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复习-修改病句).doc_第1页
2019年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复习-修改病句).doc_第2页
2019年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复习-修改病句).doc_第3页
2019年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复习-修改病句).doc_第4页
2019年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复习-修改病句).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年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复习-修改病句) 名字: 分数:修改病句就像给病人治病一样,需要先诊断出病因,再对症下药,只要方法得当,做起来就会轻而易举。在小学阶段常见的病句有以下几种:(1)成分残缺这种句子缺少必要的成分、意思不完整。如:“放声歌唱。”同学们知道一个句子一般可以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说的是“谁”或“什么”,后一部分说的是“是什么”、“做什么”或“怎么样”,这两个部分是句子的基本成分,缺一不可。(2)意思重复这种句子是前边说了一个意思,后边又重复说一遍,意思重复了。如:“我把不正确的错别字改正过来了。”这里“不正确”和“错别字”意思一样,连着用就显得重复多余。(3)用词不当这种句子是由于对词义理解不清、用错了近义词等,造成词不达意,违反了句子的结构规律。如:“同学们热心欢迎新老师。”“热心”一词的意思是:有热情、有兴趣、肯尽力,用在“欢迎”前面显然不合适。(4)词序颠倒词序是词语在句子中排列的顺序,这种顺序反映了词语在词句结构中所处的地位。每一个词语在语言结构中都有它特定的位置,离开了自己的位置,就犯了词序不当的毛病。如:“今年的麦子丰收在望,长势喜人。”小麦长势喜人,才能丰收在望,词序颠倒了就不符合客观规律了。(5)指代不明在句子中同时出现了几个称呼,在说明的时候分不清哪个是哪个,造成了理解上的困难。如:老师把王虹和晓敏喊到跟前,对她说:“上课要积极发言。”这句话中的“她”到底是谁表达上就不明了。(6)前后矛盾 即句子前后意思不一致。例:我肯定李琳大概是生病了。(7)分类不当即句子中把不是一类的归为了一类。例:篮子里有青菜、萝卜、葡萄、西红柿等蔬菜。 修改病句要记住:遵原意,少改动。它的具体步骤和方法是:读。读懂原句,揣摩说话人本来想说的是什么意思。然后找准病因,辨清病句的类别,是用词不当、成份残缺、搭配不当、重复累赘、词序颠倒、自相矛盾,还是分类不当。划。用铅笔在病句上划出需要修改有部位,以便针对病因,进行分析、修改。改。运用修改符号,进行删、补、换、移。即删去多余及错误的词语、使句子简明。补上句子残缺成份,使句子完整。替换有关语,使用词怡当。移前挪后,调整词语位置,使语序正确。对。把修改后的句子进行复查性质的校对阅读。看看是否通顺,有无新的语病产生,是否把说话人原先想说的意思表达清楚了。如果发现有问题,还得重改。修改病句练习:1、看了这本书,受到了深刻的教育。2、开运动会那天,校园里飘着五颜六色的红旗。3、我们要尽快改正、及时发现作业中的错误。4、全班同学和少先队员都参加了这次活动。5、他时刻经常注意关心国家大事。6、她的家乡是湖北武汉市人。7、他穿着一件灰布上衣和一顶蓝帽子。8、我看到孩子们灿烂的笑脸和悦耳的歌声。9、在“做一个合格的小学生”的主题班会上,李华首先第一个发言。10、我们要继承和发挥老一辈的革命事业。11、我爱看中国少年报小学语文报儿童文学等报纸。12、学校开设了语文、数学、音乐和很多专科课程。13、语文对我特别感兴趣。14、金黄色的稻田在微风中轻轻摆动。15、这一大片菜地里,种着各种蔬菜:黄瓜、西瓜、茄子、扁豆、桃子、西红柿。16、地面部队击落了敌人的飞机和坦克。17、这件事大家一定要认真,尽量防止不出错误。18、全体师生的眼睛都目不转睛地看着舞台上的精彩表演。19、小红一直是三好学生,只有这个学期不是。20、我们从小要养成讲卫生、懂礼貌。21、教室里一个人也没有,只有小艺在写作业。22、我们一定能够实现学校交给的植树任务。23、昨天傍晚下了一夜大雨。24、我买了书包和文具盒,妈妈说它比它漂亮。25、我们要运用和理解所学过的知识。26、星期三下午,我们全校同学和少先队员都去看电影。27、在联欢会上,李丽演唱了动听的歌声。28、我国的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29、下课了,同学们一窝蜂似的有序地走出教室.30、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民生活不断富强起来。31、在老师的帮助下,他终于改正了困难。32、陈爷爷经常回忆过去的往事。33、我喜欢打蓝球和足球。34、菜市场真丰富:有黄瓜、西红柿、蔬菜、菠菜35、大家都讲卫生,我们的健康和疾病就有保障了。36、下雨了,五颜六色的红伞成了一道风景线。37、万里长城、故宫博物院和南京长江大桥是中外游客向往的古迹。38、我们要不断地改进自己的缺点,争取更大的进步。39、在小组讨论会上,他首先第一个发言。40、平静的湖面上,有一艘船迎着狂风向对岸驶来 。41、我在文具店里卖了铅笔、橡皮、笔记本和文具。42、大扫除开始了,少先队员和男同学抢着干重活,让女同学干轻活。43、指南针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44、现在我的作文水平提高进步了。45、忆江南这首诗的作者是白居易写的。46、“六一”那天,我踏着轻松的步伐,兴奋的心情来到了学校参加庆祝活动。47、老师和我们在操场上做老鹰捉小鸡。48、我们养成了饭前便后洗手的风气。49、他在回忆着过去的往事。50、我们只有刻苦学习,就能把功课学好。51、朝霞被大地映得一片金黄。52、王雨明确了学习目的和学习习惯。53、在联欢会上,小月演唱了动听的歌声。54、我欣赏了这幅草原风景画册。55、昨天傍晚刮了一夜的风。56、猴子拿的帽子爬到了桅杆的顶端。57、妈妈从菜场上买回了青菜、猪肉、苹果、黄瓜等蔬菜。58、战士们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进攻,脸上露出了胜利和喜欢。59、近两年来,电视机的质量增加了。60、金华双龙洞的奇特风景,真值得我们欣赏和访问。附送:2019年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春潮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本单元以春潮为题安排了两篇散文。这两篇散文用不同手段面写了春天的景象。第一篇很有气势,第二篇非常细腻。两篇文章语言丰富,描写形象,细腻,字里行间表达出作者对春天(春潮)的喜悦之情。但是这两篇课文描写的景象与学生生活联系不大,加上复句和比喻句比较多,就给学生理解课文增加了难度。所以学习这两篇课文,首先是要读通读熟。在此基础上,教师用语言和画面设置情境,抓住重点句子引导学生反复体会朗读,感知并比较春潮和春水的样子和特点。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体会春潮由弱到强、逐渐宏大的气势和春天到来时的作者的喜悦心情。找出第三自然段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通过朗读、想象、讨论理解春潮来时恢宏的场面。2、联系上下文理解“衰竭、崩溃、禁锢、击溃、驯服”等词语的意思。3、通过金钥匙的提示,学习对描写景物的文章的基本质疑思路,通过质疑与解疑理解课文。4、掌握本课生字新词以及重点词语,积累好词佳句。提倡学生背诵这篇文章。教学重点难点:朗读课文,体会春潮由弱到强、逐渐宏大的气势和春天到来时的作者的喜悦心情。找出第三自然段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通过朗读、想象、讨论理解春潮来时恢宏的场面。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有关图片或录像资料,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找黄河上游壶口瀑布春天解冻时的画面资料。相应的音乐磁带。2、教师准备小说苦菜花的背景介绍以及与此文的联系。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读课文,通过上下文理解词语,通过想象和联系生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看到春潮到来时的喜悦心情。教学过程:一、观看录像,引出课题。(播放海潮大浪滔天声音如雷的录像(画面),也可以找到观潮中的录像播放大潮来时的景象。)这是大海浪潮翻滚的场面,你想用一个什么词语来形容看到的景象?(波浪滔天、势不可挡、震耳欲聋)春潮描写的也是潮,它是什么样的呢?板书课题和作者。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了解课文内容。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2、指名读,出示有关词语正音。(不一定是生字,学生读不准的字音都要纠正)例如“寒气凛凛、山涧、朝阳处、禁锢、喀嚓、驯服”等词语都要让学生读准。3、同位或小组间再把课文读一遍,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顺。4、说说课文描写的春潮是什么。(师总结:北方冰冻的江河融化“开江“的景象)三、插入金钥匙,学习对散文质疑的方法。1、自由读“金钥匙”内容,说说读明白了什么。(没有质疑习惯的班级或学生要把此作为重点环节,告诉学生质疑的好处,要求学生必须从现在开始这样做,已经有质疑习惯的班级和学生可以不用“金钥匙”提示的问题,而是提出自己更有独到性的问题。)2、根据提出的问题快速浏览课文,大体找到每个问题所在的段落(理清思路)。根据问题明确哪个自然段是重点段。四、细读课文,通过重点词句理解感悟内容和思想感情。1、默读1、2自然段,说说第一段与第二段是什么关系(总起句,第二自然段具体描绘第一段)。从哪里看出“春天在进攻,冬天在撤退”,找出有关句子画下来读一读。2、出示第二自然段。有几句话,每句说什么。引导学生找出“寒冷的威力在衰竭,雪水融化,冻结的瀑布开始活动,冰封的大江变酥、变软、变暗”4句话的主要意思。(也可以用表格填写的形式知道本段的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理解“衰竭”的意思。3、自己练读这一段,引导学生抓住动词读重一些,体会景物的变化。指名读,其他想象画面。4、小结:在山中,雪水一股股汇集起来流进冰封的大江,终于有一天爆发了,那景象势不可挡。默读第三自然段,画出描写春潮样子的句子读一读。5、出示第三自然段。学生说画出来的句子,教师标出来。指名读。问:读了这一段话,你有什么感觉?板书:气势很大,不可阻挡。抓住哪些词语才能把春潮的气势读出来呢?小组讨论一下,试读。以组为单位推选代表读,其他组评议,在评议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6、联系上下文理解这段话中相关的词语(崩溃、禁锢、驯服)。7、比较下面两组句子,体会哪句好,好在哪里,然后把认为好的句子朗读出来。 风从窗缝里挤了进来,激动地向我耳语着:快去看啊,大江复活了!它扯着我的衣襟向江岸奔去。风从窗缝里吹了进来,在我耳边吹着:快去看啊,大江复活了!它吹着我的衣襟向江岸奔去。一块块巨大的冰排,被江水推动着,山一样地竖起来,又摔倒下去。一块块巨大的冰排,被江水推动着,竖起来,又摔倒下去。8、自由朗读3、4自然段,体会这两段的不同语气,再全班交流一下(急促、气势很大平缓、喜悦)。9、配乐朗诵3、4自然段。10、教师简介课文的写作背景。(基本含义:抗日战争是一场人民战争,人民的力量汇集起来,就像势不可挡的春潮。胜利的春天一定会到来的),引导学生朗读全文,再次体会春潮由弱到强的气势。板书设计: 春 潮 雪水融化大江酥软坚冰崩溃奔腾汹涌春水欢笑 由弱到强、势不可挡春潮教学设计张朝霞 教材分析:这篇课文以“春潮”为题,描写了春潮的形成过程和磅礴的气势。全文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以首句总起,写山的背阴处“寒冷的威力已在衰竭”,“朝阳处雪已融化”,冰封的大江变软了,这一切都预示着将要发生什么。这一部分是春潮的序曲,春潮还在孕育、积累、蓄势。第二部分由弱到强,春潮逐渐宏大,直至“不可抗拒”。这一部分紧承上文,运用拟人、比喻、夸张的手法,描写了气势磅礴的开江场面。通过本课的学习,让我们深切的感受春天的力量不可抗拒。学校及学生情况分析:我们学校具有良好的教学条件,配套的硬件设施给教学带来许多方便。但学生来自全省各地,因此教育的基础和起点不同,给教学带来一定的阻力。但是部分学生已经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他们能够带领全体同学一起学习,提前搜集资料等等,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目标:1、学会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衰竭、山涧、崩溃、禁锢、喀嚓、驯服。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积累语言。3、感受春潮的气势磅礴和春天不可抗拒的力量,了解祖国山河的壮美,体会中国人民拼搏向上的无限的生命力(只作简单了解)。4、学习课文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学会留心观察周围的景物。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体会春潮的气势和春天不可抗拒的力量。教学过程:一、寒风凛冽,向往春天寒冷的冬天将要远去,春姑娘迈着轻盈的脚步向我们走来。大地上万物跃跃欲动,将要爆发出埋藏了一冬的活力,势不可挡! 这节课,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欣赏在我们这里难以见到的奇景春潮。(板书课题)二、暖风习习,走入春天1、同学们,你们见过“潮”吗?谁能把你所知道的或想象到的情景告诉大家?(学生交流)2、作家冯德英在他的作品苦菜花中就描绘了那波澜汹涌的春潮来临的情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春潮。(指名读课文,找朗读较好的学生,能够起到示范作用。)3、听完这篇课文,你想说些什么?可以说说知道了什么或有什么感受,也可以提出疑问。4、课文介绍了哪几方面的内容?(主要介绍了春潮的形成和春潮的不可抗拒的威力。)三、溪水淙淙,观察春天1、英国诗人雪莱有句诗是这样说的:“如果冬天已经来临,春天还会远吗?”就让咱们像作者那样仔细的观察春天吧。(指名读第一二自然段)是啊,寒冷的冬天已在撤退,而温暖的春天正在进攻。你能在文中找出描写 “春天在进攻”的词句吗?自己试着读一读。(指名读,并说一说春天在进攻表现在什么地方。)(1)“寒冷的威力已在衰竭,朝阳处雪已融化。”(2)“雪水顺着斜谷流过来,冲开了山涧溪水的冰面。”(3)“那巨大的冻结在岩层上的瀑布也开始活动了冲到山下,流进大江。”(4)“那冰封的大江逐渐变酥了,变软了,颜色也变暗了。”为什么不说“大江上的冰面变薄了,慢慢开始融化了” ,而是说“变酥了,变软了,变暗了”呢?(学生讨论,体会用词的巧妙。)教师小结板书:雪已融化冲开溪面瀑布活动大江变了读完这些句子,你感受到了什么?(仿佛看到溪水淙淙,感觉春天即将到来啦!)2、指导朗读第二段。(1)再试着自己朗读这一段,边读边想象描写的景象。(2)指名读,指导朗读时要用慢语速和低语调。例如:“逐渐变酥了,变软了,颜色也变暗了。”等。 (3)自己练读,小组赛读。(以活泼的形式给孩子们充分朗读的时间去体会和感悟春潮的刚刚形成时的“微弱”和蕴含着的具有生命力的春的气息。)3、引导背诵:(1)出示:山的背阴处虽然还_,可是寒冷的威力已在_。朝阳处_,雪水顺着_,冲开了_。那巨大的_也开始活动了,流水声一天天_,最后成为一股_,_,_。那冰封的大江在_,在_,逐渐_,_,颜色也_。(2)自己试试看,能不能把这段话背下来。四、大江复活,欣赏春天1、春潮就在慢慢地孕育着、积累着,期待时机成熟的时刻的到来,那时它要把自己所有的力量都释放出来!“终于有一天,在寂静的黎明中,突然传来了山崩地裂的声响”(引读第三自然段。)2、读完这一段,你认为这是一种怎样的场面?用一个词语来表示。(学生可能说出波澜壮阔、气势宏伟、势不可挡等等。)3、指导读。那么,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去读呢?和第二自然段相比,在语速和语调上会有什么不同?(利用比较的方法进行朗读指导,学生更容易体会文中描写的情景,也更能够体会到朗读应用什么样的语气、语调。)(1)读感悟,练读课文。(2)播放排山倒海的潮水的声响,让孩子们想象春潮宏大的气势与壮观的景象。(教师指导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这样更容易进入情境,进而感悟文章,读好文章。)朗读并想象以下词句:“风从窗缝里挤了进来,激动地向我耳语着:快去看啊,大江复活了!”(作者用拟人的手法体现出迎接春的来临的那种美好的心情,应用高兴的语气来读。)如果把“挤”了进来换成“钻”了进来行吗?为什么?“被禁锢了一冬的大江奔腾着,汹涌着,以它那不可抗拒的力量推开了坚冰,呼叫着,撞击着。”“一块块巨大的冰排,被江水推动着,山一样地竖了起来,又摔倒下去,发出喀嚓喀嚓的声响,溅起一片片雪白的浪花。滚滚的春潮把坚冰击溃了,淹没了,迫使它驯服地和残冬一起向远方流去。”(用夸张和比喻的手法把当时的情景写得如此形象生动。) (本段处理,主要以朗读为主,以读代讲,在读中感悟春潮的声势浩大和不可抗拒。)4、配乐朗诵(以潮水汹涌澎湃的声音作为背景音乐),辅助感悟。(引诵,帮助学生背诵本段,积累语言。)5、发挥你的想象力,如此有爆发力的春潮使你想到了什么?(这个问题可能有些难度,教师可给孩子们简单介绍苦菜花的写作背景。这里不但使孩子们的想象力得到发挥,更重要的是侧重在爱国教育上。)五、春潮澎湃,赞美春天1、出示课件:春天刚刚逼近,雪水融化,溪水淙淙,大江开冰的奔腾汹涌的情景。2、看了刚才的录像,你能用自己的话赞美一下美好的春天吗?3、带着你的这些感受再去读读这篇课文,看看你又有什么新的收获。六、拓展阅读,比较春天给同学们推荐三篇文章:1、郁达夫的古都的秋(这篇文章表现了秋的萧瑟、凄凉和阴霾的情景。)在读时,和我们学过的春潮比较,看有什么不同。2、朱自清的春,读后看它让你感受到的是什么?3、冯德英的苦菜花,它能帮助你更深刻的了解春潮的含义。板书设计:春 潮 春在进攻:雪已融化冲开溪面瀑布活动大江变化着大江复活:坚冰崩溃波涛汹涌呼叫撞击驯服地远去教学反思:在本课教学中,我主要体现了以下课程理念:一、以学生为本,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特别是春潮形成的过程和其浩大的声势,通过想象既能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还能够辅助学生朗读好课文。二、朗读为主,培养语感,发展思维。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读中感悟,读中理解,读中推敲,读中提高。三、通过学习本课,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怀。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也了解到了我们的祖国山河的壮美,了解到北方的春天是具有如此不可抗拒的生机的,渗透爱国主义教育中国人民的力量也是不可抗拒的!课堂上,主要采用了以读代讲和抓住重点词句的教学方法来突破本课的重难点。第一部分,主要是围绕第一自然段这个中心句展开讨论,找出“春天在进攻”的语句,并把握其中的重点词语,如“冲开”,“汹涌的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