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子林感想_第1页
狮子林感想_第2页
狮子林感想_第3页
狮子林感想_第4页
狮子林感想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0 狮子林感想 游苏州园林有感 对自然观的些许感悟 人人称道“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孩提时便对江南水乡无限地向往,向往鱼米之乡的富庶,向往涤荡着绿波在乡间环绕的运河,向往“甲江南”的苏州园林,向往姑苏城外夜半钟声的寒山寺 ?而今,我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吴中的秀丽和典雅,没有了北方的干燥和沟壑纵横的黄土地,有的是白色的房屋和摇曳在湖中的小船。 初到吴中就感受到了浓浓的文化气息,乘电梯刚出了火车站,古城楼和京杭大运河便跃然眼帘,仿佛自己已经置身在了悠久的历史当中。苏州之 旅的主要路线是拙政园 狮子林 寒山寺 虎丘,当然还有苏州的美食。 拙政园被称为“中国私家园林之经典”,园中的花草树木、亭台楼榭都积聚了古代园林设计师们的智慧。所谓“移步换景,步移景换”,正是中国园林设计的独到之处,这浑然一体的人间美景不仅让我们能够感受到中国古代民间的各种礼仪、习俗,而这更是将建筑和人融入自然的典范。远望一座精致而朴实的亭子,四角跃然翘起,似鸟儿振翅欲直冲云霄,给人一种动态的视觉冲击。亭子“四面荷花,三面柳”,亭柱上均镌刻有对联,皆是依景而作,我们能够感受到园子主人独特的审美观念 和风雅的情趣。在参观很多堂、2 / 10 阁时我们都会看到墙上或者椅子背上有一块块精美的“泼墨山水画”,这其实是天然的大理石上带有的独特花纹,每一件都堪称无价珍品。顺着走廊穿梭,墙壁花窗上的图案也在不断的变化,有的则在空白墙上做成满月的形状,墙后种着花、树,我听导游说这叫“空窗”,外面的景色如画一般镶嵌在了“画框”之中,不同的角度观察也会有不同的景色。四季更迭,窗外花和树的景色也在不断的变化,春天欣欣向荣,夏天生机勃勃,秋天木叶凋零,冬天凌寒傲雪,不同的时段可以有不同的景色,观景人的心情也会随着景色的变换而不同,灵感和诗 意便油然心头。 园中的各种假山和堂中摆放的石头大都源于太湖石。太湖石“皱、瘦、漏、透”,也正是如此才得到无数文人雅士的青睐。狮子林中有很多奇形怪状的太湖石,因为许多状如狮子故名“狮子林”。其中有“九狮峰”,听闻是乾隆皇帝到狮子林游玩时在此石上看出了九头狮子因而得名。乾隆皇帝七下江南,七次来到了狮子林,一次在园中游玩时雅兴大发,挥笔写下“真有趣”三个字。当时给乾隆当导游的状元黄喜在一旁见了觉得不免俗气,便说“万岁御笔千金,微臣一贫如洗,叩请皇上把中间的有字赏给奴才吧!”乾隆明白了他的用心,也觉得这样太俗,传出 去有损名声,便顺水推舟的把有字赏给了他,成了“真趣”二字。乾隆走后,地方官在此筑造亭阁,将“真趣”二字作为亭名。 3 / 10 苏州园林的设计以人为主,以景为宾,设计者用自己的智慧将石、水、花、树、建筑有机的结合在了一起。而在观景时则是以景为主,以人为宾,园林不仅仅是简单的可以居住的地方,更成为了有欣赏价值的人文美景。当然无论是王家园林的虎丘,还是寺庙园林的寒山寺,他们都透射出了人与自然相结合的观念,正是这种“天人合一”的理念才造就了这么多秀丽典雅的风景。现在我似乎可以理解为什么隋炀帝要劳民伤财的开凿大运河,为 什么乾隆皇帝会七下江南! 人类不仅仅是自然的改造者,而更应该懂得如何融入自然,保护自然。苏州之行我除了感受到园林的美,同时也看到了一个在蓬勃发展的城市,高楼大厦在一天天的不断耸立,而身处旧城的那些古代园林似乎变得愈来愈拥挤、愈来愈渺小。文物经不起千万人蹂躏,而我们现在需要做的是保护、继承和发展。 王波 513101001240 上完中国古典园林文化与审美有感 经过了一学期的学习,不能说对中国古典园林有了多大的造诣,只能说自己还是学 有所获的。记得在刚开始,老师就教导我们从艺术欣赏、结构构造等方面加以解剖中国4 / 10 古典园林建筑的屋顶的形式、特点及其在园林应用中发挥的作用。我了解到了中国传统建筑体系主要以木结构为主,其中屋顶上屋面流畅的曲线,反宇向上的翼角都是源于这种结构的灵活运用,其造型丰富多样、形态瑰丽多姿,但无论哪一种形态的屋顶都具有一种曲线美的造型,以及具备很强的排水功能,在这里,我不得不佩服古代人民的智慧 !既能做到外形美观之余还能具备超强的实用性!因为外形美观的屋顶会受到地域、时期、气候、人文等客观条件的影响,因而人们因地制宜地建造屋 顶,从而发展成了适合当地自然与文化条件的园林建筑屋顶形式。 我记忆中,记得最牢固的是硬山顶和悬山顶 ,因为我的家乡农村的瓦房子用的就是这种结构的屋顶,这两种屋顶的结构非常相似,都是两坡出水的五脊二坡式,由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组成,更重要的是它们都属人字形屋顶的一种 , 形式简单朴素 ,丰富多变,给人一种视觉上深动灵活,感觉这个建筑整体都是轻灵飞动的。它们不仅仅外貌”轻盈”,建筑用料也是十分节省的,虽然节省用料,但是却一点都不会让人感到单调!在这里,我也是十分钦佩古代人民做到既能朴素但又不失平庸的赏 梅水平呀!这不正正无形中教导我们做人的道理,做人可以追求平凡但绝不能是平庸之辈。 我还记得,在一次课上,老师曾讲到过中国古典园5 / 10 林中叠山所使 用的石头,一般是使用这三种,太湖石,黄石还有宣石。在苏州园林中,使用最广泛的是太湖石。我还记得,在讲授这一堂课时,我隔壁的同学异常兴奋,原来他是宣城人,宣石就是产自他的家乡。我因“宣石”还多了解了许多宣城文化呢!介绍到苏州园林的时候,老师重点讲述了私家园林 狮子林。起初我还不知道,狮子林的情况,就误以为“狮子林”里面是有许多狮子出没的地方。现在想 想真的是自己见识少,孤陋寡闻。 “狮子林”一名,源于自然形成的镇园之宝狮子石,原来狮子林指的是石头呀 !这狮子石,十分不一般。老师还给我们播放了一段专门讲述狮子林的视频,视频中带领我们认识和“游玩”了一遍狮子林。原来狮子林并非是林,更像是一个世外桃源般的地方,还没了解和“游玩”了狮子林之前,从没想到过它 居然存在在快速发展的苏州城市里。在“游玩”中,我真的十分欣赏园林主人的高雅情趣,那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的自由舒畅。印象中,那屋子里的美丽精致的建筑及家具,我认为才是观光的重点。古典的花纹,深色的木纹,美丽的装饰画,总让游人产生美妙的遐想:要是我能住在这里多好啊!“游览”完狮子林,令我想起了我高一暑假去的苏州“定园”。定园原为明代刘伯温的私宅,现今的定园是在遗址上重建的,不是古迹。此园临近水乡乌镇,故所以又多了一分水乡情调,富含着江6 / 10 南韵味。走进了园内,茶花、柳树、小桥、流水、亭台、楼阁 ?一幅天然水墨画 随即映入眼帘,体现天人合一的汉民族文化所在,是独立于世界之林的最大特色。 除了认识了这些外,对于苏州园林我还是十分印象深刻的,曲径 通幽的长廊,老师还给了几幅关于亭子的图片让我们为亭子取名。我还自告奋勇的举手,为其中一个亭子取名羞春亭,哈哈。这些都是我上完中国古典园林收获到的种种呀! 南方实习感想 为期 12 天的南方园林实习之旅已然结束,此次旅行使我真切感受到了江南园林的迷人之处。辗转四个城市,领略了四种不同的园林风格,无不让我流连忘返。 若是在大学 以前,旅游来到这如诗如画的江南,最多也就是被这的美景所沉醉,拍个照合个影,吃点特产买点纪念品,然后食而不知其味地打道回府。而现在,在经过三年的园林方面专业知识的学习及日常学习 的积累,带着稍微专业点的角度再来审视这一路游赏过的园林景区,感触自然是深刻的多也独到的多。比如游览过程中对某些庭院美景从最初单纯的惊叹到现在的研究它的设计技巧及设计理念,比如对湖池水景现在会去仔细推敲它的岸线和植物石景的搭配与布置技巧。于是,游览之后的心得自然也将比以前更贴近专业方面。 7 / 10 下面,就四个地方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 几处景点简单阐述游赏后的感想与心得。 苏州。第一站苏州给我们土生土长的北方娃带来了足足的新鲜感,让我们切实感受到了南方的气息。按照日程我们依次去了桐泾公园、拙政园、苏州博物馆、狮子林、网师园、金鸡湖公园和留园,其中拙政园和苏博是我的最爱。 拙政园不愧为我国四大园林之一,在课本上反复出现的与谁同坐轩、荷风四面亭、小飞虹等等著名园林建筑,亲自身临其中时那种激动与兴奋是无法言喻的。初入园时低矮幽暗的回廊给人一种稍稍压抑的感觉,顺着这一回一转的回廊,一片开阔的水面呈现在我们眼前,不得不感叹原 主人欲扬先抑的造园手法。整个园子也是以这块开阔的水面为中心。池的北面有错落堆叠的假山,年代久远的古树默默的陪伴在耸立在假山上的亭子,向我们诉说着这园子的每一个故事,池的西 面有一轩,坐落在高处,站在上面能俯视全园,并有才子佳人在轩中唱着悠扬婉约的昆曲。园中东部坐落着闻名遐迩的冠云闻名遐迩的冠云峰,它充分体现了太湖石的瘦、皱、漏、透、丑的特点总之,园子的每个角落都无不彰显着它的设计的独运匠心。 苏州博物馆是贝律铭的封官之作。这位享誉国际建筑界的建筑大师,无疑是苏州最大的骄傲。进到博物 馆的中8 / 10 庭,真的是被这新奇巧妙又合情合理的设计所折服,粉墙黛瓦的底调与周围的拙政园忠王府等古建筑和谐融洽,地上与地下空间的拓展,既不会在整片区域中突兀地高出,又有足够的空间供人们参观游览。庭院借鉴日本枯山水的造园手法,巧妙的将山水之景浓缩在了方寸之间。馆内的展区布置也是让人惊叹不已,驻足留恋。 杭州。在杭州期间我们几乎都是在西湖周围游览,西湖十景自不必说,那是从古至今为人们所称道的人间天堂。但太子湾公园则是那个给我留下最深印象,也是整个实习中我最最喜欢的一处景区。 清澈见底的溪流宛转流 深,大片缓坡草坪更是给人以无比的亲切之感,大尺度的公园规划让人如真正的身临自然草地树林,抛弃周身的繁杂事物全身心感受自然给予的馈赠。缓坡草地上或坐或躺,放松休憩;清澈的河边或赤脚戏水或观赏游鱼虾蟹。哪怕只是在树下的木椅上少坐片刻也能使心情彻底宁静下来。设计者借用自然地势起伏然后稍加人工整修,依山傍水建造了太子湾公园,给城市中奔波忙碌的人们一处放松身心休闲游憩的绿色空间。 上海。上海的繁华是众所周知的,个人感觉在上海的三天从世纪公园、徐家汇公园和外滩旅途,总体的最大感触就是上海这个水泥森林的坚硬与 麻木。各处景点几乎遍布人工痕迹,期间有当地游人也大部分行色匆匆,与之前苏州9 / 10 杭州的 柔和与浓重的古典文化底蕴形成鲜明的对比。即使是大尺度设计的上海世纪公园里的自然景区,似乎也被城市的喧嚣所包围,就算偶尔融入到景色之中,抬头见到不远处耸立的各式高楼大厦,游赏的心情便消减了三分。没有诋毁上海园林风格的意思,只是个人的偏好而已。 最后一站 扬州。对于瘦西湖和个园,就我个人而言我更偏好个园一点。个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幽深的竹荫路,什么叫山重水复疑无路,什么叫曲径通幽,个园的竹荫路给了我最好的诠 释。头顶是两旁高大竹丛夹起的一线天,前方是宛转幽深的小路,一阵风吹过还能听到竹叶竹枝碰撞摩擦的沙沙声,真真是一种惬意的享受。园中的四季假山增添了游园的乐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