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衣夹的三维造型设计.doc_第1页
毕业设计(论文)-衣夹的三维造型设计.doc_第2页
毕业设计(论文)-衣夹的三维造型设计.doc_第3页
毕业设计(论文)-衣夹的三维造型设计.doc_第4页
毕业设计(论文)-衣夹的三维造型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西冶金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毕业设计(论文)题 目: 衣夹的三维造型设计 系 (部): 机电工程系 专业名称: 机电一体化技术 姓 名: 准考证号: 班级名称: 10春季机电自考大专(1)班 指导老师: 提交时间: 2012年4月3日 江西冶金职业技术学院10级自考毕业设计(论文)摘 要UG面向过程驱动的技术是虚拟产品开发的关键技术,在面向过程驱动技术的环境中,用户的数据库,真正实现了CAD/CAE/CAM等各个模块之间的无数据交换的自由切换,完全共享零件和产品模型的数据,为协同工作提供了基础。衣夹模型不是一个规则的几何对称体,有很多曲面,而UG软件不仅具有强大的实体造型,曲面造型,虚拟装配和产生工程图等设计功能,在设计过程中还可以进行有限元分析,机构运动分析,动力学分析,完成产品概念设计,模型建立,性能分析和运动分析,加工刀路得生成等整个产品的生产过程,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无纸化生产。该造型主要分三个步骤完成,首先是建立衣夹的整体模型,设计它的外型,其次是设计弹簧,这个部分比较简单,但尺寸要把握好,最后是装配。主要就是这三个部分,其中第一步比较复杂点,我是通过边叙述边插图的方法写的,这样简单明了,最后一步,装配稍微有些复杂,毕竟不是规则对称的实体,而是曲面实体,所以我是拉伸一个小型圆柱几何体,当然不影响外观,也不影响它的功能。关键词:UG;造型;衣夹 目 录绪论.1一、课题来源及研究目的.11.1 CAD国内外发展情况.11.2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2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2二、三维造型设计.22.1 衣夹整体造型设计.22.2 弹簧夹模型设计.122.3 组合装配.12结论.14致谢.15参考文献.16前言在当今微机时代,SolidWorks在WindowsNT平台的三维CAD/CAM软件中处于领先地位,而UG、Pro/Engineer是工作站平台三维CAD/CAM软件的佼佼者,相比之下,UG在三维建模造型上就更优越于Pro/Engineer。本课题衣夹的三维造型设计就是个典型的例子。通过本课题,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UG可全参,可无参,可变参,造型思路灵活,如果应用熟练,复杂零件和装配后期修改非常方便,可去参,可加参,可改参,实在不行对单个零件推倒重来而不影响整体。曲面有Imageware的集成,自由曲面造型效果好,曲面功能更强。主要用于汽车、航空航天及相关模具设计、分析、制造。 还有优点,CAE简单集成了NX Nestran和I-DEAS MasterFEM,运动学分析加入了ADAMS。加工与Cimatron、Delcam齐名,是目前最好的三大软件之一。UG提供了丰富且简便的二次开发工具,可以很轻松的添加功能。他的知识专家系统KF也是CAD中最优秀的。 掌握UG更容易进入汽车、模具,以及欧洲机械电子类工厂等高薪行业。它的缺点如果造型不够熟练、特征更新失败远远多于Pro/E。UG系统很不稳定。实际上做到全参并且方便修改很难。本课题能够让我们对空间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有所提高,能够加强学生的三维立体的构思能力和创新性的三维形体设计能力。另外通过本课题,还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一、课题来源及研究目的1.1 CAD国内外发展情况经过多年的推广,CAD技术已经广泛地应用在机械、电子、航天、化工、建筑等行业。应用CAD技术起到了提高企业的设计效率、优化设计方案、减轻技术人员的劳动强度、缩短设计周期、加强设计的标准化等作用。近年来,我国CAD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除对许多国外软件进行了汉化和二次开发以外,还诞生了不少具有自主版权的CAD系统,如高华CAD,开目CAD等,由于这些软件价格便宜,符合本国国情和标准,所以受到了广泛的欢迎,赢得了越来越大的市场份额。但是,我国CAD/CAM软件不管是从产品开发水平还是从商品化、市场化程度都与发达国家有不小的差距。由于国外CAD/CAM软件出现得较早,开发和应用的时间也较长,所以它们发展比较成熟,现在基本上已经占领了国际市场。这些国外软件公司利用其技术和资金的优势,开始大力向我国市场进军,目前,国外一些优秀软件,如UG、SolidWorks、Pro/Engineer、CATIA等,已经占领了一部分国内市场。所以,我国CAD/CAM软件前景不容乐观。但是,我们也应该看清自己的优势,比如了解本国市场,提供技术支持方便,价格便宜等。在这些前提下,我们不仅要紧跟时代潮流,跟踪国际最新动态,遵守各种国际规范,在国际国内形成自己独特的优势,更要立足国内,结合国情,面向国内经济建设的需要,开发出有自己特色,符合中国人习惯的CAD/CAM软件。CAD/CAM技术可以应用在许多领域,机械制造是最早也是最广泛应用CAD/CAM技术的领域。随着CAD/CAM技术的发展,建筑、电子、化工的领域也开始应用该技术,在这些新的应用领域中,国外软件的优势并不明显。所以,我国CAD/CAM软件在这些方面还是可以与发达国家竞争的,并且随着CAD/CAM技术应用的深入,越来越多的领域将会使用该技术,所以,如果能够紧跟时代潮流,不断应用于新的领域,那么国产CAD/CAM软件还是很有发展空间。1.2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利用UG软件完成衣夹的三维造型设计;给出设计流程图及相应步骤的说明,给出截图;对该产品进行渲染;利用UG软件生成该产品的装配爆炸视图。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UG是UnigraphicsSolutions公司的拳头产品。该公司首次突破传统CAD/CAM模式,为用户提供一个全面的产品建模系统。在UG中,优越的参数化和变量化技术与传统的实体、线框和表面功能结合在一起,这一结合被实践证明是强有力的,并被大多数CAD/CAM软件厂商所采用。UG最早应用于美国麦道飞机公司。它是从二维绘图、数控加工编程、曲面造型等功能发展起来的软件。90年代初,美国通用汽车公司选中UG作为全公司的CAD/CAE/CAM/CIM主导系统,这进一步推动了UG的发展。1997年10月UnigraphicsSolutions公司与Intergraph公司签约,合并了后者的机械CAD产品,将微机版的SOLIDEDGE软件统一到Parasolid平台上。由此形成了一个从低端到高端,兼有Unix工作站版和WindowsNT微机版的较完善的企业级CAD/CAE/CAM/PDM集成系统。UG具有统一的数据库,真正实现了CAD/CAE/CAM等各模块之间的无数据交换的自由切换,可实施并行工程。采用复合建模技术,可将实体建模、曲面建模、线框建模、显示几何建模与参数化建模融为一体。基于特征(如:孔、凸台、型腔、沟槽、倒角等)的建模和编辑方法作为实体造型的基础,形象直观,类似于工程师传统的设计方法,并能用参数驱动。曲线设计采用非均匀有理B样线条作为基础,可用多样方法生成复杂的曲面造型,特别适合于汽车、飞机、船舶、汽轮机叶片外形设计等外形复杂的曲面造型。此外它还具有良好的用户界面,绝大多数功能都可以通过图标实现,进行对象操作时,具有自动推理功能,同时在每个步骤中,都有相应的性息提示,便于用户作出正确的选择。通过该课题,可以让我们熟悉UG的界面和常用命令,还有它特征,培养我们的空间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逐步提高我们的三维立体的构思能力和创新性的三维形体设计能力。二、三维造型设计2.1 衣夹整体造型设计首先简单分析下,该造型不是一个规则的的几何体,表面是个曲面,所以要用到曲面造型的一些命令,所以开始第一步,要画出衣夹的外壳曲面。外壳出来之后,就要选基准面做求差拉伸和求和拉伸,这些步骤要慢慢来,一步一步地来,不要一起全部拉伸,这样有点复杂,不小心就会出错。详细步骤如下:图2-3 草绘图2-2 草绘图2-1 草绘图2-1 草绘第一步:打开UG NX4.0,在【标准】工具条中单击【新建】按钮,弹出【新建部件文件】对话框,在【文件名】输入框中输入名称“yijia”,单击“OK”按钮出现标准界面,然后在【应用程序】工具条中单击【建模】按钮进入三维建模界面。第二步:在【成型特征】工具条中单击【草图】按钮,弹出【基准平面】悬浮工具条,然后依次单击【XC-ZC】和【确定】按钮进入二维草图界面,绘图如图2-1所示的草图轮廓。单击鼠标右键,完成草图。第三步: 在【成型特征】工具条中单击【草图】按钮,弹出【基准平面】悬浮工具条。单击【基准平面】按钮,弹出【基准平面】对话框。单击【XC-ZC】按钮,在【偏置】输入框中输入“4.52”,最后一次单击【确定】和【确定】按钮进入二维草图界面,绘制如图2-2所示的草图轮廓。第四步:单击鼠标右键,完成草图。第五步:在【成形特征】工具条中单击【草图】按钮,弹出【基准平面】悬浮工具条。单击【基准平面】按钮,弹出【基准平面】对话框。单击【XC-ZC】按钮,在【偏置】输入框中输入“26.79”,最后依次单击【确定】和【确定】按钮进入二维草图界面,绘制如图2-3所示的草图轮廓。 图2-4 草绘 图2-5 草绘第六步:单击鼠标右键,完成草图。 第七步:在【成形特征】工具条中单击【草图】按钮,弹出【基准平面】悬浮工具条。单击【基准平面】按钮,弹出【基准平面】对话框单击【XC-ZC】按钮,在【偏置】输入框中输入“41.8”,最后依次单击【确定】和【确定】按钮进入二维草图界面,绘制如图2-4所示的草图轮廓。 第八步:单击鼠标右键,完成草图。 第九步:在【成形特征】工具条中单击【确定】按钮,弹出【基准平面】悬浮工具条。单击【基准平面】按钮,弹出【基准平面】对话框。单击【XC-ZC】按钮,在【偏置】输入框中输入“49.21”,最后依次单击【确定】和【确定】按钮进入二维草图界面,绘制如图2-5所示的草图轮廓。图2-6 艺术样条 图2-7 曲线网格第十步:单击鼠标右键,完成草图。 第十一步:使用样条功能创建样条曲线,结果如图2-6所示。 第十二步:在【插入】菜单选择【网格曲面】,再单击【通过曲线网格】按钮,弹出【通过曲线网格】对话框,依次选择主线串1,主线串2和主线串3,单击【交叉线串】按钮,再选择交叉线串1至交叉线串5。在操作过程中,每选择一条线串单击一次鼠标中键,最后单击【确定】按钮创建通过曲线网格曲面,结果如图2-7所示。图2-9 草绘图2-8 桥接曲线第十三步:在【曲线】工具条中单击【桥接曲线】按钮,弹出【桥接曲线】对话框。依次选择曲线1和曲线2,然后取消勾选【关联输出】选项,最后单击【确定】按钮创建桥接曲线,结果如图2-8所示。 第十四步:在【成形特征】工具条中单击【草图】按钮,弹出【基准平面】悬浮工具条,然后依次单击【YC-ZC】和【确定】按钮进入二维草图界面,绘制如图2-9所示的草图轮廓。图2-12 曲线网格图2-11 曲线网格图2-10 桥接曲线 第十五步:单击鼠标右键,完成草图。 第十六步:在【曲线】工具条中单击【桥接曲线】按钮,弹出【桥接曲线】对话框。依次选择曲线1和曲线2,最后单击【确定】按钮创建桥接曲线,结果如图2-10所示。 第十七步:在【插入】菜单中选择【网格曲面】,再单击【通过曲线网格】按钮,弹出【通过曲线网格】对话框。先依次选择端点1,主线串和端点2,单击【交叉线串】按钮,再选择交叉线串1和交叉线串2。在选择过程中,每选择点或曲线一次单击一次鼠标中键,并约束曲面以参照面相切,如图2-14所示,最后单击【确定】按钮创建通过曲线网格曲线,结果如图2-11所示。衣夹右端也是同样的操作。如图2-12所示。图2-14 边倒圆图2-13 艺术曲面 第十八步:在【插入】菜单中选择【网格曲面】,再单击【艺术曲面】按钮,弹出【艺术曲面】对话框。先依次选择曲面剖面线1和剖面线2,单击【添加导线】按钮,再依次选择曲面引导线1和引导线2,在操作过程中,每选择一条线串单击一次鼠标中键,最后单击【确定】按钮创建艺术曲面,结果如图2-13所示。 第十九步:在【成形特征】工具条中单击【缝合】按钮,弹出【缝合】对话框。选择上一步创建的艺术曲面作为目标片体,然后框选所有的曲面作为工具片体,如图2-13所示,最后单击【确定】按钮将曲面合并为一个整体。 第二十步:在【成形特征】工具条中单击【草图】按钮,弹出【基准平面】悬浮工具条。以默认平面作为草绘平面,然后单击【确定】按钮进入二维草图界面,绘制草图,单击鼠标右键,完成草图。 第二十一步:选择本例第20步绘制的草图轮廓,在【成形特征】工具条中单击【拉伸】按钮,弹出【拉伸】对话框。在【选择步骤】栏中选择【求差】选项,在【结束】输入框中输入“5”,然后勾选【拔模角】选项,在【角度】输入框中输入“1”,最后单击【确定】按钮创建拉伸切除特征。使用边倒圆功能创建圆特征。选择实体边缘,然后设置圆角半径为“0.4”,结果如图2-14所示。 图2-17 拉伸图2-16 草绘轮廓图2-15 基本外壳造型第二十二步:在【特征操作】工具条中单击【外壳】按钮,弹出【外壳】对话框。在【厚度】输入框中输入“1”,然后选择实体面作为移除面,最后单击【确定】按钮创建外壳特征,结果如图2-15所示。 第二十三步:在【成形特征】工具条中单击【草图】按钮,弹出【基准平面】悬浮工具条。单击【基准平面】按钮,弹出【基准平面】对话框。单击【XC-ZC】按钮,在【偏置】输入框中输入“41.8”,最后依次单击【确定】和【确定】按钮进入二维草图界面,绘制如图2-16所示的草图轮廓。 第二十四步:单击鼠标右键,完成草图。图2-19 拉伸 第二十五步:选择本例第23步绘制的草图轮廓,在【成形特征】工具条中单击【拉伸】按钮,弹出【拉伸】对话框。在【选择步骤】栏中选择【求和】选项,然后在【结束】输入框中输入“1.5”,最后单击【确定】按钮创建拉伸特征,结果如图2-17所示。图2-18 草绘轮廓 第二十六步:在【成形特征】工具条中单击【草图】按钮,弹出【基准平面】悬浮工具条。以默认平面作为草绘平面,然后单击【确定】按钮进入二维草图界面,绘制如图2-18所示的草图轮廓。该草图是通过使用【投影】功能抽取边缘曲线,然后再使用【直线】功能和【快捷裁剪】功能绘制线段并删除多余的曲线得出的。 第二十七步:单击鼠标右键,完成草图。第二十八步:选择本例第26步绘制的草图轮廓,在【成形特征】工具条中单击【拉伸】按钮,弹出【拉伸】对话框。在【选择步骤】栏中选择【求和】选项,然后在【结束】输入框中输入“-1.5”,最后单击【确定】按钮创建拉伸特征,结果如图2-19所示。图2-21 拉伸图2-20 草绘样图第二十九步:在【成形特征】工具条中单击【草图】按钮,弹出【基准平面】悬浮工具条,然后依次单击【YC-ZC】和【确定】按钮进入二维草图界面,绘制如图2-20所示的草图轮廓。第三十步:单击鼠标右键,完成草图。第三十一步:选择本例第29步绘制的草图轮廓,在【成形特征】工具条中单击【拉伸】按钮,弹出【拉伸】对话框。在【选择步骤】栏中选择【求差】选项,然后在【结束】输入框中输入“10”,最后单击【确定】按钮创建拉伸切除特征。 第三十二步:使用边倒圆功能创建圆角特征。选择刚刚拉伸的实体边缘,然后设置圆角半径为“0.4”。图2-23 边倒圆第三十三步:使用边倒圆功能创建圆角特征。选择实体边缘,然后设置圆角半径为“0.2”如图2-21所示。图2-22 镜像第三十四步:在【成形特征】工具条中单击【实例特征】按钮,弹出【实例】对话框。单击【镜像特征】按钮,弹出【镜像特征】对话框。选择如图2-41所示的镜像特征,单击鼠标中键,在【平面方法】栏中选择【平面】选项,然后在弹出的【基准平面】对话框中单击【YC-ZC】和【确定】按钮,最后在【镜像特征】对话框中单击【确定】按钮创建镜像特征,结果如图2-22所示。图2-25 镜像第三十五步:使用边倒圆功能创建圆角特征。选择实体边缘,然后设置圆角半径为“0.3”,结果如图2-23所示。图2-24 草绘轮廓第三十六步:在【成形特征】工具条中单击【草图】按钮,弹出【基准平面】悬浮工具条。以默认平面作为草绘平面,然后单击【确定】按钮进入二维草图界面,绘制如图2-24所示的草图轮廓。该草图是通过使用【投影】功能抽取最外边的边缘曲线,再使用【偏置曲线】功能将投影出的边缘曲线向内偏置距离“0.99”,然后使用【直线】功能和【快捷裁剪】功能绘制直线并删除曲线得出的。第三十七步:单击鼠标右键,完成草图。第三十八步:选择本例的第36步绘制的草图轮廓,在【成形特征】工具条中单击【拉伸】按钮,弹出【拉伸】对话框。在【选择步骤】栏中选择【求和】选项,然后分别在【起始】和【结束】输入框中输入“0.1”和“-6”最后单击【确定】按钮创建拉伸特征.第三十九步:使用边倒圆功能创建圆角特征,选择如图2-47所示,实体边缘,然后设置圆角半径“3.5”。第四十步:在【成形特征】工具条中单击【实例特征】按钮,弹出【实例】对话框,单击【镜像特征】按钮,弹出【镜像特征】对话框。选择如图2-49所示的镜像特征,单击鼠标中键,在【平面方法】栏中选择【平面】选项,然后在弹出的【基准平面】对话框中单击【YC-ZC】和【确定】按钮,最后在【镜像特征】对话框中单击【确定】按钮创建镜像特征,结果如图2-25所示。图2-26 草绘轮廓图2-27 拉伸第四十一步:在【成形特征】工具条中单击【草图】按钮,弹出【基准平面】悬浮工具条。以默认平面作为草绘平面,然后单击【确定】按钮进入二维草图界面 ,绘制如图2-26所示的草图轮廓。 第四十二步:单击鼠标右键,完成草图。第四十三步:选择本例第41步的草图轮廓,在【成形特征】工具条中单击【拉伸】按钮,弹出【拉伸】对话框。在【选择步骤】栏中选择【求和】选项,然后在【起始】输入框何总输入“-0.5”,在【结束】下拉列表中选择【直至下一个】选项,最后单击【确定】按钮创建拉伸特征,结果如图2-27所示。图2-28 草绘轮廓 图2-29 对称拉伸第四十四步:在【成形特征】工具条中单击【草图】按钮,弹出【基准平面】悬浮工具条,然后依次单击【YC-ZC】和【确定】按钮进入而二维草图界面,绘制如图2-28所示的草图轮廓。第四十五步:单击鼠标中键,完成草图。第四十六步:选择本例44步的草图轮廓,在【成形特征】工具条中单击【拉伸】按钮,弹出【拉伸】对话框。在【选择步骤】栏中选择【求和】选项,然后在【起始】下拉列表中选择【对称值】选项,在【起始】输入框中输入“1.5”,最后单击【确定】按钮创建拉伸特征,结果如图2-29所示。图2-31 对称拉伸图2-30 草绘轮廓第四十七步:在【成形特征】工具条中单击【草图】按钮,弹出【基准平面】悬浮工具条,然后依次单击【YC-ZC】和【确定】按钮进入二维草图界面,绘制如图2-30所示的草图轮廓。第四十八步:单击鼠标右键,完成草图。第四十九步:选择本例第47步绘制的草图轮廓,在【成形特征】工具条中单击【拉伸】按钮,弹出【拉伸】对话框。在【选择步骤】栏中选择【求和】选项,然后依次在【起始】和【结束】下拉列表中选择【直至下一个】选项,最后单击【确定】按钮创建拉伸特征,结果如图2-31所示。 图2-32 草绘样图图2-33 求差拉伸第五十步:在【成形特征】工具条中单击【草图】按钮,弹出【基准平面】悬浮工具条,然后依次单击【YC-ZC】和【确定】按钮进入二维草图界面,绘制如图2-32所示的草图轮廓。单击鼠标右键,完成草图。第五十一步:选择上一步绘制的草图轮廓,在【成形特征】工具条中单击【拉伸】按钮,弹出【拉伸】对话框。在【选择步骤】栏中选择【求差】选项,然后在【起始】下拉列表中选择【对称值】选项,在【起始】输入框中输入“1”,最后单击【确定】按钮创建拉伸切除特征,结果如图2-33所示。图2-35 求差拉伸图2-34 草绘样图 第五十二步:草绘轮廓如图2-34,单击鼠标右键,完成草图。第五十三步:选择上一步的草图轮廓,求差拉伸,结果如图2-35。图2-37 求差拉伸图2-36 草绘样图第五十四步:草绘轮廓如图2-36,单击鼠标右键,完成草图。第五十五步:选择上一步的草图轮廓,求差对称拉伸,结果如图2-37。图2-39 拉伸图2-38 草绘轮廓图2-1 草绘样图第五十六步:草绘轮廓如图2-38,单击鼠标右键,完成草图。第五十七步:选择上一步的草图轮廓,求差拉伸,隐藏曲线和基准。然后对另一边拉伸的实体进行边倒圆,圆角半径设置为3.5。结果如图2-39。图2-41 边倒圆图2-40 拉伸 第五十八步:选择合适的基准面,草绘一个直径为1毫米的圆,然后拉伸,如图2-40。 第五十九步:选择上一步拉伸的实体边缘,进行边倒圆,半径设置为0.5,结果如图2-41。图2-43 实体模型图2-42 草绘样图 第六十步:草绘轮廓如图2-42,单击鼠标右键,完成草图。第六十一步:编辑变换绕直线旋转(180度),隐藏曲线和基准得到实体模型,如图2-43。2.2 弹簧夹模型设计简单分析下,这个弹簧总体看去还是比较简单,主要是把握好尺寸,先画个样条曲线,再在切平面上画个小圆,然后沿导引线扫掠,最后镜像,详细步骤如下:图2-45 扫掠图2-44 草绘样图第一步:草绘完成草图,先画一半,再镜像,得到如图2-44。 第二步:隐藏实体草绘基准平面鼠标点击曲线端点,会产生一个基准平面,画圆,完成草图,然后沿导引线扫掠,得到如图2-45。第三步:显示刚被隐藏的实体然后编辑对象显示着色,隐藏所有曲线和基准,得到衣夹模型。2.3 组合装配简单分析,因为该模型不是规则的几何体,没有很多平面和孔,所以直接装配有点困难,我们可以在模型上再拉伸个小圆柱体,当然这个小圆柱体的位置要选好,不能影响衣夹的功能,也不能影响美观,最好是比较隐蔽的地方,如图2-46。当然整个模型我是一起画上去的,所以装配之前,应该删除弹簧和其中一个对称的实体,然后保存剩下的实体,同样的方法,保存弹簧和另一个实体,这样整个模型就分为三个部分了,装配过程中,详细步骤如下:图2-46 装配图2-47 衣夹模型第一步:新建起始建模装配组件添加现有组件,添加其中一个实体,定位为绝对。第二步:添加弹簧,然后配对类型选角度 ,将弹簧短轴的中心线和实体平面(图2-46深颜色的那个平面)的角度设置为97度,这是算出来的,然后点击应用,再点确定。第三步:添加另一个实体,首先配对类型选对齐,将两个实体的中间肋板的左表面分别对齐,然后将右表面分别对齐,最后配对类型选中心,将两个实体通过刚刚拉伸的小圆柱体对中,然后点击应用,再点击确定,得到衣夹模型,如图2-47。结 论此模型总体上来说,还不是很难,主要是通过曲面造型和拉伸,当然还有很多细节,比如说是求和拉伸还是求差拉伸呢,还有“艺术曲面”和“缝合”这两个命令也要熟悉,特别是“通过网格曲面”这个命令要熟练掌握,要熟悉它运用在不同的曲线中,如何选主线串,如何选交叉线串,如何约束面。该模型的重点是对其尺寸要充分把握好,因为该模型本身就不大,尺寸都很小,精确到了0.01毫米,所以要对整个模型的尺寸要把握的很好,不能有过大的误差。此外,同过该模型,我们对二维草绘这个部分,有了更熟悉的了解,掌握的更深透了因为该模型内部还稍许复杂,要求我们草绘的二维图必须精确无误。该模型的不足就是对于基准的操作,很少,整个过程中,根本不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