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学习目标1.简述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2.举例说明生物膜具有流动性特点3.探讨在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中,实验技术的进步所起的作用。,提出时间和学者:1.生物膜组成成分:2.基本支架:3.蛋白质的分布:?4.结构特点:5.功能特点:6.糖蛋白:分布;功能7.糖脂?,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1、生物膜中脂质和蛋白质的分布:2、细胞膜中糖的分布:3、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功能特点:。,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贯穿整个磷脂双分子层。(体现了膜结构内外的不对称性),细胞膜外表,有一层由细胞膜上的蛋白质与糖类结合形成的糖蛋白,叫做糖被。功能:保护和润滑作用(消化道、呼吸道上皮细胞)细胞识别、胞间信息交流作用,具有一定流动性,选择透过性,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思考:,1.细胞膜的组成成分是什么?2.欧文顿的推论是否正确?有无其他组分?3.脂质和蛋白质是怎样构成细胞膜的?(1)磷脂分子在细胞膜上的分布?磷脂分子在空气-水界面上的如何分布?提示:细胞膜内外都是液体有水的环境(2)蛋白质分子位于脂双层什么位置?4.生物膜真的是静态的吗?有什么证据可以证明细胞膜中的物质是不断运动的?5.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是什么?,欧文顿,两位荷兰科学家,罗伯特森,19世纪末,1925年,1959年,1970年,1972年,荧光染料标记实验,桑格和尼克森,20世纪初,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总结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填写表格,导学,生物膜:功能?结构?组成成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结构决定功能,1.细胞膜的组成成分是什么?,从生理功能入手的科学探究,19世纪末,欧文顿(E.Overton)在研究植物细胞的通透性实验,不溶于脂质的物质,溶于脂质的物质,细胞膜,从实验现象能推测出什么结论呢?,思考与讨论:最初认识到生物膜是由脂质组成的,是通过对实验现象的推理分析还是通过膜成分的提取和鉴定?在推理分析得出结论后,还有必要对膜的成分进行提取、分离和鉴定吗?,膜是由脂质组成,资料1.欧文顿的实验,2.欧文顿的推论是否正确?有无其他组分?,时间:20世纪初实验:科学家对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膜进行了化学成分分析,化学分析表明:,红细胞的细胞膜,资料2,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3.脂质和蛋白质是怎样构成细胞膜的?(1)磷脂分子在细胞膜上的分布?磷脂分子在空气-水界面上的如何分布?提示:细胞膜内外都是液体有水的环境(2)蛋白质分子位于脂双层什么位置?,时间:1925年人物:荷兰科学家戈特E.Gorter和格伦德F.Grendel实验:用有机溶剂丙酮(可以溶解脂质)从人的红细胞膜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的面积恰为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S=2S0)结论:,资料3.荷兰科学家的实验,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必然排列为连续的双分子层,(1)磷脂分子在细胞膜上的分布?磷脂分子在空气-水界面上的如何分布?提示:细胞膜内外都是液体有水的环境,B:根据磷脂分子的结构特点,展开你的想像力,尝试构建磷脂分子在水空气界面中的模型,A:磷脂是一种由甘油、脂肪酸和磷酸所组成的分子,磷酸:“头”部是亲水脂肪酸:“尾”部是疏水,磷脂分子,磷脂分子的特点:,“头”部具亲水性,“尾”部具疏水性,磷脂分子排列为单分子层,连续两层排列,水空气界面,(2)蛋白质分子位于脂双层什么位置?,时间:1959年实验:罗伯特森用电镜了观察到了清晰的细胞膜照片,看到了暗亮暗的三层结构。结论:,注:蛋白质电子密度高显黑色发暗,磷脂分子的电子密度低发亮。,生物膜为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统一的静态结构,资料4.罗伯特森的实验,透射电子显微镜(REM),资料4.罗伯特森的实验,单位膜模型,罗伯特森观点:蛋白质分子都镶在磷脂双分子层的两侧,所有膜厚度相同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都是静止不动的,变形虫的变形运动,变形虫在吞噬草履虫,举例说明生物膜具有流动性,A、白细胞吞噬细菌、变形虫捕食、草履虫取食过程中食物泡的形成、分泌蛋白的分泌过程)B、细胞融合(受精时细胞的融合过程、细胞杂交时的细胞融合、人鼠细胞的杂交实验)C、变形运动(红细胞通过狭窄毛细血管的变形、精子细胞形成精子的变形、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变形虫运动时伪足的形成)D、细胞生长分裂(动物细胞分裂时细胞膜的缢裂过程、酵母菌的出芽生殖中长出芽体),生物膜真的是静态的吗?,4.生物膜真的是静态的吗?有什么证据可以证明细胞膜中的物质是不断运动的?蛋白质分子到底是怎么分布的?,质疑?,冰冻蚀刻电镜技术观察的蛋白质分布模型,资料5:冰冻蚀刻电子显微法,标本用干冰(液氮)冰冻后用冷刀断开,升温后暴露断裂面,蛋白质、在磷脂双分子层中,镶在表面,贯穿其中,部分或全部嵌入,小鼠肝细胞膜冰冻蚀刻的电镜照片,蛋白质的三种存在形式构建蛋白质分子在磷脂双分子层中的排布模型,时间:1970年实验:弗雷和埃迪登(Frye和Edidin)将人和鼠的细胞膜蛋白分别用红、绿荧光标记后,让两种细胞融合,杂交细胞的一半发红色荧光、另一半发绿色荧光,放置一段时间后发现两种颜色的荧光均匀分布。,资料6.人鼠细胞融合实验(荧光标记实验),结论: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磷脂分子的运动,根据新的观察和实验证据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了新的生物膜结构模型,1、生物膜中脂质和蛋白质的分布:2、细胞膜中糖的分布:3、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功能特点:。,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贯穿整个磷脂双分子层。(体现了膜结构内外的不对称性),细胞膜外表,有一层由细胞膜上的蛋白质与糖类结合形成的糖蛋白,叫做糖被。功能:保护和润滑作用(消化道、呼吸道上皮细胞)细胞识别、胞间信息交流作用,具有一定流动性,选择透过性,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流动镶嵌模型是目前人们普遍认同的,但它无法完美地回答生物膜的所有功能。所以后来不断提出一些新的模型,比如Wallach于1975年提出晶格镶嵌模型;Jain和White于1977年提出板块镶嵌模型等。迄今为止,已提出的生物膜结构模型达几十种之多。生物膜的结构模型虽然有很多种,但被广泛接受的结构模型基本内容是趋向一致的,其要点和特点基本相同,主要包括膜的分子组成和结构特征。,2003年度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两名研究膜蛋白的美国科学家,这是自1991年来诺贝尔奖第三次颁发给与细胞膜蛋白质有关的研究成果。,科学无止境,皮特阿格雷,罗德里克麦金农,1、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与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模型的最大的不同是,A、流动镶嵌模型认为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课堂反馈,D、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模型认为细胞膜具有透过性,C、流动镶嵌模型认为细胞膜具有选择性,B、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模型认为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2、变形虫的任何部位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Module 9 Unit 1 He left school and began work at the age of twelve 教学设计 外研版七年级英语下册
- 2025年中国钢铁耐火材料行业市场分析及投资价值评估前景预测报告
- 2025年中国干湿两用电动剃须刀行业市场分析及投资价值评估前景预测报告
- 2025年中国橄榄叶液体和粉末提取物行业市场分析及投资价值评估前景预测报告
- 2025年中国改性异氰酸酯行业市场分析及投资价值评估前景预测报告
- 2025年地热能源区域供暖技术应用案例分析报告
- 2025年中国氟碳树脂涂料行业市场分析及投资价值评估前景预测报告
- 03 第6讲 力的合成与分解 【答案】听课手册
- 2025年中国风力涡轮齿轮油行业市场分析及投资价值评估前景预测报告
- 第2节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教学设计-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 《公路软土地基处治工程技术规范》(DB45T 1972-2019)
- 工余安健环知识培训
- 云南省石林县鹿阜中学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章 第四节 地球的公转教案 (新版)商务星球版
- 《路遥人生》读书分享课件
- 以青春之名励青春之志
- 小学数学新旧知识关联
- 第9课 共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中华民族大团结》(初中 精讲课件)
- 万夫一力天下无敌 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增强班级凝聚力主题班会
- GB/T 20671.4-2006非金属垫片材料分类体系及试验方法第4部分:垫片材料密封性试验方法
- 灌肠分类、操作及并发症处理
- 《电力工业企业档案分类规则0大类》(1992年修订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