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6 短新闻两篇( 2) 第二课时 一、导语设计 随着不列颠尼亚的永远离去,中华民族的一段耻辱终告洗刷。然而洗刷不去的永远是那腥风血雨的记忆。 20 世纪三四十年代,我们民族所遭受的灾难在另一个国度也同样上演着。纳粹在西欧酿造了一个又一个的人间惨剧。今天,让我们跟随美国记者罗森塔尔沉重的步伐走进布热金卡,用我们明亮的双眸审视纳粹德国的 “ 杰作 ” ,用我们善感的心灵去碰触那段不忍碰触的历史。 二、文本解读 (一)信息筛选 1、奥斯维辛集中营是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建立的最大的集中营,被称为二战期间纳粹德国 最大的 “ 杀人工厂 ” ,据统计报道有 400 万人在这里遭到了杀害。这篇消息是美国记者罗森塔尔战后访问奥斯维辛集中营博物馆之后采写的。发表之后,各大报纸争相转载,并获得了美国普利策新闻奖。请同学们默读这篇新闻史上的佳作,然后根据文章思路拟写一个阅读提纲。 2、文章一上来就有段震撼人心的议论,请同学们齐声朗读第 1、 2 段。能不能找出表现作者倾向的关键词? 明确: “ 可怕 ”“ 居然 ”“ 不该 ” 。 2 / 6 3、 “ 阳光明媚 ”“ 绿树成阴 ” ,孩子们高兴地嬉戏,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和平景象!然而作者却说这是 “ 最可怕的事情 ”“ 像一场噩梦 ” ,难 道作者不喜欢这一切?为什么?“ 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 ” ,“ 居然 ” 用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明确:出人意料。 4、第 2 段连用了 4 个 “ 不该 ” ,既然阳光不该有,鲜花不该有,绿草不该有,甚至孩子的嬉笑,那在这里 布热金卡本来应该有什么? 明确:灰暗的天空,凋零的花朵、令人窒息的悲剧。 5、既然如此,那么作者在这里用了什么手法? 明确:作者正是用了反语。这儿固然景色美好,却与布热金卡的历史不相配。 6、布热金卡到底有着怎样的历史呢?大家能从文中找出这些背景材料吗? 明确:在第 3、 4、 5 段有交代。作者说,那些 “ 惨状被人们讲过很多次 ” ,所有的事情都已经是旧闻了,奥斯维辛也不再有 “ 可供报道的新闻了 ” 。 (二)分析鉴赏 1、那么作者为什么还要写这篇报道呢? 明确:从第 6 段可以看出,作者到这里访问感到有 “ 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 ” ,这是记者的良心在催促他。 3 / 6 2、为了对得起当记者的良心,为了对得起在集中营遇难的人们,罗森塔尔动笔了。但文中却没有将笔墨集中在集中营环境的描写上,作者把重心放在哪儿呢? 明确:参观者身上。 3、那么就请同学们在接下来的部分画出描写参观者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 明确:第 7 段,第 2 行 “ 参观者默默地迈着步子,先是很快地望上一眼 ”“ 他们的步履不由得慢了下来 ” 。 第 9 段,第 1 行 “ 还有一些参观者注视着毒气室和焚尸炉 ”“ 他们表情茫然 ” 。还有这段的最后一句: “ 他们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 ” 第 10 段, “ 一个参观者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 ” 。 在执行绞刑的地下室里, “ 他们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 ”“ 另一位参观者进来了,她跪了下来,在自己胸前画十字 ” 。 还有倒数第 2 段。 (三)合作探究 1、一篇本该报道集中营的新闻作者为什么却把目光始终盯在参观者身 上呢? 明确:这样更能感染读者,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这篇新闻之所以能成为各大报纸转载的佳作不是没有缘由的。罗森塔尔独辟蹊径,写奥斯维辛集中营,却不在描写它如何恐怖阴4 / 6 森上着墨,而是通过参观者的行为、神态传达他们内心的感受。 2、这篇报道还有许多精彩的细节和精辟的议论,请同学们找出来仔细品味。 明确:第 8 段的最后一句: “ 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 很耐人寻味。 4、能具体谈谈你的理解吗? 明确:作者是在讽刺。毒气室、焚尸炉是害人性命的东西,雏菊花怒放代表着顽强的生命力,这两种事物反差很大,摆在一起,这样的景象的确让人难忘。作者也是在控诉。雏菊花的怒放象征生命的绽放。这本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事情,但却被这个人间地狱毁灭了。 5、 “ 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 ” 这句话怎么理解? 明确:作祷告,或者是为了求得上帝的谅解,或者是为了求得上帝的保佑。但是在奥斯维辛,作祷告的地方是没有的,因为刽子手丧失了人性,双手沾满了无辜者的鲜血,他们是不可能向上帝祷告忏悔自己的罪行的;而无辜的人们成为刽子手刀俎 上的肉,无计可逃,他们也没有办法求得上帝的保佑。 6、 “ 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 ” 这个句子从语气上看是什么句子? 5 / 6 明确:否定句! 7、文中像这样的否定句有很多,大家能否找找看? 明确:第 2 段的 4 个 “ 不该 ” 组成的排比句。 第 6 段, “ 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 ” 。 最后一段, “ 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 ” 。 8、大家想想,作者的用意是什么呢? 明确:因为标题 “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 就是个否定句,后面大量运用否定句可以使文章的风格统一。 作者多次强调 “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 新闻 ” 除了呼应前文之外,还为了突出文章主题。意思是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鲜东西了,每一个参观者都看到同样的东西,也都有同样的感受,那就是震惊,甚至窒息。看到这些遗留的东西,就有这样的感觉,如果看到那些真实的场景,又会有怎样的感觉呢?这样就揭露了纳粹德国的罪恶行径。 三、课堂小结 本文用了一连串的否定句,像一条线串起了全篇文章,使文章具有统一的风格,同时把奥斯维辛这个被纳粹颠倒了的世界展现在读者面前。在貌似平静的话语背后表现出对纳粹的深刻揭露。 这篇文章和我们平时看到的新闻报道的不同之处就在于记者在文章 中的参与程度不同。记者对于所报道的事件有三种参与的情况: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身份出现,只是纯客观6 / 6 记叙,不掺杂自己的感情和判断,只是用事实本身说话;另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出现,但会在叙述事实的同时表达自己的看法或者渗透自己的感情;还有一种,记者作为事件的参与者,文章直接描写他的所见所感。我们平时读报纸所看到的消息大都是第一种和第二种情况,主要还是一种客观叙述为主的写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情节有波澜的课件
- 2026届浙江省杭师大附中化学高一上期中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
- 患者约束的安全管理
- 恶劣天气应急处置课件
- 少儿教育感恩节的策划方案
- 学校读书日活动策划方案
- 无废医院知识试题及答案
- 方剂试题及答案
- 驾照考试题及答案
- 证券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 浙江省建设工程检测技术人员(建筑材料及构配件)认证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5农村土地墓地买卖合同
- 建筑施工现场消防安全培训课件
- 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路径分析
- 新入职医生培训
- 劳务派遣员工离职协议书 (2024年版)
- 升学宴会模板
- 2024至2030年中国聚脲涂料行业市场发展调研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
- DB11∕T 420-2019 电梯安装、改造、重大修理和维护保养自检规则
- 十年(2015-2024)高考真题英语分项汇编(全国)专题 22 完形填空(新高考15空)(学生卷)
- JTJ073.1-2001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 养护技术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