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教育支出与GDP之间关系的分析研究_第1页
毕业设计论文-教育支出与GDP之间关系的分析研究_第2页
毕业设计论文-教育支出与GDP之间关系的分析研究_第3页
毕业设计论文-教育支出与GDP之间关系的分析研究_第4页
毕业设计论文-教育支出与GDP之间关系的分析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教育支出与 GDP 之间关系的分析研究 摘 要 教育支出与 GDP 增长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理论界对教育支出与 GDP增长之间关系的研究有很多,但大多数都只局限于强调前者对后者的推动作用,而忽略了经济增长对教育积累的促进作用因此,对于教育支出与 GDP之间关系的分析研究并没有确定的结论针对这一问题,通过研究和学习大量的文献资料,本文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研究我国教育支出与 GDP 增长之间的互动关系,找出两者之间存在的联系 关键词: 教育支出 经济增长 人力资本 互动关系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ducational Expenditure and GDP II Li Yawei Directed by lecturer Jiang shutao ABSTRACT There is a close connection between expenditure on education and the growth of GDP There are a lot of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xpenditure on education and the growth of GDP in academic circles But most of them only emphasis on the promoting role of the former on the latter and neglect the role of economic growth in promoting the accumulation of education Therefore, there is not the definitive conclusion for the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xpenditure on education and GDP By studying and learning a lot of literature, studies of interactions between expenditure on education and GDP growth for this question, this paper uses econometric methods to identify the existence of ties between the two KEY WORDS: Educational expenditure Economic growth Human capital Interaction I 目 录 摘 要 . I 英文摘要 . II 前 言 . 1 1 数据建 模 . 3 1 1 建立模型 . 3 1 2 数据来源 . 4 2 实证分析 . 4 2 1 变量的平稳性检验 . 4 2 2 协整检验 . 5 2 3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 6 2 4 方程组计量估计 . 7 3 总结与分析 . 9 参考文献 . 11 附 录 . 12 致 谢 . 13 1 前 言 经济增长是一个复杂的经济和社会现象上个世纪,一些经济学家为了更好地描述经济增长的原因,创造性的提出了增长核算方程,即: 产出增长 =劳动份额劳动增长资本份额资本增长技术进步 1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学家们发现,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很多,正确地认识和估计这些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和影响,对 于理解和认识现实的经济增长和制定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都是至关重要的随后,大量的经济学家投身到这一研究中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新古典经济增长认为,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知识和知识的载体 人力资本呈现出规模报酬递增的趋势,而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形成的重要途径 2,这一理论成为解释经济增长的理论基础同时,政府教育支出作为公共产品,具有很强的正外部性,即政府的经济行为能够产生远大于其经济成本的经济效益因此,大多数经济学家都认为,政府的教育支出能够促进国家经济的快速增长 实证研 究方面,舒尔茨在 1962 年的研究发现,美国二战以后,农业生产的增长中只有 20%是由物质资本积累产生的,而其余的 80%主要是由教育以及与教育密切相关的科学技术所引起的研究近代亚洲四小龙日本、新加坡、韩国、台湾所创造的经济奇迹,不难发现,他们具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高度重视教育投资,人力资本在经济发展中处于绝对重要的地位 关于我国教育支出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国内学者也进行过一些实证研究其中,最具有研究价值的是盛乐以及胡永远的研究报告盛乐根据浙江省和全国的人力资本投资积累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进行实证分析, 结果认为基础教育对经济增长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胡永远教授通过建立希克斯中性技术进步的新古典成产函数进行回归分析,认为我国的人力资本和经济产出之间是正相关的,但相关性较低 3 尽管不同学者研究所得出的结论有一定的差异,但是教育支出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确实不能被否认的由教育引起的人力资本的积累是各个国家在任何时期,经济、社会进步所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但是,根据以往的研究,我们也不难发现,大多数的学者都只是单方向的强调了人力资本,即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而经济增长对教育的反作用却很少有人提及实际 上,作为消费支出的教育支出,本身就是 GDP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支出的增加必然会带动 GDP的快速增长但不可回避的一点是,一国的教育支出,不论是来自政府,还是融资于民间,都取决于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只有国家的经济水平提高了,才可能有能力提供更加充裕的资金用于促进教育的发展因此,教育支出与 GDP增长之间 2 应该是相互影响的关系 然而在实证研究方面,国内外的学者都主要将暮光投向教育支出在 GDP增长中的贡献度或者影响系数的问题上,很少进行教育支出与 GDP互动关系的验证针对以往研究的些许不足,本文主要运用 ADF平稳 性检验、 Johansen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以及两阶段最小二乘法等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对我国教育支出以及 GDP增长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实证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令世界震惊 2010 年,我国的 GDP 总量首次超过日本,成为既美国之后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随后的几年,我国经济继续保持较快、较好的发展世界银行预计 2014 年我国的经济总量将首次超过 10 万亿美元 然而,在经济快速增长的背后,我们也不难发现,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更多的是依靠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因此,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我国在今后主要的发 展战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本质上就是要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加快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积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如今,想要快速的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则要仅仅依靠科技进步以及创新 科技进步是提高生产率的最直接因素,从而也使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科技进步可以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使得每个劳动者可以推动更多的生产资料;科技进步也可以提高劳动资料的性能,使其推动更多的劳动对象 5其结果便是产品数量的增加,为经济增长奠定基础而科技进步的前提,则更多地依靠于教育,依靠于人力资本的提升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事业的发展,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环节教育的投入水平也是衡量一个国国民素质、文明程度以及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和尺度教育作为一种生产性支出,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8,政府也注意到了这一点,并逐渐加大用于教育投资的财政收入比重,教育支出在 GDP 中的比重也逐年扩大但是我们不得不注意一点,相对于经济增长即 GDP 的增长速度而言,虽然国家对教育的投入在总量上不断增加,但是教育支出的相对规模还是偏小,财政性教育支出在 GDP 中的比重偏低,而且增长速 度相对缓慢直到 2012 年,我国的教育支出才达到了 GDP 总量的 4%,而这个比重是我国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所设定的目标,我们晚实现了近二十年另一方面,我国的教育支出在 GDP 的比重也远远低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甚至远低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定的目标同时,我国不同地域之间的教育水平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相比于东部的教育水平,中西部地区的教育水平则显得极为落后教育支出在 GDP 中的比重也显得过低因此,我们要走的路还很漫长 所以,关于教育支出与 GDP 增长之间的互动关系,则尤其必要的现实意义 3 1 数据建模 1.1 建立模型 借助于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即: ttt HLAKY t ( 1) 其中tY表示实际收入,即国民生产总值( GDP), K 表示物质资本, L 表示劳动力, H表示人力资本 (由于人力资本是一个虚拟的量,因此需要将人力资本转换成教育性支出 ),t 表示时期, 、 分别为需求参数 设ttt LEH , E 表示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水平在文章中,假设劳动力的受教育水平是与政府教育支出成比例的 因此,可以将( 1)的生产函数转化为: tttt ELAKY ( 2) 其中 将( 2)两边取对数,即: ln Eln Lln Klnln AY (3) 其中, 为误差干扰项 借助上述生产函数,我们可以进行有关教育支出对 GDP 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根据上述分析假设,教育支出与 GDP 之间存在着互动关系,即增加教育支出会促进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国民经济的提升也会带动教育实力的增强因此关于经济增长对教育支出的影响,可以建立以下模型: 2413210 l n yl n yl n Ylnln in cE ( 4) 其中, inc 为国民收入, 1y 为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 2y 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为误差干扰项 在此需要注明的是,政府教育支出并不能够完完全全的反应国家的教育支出水平,因为社会上还存在着一部分民间教育支出,但由于数据的可得性,即民间教育支出很难得到准确地数据,又因为在我国,政府教育支出在我国教育支出中占绝对大的比重,民间教育支出只是很少的一部分,因此, 自文章中的教育支出采用政府教育支出具有一定的现实性和合理性 4 1.2 数据来源 本文中的数据主要来自于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摘要 2013、国家统计局网站以及金砖集团人口总量以及劳动力人口状况对比是将统计年鉴里多年的数据汇总得到的,样本区间为 1985-2012年 (见附录 ) 2 实证分析 2.1 变量的平稳性检验 由于本文采用的是时间序列数据,所以,必须对模型的变量进行平稳性检验在计量经济学中,对变量进行平稳性检验的方法有很多,本文采用的是 ADF 平稳性检验法对变量进行检验 ADF 平稳性 检验方法的基本原理是通过 n 次差分的办法将非平稳性序列转化为平稳性序列 建立回归方程式 : titki ittXXtX 11210t( 5) 其中,0是常数项, t 为时间趋势项, k 为滞后阶数,t为残差项该检验的零假设0H:02 ;备择假设 1H : 02 如果 ADF 的值大于临界值拒绝原假设,如果小于临界值则接受原假设,即时间变量是平稳序列否则是为平稳序列,需进一步检验,直到变量为平稳性序列为止检验结果如下: 表 1 变量平稳性检验结果 变量 ( C、 T、 P) ADF 检测值 临界值 (5%) 结论 lnY (0、 1、 1) -2 1353 -3 612 不平稳 Lln (1、 1、 1) -2 2576 -3 804 不平稳 Kln (0、 1、 3) -2 9012 -3 873 不平稳 lnE (1、 1、 2) -3 7652 -3 873 不平稳 lninc (0、 1、 1) -2 6822 -2 993 不平稳 1lny (1、 1、 1) -3 2314 -3 032 不平稳 2lny (1、 1、 1) -3 2343 -2 990 不平稳 lnY (1、 0、 1) -3 9456 -3 001 平稳 5 注:( C、 T、 P)中, C 表示截距项, C=0 表示不含截距项, C=1 表示有截距项;T 表示趋势项, T=0 表示无趋势, T=1 表示有趋势; P 表示滞后阶数, 表示一阶差分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到,所有的变量的水平值,单位根的原假设在 5%的显著性水平下,接受原假设,但是一阶差分变量在 5%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原假设也就是说所有变量的水平值都是不平稳的,但是他们的一阶差分是平稳的,即他们均为一阶单整( 1、 1),因此满足协整分析的条件 2.2 协整检验 因为 Yln 、 Eln 、 Kln 、 Lln 、 incln 、 1lny 、 2lny 这几个变量都为一阶差分平稳序列,因次,可以对于他们进行协整关系检验 所谓协整,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的时间序列是非平稳的,但是他们之间的某种线性组合却表现出平稳性,则这些变量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关系,即协整关系通过协整关系检验,可以研究出教育支出与 GDP 增长之间存在的长期稳定的关系 目前,协整关系的检验方法也有很多,但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基于回归系数的协整检验,另一种基于回归残差的协整检验因为 Johansen 极大似然估计检验方法不仅功效更加强大,而且它能够估计和检验多重协整关系,还允许对协整关系和速度调整系数施加约束进行检验,因此本文主要是运用第一种基于回归系数的协整检验方法 Johansen 极大似然估计检验方法检验结果如下表: 表 2 变量协整检验结果 Lln (1、 0、 1) -0 2375 -2 992 平稳 Kln (0、 0、 1) -2 9013 -2 990 平稳 Eln (0、 0、 1) -1 1364 -2 997 平稳 lninc (0、 0、 1) -1 1158 -3 004 平稳 1lny (1、 0、 1) -1 8365 -3 763 平稳 2lny (0、 0、 1) -3 072 -3 662 平稳 变量 似然比 最大特征 临界值( 5%) 假设的协整方程数 lnY 、 Eln 、Kln 、 Lln 90 556 47 980 25 563 5 348 0 877 0 564 0 445 0 221 46 21 27 86 18, 65 5 72 None* At most 1* At most 2* At most 3 6 注:表中 */*代表在 5%水平上拒绝原假设 由上表可知, lnY 、 Eln 、 Kln 、 Lln 之间至少存在三个协整方程,而 Eln 、 incln 、Yln 、 1lny 、 2lny 之间最少业存在三个协整方程,由此可以说明这些变量之间确实存在着协整关系 2.3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协整检验旨在告诉我们变量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但这种关系是否构成因果关系还是需要进一步的验证格兰杰曾说过:若变量之间是协整关系,那么他们之间最少存在一个方向上的 Granger 原因,但是在非协整关系的条件下,任何原因的推断都将是无效的因此,在此基础上,需要利用因果分析继续进行研究 格兰杰因果检验关系的基本原理是:在做 Y 对其他变量(包括对自身过去 值)得回归时,如果把 X 的滞后值包括进来能显著的改进对 Y 的预测,就说 X 是 Y 的格兰杰原因,同样,也可以反方向定义 Y 是 X 的格兰杰原因 通过构建如下模型: tjtjmi YXY 1m1ii-t1it ( 6) tjtmjtmi iXYX 21ji1t ( 7) 其中, t 是时间变量,it是随机干扰项 n 为样本量 原假设为 0Hi0 :,备择假设 0H i1 : ( i=1、 2、 3、 m) 若 F 的检验值大于标准 F 分布的临界值,则拒绝原假设,说明 X 的变化时 Y 变化的原因,同理也可以知道 Y 的变化是否是 X 变化的原因 对教育支出、 GDP 选取变量的对数即 lnY、 lnE 进行格兰杰检验,检验结果如下表: Eln 、incln 、 Yln 、 1lny 、2lny 178 670 97 217 65 828 19 827 6 762 0 972 0 897 0 701 0 387 0 096 70 21 50 62 34 72 15 71 3 76 None* At most 1* At most 2* At most 3 At most 4 7 表 3 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 注:统计量的 p 值为检验的概率值,若 p 值小于 0 05,接受原假设,表示因果关系在 5%的显著性检验水平下成立;若 p 值大于 0 05,则拒绝原假设,表明在 5%得到显著性检验水平下不成立 由上可知,两个 P 值均小于 0 05,因此均接受原价,即教育支出与 GDP 增长之间存在着互为因果关系:教育支出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即教育支出可以促进 GDP 增长,另一方面, GDP 总量的增加是促进教育支出增加的一个重要的原因由于教育支出与GDP 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因此,可以对上述两个变 量联立方程组进行计量估计 2.4 方程组计量估计 将 1985-2012 年的教育支出以及 GDP 的各年数据,做出一个散点图,得到两个变量之间一个大致的关系如图: 教育支出与 GDP 散点图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图中分散的点可以看做是一条直线,因此教育支出跟 GDP之间大致呈线性关系 原假设 F 值 P 值 lnY does not Granger Cause lnE 11 674 0 0034 lnE does not Granger Cause lnY 3 175 0 034 8 通过应用 Eviews 软件,用 两阶段最小二乘法进行估计,其估计结果如下: K1 3 . 2 6 1 9 2 l nL0 . 3 0 0 3 3 4 l nE9 . 5 4 5 8 4 5 l n8.1 6 3 2 9 4-l n Y ( 8) ( -4 778107)( 2 257379)( 5 828499)( 2 237617) 984336.0R 2 DW=1 960740 F=502 7292 通过回归估计,我们可以看出模型的拟合程度较好, 984336.0R 2 ,表明在1985-2012 年里, lnY 的变化 98 43%可以 由其他三个变量的变化来解释;同时,在 5%的显著性水平下, F=502 7292,通过了 F 检验,表明模型的线性关系显著成立 通过回归模型我们可以知道, E、 L、 K 的系数都是正数,且每当教育支出增加 1个百分点是, GDP 便会大致增加 9 5458 个百分点,这说明教育支出对我国经济增长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这一点,也很好的验证了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9 21 ln8 7 2 1 3 9.1y2 . 8 4 2 7 0 3 l nY0 . 0 6 4 4 3 1 l ni nc0 . 1 2 2 0 0 8 l n- 8 2 . 9 9 3 6L nE y ( 9) ( -0 203782)( 1 861349)( 2 346654) ( 2 894929) ( -4 036009) 988662.0R 2 DW=1 864353 F=501 3802 通过回归估计可以看出,关于教育支出与 GDP 之间关系的模型拟合程度也很好,988662.0R 2 ,表明在 1985-2012 年里, lnE 的变 化 98 86%可以由其他三个变量的变化来解释,同时,在 5%的显著性水平下, F=501 3802,通过了 F 检验,表明模型的线性关系显著成立 通过( 9)可以看出,当政府的财政收入和 GDP 增长时,也会促进教育支出的增长具体而言,每当 inc 增长 1 个百分点时,大致会促进 E0 122 个百分点; Y 每增加一个百分点,会促进 E 增加 0 0644 个百分点 3 总结与分析 本文通过对中国 1985-2012 年样本区间内的 GDP 总量、政府教育支出、以及政府财政收入和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进行实证分析研究 文章首先利用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建立模型,然后对文章中用到的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根据检验结果可知, 1985-2012 年区间内考虑时间趋势 GDO 增长(经济增长)与教育支出增长之间的一阶差分具有平稳性然后进行经济增长与教育支出两变量之间的协整检验,发现 1985-2012 年区间内的经济增长与教育支出之间存在着一种长期均衡随后经过格兰杰因果检验,发现教育支出与 GDP 增长(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互为因果的关系,即教育支出可以促进经济的增长, GDP 的增长也可以发过来促进教育支出的增长从而得 10 出教育支出与 GDP 之间存在着 互动关系最后根据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得出教育支出与GDP 之间以及 GDP 与教育支出之间的关系模型,验证了两个变量之间确实存在着互动关系,且这种关系为正 但是,我们对上面两个模型进行分析,不难看出,教育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明显大于经济增长对教育支出的贡献度这主要是政府教育投入相对不足造成的这一点,在我国教育支出与 GDP 现状中也已经说明另外一个原因在于,在我国,政府教育支出在国家总体教育支出中占的比重过大,民间的教育投入还处于萌芽阶段,没有形成较大的影响填补教育投资短缺,缓解教育投资短缺的矛盾就成为提高 经济增长对教育支出贡献率的重要措施 因此,通过以上研究,我们可以从中得出以下几个结论:一、教育支出是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是推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政府或者民间加大教育支出有助于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有利于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中国梦的伟大目标;二、经济增长的不断增加也是教育投入不断增加的重要原因,较强的经济实力也伴随着较高的教育质量,这一点通过对比其他国家也不难发现;三、我国的教育支出和实际 GDP 增长之间也存在着某种协同互动的均衡关系,教育支出的波动总是与经济增长的 波动高度相关;四、随着我国教育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以及国民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非政府教育投资在教育支出中所占的比重将越来越大,民间教育投资在我国教育发展领域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总而言之,虽然教育支出与 GDP 增长之间存在着互动的关系,通过增加教育支出从而促进经济总量的快速发展具有理论上的可行性,但是我们也应该强调,在我国经济总量一定的情况下,更应该合理的协调好教育投资与其他投资之间的关系只有各种投资关系都理顺了,才能更好的发挥教育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才能使我国日益强大的经济总量为人力资本的积累体 重更加充足的资金保证 因此,单纯的强调教育支出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而忽略经济增长对人力资本积累、对教育发展的促进作用是不全面的只有准确的把握好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才能保证我国经济和社会继续、健康、稳定的发展 11 参考文献 1T.W.舒尔茨 .论人力资本投资 M.北京 :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1998 2T.W.舒尔茨 .教育的经济价值 M.长春 .吉林人民出版社 ,1982 3蔡增正 .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的计量分析 J.经济研究 ,1992(2) 4中国统计年鉴 K.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 5胡永远 .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一个实证分析 J. 经济科学, 2013(9) 6徐国祥 .统计预测和决策 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12 7李子奈 ,潘文卿 .计量经济学 M.全国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8蔡增正 .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的计量分析 J.经济研究 .1999 9盛乐 .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J.经济问题探索 ,2000(6) 10叶茂林 ,郑笑齐 ,王斌 .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的计量分析 J.数量经济技 术研究 ,2003(1) 11G.S.贝克尔 .人力资本 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7 12王善迈 .教育投入与产出研究 M.河北 :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6 13倪志良 .赵春玲 .公共教育支出分配效应的实证研究 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04(9) 14Barro R.J, Lee J.W.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s of educational attainment J.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1993(32) 15Schultz T W. Investment in human capital 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61(51) 12 附 录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2013) 年份 E (亿元 ) Inc (亿元) K (千人) L (亿元) y1 (元) y2 (元) Y (亿元) 1985 228.1 2004.25 501120 222.5 397.6 793.1 9016 1986 276.39 2204.91 515460 242.6 423.8 900.9 10275 1987 298.65 2262.18 530600 278.3 462.6 1002.1 12059 1988 359.53 2491.21 546300 300.3 544.9 1180.2 15043 1989 414.6 2823.78 557070 303.2 601.5 1373.9 16992 1990 464.83 3083.59 653230 352.3 686.3 1510.2 18668 1991 617.3 3386.62 660910 375.7 708.6 1700.6 21782 1992 728.75 3742.2 667820 422.4 784 2026.6 26924 1993 867.76 4642.2 674680 475.3 921.6 2577.4 35334 1994 1174.74 5792.62 681350 569 1221 3496.2 48198 1995 1411.52 6823.72 688550 679.2 1577.7 4283 60794 1996 1671.7 7937.95 697650 576.4 1926.1 4838.9 71177 1997 1862.54 9233.56 708000 631.7 2090.1 6160.3 78973 1998 2032.45 10789.18 7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