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二年级语文下册 朱德的扁担1教案 鄂教版.doc_第1页
2019-2020年二年级语文下册 朱德的扁担1教案 鄂教版.doc_第2页
2019-2020年二年级语文下册 朱德的扁担1教案 鄂教版.doc_第3页
2019-2020年二年级语文下册 朱德的扁担1教案 鄂教版.doc_第4页
2019-2020年二年级语文下册 朱德的扁担1教案 鄂教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年二年级语文下册 朱德的扁担1教案 鄂教版教学目标:1.会认15个生字和1个多音字,会写8个字,自主积累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学习课文,感悟朱德同志以身作则,与群众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教学重点:1.会认15个生字和1个多音字,会写8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1.按笔顺规则书写8个字。2.感悟朱德同志以身作则,与群众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词语卡片、课文朗读录音、课文插图。教学时数: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激趣引入。 1.今天,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个谜语,想猜一猜吗?请听:生在树上,落在肩上,干活躺下,休息靠墙。(这是扁担。)出示投影,板书:扁担。现在我国的农村,有的地方山路崎岖,还有很多东西如水、粮等需要用扁担来挑。在科技不发达的古时候,更是离不开肩挑手提。说起扁担,还有一个动人的故事呢! 2.板书课题: 朱德的扁担 3.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 相机简要介绍朱德及课文背景。(1928年4月底,朱德、陈毅率领一部分南昌起义和湘南暴动的队伍,来到井冈山,和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胜利会师。国民党把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千方百计想拔掉它。他们在军事上的一、二次“围剿”失败后,又实行经济封锁,妄图把红军饿死、冻死、困死。为了准备第三次反“围剿”,粉碎敌人的经济封锁,地下党组织积极动员群众为山上送粮。挑粮上山也成了红军的一项经常性工作。那年,朱德军长经常亲自带领战士们下山挑。)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将不认识的字作上记号,在有疑问的地方画上问号。 2.听课文朗读录音,通过听,你认识了哪些字,记住了哪些字? 3.把这篇课文读给同桌听,和同桌一起讨论识记生字,解决疑问,标出自然段。 4.指名分段朗读课文,互听互评,纠正字音。 5.质疑:初步理解以下词语 坳:山间平地。 围剿:包围起来消灭掉。 经济封锁:用强制的力量使跟外界经济联系断绝。 绵延:连续不断。 三、集中识字。 1.在本课中,你找出了哪些生字? 根据学生回答,贴出生字卡片: 朱(担)粮绝军令禁井冈坪战士脱肩浩荡 2.这一课的生字这么多,你能记住吗?有什么好办法? 3.将生字按难易分类,把容易识记的字卡拿出来指名认读。 如:担战士军令井冈山粮食 指出“担”是个多音字,本课读dn担子、扁担,还有一个读音是什么?(dn担心) 指导学生读好后鼻音:令粮 4.交流识字方法,引导学生记住形声字:粮禁坪浩荡 5.多种形式认读生字:同桌互读,小老师带读,指名读。 四、巩固练习。 1.游戏:识字大餐。 将学生分成两大组,每组选派一名代表上台,老师念出本课生字,学生指相对应的生字卡片,看谁指得又快又准确。指得快又对的为优胜。 2.再读课文,读准生字字音。你能把课文准确地读出来吗?指名朗读课文,集体纠正发音。 五、作业设计。将本课的生字和课文读给家人听。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开火车认读生字、词语。 2.指名朗读课文。 二、围绕“藏”和“找”学习课文。 1.过渡:我们上节课读过了这篇课文,课题是“朱德的扁担”。齐读课题。朱德用这根扁担干什么用?(挑粮上山。)为什么需要挑粮上山?(因为井冈山生产的粮食不多,不够山上的战士吃。如果粮食不够吃,战士们就会饿肚子。战士们吃不饱,就没力气打仗了。)你瞧,朱德正挑着担子从远处走来呢! 2.(出示投影)说说你看到的朱德。 回答后出示书中的句子:他头戴斗笠,挑着满满的一担稻谷和年轻的战士们一起走在崎岖的山路上。 从“满满”这个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这么满的一担粮食肯定很重。朱德爷爷肯定要用上九牛二虎之力,才能挑起这么满的一担粮食。这么重的一担粮食会把朱德爷爷的肩膀都压红了。可能还会流出血来。) 3.既然挑粮上山这么重要,为什么战士们还要把朱德的扁担藏起来呢?好好读读课文,想一想。(因为朱德同志工作很忙,还要挑粮上山,太累了。大家想,把扁担藏起来,朱德就不用挑了,这样就可以让他轻松点。如果朱德不挑粮,可以更加专心研究大事。战士们希望朱德不要过度疲劳。) 4.挑粮上山到底累在哪里?读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找一找。如:从井冈山到毛坪,有五六十里路,路很远,而且山高路陡,十分难走。尤其挑着粮食就更吃力了。 什么是“山高路陡”?什么是“崎岖”?引导学生看图想象挑粮的困难。 (山很高,路也不平。路上有很多石头,不像我们现在的水泥路。而且路很窄。下山时,石头一绊很容易跌倒。如果下过雨,战士们挑粮上山就更困难,路很滑,但是他们挑着担子,不能用手帮忙。) 5.刚才通过大家的想象,把挑粮的困难再现到了我们的面前。现在,你能用读表现出来吗?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6.过渡:是呀,这些就是战士们藏扁担的原因所在。一个“藏”字,让你体会到了什么呢?(从“藏”字,我体会到战士们非常关心朱德军长,从“藏”字,我也知道大家非常敬爱朱德。这种体贴和关心,其实也是一种爱戴。)真是“藏中见真情”啊! 7.战士们这种情有没有实现呢? 出示课文中的句子:朱德又找来毛竹,亲自动手削了一根新扁担,还在扁担上写了八个醒目的大字:“朱德扁担不准乱拿”。 朱德的找扁担又让你体会到了什么?(我觉得朱德作为军长,带头挑粮,非常负责。朱德很爱战士们,很爱部队,很乐意为部队做事。) 是的,朱德愿意与同事们同甘共苦。这就让大家更加敬爱朱德同志了。课文里的一个“找”字,也让我们看见了他以身作则,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 三、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1.读到这里,你明白第一自然段这首歌谣的含义了吗? 2.指名读歌谣,说说自己的理解。 这首歌谣表现了老百姓对朱德的爱戴和信任,有了像朱德这样和战士同甘共苦的首长,一定可以粉碎敌人的围剿。 四、总结补充。 1.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想法? 2.你还想知道更多关于朱德的故事吗?请阅读朱德的故事等课外书。 第三课时 一、检查复习。 1.朗读课文。 2.检查认字情况。 (1)抽读生字卡片: 朱(担)粮绝军令禁井冈坪战士脱肩浩荡 (2)找朋友:给生字口头组词。 二、指导写字。 1.出示要写字卡片:朱担粮军井战士肩 指名认读这几个字,明确这8个字是要求能认会写的。 2.合作学习,识记字形。 跟同桌讨论学习,读字音看字形,看看可以用什么办法记住这个字的音形。 指名汇报自学情况,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识记方法。 如加偏旁:“未”字加一撇变成“朱”;“车”字戴帽子变成“军”; 用比较的方法记住:旦担良粮站战 开井土士房肩 3.指导书写。 (1)指名书空,强调字的笔顺。 (2)引导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3)说说在书写时该注意什么。 朱:第一笔“撇”,要写得短一点,不要连在第二横上。 军:上面部分是“秃宝盖”,不是“宝盖头”,最后一笔是“竖”。 士:下面一横要写得比上面一横短。 肩:下面不要写成“月”,而是要把“月”的第一笔变成“竖”。 4.学生练写两个,教师巡视,提醒学生注意写字和执笔的姿势。 三、巩固练习。 1.随堂听写本课生字:朱担粮军井战士肩 2.给生字组词。 粮( )军( )井( )肩( ) 战( )士( )担( ) 附送:2019-2020年二年级语文下册 朱德的扁担2教案 浙教版教学目标:1.认识17个字,一个多音字,会写8个字。自主积累词语。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了解红军革命根据地军民齐心协力、粉碎敌人围剿的历史背景,使学生受到光荣的传统教育。教学重点:1.认识17个字,一个多音字,会写8个字。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学难点:感悟文中所蕴涵的情感。教学准备:课前搜集红军革命根据地和与朱德有关资料。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1.出示扁担的图片,让学生说说这是什么?它可以用来做什么呢?2.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朱德的扁担。3.齐读课题,读准轻声音节“扁担”。4.针对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学生自由发言。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1.学生自由读课文,找出课文中要求认识的字。2.同桌互相检查生字的读音,读一读,帮一帮。3.教师抽读: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4.出示带有生字的句子读一读。5.指名分段读课文,大家评价。6.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跟着默读,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7.学生再读课文,找出不理解的词语。自主质疑。8.齐读课文,把课文读流利。第二课时一、复习。1.认读生字词语卡片。二、介绍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介绍朱德,朗读歌谣。1.学生自主汇报搜集的朱德的资料,教师补充。2.介绍故事发生的背景。3.出示歌谣,学生朗读。自由读,指名读,评读,齐读。4.过度:听到这首歌,令人情不自禁想起那流传以久的朱德扁担的故事。三、感悟课文。1.出示扁担图片,朱德用这根扁担做什么用呢?(挑粮上山。)2.为什么需要挑粮上山呢?(自由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指名读出相关语句,然后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全班齐读。)3.出示朱德挑粮图,说说你看到的朱德。4.出示句子:他头戴斗笠,挑着满满一担稻谷和年轻的战士们一起走在崎岖的山路上。(1)学生读句子,说说你理解了什么?(2)“满满”一词,你从中体会到什么?5.挑粮上山到底累在哪里?读第三自然段,找一找。6.战士们为什么要把朱德的扁担藏起来呢?学生默读第四自然段,指名反馈。学生齐读课文。7.朱德和战士们是怎样挑粮的呢?(1)指名朗读。(2)分组表演挑粮的过程。(3)自由组合表演。8.战士们这么做有没有阻止朱德挑粮呢?默读课文,指名反馈。9.教师小结:朱德愿意与战士们同甘共苦,这就让大家更加敬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