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秋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xx第一学期一、班情分析本班共有学生41 名,大多数学生来自农农村,家庭教育和家庭辅导跟不上。成绩参差不齐,本班学生的班底可以,学习主动性不强,理解能力也较差。班级中学生成绩分布水平,中优等的生占1/2,不及格学生和盘桓在60分左右的学生也有不少。由于学生的理解能力差、计算力较弱,本学期我的教学重点的抓基础,练口算,重理解。以求每个学生在原先的成绩上有长远的提高。二、指导思想。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三、教材分析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大数的认识,公顷和平方千米,角的度量,三位数乘两位数,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复式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角的度量,以及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在小学阶段,本学期结束后,有关正整数的认识和计算的内容将全部教学完。本册这些知识的学习,一方面使学生学会用较大的数进行表达和交流,掌握较大数范围内的计算技能,进一步发展数感;另一方面通过十进制计数法的学习,对有关数概念的各方面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和融会贯通,为学生形成科学、合理的数学认知结构奠定基础;并为进一步系统学习小数、分数及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做好铺垫。因此,这部分知识仍然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角的度量、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两个单元,这些都是本册的重点教学内容。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直线、线段、射线、角、垂线、平行线、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学会一些简单的作图方法;同时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体会各种图形的特征及图形之间的关系,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复式条形统计图。教材介绍了纵向和横向两种不同形式的复式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学会看懂这两种统计图并学习进行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形成统计的观念。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乘法和除法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初步体会的运筹的数学思想方法,感受数学的魅力。同时让学生学习应用优化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综合应用数学的综合应用“1亿有多大”和“你寄过贺卡吗?”,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四、教学内容本册教材共分就个单元:大数的认识;公顷和平方千米,角的度量;三位数乘两位数;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统计;数学广角;总复习。以上各单元内容涉及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数学思想方法)用数学四大领域。五、教学目标1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认识自然数,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读、写亿以内和亿以上的数,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2会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3会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和几百几十乘一位数,整十数除整十数、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4认识直线、射线和线段,知道它们的区别;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能按指定度数画角。5认识垂线、平行线,会用直尺、三角板画垂线和平行线;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6结合生活情境和探索活动学习图形的有关知识,发展空间观念。7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9初步了解运筹的思想,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10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11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六、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角的度量,以及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难点:1、亿以内数的读法及写法,培养学生的数感。2、使学生掌握乘法的估算方法。3、使学生理解垂直与平行的概念,会用直尺、三角尺画垂线和平行线。4、让学生认识两种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5、使学生通过简单的事例,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和对策论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七、教学奋斗目标力争期末成绩比三年级有所进步。八、教学工作的措施及方法1、改变教学思想具有新观念、新思想、新体验。改变原有的老师讲、学生学的思想观念,实施互动学习(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生网合作等),自主探究,老师给营造一个宽松、合谐,充满爱、民主、喜悦的学习氛围。由学生自主合作去探究、研讨,老师作好参谋,当好后勤,作学生的服务员。2、注重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 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教学要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设计富有情趣的习题,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生活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重视数学知识的课外延伸,加强数学知识的实用性和开放性。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正归一和反归一等应用题时,结合生活实例,使所要学习的数学问题具体化、形象化,激发学生求知的内驱力。3、注意教学的开放性,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适当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4、面向全体、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1)、加强基础训练,在计算方面,重点是要加强口算训练,。在应用题方面,要重视一步计算应用题的练习。在练习中必须重视应用题结构的训练,如根据条件补充问题、根据问题补充条件等,这种题目要经常训练,它对于提高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是大有裨益的。(2)、实施分层教学,弹性教学,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不同的接受能力,采取不同的方法,布置不同的作业,注意因材施教,力求“下要保底,上不封顶”即下要保义务教育的共同要求,上要引导兴趣浓厚,学有余力的学生进一步发展。把共同要求和发展个性结合起来。(3)、重视学生的课时目标过关和单元素质过关,作业严把关,加强信息交流,及时反馈,增强教学的针对性。5、结合实际问题教学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教学或实验上的技能问题,而提出问题,却需要创造性和想象力。”我计划在教学中以注重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指导。常把提出问题的权利交给学生,给他们提供广阔的参与空间,让他们学得主动积极,有充分的机会去发现,去研究,去创造。6、作业设计力求准确、简洁、规范、方便教学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有赖于高质量的练习,我们必须重视课堂作业的设计和学生练习的达成度。课内外作业均要经过精心设计,力求从培养学生能力出发,体现课改精神,同生活实践紧密结合,重在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此外,采取“基础练习+个性作业” 形式,针对学生不同的学习水平,分层设计作业。教师针对不同层面的学生完成不同难度的作业,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内容和形式,实现差异发展。7、三位一体,学校、家庭、社会形成教育合力家庭、社会、学校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各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只有三者协调,取长补短,才能取得最佳的教育效益。教师要主动与家长取得联系,通过访问学生家庭或开家长会,与学生家长相互沟通学生在学校的表现情况,使二者相互配合,取长补短,同时,要适时适当地向部分学生家长讲明教育方法,共同教育学生。九、教学进度表周次 教学内容安排 课时安排1 亿以内数的认识(认识、读法、写法) 4课时2 中秋节放假 、数的改写 2课时3 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 4课时 4 亿以上数的认识、用计算器计算 4课时5 1亿有多大?国庆节放假 3课时6 公顷和平方千米 3课时7 直线、射线和角、角的度量 4课时8 角的分类、画角、单元检测、口算乘法 4课时9 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 4课时10 积的变化规律、估算 4课时11 整理复习、期中考试 4课时12 两直线位置关系、画垂线、画平行线 4课时13 认识平行四边形与梯形 4课时14 单元检测、评析、口算除法 4课时15 商一位数(用整十数除、除数接近整十数) 4课时16 除数不接近整十数、商是两位数 4课时17 商的变化规律、 4课时18 整理和复习、单元检测、评析 4课时19 统计 4课时20 单元检测、评析、数学广角 4课时21 数学广角、总复习 4课时22 总复习与考试 4课时附送:2019秋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全册导学案学习目标:1认识“窃、腋”等7个生字,正确读写”窃读、炒菜、锅勺、踮起脚”等词语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3、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4、难点: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重点: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知识链接:1、林海音(1918xx),台湾作家。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祖籍台湾省苗栗县,1918年出生于日本大阪。1921年随父母回到台湾;1923年又随全家迁居北京,并在北京城南定居下来。后毕业于北京新闻专科学校,并担任世界日报记者。一直到1948年才同丈夫、孩子一同回到故乡台湾。 xx年因患突发心肌梗塞、脑中风被送医急救,最终在xx年12月1日去世。预习任务:1、自学课文中的7个生字、14个生词。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3、理解课题。4、在文中划出写“我”如饥似渴的读书的句子并抄写。(预习可以独立完成。也可6人小组合作完成)预习检测1、看拼音,写词语。jp qid choci wyn ( ) ( ) ( ) ( )屋檐2、窃:1、偷2、偷偷地3、谦指自己窃读记中的“窃”选哪一个?自主、合作、探究:一、生字词的学习。1、由各小组长组织组员学习课文中7个生字、14个生词,并进行抽读的检测。2、每个小组用自己组的方式向全班展示生字、词语学习成果,其他小组专心听并纠错。二、读课文(达到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1接读课文。(在接读前,各小组在组内接读)2接读的学生来说说读书的滋味;听书的学生来说说听书的滋味。3根据自己对窃读的理解,对接读的同学进行评价。由评价的同学朗读一遍,全班接读完后在小组内进一步练读。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我来闯关:1、听写词语。(10个)2、在括号内填入读ju的字。( )怕 ( )离 ( )体 语( ) 戏( )相( )3、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总结、评价: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我在 方面的表现很好,在 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 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1、窃读记(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1、抓住主要内容,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的热爱、求知的的渴望并受感染。2、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3、重点:体会作者的情感,领悟一些表达方法。一、读课文,感悟读书的乐趣。1、默读课文 ,看看那一句直接写出了作者窃读的滋味,勾画下来。 2、从课文哪些地方看出“我的快乐与惧怕” 你是从哪儿感受到的?把描写作者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画下来,多读一读,还可以在小组内交流 。 3、品勾画的句子,体会读书的乐趣全班交流:例:“我合上书,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下去了,然后才依依不舍地把书放回书架。”体会到什么?在交流中抓住动作和心理活动来体会。4、文中写道书店老板,假如你是老板,面对一个酷爱读书又买不起书的小女孩,你会怎么做?展开想象,完成填空。1)、一本书触着我的胳膊,轻轻地送到我的面前:“请看吧,我多留了。”老板在心中默默对小女孩说:“ ” 2)、我接过书害羞得不知应当如何表达对他的感激,他却若无其事的走开了,我想对他说“ ”5、“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谈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二、回顾课文,体会写作方法。作者从小就酷爱读书,只有爱读书的人才能写出更好的文章。就像作者的国文老师所说的,我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读书成了作者的精神食粮。这篇文章特别好,很真实,也很感人。那么,你认为哪里写得好呢?1用自己的方式品读课文(可以朗读,可以默读,也可以时默读时朗读。)边读边画出你认为文章写得精彩的地方2同位俩互相交流记录的内容:你为什么觉得这里写得好?3、文章没有什么情节冲突,读起来却感同身受。作者是如何写出这样真实感人的文章的?我来闯关:1、“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结合自己的人生体悟,谈谈见解。 知识延伸:1、推荐林海英的童话城南旧事。总结、评价: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我在 方面的表现很好,在 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 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高效课堂导学案(语文五年级上册)班级 五 课 题 2*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课 时1课时 主备人 组别 使用人 使用日期 教学思路(纠错栏)学习目标:1、我能认识本课的生字词并理解。2、我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把握谈话的主要内容。3、我能从对话中得到怎样读书和学习的启示,并认真参与课外阅读。学习重点:能从对话中得到怎样读书和学习的启示,并认真参与课外阅读。知识链接:季羡林,文学翻译家、学者。生于1911年,山东临清人。 三国演义原名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我国第一部章回小说,也是我国最有代表性的长篇历史演义小说。作者是元末明初的罗贯中。水浒传创作于元末明初,作者施耐庵,是第一部描写弄明起义的小说。彭公案施公案三侠五义均为清代侠义小说,以行侠仗义、惩恶扬善为主题。预习提示:1、借助生字读音读通课文,在不理解的地方做好批注;对于不理解的词语借助工具书理解。2、勾画出我认为重点的句子多读几遍,并说说我的体会。3、课文内容我知道: 。4、我的质疑: 。预习检测: A、给多音字注音、组词 ( )( ) ( )( ) ( )( ) 绿 朝 倒 ( )( ) ( )( ) ( )( )B、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季老指出:把文章写好,要 ;要 ;要 ;要 。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1、默读课文,组内说说苗苗和季羡林的谈话主要内容是什么? 2、再读课文,结合课文的内容,说说你对题目“小苗与大树的对话”的理解。3、小组学习课文,找一找课文中季羡林先生对于读书提出了哪些见解,组内交流你对这几点的认识。4、组内解决预习中的质疑。交流展示: 从苗苗和季老的对话中知道了他们对读书的见解,请结合自己的情况说说自己的感受?我来闯关:A、给下面加横线的字注音。水浒( )传 彭( )公案 绿( )林好汉 B、 你读过“闲书”吗?你从“闲书”中读懂了些什么? 学习收获: 知识延伸:1、推荐阅读我的童年(季羡林)3、走遍天下书为侣(第一课时)班级 五 姓名 评价 主备人 使用人 使用日期 教学思路(纠错栏)学习目标:1认识4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正确读写“伴侣、娱乐、百音盒、毫不犹豫、编写、某种”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4、整体感知课文5、难点: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重点: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预习任务:1、自学课文中的生字、词语。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3、理解课题中的“侣”。4、背诵诗歌神奇的书(预习可以独立完成。也可6人小组合作完成)自主、合作、探究:一、生字词的学习。1、由各小组长组织组员学习课文中13个生字、生词,由各组组长进行抽读的检测。2、每个小组用自己组的方式向全班展示生字、词语学习成果,其他小组专心听并纠错。3、将容易读错、写错的字提出来写在黑板上。二、读课文(达到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1自由的读课文,读准字音。 2在小组内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三、深读课文,找出含义深刻的句子读一读。例:1、你喜爱的一本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2、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想去就去的故地。 我来闯关:1、看拼音,写词语。 bn l y l yu y fn h ( ) ( ) ( ) ( )mu rn lng d bin xi bi sng ( ) ( ) ( ) ( )2、比一比,组词语。盒( ) 零( ) 编( )合( ) 令( ) 扁( )豫( ) 趟( ) 诵( )预( ) 躺( ) 踊( )3、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总结、评价: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我在 方面的表现很好,在 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 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3、走遍天下书为侣(第二课时)班级 五 姓名 评价 主备人 使用人 使用日期 教学思路(纠错栏)学习目标:1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及反复读书的方法,并受到启示。2、感受作者对阅读的热爱,继续开展关于阅读的综合性学习,逐步培养阅读的习惯。3、背诵并抄写自己喜欢的段落。4、难点: 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重点: 理解反复读一本书的原因和方法。一、学习课文1-5自然段1、默读课文,想想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是什么,在书上做上批注。(小组内交流找到的语句)a、你喜爱的一本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1)你能读懂这句话的意思吗?联系上下文内容说一说。2)、1-5自然段中有两个反问句找出来,改成陈述句。b、把书看成家,还有一个原因1)、5自然段中有两个感叹句勾画出来读,读出我们的惊喜2、读5自然段请你代作者简单地告诉大家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是什么。3、让我们来读一首诗。阅读链接-神奇的书二、悟读6、7自然段1、作者一遍一遍帝都那本书的方法是什么?概括作者读书的方法,给它列个清单吧。(小组内可以交流)2、这些方法你觉得怎样?你用过哪些?你还有更好的方法吗?(小组交流后全班交流)3、读这两个自然段。理解这句话:这真像与另一个人同船而行 。4、小组内分工背诵7自然段。三、学习8自然段1、读8自然段?全班交流对8自然段句子的理解 。(联系课文前面谈自己的理解和感受)2、再读全文中的比喻句 。 3、再读阅读链接-神奇的书。 我来闯关:1、读下面的句子,再根据自己读书的感受填空。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想去就去的故地。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 ,也是 。2、将作者读书的方法归纳后写下来。 。 3、写两句读书的名言。 总结、评价: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我在 方面的表现很好,在 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 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4*我的“长生果”班级 五 课 时1课时 评价: 主备人 组别 使用人 使用日期 教学思路(纠错栏)学习目标:1、我能认识本课的生字词。2、我能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悟出的道理。3、我能学习读书和写作的方法。学习重点:能结合课文内容,结合自己的课外阅读和习作实际,体会“长生果”的寓意,并学习作者的读写方法。预习提示:1、积累课文中的一些好词:囫囵吞枣、如饥似渴、浮想联翩、不言而喻、流光溢彩、悲欢离合、如醉如痴、津津有味、不求甚解、天长日久、牵肠挂肚等。2、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3、想想作者写了童年读书、作文的哪几件事?。自主、合作、探究:1、想想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找出你感受最深的一件事,谈谈自己的体会。3、体会作者从童年的读书和作文中悟出的道理。4、说说自己从课文中学习到的读书和作文的方法。我来闯关:A、补充词语流光( )( ) ( )( )日久 不言( )( ) 黯然( )( )悲( )离( ) 千( )一( ) 如( )似( ) 牵肠( )( )囫囵( )( ) 不求( )( ) 津津( )( ) 呕( )沥( )B、根据意思写出词语。1、许许多多的想象不断涌出。( )2、形容因过于沉迷、陶醉而神态失常,失去自制。( )3、与众不同。 ( )C、我的“长生果”中的“长生果”在这指的是什么? D、莎士比亚说:书籍 。学习收获: 知识延伸:1、推荐阅读三国演义。 5、古诗词三首班级 五 课 时2课时 评价主备人 组别 使用人 使用日期 教学思路(纠错栏)学习目标:1、我能认识本课的生字。2、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并默写泊船瓜洲秋思。3、我能通过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的方法理解两首古诗的意思,并用自己的话说出古诗的意思。学习重点:能并边读边想的方法理解并用自己的话说出古诗的意思,并体会诗人对家乡的思念、热爱的思想感情。知识链接:王安石,10211086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张籍 767830 唐朝诗人,其诗多反映当时社会矛盾和民生疾苦,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纳兰性德,16551685 清代词人,其存词三百四十二首。预习任务:1、熟读课文,积累一些好词。2、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3、想一想从他们的对话中知道他们对读书有哪些见解。自主、合作、探究:1、想想课文的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划出课文中季羡林先生对于读书提出了哪些见解,并谈谈结合自己的情况谈谈认识。3、请结合课文的内容,说说你对题目“小苗与大树的对话”的理解。4、分角色朗读对话。我来闯关:A、给多音字注音、组词 ( )( ) ( )( ) ( )( ) 绿 朝 倒 ( )( ) ( )( ) ( )( )B、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季老指出:把文章写好,要 ;要 ;要 ;要 。 C、你读过“闲书”吗?你从“闲书”中读懂了些什么? 学习收获: 知识延伸:1、推荐阅读我的童年(季羡林)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高效课堂导学案 班级 课 题 6.梅花魂 课时 第1课时 使用日期 主备人 组别 使用人 教学思路(纠错栏)学习目标:1、学习生字、新词,读通课文。2整体感知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对梅花的喜爱,体会他对祖国深深的眷恋。学习重点:学习字词,把握课文内容,整体感知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对梅花的喜爱。知识链接:1、星岛,即新加坡,又称狮城、星州。2、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代诗人王维的诗。全诗是: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山中送别唐代诗人王维的诗。全诗是: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浣溪沙北宋诗人秦观的词。全词是: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预习任务:1、自主学习本课的生字。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标出新词,不理解的查字典或结合课文解决。3、课文围绕梅花讲了哪几件事情?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自主、合作、探究: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认读生字词。2、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二、品词读句,感悟“梅花魂”1 、默读课文,用“”划出表现外祖父非常喜欢梅花的句子,读一读并说说体会。(重点体会以下句子。)a“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尔摆弄,老人也不甚留意。唯独书房里那一幅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b“我五岁那年,有一回到书房玩耍,不小心在上面留了个脏手印,外祖父顿时拉下脸来,我心里又害怕又奇怪:“一枝画梅,有什么稀罕呢?” 我来闯关:1、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字,组成成语。( )然纸上 ( )然一新 ( )然若失( )然开朗 ( )然不顾 ( )然不同2、按要求改写句子。(1)、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改为陈述句)(2)、梅花的精神象征着中华民族的精神。(改为反问句)(3)、桂花盛开的时候非常香。(改为夸张句)(4)、那长长的柳枝随风飘动着。(改为拟人句)学习收获: 知识延伸:1、摘录文中让自己感动的词句。2、收集一些思念亲人和家乡的诗句,在班上展示。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高效课堂导学案 班级 课 题 6.梅花魂 课时 第2课时 使用日期 主备人 组别 使用人 教学思路(纠错栏)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外祖父眷恋祖国的思想感情。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梅花的高尚品质,学习这种品质。学习重点:理解课文,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并揣摩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预习任务: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找出描写外祖父喜爱梅花的句子读一读。自主、合作、探究: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1、 默读课文,从哪些具体事例中还可以看出外祖父思念、热爱祖国。2 、生默读课文。二、小组合作,体会游子之情1 、教念古诗,悲伤落泪。理解古诗的含义。“老人总是摇摇头,长长地吁出一口气,说:莺儿,你小呢,不懂!”为什么外祖父说作者不懂?在外祖父眼里年幼的作者不懂什么? 2 、无法回国,失声痛哭。“想不到外公竟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呜地哭起来了”这句话把外公比作什么?外祖父和小孩子应该说在年龄上相差甚远,作者为什么作这样的比喻,你体会到了什么?( )3、 送别亲人,思归难归。“赤道吹来的风撩乱的银发,我觉得外祖父一下子衰老了许多。”外祖父一下子衰老了许多仅仅是因为风撩乱了老人的头发吗?( )当你读到这句,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三、回顾整体,畅谈收获1 、(指课题)什么叫“魂”?本文以“梅花魂”为题想告诉读者什么呢? 2 、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3、 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四、课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层住房施工安全协议书4篇
- 外聘专家聘用合同范本
- 私人木工施工合同范本
- 房地产配套工程施工合作合同6篇
- 苏州市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 2025年皮肌炎的试题及答案
- 焊工考证题库及答案
- 2025年陕西省建设系统事业单位人员招聘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小学试卷试题及答案
- 按摩师考试题及答案
- 北京版小学一至六年级英语词汇
- 2024年新青岛版(六三制)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新修改)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件-第一章
- 小学三年级数学口算天天练A4纸直接打印
- TSG+23-2021气瓶安全技术规程
- 酒店代运营合同范本
-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培训
- 农商行年度工作总结
- 环保药剂招商加盟合作协议
- 五年级下册脱式计算练习100道及答案
- 环境的调研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