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病诊断 对外汉语.ppt_第1页
语病诊断 对外汉语.ppt_第2页
语病诊断 对外汉语.ppt_第3页
语病诊断 对外汉语.ppt_第4页
语病诊断 对外汉语.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留学生语病诊断-偏误分析,2015,2,一、偏误及偏误分析二、对偏误的处理三、留学生常见偏误,一、偏误及偏误分析,偏误error,指第二语言学习者在使用语言时不自觉地对目的语的偏离,是以目的语为标准表现出来的错误或不完善之处。,这种错误是成系统的、有规律的,反映了说话人的语言能力,属于语言能力范畴。,错误(mistake)是指口语、笔误等语言运用上偶然的错误,与语言能力无关。,偏误分析erroranalysis,指对学生在学习第二语言过程中所犯的偏误进行分析,从而发现第二语言学习者产生偏误的规律,包括偏误的类型和偏误产生的原因等。,鲁健骥:中介语理论与外国人学习汉语的语音偏误分析语言教学与研究1984,3期外国人学习汉语的词语偏误分析语言教学与研究1987,4期外国人学习汉语的语法偏误分析语言教学与研究1991,1期,产生偏误的原因,语际迁移,语内迁移,文化迁移,学习策略,教学失误,语际迁移,IstudiedChineseatBeijingLanguageandCultureUniversityin2008.,我学习汉语在北京语言大学在2008年。,我2008年在北京语言大学学习汉语。,私2008年北京語言大学中国語勉強。,我2008年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学习。,语内迁移,量词“个”:一个月一个星期,一个天一个年,离合词:,他游了一个小时泳。,我们见了一次面。,他结了三年婚。,我毕了十年业。,文化迁移,您好!张。,Goodmorning!Smith.,学习策略,Iunderstandhim.,我明白他。/我懂他。,教学失误,上星期六上午我去看朋友了,下午看电影了,晚上在宿舍学习了。,二、对偏误的处理,抓住典型偏误进行分析,给出正确的句子,并进行适当的练习,我饭吃。.私食.,这个小孩儿是真漂亮。Thischildissobeautiful.,偏误类型:遗漏、误加、误代,师傅:师pu釜山:pu山,老师:老西迟到:其到日本:li本,三、留学生常见偏误,“的”、“地”、“得”,汉语中“的”一般用在名词性词语前,做定语的标志。“的”还可以用在名词、动词、形容词等词语之后构成名词性的“的”字结构。,一般情况下,“地”被认为是状语的标志,但并不是所有的状语都有“地”做标志。在表示时间、地点和方式的介宾结构做状语时不需要“地”,副词做状语一般也不需要“地”。,“得”做结构助词是补语的标志,只限程度补语和可能补语。,刚才你说谁同屋是法国人?,刚才你说谁的同屋是法国人?,他是我的好的朋友。,他是我的好朋友。,他是我的最好朋友。,他是我(的)最好的朋友。,病句分析,我们大家都很认真学习。,我们大家都很认真地学习。,她自言自语说。,她自言自语地说。,我们大家都认真(地)学习。,听了老师的话,他高兴地不知道说什么好。,听了老师的话,他高兴得不知道说什么好。,京剧我们看的懂,听不懂。,京剧我们看得懂,听不懂。,“了”、“着”、“过”,“了2”:句末“了”表示在过去时间已经发生或已结束的事情;还可表示新情况的出现,即变化。,“了1”:动词后的“了”表示该动作结束。,“着”:动词后的“着”表示动作正在进行,也可以表示状态的持续,还可以表示存在。,“过”:动词后的“过”表示经历,有时也表示动作完毕。,我在国内时常常参加足球赛了。,我在国内时常常参加足球赛。,我们每天都学习了20个汉字。,我们每天都学习20个汉字。,他坐了火车去上海。,他坐火车去上海了。,他们已经开始学习语法。,他们已经开始学习语法了。,病句分析,他刚到了北京,还不了解这里的情况。,他刚到北京,还不了解这里的情况。,我们刚吃了饭,一块儿来吧。,我们刚吃饭,一块儿来吧。,我刚吃饭,过一会儿再去散步。,我刚吃了饭,过一会儿再去散步。,我以前也曾经在中学教着书。,我以前也曾经在中学教过书。,昨天早上还下雨着,我们就出发去颐和园了。,昨天早上还下着雨,我们就出发去颐和园了。,我昨天在那儿等着你们半个多小时。,我昨天在那儿等了你们半个多小时。,妈妈翻一本画报给孩子讲故事。,妈妈翻着一本画报给孩子讲故事。,在北京学习这半年多的时间里,我有过很大进步。,在北京学习这半年多的时间里,我有了很大进步。,这个星期我游泳过三次。,这个星期我游过三次泳。,2012年我来过北京旅行一次。,2012年我来北京旅行过一次。,他说他去年去了西藏。,他说他去年去过西藏。,“是”、“有”、“在”,“在”表示存在时,其前边是存在的人或事物,后面是处所词;“有”表示存在时,其前边是处所词,后面是人或事物;“是”与“有”句式相同,区别是“有”后面的人或事物常常是不确定的,而“是”后面的人或事物多是确定的。,我们学校在西边邮局。,我们学校在邮局西边。,在我左边是玛丽,在我右边是山本。,我左边是玛丽,(我)右边是山本。,我家前边有黄河,后边有灵山。,我家前边是黄河,后边是灵山。,我家前边有一条河,后边有一座山。,病句分析,补语,结果补语趋向补语程度补语可能补语数量补语介宾补语,结果补语,表明动作的结果,位于动词之后,通常由动词或形容词承担。当动词带有宾语时,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后。,看懂写完猜到记住,看清楚写对猜错记好,看懂画写完作业猜到我记住这件事,看清楚字写对数量猜错年纪记好时间,趋向补语,表示动作的趋向。有简单趋向补语(来和去)和复合趋向补语(进来、进去等)。动词后带有趋向补语还有宾语时,如果宾语是处所词,要放在“来”、“去”的前边;如果是表示事物的名词,可以放在“来”、“去”的前边,也可以放在后边,但意思有区别。,他回去了。,他拿来了一本书。,他回家去了。,他拿了一本书来。,你去拿一本书来。,你去拿来一本书。,程度补语,表示动作达到的程度,通常由形容词承担,而且在形容词前常有表示程度的副词。动词与程度补语之间需要加“得”。当动词后带有宾语还有程度补语时,需要重复动词,再加“得”和补语。,他跑得很快。,他汉字写得很漂亮。,他说汉语说得很流利。,乒乓球她打得很好。,可能补语,表示动作或状态的可能性,其语法形式是动词(有时是形容词)和结果补语或趋向补语之间加上“得”。,我看得懂。,你们两个人拿得起来这个箱子。,他听得懂汉语。,我没有钥匙,进不去。,您不在被邀请之列,不能进去。,可能补语表示的“可能”或“不可能”常常是由主观、客观条件或情况决定的,特别是其否定形式。,人太多了,进不去。,这件事现在不能说出去。,“禁止”,我搬不动这张桌子。,数量补语,时量补语,我们等了20分钟。,我去过一次上海。,我比他大5岁。,动量补语,数量补语,表示动作或状态持续的时间。,他学了两年汉语。,马力到北京两周了。,表示动作或行为的次数。,他请老师再说一遍那个句子。,在比较句中表示数量上的差别。,他学了两年的汉语。,介宾补语,这是她发自内心的喜悦。,由“于”、“自”、“向”等介词组成的介词短语在动词或形容词的后边作补语,补充说明时间、处所、来源、对象原因等。,赵老生于上个世纪二十年代。,他最近一直忙于工作,很少休息。,这部电视剧源自老舍先生的著名小说。,他以飞快的速度冲向终点。,我们将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他起头得很高,我唱不上去。,下次作业你一定要写得清楚。,听说你们班张老师病得很。,妈妈听孩子的话,心里很高兴。,他不吃完饭就去找朋友了。,他起头起得很高,我唱不上去。,下次作业你一定要写清楚。,听说你们班张老师病得很重。,妈妈听到孩子的话,心里很高兴。,他没吃完饭就去找朋友了。,病句分析,你听得懂听得不懂他的话?,你能帮我借回来两本书吗?,我那年考不上大学,心里非常难过。,两年以后我还会回来北京。,她把书包放下在旁边。,你听得懂听不懂他的话?,我那年没考上大学,心里非常难过。,你能帮我借回两本书来吗?,两年以后我还会回北京来。,她把书包放在旁边。/她把书包放下了。,我朋友每星期一次来我房间。,电话响着很长时间,他竟然没有醒来。,他来找过三次你了,你都不在。,他们表演了节目十五分钟。,她一个人在宿舍里流泪了一个晚上。,我朋友每星期来一次我的房间。,他来找过你三次了,你都不在。,电话响了很长时间,他竟然没有醒来。,他们表演了十五分钟节目。,她一个人在宿舍里流了一个晚上泪。,“把”字句,“把”字句是汉语中的一种特殊句式。在“把”字句中,施动者(句子的主语)通过动作对动作的对象即“把”的宾语产生某种影响。这个影响,可能是使对象移动位置,也可能是使对象发生某种变化等。,“把”字句中,“把”的宾语一般是确定的,“把”字句中的谓语动词通常是动作动词,且要带“后续成分”,如:结果补语、趋向补语、介宾补语、数量补语、动态助词“了”、动词重叠等。,他把我们很相信相信。,我打算把这本书成为英文。,他把一本书弄丢了。,要出发了,大家应该把自己的东西收拾。,对不起,我把你的衣服脏了。,他很相信我们。,他把那本书弄丢了。,我打算把这本书翻译成为英文。,要出发了,大家应该把自己的东西收拾一下。,对不起,我把你的衣服弄脏了。,病句分析,“被”字句,“被”字句表示受事者(句子的主语)受到某种动作行为的影响而发生某种改变,常用在对受事者或者说话者来说是不愉快的、受到损害的等情况。,“被”字句中的谓语动词也要带“后续成分”如:结果补语、趋向补语、介宾补语、数量补语、动态助词“了”等。,我们被领导讲了学校的情况。,你作业没有做完,难免被老师的批评。,今天的作业被做完了。,她突然被奇怪的声音醒了。,你作业没有做完,难免被老师批评。,领导给我们介绍了学校的情况。,今天的作业做完了。,她突然被奇怪的声音吵醒了。,病句分析,趋向补语的引申用法,起来下去下来出来过来过去,“起来”:,表示开始并继续,人还没到齐他就吃起来了。,一下课操场上就热闹起来了。,表示收集、集中,快把东西都收起来,要走了。,我觉得你把头发系起来更好看一些。,“起来”:,“的时候”,这件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这工作忙起来可没有时间的休息。,表示评价、估计,这小玩意儿看起来用处还真大。,看起来,他们俩的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表示招回记忆,我想起来了,你叫大卫,对不对?,我怎么也回忆不起来这件事了。,“起来”:,表示变化,天亮起来了,不会下雨了。,你听,隔壁的声音又大起来了。,你看,这几天我又胖起来了。,现在好了,画面清楚起来了。,“下去”:,表示动作继续进行,你们不要停,唱下去,唱下去!,咱们接着演下去吧。,我们不能再这样等下去了。,表示某种状态继续存在,再这样疼下去我可受不了了。,我希望你们俩永远这样好下去。,“下来”:,表示动作使某物固定或停留在某处,请把你们的名字写下来。,赶快把那件衣服的样子画下来!,高速行驶的列车终于停了下来。,表示使事物分离,睡觉前要把眼镜摘下来。,快把你的湿衣服脱下来。,“下来”:,表示动作持续到目前,因为工作太忙,所以我没有坚持下来。,课程太难了,我没能学下来。,表示动作完成与否,一万米啊,孩子们都游下来了,真不容易!,四百米,我跑得下来,不用担心。,“下来”:,表示某种变化,屋里终于安静下来了。,我的心始终没有平静下来。,天暗了下来,看来又要下雨了。,你看,最近我好像又瘦下来了。,“出来”:,表示分辨清楚,我听出来了,你是玛丽。,你能看得出来这是谁的字吗?,你喝出来这是什么酒了没有?,表示从无到有,我想出来一个好办法。,这是他提出来的意见。,把你的名字用汉字写出来。,“出来”:,表示超出范围,今天比昨天多出来200块钱。,把长出来这段去掉。,“过来、过去”:,“过来”表示恢复到正常状态,他连续昏迷了几天,今天终于醒过来了。,谢天谢地,他总算活过来了。,事情是这样啊!现在我明白过来了。,“过去”表示失去正常状态,她又晕过去了。,他睁了几下眼就又睡过去了。,听到这个消息,他一下子就昏过去了。,“过来、过去”:,“过来”表示力所能及或力所不及,老师留那么多作业一晚上做得过来吗?,那么多书我一个人可拿不过来。,老师一起完头,我们就一起唱了下去。,你们说的话我都听懂了,但是我写不来。,听说考了90多分,他非常高兴起来。,新老师刚走进教室,我们就鼓掌起来。,你们说的话我都听懂了,但是我写不出来。,老师一起完头,我们就一起唱了起来。,听说考了90多分,他非常高兴。,新老师刚走进教室,我们就鼓起掌来。,病句分析,真对不起,我想不出来你的名字了。,哥哥在他脸上喷了一口冷水,他一下子醒起来了。,桌子上的东西太乱了,你包上来这些东西吧。,你怎么把汽车停起来了?,哥哥在他脸上喷了一口冷水,他一下子醒过来了。,真对不起,我想不起来你的名字了。,桌子上的东西太乱了,你包起这些东西来吧。,你怎么把汽车停下来了?,桌子上的东西太乱了,你把这些东西包起来吧。,名词、代词、量词,汉语中名词可以做主语、宾语、定语、状语,还可以作谓语。,我们大家都有中文书。,我去买一张北京青年报。,名词作定语有时加“的”,有时不加“的”。,老师的办公室在三层。,北京的出租车比我们那儿贵。,跟你最好那个中国的同学来找你了。,我想去学校门口买一张北京的晚报。,张老师孩子已经上中学了。,张老师的孩子已经上中学了。,名词、代词、量词,汉语中代词包括: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他哥哥是律师。,我们老师很年轻。,她的办公室不太大。,我的自行车200多块钱。,人称代词可以做主语、宾语、定语。作定语有时加“的”,有时不加“的”。,他们不去,那咱们去吧。,你们不去,我们可要去了。,我们咱们,指示代词“这”、“那”,“这”近指;“那”远指,这儿夏天这么热,冬天却又那么冷!,他那么喜欢你,你不知道吗?,这么那么:用在形容词或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前,表示程度,相当于“很、非常”。,我说这么两句话你就生气了?,他们怎么就来了那么几个人?,这么那么:用在数量词前,表示数量少。,这样很舒服。,这样的事情经常发生。,这样那样:可以单独做句子成分,也可以用在“的+名词”或数量名之前。,我这么/这样说是不对,不过我也没办法。,不能按照他说的那么/那样做。,这么那么这样那样:用在普通动词前表示行为动作的方式。,这样吧,你先走,我随后就去。,量词,名量词,他妈妈为我们做了一桌子菜,我们没吃完。,这么一屋子人,空气多不好啊。,借用的名量词,你们俩你踢我一脚,我打你一拳,为了什么?,没想到泰森竟然咬了对方一口。,动量词,他只干这么一点儿活儿就出了一头汗。,借用的动量词,他那样高,有1.8米吧?,实际情况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前天来我房间的这位朋友是我在上海认识的。,去年冬天咱们这儿没有下雪,你们那儿下了没有?,实际情况并不像你想象的那样。,他那么高,有1.8米吧?,前天来我房间的那位朋友是我在上海认识的。,去年冬天我们这儿没有下雪,你们那儿下了没有?,好了,好了,就这么吧。,好了,好了,就这样吧。,病句分析,动词、形容词,汉语表示动作的动词一般可以重叠。动词重叠可以表示动作时间短、轻松、尝试及反复等意思。,刚才我尝尝了你做的菜,真不错。,我喜欢在床上躺躺着看电视。,你刚才试试的那双皮鞋是意大利的名牌。,你刚才试的那双皮鞋是意大利的名牌。,动词重叠后,不能再加“了、着、过”,不能作定语。,刚才我尝了你做的菜,真不错。,我喜欢在床上躺着看电视。,刚才我尝了尝你做的菜,真不错。,离合式动词,我们去游游泳吧。,我喜欢没事时看看书。,游泳见面聊天散步毕业结婚,你们见见面,聊聊天儿,彼此了解了解。,打球吃饭写字看书听音乐,动宾词组,离合词和动宾词组只能重叠动词,动词、形容词,汉语形容词可以分为两类:表示事物的性质、表示事物的状态。一般的形容词不能带宾语,少数可以带宾语的形容词其实可以看作是兼类词。,这首歌红了两个月。,昨天我们平了北大队。,这件事真是太麻烦您了,非常感谢。,有些形容词可以重叠,形容词重叠常表示程度高。双音节形容词重叠有两种形式:AABB、ABAB。,漂漂亮亮高高兴兴快快乐乐舒舒服服干干净净客客气气清清楚楚热热闹闹通红通红雪白雪白冰凉冰凉笔直笔直,有些形容词可以有AABB和ABAB两种重叠形式,要注意的是ABAB动词的用法。,他们高高兴兴地走了。,有什么开心的事,说出来让我们也高兴高兴。,今晚可以舒舒服服地休息了。,我得好好地舒服舒服了。,请把你的词典借给我用用一下。,我的房间收拾得干干净净极了。,我发现很多人都喜欢晚饭后在校园里散步散步。,下面我要讲讲的事情是在去年十月发生的。,我的房间收拾得干净极了。,请把你的词典借给我用用/用一下。,我发现很多人都喜欢晚饭后在校园里散散步。,下面我要讲的事情是在去年十月发生的。,服务员对客人很热情,很友谊。,服务员对客人很热情,很友好。,我的房间收拾得干干净净极了。,病句分析,复句,联合复句,偏正复句,指分句之间不存在主要和次要的关系,在语法上是平等的,不互相修饰或说明的一类复句。,指分句之间存在着主要与次要的关系,一个分句修饰、限制另一个分句。一般认为前一分句为偏句,后一分句为正句,前后分句不能互换。,复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上有联系的单句组成的句子形式,构成复句的单句叫做分句。,复句通常用一些关联词语来连接各个分句,不同的关联词语表示分句之间的不同关系。,联合复句,并列复句承接复句递进复句选择复句,并列复句:表示两种或更多的情况的并列陈述,没有先后的关系。,常常用来描述一个人同时进行两个动作,或不同的人同时进行不同的动作。,咱们边走边谈吧。我一面工作一面学习。你们一边聊,我们一边听。师傅一面说,我们一面做。,他们在那儿又吃又喝,又说又笑。这个房间又干净又漂亮。我也会说汉语,也会说英语。,“又”的后边既可以是动词,也可以是形容词;“也”的后边一般只是动词。,他既会说汉语,又会说英语。我既告诉了你,也告诉了他。这个小孩子既聪明又漂亮。,我一方面要工作,一方面要学习。这样做一来对你有利,二来对大家也有好处。我这样做一是为了你,二是为了大家。,这几组关联词常常说明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两种原因、两种结果或两个目的等,用法上没有太大的区别。应该注意,这里的“来、是”都与动词没有关系,只是起关联作用。,我们班同学有的喜欢唱歌,有的喜欢跳舞。他有时来有时不来。他时而高兴时而不高兴,让人难以交往。,这组关联词字面上有选择的意思,但实际上是并列的关系。,承接复句:指两件或更多的事情按先后顺序进行,一般不能改变顺序。,他应该先看好病再考虑工作问题。代表们先参加大会,接着进行分组讨论。这几天这样安排:先去长城,然后去颐和园,最后去故宫。他两个星期前来过,后来又走了。,递进复句:前一分句是基础,后一分句表示更深一层的意思。,我不仅会说汉语,还会写汉字。他不但喜欢你,而且深深地爱着你。我不仅知道这些,而且了解所有的情况。他喜欢跳舞,并且跳得很不错。,我来过北京,而且不止来过一两次。我喜欢做这件事,更希望把它做好。他不但希望跟你见面,还希望常常跟你见面。这次活动大多数人都参加了,甚至平时不运动的人也参加了。,这种关系的复句一般不能改变前后的顺序。,穿这种衣服不但不舒服,反而觉得特别难受。他不但没去上课,反而在家里睡大觉。她家离这儿最远,反而最先到了。,选择复句:表示情况的选择或交替。,“还是”多用在疑问句中;“或者”用陈述句中。,昨天给我打电话的是你还是他?我们去看表演,或者去看电影。或者你去,或者他去,反正我不去。,明天我们不是去长城,就是去颐和园。我不是找你而是找他。我们是来学习的,不是来休息的。,这几组表示选择的复句,或者是二者选其一,或者是否定一个肯定一个。应该特别注意“不是就是”与“不是而是”的区别。,他宁可自己饿着,也不去动孩子的饭。你与其在家睡觉,不如跟我们去唱歌。,比较厉害得失后的选择。从两件或两种都不愿意或不希望做的事中选择一个可以接受的。,他宁可不吃不喝,也要把实验完成。虎妞宁可不要父亲的家产,也要嫁给祥子。,从两件想做的事中选择一个更加有利。,偏正复句,因果复句假设复句转折复句条件复句让步复句,因果复句,应该注意:“既然就/才/为什么”这种复句,常常是说话人根据某种原因劝别人应该怎么做或不要怎么做。,因为身体不舒服,所以他今天没有来上课。之所以你没能取得好成绩,是因为你没有好好复习。,既然你已经答应了,就应该跟大家一起去。既然你已经来了,为什么要着急回去呢?,假设复句:偏句假设一个条件,正句按照这个假设的条件得出一个相应的结果。,如果下雨,明天我们就不去了。你要是不舒服的话,就不要去上课了。要是没有更好的办法,就只能这么办了。,转折复句:正句没有按照偏句提出的情况发展,而是朝着相对或相反的方向发展。,要注意“只是”与“不过”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区别:“不过”可以转向好的方面,也可以转向坏的方面;“只是”一般只转向坏的方面。,他虽然身体不舒服,但是/可是每天来上课。尽管你们听懂了,但是我还要再说一遍。这里条件是不错,只是/不过交通不够便利。这里环境一般,不过离城比较近。,条件复句:偏句提出条件,正句说明满足这些条件后的结果。,注意:“只有才”表示唯一的条件;“只要就”则强调充分的条件;而“无论都”属于无条件复句,在“无论”与“都”之间一定有疑问词语或可选择的形式。,只有来北京才能看到八达岭长城。只要有时间我就会去看你。,无论春夏秋冬,他天天都坚持锻炼。不论你们谁来我们都欢迎。无论什么建议,我们都会认真考虑。,让步复句:这种复句指在现有情况下退一步考虑问题,但结果不会改变。,即使下雨我们也要去博物馆参观。即使你们听清楚了我也要再强调一遍。就是工作再忙,也要抽空回家看看。,他们一边说着、唱着,一边很愉快。他不喜欢这种书,与其送给我,不如送给他。即使明天下雨,我们要去参观。我的自行车很旧,只是从来不出毛病。因为昨天睡得太晚,因此今天起晚了。,他们一边说着,一边唱着,很愉快。他不喜欢这种书,与其送给他,不如送给我。即使明天下雨,我们也要去参观。我的自行车很旧,不过从来不出毛病。因为昨天睡得太晚,所以今天起晚了。,病句分析,你只有坚持运动,就能有好身体。不管学习忙,他每天锻炼一个小时。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