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新型散热器叠压机的设计(全套图纸三维).pdf_第1页
毕业设计(论文)-新型散热器叠压机的设计(全套图纸三维).pdf_第2页
毕业设计(论文)-新型散热器叠压机的设计(全套图纸三维).pdf_第3页
毕业设计(论文)-新型散热器叠压机的设计(全套图纸三维).pdf_第4页
毕业设计(论文)-新型散热器叠压机的设计(全套图纸三维).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题 目 新型散热器叠压机的设计 学 院 工业制造学院 专 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学生姓名 学 号 年级 指导教师 职称 二 0 一五 年 三 月二十四日 目 录 摘要摘要 . 4 Abstract . 5 第一章、绪论第一章、绪论 . 6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历史意义 . 8 1.2 散热器叠压机的发展现状及应用 . 10 第二章、散热器叠压机总体结构的设计第二章、散热器叠压机总体结构的设计 . 12 2.1 新型散热器叠压机的结构和方案的设计 . 13 2.1.1 机械结构总体方案与布局 . 14 2.1.2 新型散热器叠压机的工作原理 . 15 2.1.3 课题研究的内容 . 16 2.1.3.1 Solidworks 设计基础 . 16 2.1.3.2 草图绘制 . 17 2.1.3.3 基准特征,参考几何体的创建 . 17 2.1.3.4 拉伸、旋转、扫描和放样特征建 . 18 2.1.3.5 工程图的设计 . 19 2.1.3.6 装配设计 . 20 2.2 机械传动部分的设计计算 . 24 2.2.1 气缸的选型计算 . 26 2.2.2 直线导杆副的选型计算 . 27 2.2.3 机架设计的一般要求 . 27 第三章、散热器叠压机各部分强度的校核第三章、散热器叠压机各部分强度的校核 . 12 3.1 轴承强度的校核 . 29 3.2 方管强度的校核 . 29 第四章第四章 散热器叠压机中关键零件的受力分析散热器叠压机中关键零件的受力分析 . 29 4.1 导杆的有限元应力分析 . 27 第五章第五章 三维软件设计总结三维软件设计总结 . 31 结论结论 . 32 致谢致谢 . 33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 34 全套图纸,加全套图纸,加 153893706 摘 要 人类社会不断地在发展,各行各业的设备和工艺也在不断进步和改良。散热器 叠压机自 1870 年被发明以来,经过两个世纪的发展,已被广大散热器加工制造厂家 广泛采用。特别是第三次工业革命带来了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使散热器叠压机 的发展步入了一个新纪元。 如今,无论从散热器的叠压数量,叠压质量经济效益等各方面来衡量,它已经 远远超越了以往的传统的叠压装备,并成为各国争相发展的行业。散热器叠压机是 以通过针对散热器铝板四个角落进行叠压为主体叠压机械。其特点是能够根据通过 人工放散热器到叠压机下面后,四周的气缸驱动燕尾块机构进行定位,工作人员只 要按下启动按钮就可以对散热器的边进行自动叠铆。它与其它类似设备相比,不仅 具有行程可调,环保节能等优点,而且运行可靠,易于实现自动化、集中化控制, 特别是对高产高效的散热器叠压工艺,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散热器叠压机已成为散 热器加工设备中的关键设备。目前,我国散热器叠压设备越来越普及,特别是制造 空调和一些特定的公司,广泛采用该设备。 关键词:关键词:散热器、叠压设备、叠铆、自动化 absraote Pneumatic manipulator is a automated devices that can mimic the human hand and arm movements to do something,aslo can according to a fixed procedure to moving objects or control tools. It can replace the heavy labor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production mechanization and automation, and can work in dangerous working environments to protect the personal safety, Therefore widely used in machine building, metallurgy, electronics, light industry and atomic energy sectors. This article is mainly of the pneumatic manipulator the overall design, and pneumatic design. This mechanism of manipulator includes cylinders and claws and connectors parts, it can move according to the due track on the movement of grabbing, carrying and unloading. The pneumatic part of the design is primarily to choose the right valves and design a reasonable pneumatic control loop, by controlling and regulating pressure, flow and direction of the compressed air to make it get the necessary strength, speed and changed the direction of movement in the prescribed procedure work.It can replace the heavy labor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production mechanization and automation, and can work in dangerous working environments to protect the personal safety, Therefore widely used in machine building, metallurgy, electronics, light industry and atomic .The principle, technical pare- maters, transmiting system and main parts. Key word: pneumatic manipulator; cylinder; pneumatic loop; Four degrees of freedom. 第一章第一章 绪论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历史意义课题的研究背景和历史意义 机械工业是国民的装备部,是为国民经济提供装备和为人民生活提供耐 用消费品的产业。不论是传统产业,还是新兴产业,都离不开各种各样的机械 装备,机械工业所提供装备的性能、质量和成本,对国民经济各部门技术进步 和经济效益有很大的和直接的影响。 机械工业的规模和技术水平是衡量国家经 济实力和科学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因此,世界各国都把发展机械工业作为发 展本国经济的战略重点之一。 机械工程的服务领域广阔而多面, 凡是使用机械、 工具,以至能源和材料生产的部门,都需要机械工程的服务。概括说来,现代 机械工程有五大服务领域:研制和提供能量转换机械、研制和提供用以生产各 种产品的机械、研制和提供从事各种服务的机械、研制和提供家庭和个人生活 中应用的机械、研制和提供各种机械武器。 不论服务于哪一领域,机械工程的工作内容基本相同,主要有: 建立和发展机械工程的工程理论基础。例如,研究力和运动的工程力学和流体 力学;研究金属和非金属材料的性能,及其应用的工程材料学;研究热能的产 生、 传导和转换的热力学; 研究各类有独立功能的机械元件的工作原理、 结构、 设计和计算的机械原理和机械零件学; 研究金属和非金属的成形和切削加工的 金属工艺学和非金属工艺学等等。 研究、设计和发展新的机械产品,不断改进现有机械产品和生产新一代 机械产品,以适应当前和将来的需要。机械产品的生产,包括:生产设施的规 划和实现;生产计划的制订和生产调度;编制和贯彻制造工艺;设计和制造工 具、模具;确定劳动定额和材料定额;组织加工、装配、试车和包装发运;对 产品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机械制造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机械一般是由许多各 有独特的成形、加工过程的精密零件组装而成的复杂的制品。生产批量有单件 和小批,也有中批、大批,直至大量生产。销售对象遍及全部产业和个人、家 庭。而且销售量在社会经济状况的影响下,可能出现很大的波动。因此,机械 制造企业的管理和经营特别复杂,企业的生产管理、规划和经营等的研究也多 是肇始于机械工业。 近年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机械设备在机械工业中的地位也日益显 著,当今世界电子技术迅速发展,微处理器、微型计算机在各技术领域得到了 广泛应用,对各领域技术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一个较完善的机电一 体化系统,应包含以下几个基本要素:机械本体、动力与驱动部分、执行机构、 传感测试部分、控制及信息处理部分。机电一体化是系统技术、计算机与信息 处理技术、自动控制技术、检测传感技术、伺服传动技术和机械技术等多学科 技术领域综合交叉的技术密集型系统工程。 对于选择新型散热器叠压机的设计作为这次的题目,我觉得一个好的机 械设备是实现产品的质量,保证工作效率、节约能源、降低成本的重要手段, 是企业进行生产准备,计划调度、加工操作、生产安全、技术检测和健全劳动 组织的重要依据,也是企业上品种、上质量、上水平,加速产品更新,提高经 济效益的技术保证。然而机械设备又是机械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论是传统 的散热器叠压设备, 还是现代散热器叠压设备, 散热器叠压机都是十分重要的。 因此, 好的散热器叠压的设计可以提高产品劳动生产率, 保证和提高加工精度, 降低生产成本等,从而使产品在保证精度的前提下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企业信息化的要求,企业对散热器叠压设备的设计及制 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们这些即将大学毕业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的学生,要进行对本专业所学习的知识进行综合的运用和掌握,为此我们要进 行毕业设计,要自己动手进行思考问题,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贡献力 量,也要从此迈出展现自己价值的第一步。 传统的实现散热器叠压的方法都是依靠人工的方式,这样工作效率低下, 质量得不到保证,而本课题所设计的新型散热器叠压机,能够实现散热器的自 动叠加,在人工叠加的基础上面大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劳动成本,特 别与发达国家的散热器叠压设备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因此新型散热器叠 压机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1.2 散热器叠压机的发展现状及应用散热器叠压机的发展现状及应用 目前,国外已大量应用此类设备,新型散热器叠压机已成为国内外散热器 加工制造行业对散热器进行加工制造的主要设备之一。 机械工程的服务领域广阔而多面,凡是使用机械、工具,以至能源和材 料生产的部门,都需要机械工程的服务。概括说来,现代机械工程有五大服务 领域:研制和提供能量转换机械、研制和提供用以生产各种产品的机械、研制 和提供从事各种服务的机械、研制和提供家庭和个人生活中应用的机械、研制 和提供各种机械武器。 散热器叠压机作为散热器加工制造行业设备的一种,得到了越来越广泛 的应用的发展,尤其是一些空调,冰箱,电视电器产品制造公司。通过不断地 改善该设备的机械结构和合理的叠铆工艺,来生产加工出高效,高质量的散热 器产品来,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散热器叠压机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不断 应用在散热器这个单一的产品上,还可以应用到各种类型的需要叠铆的产品 中。 第二章第二章 散热器叠压机总体结构的设计散热器叠压机总体结构的设计 2.1 新型散热器叠压机的结构和方案的设计新型散热器叠压机的结构和方案的设计 2.1.1 机械结构总体方案与布局机械结构总体方案与布局 新型散热器叠压机是一种对散热器铝板进行自动化叠铆的设备,通过人 工放置待叠铆的散热铝板产品在散热器叠压机的叠铆工装上面, 然后通过气缸 通过推动叠铆工装来实现叠铆模具的上升和下降, 通过光电传感器来感应有无 工件在工装上面,从而来决定各个气缸的动作,来实现散热器的叠铆。其结构 布局图如下: 2.1.2 新型散热器叠压机的工作原理新型散热器叠压机的工作原理 散热器叠压机工作原理为: 通过人工放置待叠铆的散热铝板产品在散热器 叠压机的叠铆工装上面, 然后通过气缸通过推动叠铆工装来实现叠铆模具的上 升和下降,通过光电传感器来感应有无工件在工装上面,从而来决定各个气缸 的动作,来实现散热器的叠铆。 2.1.3 课题研究的内容课题研究的内容 本论文主要研究运用 SolidWorks 对散热器叠压机进行设计。在设计过程中,了 解 SolidWorks 的各种功能。 SolidWorks 公司成立于 1993 年,由 PTC 公司的技术副总裁与 CV 公司的副总裁 发起,总部位于马萨诸州的康克尔郡(Concord,Massachusetts)内。当初的目标是 希望在每一个工程师的桌面上提供一套具有生产力的实体模型设计系统。从 1995 年 推出第一套 SolidWorks 三维机械设计软件至今已经拥有位于全球的办事处,并经由 300 家经销商在全球 140 个国家进行销售与分销该产品。1997 年,Solidworks 被法 国达索(Dassault Systemes)公司收购,作为达索中端主流市场的主打品牌。 SolidWorks 软件是世界上第一个基于 Windows 开发的三维 CAD 系统。由于技术创新 符合 CAD 技术的发展潮流和趋势,SolidWorks 公司于两年间成为 CAD/CAM 产业中获 利最高的公司。良好的财务状况和用户支持使得 SolidWorks 每年都有数十乃至数百 项的技术创新,公司也获得了很多荣誉。该系统在 1995-1999 年获得全球微机平台 CAD 系统评比第一名。 从 1995 年至今, 已经累计获得十七项国际大奖。 其中仅从 1999 年起,美国权威的 CAD 专业杂志 CADENCE 连续 4 年授予 SolidWorks 最佳编辑奖,以 表彰 SolidWorks 的创新、活力和简明。至此,SolidWorks 所遵循的易用、稳定和创 新三大原则得到了全面的落实和证明,使用它,设计师大大缩短了设计时间,产品 快速、高效地投向了市场。 由于 SolidWorks 出色的技术和市场表现,不仅成为 CAD 行业的一颗耀眼的明 星,也成为华尔街青睐的对象。终于在 1997 年由法国达索公司以三亿一千万美元的 高额市值将 SolidWorks 全资并购。公司原来的风险投资商和股东,以一千三百万美 元的风险投资, 获得了高额的回报, 创造了CAD行业的世界纪录。 并购后的SolidWorks 以原来的品牌和管理技术队伍继续独立运作,成为 CAD 行业一家高素质的专业化公 司。SolidWorks 三维机械设计软件也成为达索企业中最具竞争力的 CAD 产品。 由于使用了 Windows OLE 技术、直观式设计技术、先进的 parasolid 内核(由 剑桥提供)以及良好的与第三方软件的集成技术。SolidWorks 成为全球装机量最大、 最好用的软件。资料显示,目前全球发放的 SolidWorks 软件使用许可约 28 万,涉 及航空航天、机车、食品、机械、国防、交通、模具、电子通讯、医疗器械、娱乐 工业、日用品/消费品、离散制造等分布于全球 100 多个国家的约 3 万 1 千家企业。 在教育市场上, 每年来自全球4, 300所教育机构的近145, 000名学生通过SolidWorks 的培训课程。 据世界上著名的人才招聘网站检索,与其它 3D CAD 软件相比,SolidWorks 相 关的招聘广告比其它软件的总合还要多,这一事实说明了越来越多的工程师和设计 者使用 SolidWorks 三维软件,越来越多的企业需要 SolidWorks 人才。Solidworks 软件功能强大,易于操作,界面人性化,技术创新,组件繁多是 SolidWorks 的五大 特点。 使得 SolidWorks 三维软件成为目前全球领先的三维 CAD 解决方案。 SolidWorks 在设计时能够为用户提供不同的设计方案,通过方案的筛选,工程师能从中选择合 适的方案,从而在设计过程中降低设计的错误以及提高产品质量。在目前市场上所 见到的三维 CAD 解决方案中,SolidWorks 是设计过程比较简便又通俗易懂的软件之 一。它不仅提供如此人性化的系统,同时对每个工程师和设计者,乃至整个机械行 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基础。SolidWorks 软件是世界上第一个基于 Windows 开发的三 维 CAD 系统,由于技术创新符合 CAD 技术的发展潮流和趋势,SolidWorks 公司于两 年间成为 CAD/CAM 产业中获利最高的公司。良好的财务状况和用户支持使得 SolidWorks 每年都有数十乃至数百项的技术创新,公司也获得了很多荣誉。该系统 在 1995-1999 年获得全球微机平台 CAD 系统评比第一名;从 1995 年至今,已经累计 获得十七项国际大奖,其中仅从 1999 年起,美国权威的 CAD 专业杂志 CADENCE 连续 4 年授予 SolidWorks 最佳编辑奖,以表彰 SolidWorks 的创新、活力和简明。至此, SolidWorks 所遵循的易用、稳定和创新三大原则得到了全面的落实和证明,使用它, 设计师大大缩短了设计时间,产品快速、高效地投向了市场。由于 SolidWorks 出色 的技术和市场表现,不仅成为 CAD 行业的一颗耀眼的明星,也成为华尔街青睐的对 象。终于在 1997 年由法国达索公司以三亿一千万美元的高额市值将 SolidWorks 全 资并购。公司原来的风险投资商和股东,以一千三百万美元的风险投资,获得了高 额的回报,创造了 CAD 行业的世界纪录。并购后的 SolidWorks 以原来的品牌和管理 技术队伍继续独立运作,成为 CAD 行业一家高素质的专业化公司,SolidWorks 三维 机械设计软件也成为达索企业中最具竞争力的 CAD 产品。 由于使用了 Windows OLE 技术、直观式设计技术、先进的 parasolid 内(由剑 桥提供)以及良好的与第三方软件的集成技术,SolidWorks 成为全球装机量最大、 最好用的软件。资料显示,目前全球发放的 SolidWorks 软件使用许可约 28 万,涉 及航空航天、机车、食品、机械、国防、交通、模具、电子通讯、医疗器械、娱乐 工业、日用品/消费品、离散制造等分布于全球 100 多个国家的约 3 万 1 千家企业。 在教育市场上, 每年来自全球4, 300所教育机构的近145, 000名学生通过SolidWorks 的培训课程。 据世界上著名的人才网站检索, 与其它 3D CAD 系统相比, 与 SolidWorks 相关的招聘广告比其它软件的总和还要多,这比较客观地说明了越来越多的工程师 使用 SolidWorks,越来越多的企业雇佣 SolidWorks 人才。据统计,全世界用户每年 使用 SolidWorks 的时间已达 5500 万小时。 在美国,包括麻省理工学院(MIT)、斯坦福大学等在内的著名大学已经把 SolidWorks 列为制造专业的必修课,国内的一些大学(教育机构)如哈尔滨工业大 学、清华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大 连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也在应用 SolidWorks 进行教学。 Solidworks 软件功能强大,组件繁多。 Solidworks 有功能强大、易学易用和技术 创新三大特点,这使得 SolidWorks 成为领先的、主流的三维 CAD 解决方案。 SolidWorks 能够提供不同的设计方案、减少设计过程中的错误以及提高产品质量。 SolidWorks 不仅提供如此强大的功能,而且对每个工程师和设计者来说,操作简单 方便、易学易用。 SolidWorks 在现今社会阶段逐渐广泛应用, 并且 SolidWorks 公司对中国市场 重点开发,日后 SolidWorks 应用将会更加完善,更加普遍。通过前文对 SolidWorks 的深入了解后,往后会对 SolidWorks 进行个别应用的分析,如建模,装配,工程图, 力学分析等。 2.1.3.1 SolidWorks 设计基础设计基础 熟悉 SolidWorks 的工作环境; 了解 SolidWorks 的命令, 掌握在 SolidWorks 工作 环境中文件的打开、保存、导入等基本操作,掌握三维建模流程。 2.1.3.2 草图绘制草图绘制 掌握点、直线、矩形、弧度圆等基本图形的绘制方法;掌握样条、文字等高级几 何图形的绘制方法;理解集合约束的概念并在草图绘制中熟练应用几何约束;熟练 应用阵列、实体转换等草图绘制工具;能综合应用各种草图绘制实体和利用草图绘 制工具完成草图绘。 2.1.3.3 基准特征基准特征-参考几何体的创建参考几何体的创建 清楚明白基于特征的建模方式、参数化思想等概念;灵活运用各种建立基准点的 方法;灵活运用各种建立基准轴方法;灵活运用各种建立基准面的方法;灵活运用 坐标系的建立方法;能根据建模需要综合应用各种参考几何体。 2.1.3.4 拉伸、旋转、扫描和放样特征建模拉伸、旋转、扫描和放样特征建模 灵活运用拉伸特征的概念与建立方法;灵活运用旋转特征的概念与建立方法;掌 握扫描特征的概念与建立方法;灵活运用放样特征的概念与建立方法;通过实践能 够准确分析零件的特征,灵活运用拉伸和旋转也正建立三维模型。综合应用扫描、 放样、弯曲、镜向、阵列等特征建立各种实体。 2.1.3.5 工程图设计工程图设计 灵活运用用户自定义工程图格式文件的方法; 灵活运用建立标准三视图, 剖视图, 断面图,局部图,辅助视图等方法;灵活运用各种注释的方法。 2.1.3.5 装配设计装配设计 灵活运用自底向上的装配方法;灵活运用生成装配体爆炸图的方法;灵活运用 SolidWorks 智能装配技术;灵活运用装配体零部件的状态和属性控制,并能够在装 配体中设计子装配体;灵活运用干涉检查;灵活运用自上向下的装配方法;灵活运 用在装配模型工程图中添加零件序号;灵活运用生成装配体材料明细表的方法。 2.2 机械机械传动传动部分的设计计部分的设计计算算 2.2.1 气缸的选型计算气缸的选型计算 根据系统工况可知,叠铆装置是通过气缸推动叠铆模具进行工作的,根据已知 条件可知:散热铝板长宽分别为 600X300X0.2mm,材料为铝板,根据质量公式: M=VXP 可知 M=0.6X0.3X0.2X2600=3.6KG; 已知叠压机的上面工装、铝板重量以及其他零部件的总重量为 30KG,根据公式 F=P*S=0.5(取气压 0.6Mpa)*S,可得 S=31.5mm。式中: F 是所需要的输出力; P 是系统压力; S 就是活塞面积; n 是安全系数,一般气缸水平使用取 0.7,垂直使用取 0.5; 于是算出气缸缸径为 63mm,行程根据实际情况我们选择 150,所以我们选择 AIRTAC63X150 双轴气缸。 2.2.2 直线导杆副的选型计算直线导杆副的选型计算 1 直线轴承的选择 POM 工程式塑料保持器适用于 2080CC 工作测试;钢保持器适用于为 4080CC工作温度;不锈钢轴承适合于水、蒸气、硝酸等腐蚀介质及真空工作场 合,轴承型号按下述计算公式确定。 硬度系数 FH:硬度 HRC58 以上,FH=1.0;硬度 HRC52-58,FH=0.6-1.0。 温度系数 FT:工作温度小于 100oC,FT=1.0,工作温度 100oC-125oC, FT=1.0-0.95。 接触系数 FC: 每根轴装一套轴承,FC=1.0 每根轴装二套轴承,FC=0.81 每根轴装三套轴承,FC=0.72 每根轴装四套轴承,FC=0.66 载荷系数 FW: 运行速度小于 15 米/分钟,无冲击、无振动,FW=1.0-1.5; 运行速度小于 60 米/分钟,微小冲或振动,FW=1.5-2.0; 运行速度大于 60 米/分钟,或有较大冲击、振动,FW=2.0-5.0。 时间寿命 Lh=(10000*L) /2 *L(S*n1*60) (位单:h 小时) L:长度寿命 (万米), LS:工作行程 (米), N1:每分钟往复次数 已知行程 L=0.1 米,工作温度 60oC,每分钟往复次数 n1=20,微小冲击,轴承 工作载荷 PC=200Kg,硬度大于 HRC60,期望寿命 Lh=5000 小时,试选择轴承型号。 根据本次载荷重量为 2000N,我们选用两个导向光杆加上丝杆螺母,这样滑动 轴承的所受负载就平均分配,上下六个滑动轴承分别连接底板和连接上固定圆盘, 两边轴承座为固定式的,中间六个为可以随着丝杆螺母上下滑动。六个导向光杆加 上丝杆螺母,这样每个导向光杆的滑动轴承处的所受负载为 166N。本次设计中所选 择的滑动轴承为带法兰形状的。根据每个滑动轴承的负载承受 166N,我们选用滑动 轴承为 LMF20,轴承中间孔径为 20mm,这样导向光杆的直径也为 20mm。 2.直线轴承安装: 轴承座孔公差推荐采用 H7、J7 级,直线轴公差推荐采用 g6、h6 级,轴承安装 必须用台阶芯轴压入;直线轴安装必须对准轴承孔插入,动作轻缓,轴倾斜插入会 导至保持器变型 和钢球脱落,轴承安装方向应按照表 1 所示,可以提高轴承承载能 力,延长寿命。 轴承座孔有可能压缩轴承,引志游隙变小,此时用手转动直线轴,如果轴能接 触钢球且能轻松转动, 配合游隙为 0+0.01mm;如果稍加力才能转动, 配合游隙 为-0.010mm(已过盈);如果加力也不能转动,配合游隙已多于 0.01mm,这种情 况钢球直线时可能同时作滑动,会降低轴承和轴的作用寿命,只有在轻载、低速且 定心要求高的情况下才可采用。调整型、开口型轴承内、外径在割口前测量,割口 后会有一些弹性变形,配合游隙应装入轴承座内测量(钢保持器轴承、KH 轴承情况 类似)。游隙可调节的轴承座调节方向应和轴承割口方向垂直以保证游隙均匀,直 线轴承结构特点不能作旋转运动,同时要求有良好的导向性,所以直线 轴承一般以 二根轴+四套轴承或二根轴+二套加长型轴承为一个组合使用,二根轴安装要平直, 整个组合装配后,用手推拉必须灵活无阻滞才可安装传动机构,传动动力要足够克 服轴承磨擦阻力,直线轴承磨擦阻力近似为千分之一工作载荷 。 3.直线轴承润滑和防尘:轴承出厂涂有防锈油,使用时需加润滑剂。油脂润滑 噪音较低,常用的有 2 号锂基脂和低噪音轴承润滑脂, 填脂量为保持器空隙的三分 之一。油润滑不需清除防锈油, 根据工作测试采用 15#100#润滑油, 工作温度低 采用低粘度油, 工作测试高采用高粘度油,常用的有透平油,机械油和锭子油,无 密封轴承把油滴在轴上即可,带密封轴承需把油加到轴承内,本公司为用户准备了 带油孔的轴承和轴承座。对于一些不允许有油(脂)的工作场所,先清除防锈油, 干燥后在每列钢球上喷一些市售的二硫化钼喷剂,再次干燥后即可使用,带密封轴 承应避免密封圈和轴干磨擦引起密封唇口挤入轴承内,造成轴承的非预期损坏。铁 屑会极大地降低轴承寿命,粉尘和脏物会阻塞保持器球道,使钢球不能回转,引起 保持器损坏、钢球挤胶。带密封轴承可用于一般带粉尘工场所,像木工机械、铸造 机械等多粉尘场合,请在轴承两端另加密封,防止粉尘进入并可减少油脂损耗。 4.轴承的载荷和寿命:轴承运动和换向时承受过大的冲击负荷,或当轴承静止 时,由于机器振动等因素都会使接触处形成凹坑。外界硬粒进入轴承内,也可在接 触表面形成压痕,这种永久变形量超过一定限度,就会防碍直线运动平稳性,引起 振动和噪音,振动会进一步冲击凹坑周围材料,造成恶性循环,使凹坑面积扩大, 这种永久变形量用基本额定静载荷限定。钢球和套圈接触点两者永久变形量之和等 于钢球直径的万分之一时的静载荷,定义为基本额定静载荷 C0。轴承使用时,冲击 力很难测定,常用选取适当的静载荷安全系统来保证轴承静载荷不超过基本额定静 载荷。选型时使轴承承受的静载荷 P0 C0/FS,不受振动和冲击场合 FS 取 1.0 1.5, 受振动和冲击工作场合 FS 取 2.07.0。 轴承由于反复承受工作载荷,首先在表面下一定深度处,强度较弱部分形成裂 纹,继而发展到接触表面,使金属成片状剥落下来,这种剥落称为疲劳剥落。在安 装、润滑、密封正常的情况下,绝大多数轴承的破坏是疲劳破坏,一般所说的轴承 寿命就是指轴承的疲劳寿命。直线轴承额定寿命规定为 5 万米, 通过限定基本额定 动载荷 C 来保证。由于轴承寿命具有分散性,即同一批材料、相同工艺生产、相同 使用条件下的轴承寿命不相同,所以轴承基本额定动载荷 C 定义为一批相同的轴承 在相同条件下运行 5 万米,轴承不生任何疲劳剥落现象所能承受的动载荷。 2.2.3 机架设计的一般要求机架设计的一般要求 机架的设计主要要保证刚度、强度、及稳定性。其中,刚度是评定大多数机架工 作能力的主要准则;强度是定重载机架工作性能的基本准则,机架的强度应根据机 器在运转过程中可能发生最大载荷或安全装置所能传递的最大载荷来校核其静强 度,有时还要校核其疲劳强度。机架的强度和刚度都 需要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来考 虑。动刚度是衡量机架抗振能力的指标,而提高机架的抗振性能应从提高机架的构 件的静刚度方面入手,合理设计机架构件的截面形状和尺寸。稳定性是保证机架正 常工作的基本条件,必须要注意。 其中,机架设计的一般要求包括: 在满足强度和刚度的前提下,机架的重量应要求轻、成本底; 抗振性好; 由于内应力及温度变化引起的结构变形应力最小; 结构力求便于安装与调整,方便修理和更换零部件; 初步确定机架的形状和尺寸,机架的结构形状和尺寸,取决于安装在它们内部与 外部的零部件的形状和尺寸,配置情况、安装与拆卸等要求。同时也取决于工艺、 所承受的载荷、运动等情况。机架材料的选用主要根据机架的使用要求,多数机架 形状较复杂,故一般采用铸造,由于铸铁的铸造性能好,价廉和吸振能力强,所以 应用最广。 由于本设计是用于淀粉的加工设备中,属于重型机架,而圆锥筛的设备可以从 淀粉的加工工艺流程图可以看到,此设备一般会布置到二搂,而不会在底层,这就 要求机架的重量轻,所以采用焊接机架,而且焊接机架具有制造周期短、重量轻、 成本底且强度和刚度高、施工简便等优点,主要由钢板、型钢或铸钢件等焊接而成。 左端架起筛筒那部分采用板焊结构,主要就是钢板拼焊而成,右端机架采用型钢结 构,主要由槽钢,角钢,和钢板焊接而成,重量轻,成本底,材料利用充分。焊接 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材料的可焊性 可焊性差的材料会造成焊接困难,焊缝的可靠性降低 所以本设 计考虑到材料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