要为汉画像石、石刻造像及大量的碑刻、墓志和造像题记组成,展品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和艺术价值,因展品种类繁多所以展示的手法也不尽相同,墙面的位置和隔断的高低,天花板、地面、展览设备的造型、色彩、比例都有所差异。该展区中还设置多媒体展示厅,配合以声、光、形象的多媒体表现,更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其余两个展厅一带而过,紧接着步入二楼展厅。 由汉代画像艺术展厅出来之 后,我搭乘台阶左侧的电梯步入 二楼,二楼展厅包括孔子文化展、 山东历史文化展、明代鲁王展、馆藏书 法展、馆藏绘画展。孔子文化展 厅分为四部分孔子生平、孔子思 想及影响、万世师表、孔子思想 对世界的影响,展览以贴近大众、 与观众互动为原则,改变了以往 9 / 17 文物展或图片展的单一模式,不但有精美的文物、丰富的图片,也有复原景观、模型、多媒体等多种表现形式,使整个展览丰满而生动。山东历史文化展是配合山东新博物馆建成开放而精心制作的大型地方陈列。对于其中展品陈列设备的设计,展厅内选择了独立的和灵活的展示道具,不 仅可悬置,挂置展物,还可以架构形态,塑造了极好的流动空间。展厅中的展柜分为靠墙立柜和中间立柜,展柜中的桌柜为了达到更完整的视觉效果选取了斜面柜,更方便人们参观。 明代鲁王展展出的是明朝第一代 鲁王朱檀墓中的出土文物,包含大量的 家具服装、笔墨纸砚、琴棋书画、彩绘 木俑等等。这些文物既是鲁王朱檀王府 生活的真实缩影,也反映了明朝时期高 超的工艺制作水平,而且填史补阙,对 于研究明初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 具有非常 重要的资料价值。书法展及绘 画展因展品比较统一所以选择了大部 分悬挂式展出,简单明了,眉目清晰,使人一目了然。 三楼的展厅分为两个:话说考古和考古成果展。话说考古形 10 / 17 象地介绍了考古学的基本知识。考古成果展通过展示山东寿光市 双王城遗址古代盐业遗址、高青县陈庄西周城址、沂水县刘家店 子春秋贵族墓等重大考古成果,让大家感受并认识山东地区悠久 的历史、丰厚的文化底蕴、精美的文物和齐鲁文化的泱泱风采, 并让我们从中感悟到 考古的魅力。两个展厅的特色便是将考古现 场,遗迹保留下来作为陈列品,根据展示的主题布置出复原的场 景,使这些历史现象或自然环境再现于陈列室中,使我们犹如身 临其境,有强烈的历史感和真实感。其中印象最深的就是考古蜡 像工作者,真实清晰地再现了考古现场的情境,使人难忘。另, 参观当天三楼还有“齐鲁十老国画精品展”,展出了山东十位著 名书画家孙文松、蓝立克,王立志等画家的国画力作百余幅,让我体味到中国画的独特艺术风范。 11 / 17 一座成功的 博物馆,其建筑必须具备独特的造型风格和协调的内部空间。一方面,博物馆是封闭的系统,同时又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就藏品收藏、保护而言,它基本属于封闭系统,而就传播、教育和休闲而言,它又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博物馆就是一个特殊的展示平台,将艺术精华展示与人。所以通过这次考察使我明白,必须充分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充分考虑人的生理尺度和心理感受,达到更好的展示效果。在设计研究时,首先确定陈列的主题、主要内容、陈列艺术风格,绘制陈列艺术形式设计方案和平面设计图、立面设计图,协调内容设计、形式设计、制作、布置等工作,并需进行多次 调整和修改,这样才算是一套完整的展示方案。这正是我以后展示设计中需要学习、注意的地方,我会总结这次考察得出的经验和总结运用到自己的设计中去,创造出更好的作品。 2016 年 11 月 27 日 祝晓雨 XX06023 展示专题设计 -博物馆调研报告 姓名:李永生 学号: 11405400312 班级:工艺 1103 班 12 / 17 指导老师:马卫华 柏林犹太纪念馆 柏林犹太博物馆,也称柏林犹太纪念馆 、柏林犹太历史博物馆等,位于德国首都柏林第五大道和 92 街交界处,现在已经成为柏林的代表性建筑物。 柏林犹太博物馆是欧洲最大的犹太人历史博物馆,其目的是要记录与展示犹太人在德国前后共约两千年的历史,包括德国纳粹迫害和屠杀犹太人的历史,而后者是展览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例如包括对于大屠杀的追念,其展品以历史文物与生活记录为主,多达 3900 件,其中 1600 多件是原件。博物馆多边、曲折的锯齿造型像是建筑形式的匕首,为人们打开了时光隧道,全面展示了 德国犹太人两千年的生活历程,他们对德国艺术、政治、科学和商业作出的卓越贡献,及在 20 世纪经历的那段悲惨历史。 规模 该博物馆占地 3000 平方米,投资亿马克,设计者为丹尼尔里柏斯金,初建于 1992 年 11 月 9 日, 1998 年底竣工,全部设施到 2000 年 10 月才安装完毕, 2001 年 9 月 9 日正式开馆。 灵感来源 激发里柏斯金构思的是犹太人与柏林互相交织在一13 / 17 起的历史。柏林市政府给他送去了两大捆档案,里面有柏林犹太人的名字、出生日期、驱逐日期及地址。他亲自考察了这些历史遗迹,并在城市图上描绘出来,相互之间还连上线,得到了他称之为“一个非理性的原型”:一系列三角形,看上去有点像纳粹时期强迫犹太人带上的六角的大卫之星的标志。他的另一灵感来源于现代音乐史上一位著名作曲家阿舜勒贝格。当年,由于希特勒的上台,他未能完成自己创作的唯一一部歌剧。他的前两个乐章“华丽辉煌”,第三乐章只是重复演奏,然后是持续的停顿。这部歌剧的魅力就在于它的“未完成”,里柏斯金深深地为这种“空缺”所打动。里柏斯金越来越强 烈地感到, 柏林犹太人的悲惨历史远非艺术所能容纳,这激发了他的创作激情,他决心将这些令人沉重的东西转变成一座历史性的 建筑。 建筑特色 建筑平面呈曲折蜿蜒状,走势则极具爆炸性,墙体倾斜,就像是把“六角星”立体化后又破开的样子,将犹太人在柏林所受的痛苦、曲折,表现于以六角的大卫之星切割后、解构后再重组的结果,展现在建筑上,使建筑形体 呈现极度乖张、扭曲而卷伏的线条。但是建筑中依然潜伏着与思想、组织关系有关的二条脉络,即充满无数的14 / 17 破碎断片的直线脉络和无限连续的曲折脉络。建筑折叠多次、连贯的锯齿形平面线条被一组排列成直线的空白空间打断,航空俯视照片让人清楚地看到锯齿状的建筑平面和与之交切的、由 空白空间组成的直线,这些空白空间代表了真空,不仅仅是在隐喻大屠杀中消失的不计其数的犹太生命,也意喻犹太人民及 文化在德国和欧洲被摧残后留下的、永远无法消亡的空白。陈列着犹太人档案的展廊沿着像锯齿型的建筑展开下去,而穿过展廊的空空的、混凝土原色的 空间没有任何装饰,只是从裂缝似的窗户和天窗透出模糊的光亮。博物馆外墙以镀锌铁皮构成不规则的形状,带有棱角尖的透光缝,由表及里,所有的线条、面和空间都是破碎而不规则的,人一走进去,便不由自主地被卷入了一个扭曲的时空,馆内几乎 找不到任何水平和 垂直的结构,所有通道、墙壁、窗户都带有一定的角度,可以说没有一处是平直的。设计者以此隐喻出犹太人在德国不同寻常的历 史和所遭受的苦难,展品中虽然没有直观的犹太人 遭受迫害的展品或场景,但馆内曲折的通道、沉重的色调和灯光无不给人以精神上的震撼和心灵上的撞击。 湖北省博物馆 湖北省博物馆是湖北人文历史和自然地理的一个浓15 / 17 缩,现馆舍位于风景秀丽的武昌东湖之滨。建筑呈一主两翼、中轴对称,凝重、古朴、浑厚、现代,酝酿浓郁人文气息。博物馆总占地面积达 81909平方米,建筑面 积 49611平方米,展厅面积 1342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