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年五年级奥数知识 奇怪的无穷多和变换 整数有多少个? 无穷个。偶数有多少个?无穷个。这样的回答是正确的。如果我问你:整数与偶数,哪一种数多?恐怕不少同学都会说,当然整数比偶数多了。进一步,恐怕还会有同学告诉我,“偶数的个数等于整数个数的一半”。什么道理呢?那是因为“奇数与偶数合起来就是整数。而奇数与偶数是相同排列的,所以奇数与偶数一样多,大家都是整数的一半。”整数包括偶数,偶数是整数的一部分,全体大于部分,整数比偶数多,这不是显而易见、再明白不过的事吗?你认为这样的回答有道理吗?16世纪意大利著名科学家伽利略的看法却与此相反,他曾提出过一个著名的悖论,叫做“伽利略悖论”,悖论的内容是:“整数和偶数一样多”。这似乎违背常识。不过,伽利略所说的,也绝不是没有道理。首先,我们论述的对象都是无穷个,而不是有限个,对于有限个来说,“全体大于部分”无可争议。从1到10的整数比从1到10的偶数就是多。但是,把这个用到无穷上就要重新考虑了。对于有限来说,说两堆物体数量一样多,只要把各堆物体数一下,看看两堆物体的数量是否相等就可以。这个办法对“无穷”来说是不适用的,因为“无穷”本身就包括“数不完”的意思在内。看起来,我们得另想办法。据说,居住在非洲的有些部族,数数最多不超过3,但是他们却知道自己放牧的牛羊是否有丢失。办法是,早上开圈放羊时,让羊一只一只往外出。每出一只羊,牧羊人就拾一块小石头。显然,羊的个数和小石头的个数一样多。傍晚,放牧归来,每进圈一只羊,牧羊人从小石头堆中仍掉一块石头。如果羊全部进了圈,而小石头一个没剩,说明羊一只也没丢。非洲牧羊人实际上采取了“一对一”的办法,两堆物体只要能建立起这种一对一的关系,就可以说明两堆物体的数量一样多。这种办法同样可以用在无穷上,看看要比较的两部分之间能否建立起这种一对一的关系。伽利略在整数与偶数之间建立的对应关系是:0 1 2 3 4 2 4 6 8 10 按这样的一种关系,给出一个整数,就可以找出一个偶数与之对应,给出的整数不同,与之相对应的偶数也不同;反过来,对于每一个偶数,都可以找到一个自然数与之对应,偶数不同,所对应的整数也不同,由此我们称整数与偶数之间建立了一对一的关系,所以我们说:“整数与偶数一样多”是正确的。这告诉我们,“无穷”是不能用“有限”中的法则来衡量的,许多对“有限”成立的性质,对“无穷”却未必成立。二变换 任给一个自然数n,如果n是偶数,则将它除以2;如果n是奇数,则将它乘以3,再加上1,我们称这种作法为对于数n的变换.例如,对于数5,按照上述规则进行一次变换得到。 35116.对16施行变换得 1628.将这种变换继续下去,有824, 422,221, 1314,422, 221,有趣的是,对于数5,按照上面所要求的规则不断变换下去,最终出现形如421421的重复.还可以以6为例按上述指定规则进行变换,得到63105168421421再如18,18928147221134175226134020105168我们发现在这种指定变换下,无论开始是哪个自然数,最终总得到形如421421的循环、重复.遗憾的是我们不能仅凭列举若干自然数,就断定对任何自然数n都具备这种性质。事实上,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谁能证明这一点。在竞赛中我们会遇到一些类似的变换,有时候是对一个数连续进行某种指定变换,有时候是对一组数连续进行某种指定变换。在纷乱多样的变化中,却隐藏着某种规律,而我们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就在于透过表面现象,从“万变”中揭示出“不变”的数量关系。例1 对任意两个不同的自然数,将其中较大的数换成这两数之差,称为一次变换。如对18和42可进行这样的连续变换:18,4218,2418,612,66,6。直到两数相同为止。问:对12345和54321进行这样的连续变换,最后得到的两个相同的数是几?为什么?解 如果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是a,那么这两个数之差与这两个数中的任何一个数的最大公约数也是a。因此在每次变换的过程中,所得两数的最大公约数始终不变,所以最后得到的两个相同的数就是它们的最大公约数。因为12345和54321的最大约数是3,所以最后得到的两个相同的数是3。说明 这个变换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求两数最大公约数的辗转相除法。例2 在图1中,对任意相邻的上下或左右两格中的数字同时加1或减1,这算作一次变换。经过若干次变换后,图1变为图2。问:图2中A格中的数字是几?解 每次变换都是在相邻的两格,我们将相邻的两格染上不同的颜色(如图3)。因为每次变换总是一个黑格与一个白格的数字同时加上或减1,所以所有黑格内的数字之和与所有白格内数字之和的差保持不变。因为图1的这个差是13,所以图2的这个差也是13。由(A12)1213得A13。例3 黑板上写着三个整数,任意擦去其中一个,将它改写成为其它两数之和减1,这样继续下去,最后得到3,1997,xx,问原来的三个数能否是2,2,2?解 答案是否定的。注意到2,2,2按照题设中的方式首先变换为2,2,3,再变换下去必定其中两个为偶数,一个为奇数(数值可以改变,但奇偶性不变)。但3,1997,xx是三个奇数,所以2,2,2永远不会按照所述方式变为3,1997,xx。想想练练1.黑板上写着115共15个数,每次任意擦去两个数,再写上这两个数的和减1。例如,擦掉5和11,要写上15。经过若干次后,黑板上就会剩下一个数,这个数是几?2.在黑板上任意写一个自然数,然后用与这个自然数互质并且大于1的最小自然数替换这个数,称为一次变换。问最多经过多少次变换,黑板上就会出现2?3.口袋里装有101张小纸片,上面分别写着1101。每次从袋中任意摸出5张小纸片,然后算出这5张小纸片上各数的和,再将这个和的后两位数写在一张新纸片上放入袋中。经过若干次这样做后,袋中还剩下一张纸片,这张纸片上的数是几?4.在一个圆上标出一些数:第一次先把圆周二等分,在两个分点分别标上2和4。第二次把两段半弧分别二等分,在分点标上相邻两数的平均数3(图4)。第三次把四段弧再分别二等分,在四个分点分别标上相邻两分点两数的平均数。如此下去,当第8次标完后,圆周上所有标出的数的总和是多少?附送:2019年五年级奥数知识奇怪的无穷多和变换资料 整数有多少个? 无穷个。偶数有多少个?无穷个。这样的回答是正确的。如果我问你:整数与偶数,哪一种数多?恐怕不少同学都会说,当然整数比偶数多了。进一步,恐怕还会有同学告诉我,“偶数的个数等于整数个数的一半”。什么道理呢?那是因为“奇数与偶数合起来就是整数。而奇数与偶数是相同排列的,所以奇数与偶数一样多,大家都是整数的一半。”整数包括偶数,偶数是整数的一部分,全体大于部分,整数比偶数多,这不是显而易见、再明白不过的事吗?你认为这样的回答有道理吗?16世纪意大利著名科学家伽利略的看法却与此相反,他曾提出过一个著名的悖论,叫做“伽利略悖论”,悖论的内容是:“整数和偶数一样多”。这似乎违背常识。不过,伽利略所说的,也绝不是没有道理。首先,我们论述的对象都是无穷个,而不是有限个,对于有限个来说,“全体大于部分”无可争议。从1到10的整数比从1到10的偶数就是多。但是,把这个用到无穷上就要重新考虑了。对于有限来说,说两堆物体数量一样多,只要把各堆物体数一下,看看两堆物体的数量是否相等就可以。这个办法对“无穷”来说是不适用的,因为“无穷”本身就包括“数不完”的意思在内。看起来,我们得另想办法。据说,居住在非洲的有些部族,数数最多不超过3,但是他们却知道自己放牧的牛羊是否有丢失。办法是,早上开圈放羊时,让羊一只一只往外出。每出一只羊,牧羊人就拾一块小石头。显然,羊的个数和小石头的个数一样多。傍晚,放牧归来,每进圈一只羊,牧羊人从小石头堆中仍掉一块石头。如果羊全部进了圈,而小石头一个没剩,说明羊一只也没丢。非洲牧羊人实际上采取了“一对一”的办法,两堆物体只要能建立起这种一对一的关系,就可以说明两堆物体的数量一样多。这种办法同样可以用在无穷上,看看要比较的两部分之间能否建立起这种一对一的关系。伽利略在整数与偶数之间建立的对应关系是:0 1 2 3 4 2 4 6 8 10 按这样的一种关系,给出一个整数,就可以找出一个偶数与之对应,给出的整数不同,与之相对应的偶数也不同;反过来,对于每一个偶数,都可以找到一个自然数与之对应,偶数不同,所对应的整数也不同,由此我们称整数与偶数之间建立了一对一的关系,所以我们说:“整数与偶数一样多”是正确的。这告诉我们,“无穷”是不能用“有限”中的法则来衡量的,许多对“有限”成立的性质,对“无穷”却未必成立。二变换 任给一个自然数n,如果n是偶数,则将它除以2;如果n是奇数,则将它乘以3,再加上1,我们称这种作法为对于数n的变换.例如,对于数5,按照上述规则进行一次变换得到。 35116.对16施行变换得 1628.将这种变换继续下去,有824, 422,221, 1314,422, 221,有趣的是,对于数5,按照上面所要求的规则不断变换下去,最终出现形如421421的重复.还可以以6为例按上述指定规则进行变换,得到63105168421421再如18,18928147221134175226134020105168我们发现在这种指定变换下,无论开始是哪个自然数,最终总得到形如421421的循环、重复.遗憾的是我们不能仅凭列举若干自然数,就断定对任何自然数n都具备这种性质。事实上,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谁能证明这一点。在竞赛中我们会遇到一些类似的变换,有时候是对一个数连续进行某种指定变换,有时候是对一组数连续进行某种指定变换。在纷乱多样的变化中,却隐藏着某种规律,而我们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就在于透过表面现象,从“万变”中揭示出“不变”的数量关系。例1 对任意两个不同的自然数,将其中较大的数换成这两数之差,称为一次变换。如对18和42可进行这样的连续变换:18,4218,2418,612,66,6。直到两数相同为止。问:对12345和54321进行这样的连续变换,最后得到的两个相同的数是几?为什么?解 如果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是a,那么这两个数之差与这两个数中的任何一个数的最大公约数也是a。因此在每次变换的过程中,所得两数的最大公约数始终不变,所以最后得到的两个相同的数就是它们的最大公约数。因为12345和54321的最大约数是3,所以最后得到的两个相同的数是3。说明 这个变换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求两数最大公约数的辗转相除法。例2 在图1中,对任意相邻的上下或左右两格中的数字同时加1或减1,这算作一次变换。经过若干次变换后,图1变为图2。问:图2中A格中的数字是几?解 每次变换都是在相邻的两格,我们将相邻的两格染上不同的颜色(如图3)。因为每次变换总是一个黑格与一个白格的数字同时加上或减1,所以所有黑格内的数字之和与所有白格内数字之和的差保持不变。因为图1的这个差是13,所以图2的这个差也是13。由(A12)1213得A13。例3 黑板上写着三个整数,任意擦去其中一个,将它改写成为其它两数之和减1,这样继续下去,最后得到3,1997,xx,问原来的三个数能否是2,2,2?解 答案是否定的。注意到2,2,2按照题设中的方式首先变换为2,2,3,再变换下去必定其中两个为偶数,一个为奇数(数值可以改变,但奇偶性不变)。但3,1997,xx是三个奇数,所以2,2,2永远不会按照所述方式变为3,1997,xx。想想练练1.黑板上写着115共15个数,每次任意擦去两个数,再写上这两个数的和减1。例如,擦掉5和11,要写上15。经过若干次后,黑板上就会剩下一个数,这个数是几?2.在黑板上任意写一个自然数,然后用与这个自然数互质并且大于1的最小自然数替换这个数,称为一次变换。问最多经过多少次变换,黑板上就会出现2?3.口袋里装有101张小纸片,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安全培训教师岗位证书课件
- 2025年榆林华源电力有限责任公司招聘(5人)模拟试卷及完整答案详解1套
- 2025春季中国电信实习生招聘模拟试卷含答案详解
- 2025年安徽皖信人力资源管理铜陵分公司招聘20人模拟试卷含答案详解
- 2025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青年就业见习计划招募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名师系列)
- 2025国家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综合办公室助理招聘4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必刷)
- 小学劳动安全培训制度课件
- 2025河北邯郸冀南新区选聘农村党务(村务)工作者11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年PCB制板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年上海市金融稳定发展研究中心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1套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广西公需科目真题续集(附答案)
- T/CECS 10214-2022钢面镁质复合风管
- DL∕T 5776-2018 水平定向钻敷设电力管线技术规定
- 完形填空完整版教学设计
- ICU患者的人文关怀课件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教案
- 放射培训考试习题及答案
- DB33∕1050-2016 城市建筑工程日照分析技术规程
- 道路、桥梁、隧道、地铁施工标准化手册(专业篇)
- 第十四章 环合反应天津大学
- 有机化学汪小兰 知识点总结 315化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