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选择题常见错误及解决问题的方法.ppt_第1页
2011选择题常见错误及解决问题的方法.ppt_第2页
2011选择题常见错误及解决问题的方法.ppt_第3页
2011选择题常见错误及解决问题的方法.ppt_第4页
2011选择题常见错误及解决问题的方法.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1高中历史二轮复习选择题训练、解法和技巧,选择题常见错误及解决问题的方法,本课涉及到的考点有:四大发明;中共八大和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的加强;海禁政策、启蒙运动、五四运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多极化的趋势、文艺复兴、三民主义、新中国成立时期三大民主制度、洋务运动、英国的权利法案,本课需要解决的问题,1、选择题中有哪些常见的错误2、减少错误的方法,通过例题介绍,了解学生的解题过程思路,最后教师总结,1、下列有关我国古代四大发明的表述,正确的是A.西汉时期蔡伦改进了造纸术B.隋唐时期已经有了活字印刷的书籍C.唐朝时发明了管形火器“突火枪”。D.宋代在航海交通上已普遍使用指南针,D,【想一想能告诉我你的方法吗】,总结:本题学生常见错误就是对知识点记忆不牢,容易张冠李戴,可以对备选答案进行排除,最后得出正确答案。,2、某思想家说“(英国)是世界上抵制国王达到节制君权的唯一国家,它通过不断的努力,终于建立了合理的政府;在这个政府里,君主有无限的权力去做好事,如果想做坏事,那就双手被缚了。”下列各项中,能够说明这一观点的史实依据是英国()A议会的出现B议会通过权利法案C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D克伦威尔就任“护国主”,B,总结:本题很多学生容易误选A,题干中国王的权利被限制,实际上是在权利法案颁布的时候,英国议会在不同时期的权利是不一样的,对史实不清就造成辨别失误,解法:可以用概念定位的方法找出正确的答案,了解备选答案中权利法案的内容就知道题干中内容与之相符合,3、中共八大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都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精神都明确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任务都提出了实行改革开放这两个会议有一定的继承性A.B.C.D.,A,总结:本题是两大会议的比较,如果对题干的内容不了解,就无法比较,就会混淆是非,解法:可以找出一个你最有把握的答案,你认为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用排除法排除,也可以根据题干的内容对备选答案依次进行比较得出答案,4、著名史学家黄仁宇认为“隋唐宋组成的第二帝国带开放性,相对之下,明清组成的第三帝国则带收敛性。”这里的“收敛性”具体表现在()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废宰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军机大臣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人民不得擅自出海与外国互市,对外贸易只能在官方主持下进行ABCD,C,总结:本题很多学生会误选D,对史实不清,那些是宋朝的哪些是明清的不了解,就会判断失误,解法:对这类题型如果对史实了解很清楚可以用依次排列法,一一对应,准确率高,也可以选定一个绝对正确或绝对错误的答案为基点,然后顺藤摸瓜,选出答案,本题知道通判是北宋时期的官职,很快即可判断答案,5、我不想变成上帝,或居住在永恒之中,或者把天地抱在怀里,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人的幸福。”这种观点最有可能产生于()A8世纪B9世纪C15世纪D19世纪,C,总结;本题学生如果不了解题干中内容属于什么历史事件,就无法判断时间,就会答非所问,本题在解题时可以先找到题干中主干语,看符合什么历史事件,再用时间定位的方法找出正确答案,6、佩弗在远东中说“1912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这种政体悲惨地结束了。然而,失败的并不是这种政体,而是一代人。”对此理解不正确()A“荒唐可笑”是因为仿制品不适合中国国情B由于当时领导者的局限性,这种政体在中国失败C“悲惨地结束”是指辛亥革命没有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D“仿制品”是指共和政体、三权分立、联邦制等政治体,D,本题学生容易因审题不清楚容易选错,要求选错误的答案,最后把正确的答案选出,或者理解有误把C选出来,犯了因果倒置的错误,解法:可以用教材定位的方法,判断出ABC的说法符合教材说法,所以是正确的,再看D项不符合史实,7、下列关于中国近代维新思想、民主革命思想和激进民主主义(新文化运动时期)思想的评价,哪项不是它们的共同点A都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B.都有广泛的社会基础C都是向西方学习的产物D.都是进步的和爱国的思想,B,本题是逆向思维判断,不能审题有误,许多学生不能找出题干中关键词,结论就容易出错,解法:可以用关键词定位的方法,判断出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改革或运动,再与教材说法相联系就可以得出正确答案,8、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中说到“辛亥革命时期的人文思潮虽然有对人的价值的发现,但它的灵魂不是对个人理性的高扬,而是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国家和民族的独立解放紧密结合在一起。”这一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A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不够充分B中国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深重C三民主义思想存在严重缺陷D中国传统文化压抑扼杀人性,B,本题中学生因审题不清,容易出现主次颠倒的现象,找不到题干出现的主要原因,从而判断失误,解法:可以用理论定位的方法,找到题干中最关键的一段话,作为结果然后对备选答案进行原因辨别,不难发现责任感的产生主要是民族危机的出现这一原因,9、右图是1896年李鸿章出访德国期间,与赋闲在家的德国前宰相俾斯麦会谈的一幅历史照片,李鸿章最可能谈及的主题是()A购置军火,学习德国强国之道B避难欧洲,西欧诸国风光秀丽C寻找帮助,甲午战争中战胜日本D引进技术,发展民族资本主义,A,本题学生很容易选择C,对题干审题不清,没有对备选答案进行仔细辨别,题干中时间与备选答案时间要把握好。,解法:可以用吻合定位的方法,对备选答案进行辨别,看是否表述错误,再看是否符合史实,三看是否符合题干意思即可,10、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不同,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A确立了政治协商制度B标志着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成C提出了民族区域自治D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法律保证,1949年,1956年,1949年,D,本题常见的错误是学生混淆概念,搞不清楚民族区域自治何时提出或正式确认,从而判断错误,解法:可以用时间定位法进行排除,符合题干1954年即为正确答案,11、近代以来,英、德两国通过不同方式,先后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以下关于两国政治制度相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君主为国家最高元首B.内阁首脑对君主负责(不符合英国)C.议会是国家权力中心(不符合德国)D.带有鲜明的专制色彩(不符合英国),本题常见错误,学生对资产阶级代议制的问题搞不清楚,出现判断失误,解法:可以用辨别选项的方法,看判断是否有误,再看是否符合史实,看是否符合题意,12、17世纪的英国革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下列各项中最能表明这一性质的是A.采取武装斗争方式打败了王军。B.没收、出卖王室土地,废除地主对国家的封建义务C.处死国王查理一世D.1649年5月英国宣布为共和国,B,本题常见错误会出现以偏概全,因选项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学生容易误选,忽视最有说服力的选项,解法:先根据题干要求,进行判断运用优选法,逐个比较。分析备选项,找出最佳答案。谨防以偏概全的错误,混淆是非、因果倒置答非所问、主次颠倒、以偏概全,思考:,1、学生解题中的常见错误有哪些?,、,2、减少错误的方法有哪些?,时间定位、教材定位,理论定位、关键词定位、吻合度定位,辨别选项法:,辨别是否符合题干内容辨别是否否符合史实是否表述正确,定位法,1、某学校组织了一次主题为“和睦大家庭”的民族关系图片展,展览内容按20世纪的不同年代分为若干板块,在60年代板块中可能展出的图片是A.共同纲领封面(1949年)B.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片断(1954年)C.西藏自治区成立大会D.内蒙古自治区成立30周年庆典(1977年),C,模拟演练,2、明代冯梦龙有诗感叹说“春秋篡弑叹纷然,宋鲁杀君只隔年。列国若能辞贿赂,乱臣贼子岂安眠!”材料反映的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A“赫赤宗周,褒姒灭之”B“天下无道,礼乐征伐自诸侯出”C“王室衰微,群雄逐鹿”D“公田不治”,“私田”发展,D,3、法国著名学者雷奈格鲁塞的东方的文明写道“秦代在历史上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周时已有的中国的力量,由它一个最有生气的成分聚合、集中起来,提高到权力的顶峰。”符合上述观点的是()A中央集权制度形成B实现了国家统一C君主专制制度进一步加强D创立三公九卿制,A,4、1950年中苏两国签署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2001年中俄等六国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这两次外交活动表明中国始终A.坚定奉行友好结盟政策B.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C.积极开展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