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年沪教版五年级语文下第五单元试卷一、写字:注意字迹端正,卷面整洁。5%二、基础与运用:18%1、看拼音写词语:8%zh zh b l qn rn xn p zh fng dng y r y gn shn y mo chn du bng zh y yu y hn 2、春天,万物复苏。徜徉在春意盎然的大自然中,我想用 、 等成语来赞美春天,我还想用王安石泊船瓜洲中的“ , ”这两句诗来赞美春天。4%3、本单元的课文,告诉了我们很多的做人道理,如:享受心安理得告诉我们“与人方便,与己方便”的道理;宽容 ; 。有许多名言也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你能写一句吗? 4%4、仿句,在空格处写上两句与前后意思连贯的句子。2%让自己的生命为别人开一朵花:一句关切的问候是一朵花,一次善意的批评是一朵花, , 能为别人开花的心是善良的心,能为别人们生活绚丽而付出的人是不寻常的人。三、阅读与理解;40%(一)轻 点 关 门13%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发现我们的单元门与别的单元门的确不太一样,大伙儿开关铁防盗门时,都是轻手轻脚的,绝没有其他单元时不时“咣当”一声巨响,一问,(果然、居然、竟然)都是受李先生所托。时间过得很快,转眼一年过去了。有天晚上,李先生夫妇又摁响了我们家的门铃,一见我们,二话没说,先给我与妻子深深地鞠了个躬,半晌,头也没抬起来。我急忙扶起询问。李先生的眼睛红肿,原来昨天晚上,李老先生在医院病故了。前些时候,他对儿子交代过:非常感谢大家这些年对于自己的照顾,麻烦各位了,要儿子见到年纪大的邻居叩个头,年纪轻的鞠一躬,以表示自己对大家的感激。我用眼睛偷偷一扫,果然在李先生笔挺裤子的膝盖处有两块灰迹,想必是叩头叩的。送走了李先生夫妇,我不禁感慨:“轻点关门只是举手之劳,(果然、居然、竟然)换来了别人如此大的感激,真是想不到也担不起啊。”生活就是这样,当你在为别人行善时也在为自己储蓄幸福。1、在文中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打勾。2%2、照样子写词语:5%咣当: 并选择其中一个造句: 3、文中划线句中“为别人行善”指 ,“为自己储蓄幸福”指 ,这句话的含义是 3%4、“举手之劳”什么意思?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举手之劳”的事既“为别人行善”又“为自己储蓄幸福”?(至少举两件)3% (二)一件难忘的小事10%某天深夜,我驱车从外地回布鲁塞尔。天很黑,又有点雾,( )有路灯,( )能见度仍很差。临近家时,汽车刚从快车道进入慢车道,便听到“喀嚓”一声。我以为汽车出了故障,赶快停了车。一检查,发现右侧的反光镜碎了。我往回走了五六十米,看见一辆小红车停靠在路边,左侧的反光镜也碎了。这辆车的车头超出停车线二三十厘米,但( )它毕竟是停着的,( )责任应该在我。我环顾四周,不见一人,便在路灯下写了一张纸条,压在小红车的雨刷下。纸条上,我写明自己的姓名、电话,希望车主同我联系。事隔三天,一位陌生男子打来电话。他就是小红车的主人。“噢!是你,很对不起,我不小心把汽车的反光镜碰坏了。”“没关系,已经换上了。我打电话是向你表示感谢的。”“不,是我要向你表示歉意。请你把发票寄来,我把钱寄给你。”“不用了,没几个钱。你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主动给我留下条,这很使我感动。”“这是应该的,这笔费用应由我支付。”“不,人和人之间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你给我留下了诚实和信任,这比金钱更重要。我再一次谢谢你!”说完他撂下了电话。我很后悔 居然没有问他的姓名 地址 也不知道他的年龄 职业 但他的 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 的话却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之中。1、 给最后一个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3%2、 在文中括号内填上适当的关联词。2%3、文章划线句中“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指 。除此之外,你认为“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还有 2%4、对于文中的两位人物,谁令你最感动?为什么?3% (三)世界民居奇葩14%在闽西南苍苍茫茫的崇山峻岭之中,点缀着数以千计的圆形土楼,充满神奇的山寨气息,这就是被誉为“世界民居奇葩”、世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区建筑模式的客家人民居。他们的居住地大多在偏僻、边远的山区,为了防卫盗匪的骚扰和土著的排挤,便营造“抵御性”的营垒式住宅,并不断进步发展,在土中掺石灰,用糯米饭、鸡蛋清做粘合剂,以竹片、木条作筋骨,夯筑起墙厚1米,高15米以上的土楼。它们大多为三至六层楼。100至200多间房如柑瓣状均匀布列各层,宏伟壮观。大部分土楼历经两三百甚至五六百年的地震撼动、风雨侵蚀以及炮火攻击而安然无恙,显示了传统技术文化的魅力。客家先生们崇尚圆形,把圆形当天体之神来崇拜。主人认为圆是吉祥、幸福和安宁的象征,这些都体现了土楼人家的民俗文化。圆墙的房屋均按八卦形布局排列,卦与卦之间设有防火墙,整齐划一,充分显示它突出的内向性、强烈的向心力,惊人的统一性。客家人在治家、处事、待人、立身等方面无不体现儒家的思想及其文化特征。有一座土楼,先辈希望子孙和睦相处,以和为贵便用正楷大字写成对联刻在大门上:“承前祖德勤和俭,启后子孙读与耕”,强调了儒家立身的道德规范。楼内房间大小一模一样,他们不分贫富、贵贱,每户人家均等分到底层至高层各一间房,各层房屋的用途达到惊人的统一,底层是厨房兼饭堂,二层当贮仓,三层以上作卧室,两三百人聚居一楼,秩序井然,毫无混乱。土楼内所存在的儒家文化遗风,让人感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蒂固根深。1、 给下列句中的划线词语换一个词语,使意思不变。2%崇山峻岭之中,点缀着数以千计的圆形土楼。 ( )这就是被誉为“世界民居奇葩”、世上独一无二的客家人民居。( )2、 找出两对反义词:4%( )( ) ( )( )4、用横线划出一句比喻句,它把 比作 。3%5、“奇葩”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客家人民居是“世界民居奇葩”?3% 6、客家人民居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体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事物还有许多,你知道的有哪些?请写出两个。2% 四、作文:40%题目: ,对不起!提示:生活中,难免会发生一些不愉快的事情,你曾经为哪件事而深感内疚?想对谁说声“对不起”?这个“谁”可以是爸爸、妈妈、同学、老师也可以是动物、植物等。要求:围绕中心把事情说清楚,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字数不少于400字。100字200字200300字360字400字500字附送:2019年沪教版五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教案第一单元教学目标1、在课文的语言环境中,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全然不顾、挥汗如雨”等词语的意思。通过抓关键词,了解华罗庚是如何勤奋自学的,进而感悟课文,知道他数学上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勤奋自学的结果。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8节,体会这部分内容与表达文章中心的关系。3、联系课文内容及课外相关资料,将“华罗庚琢磨起数学题来不免显得呆头呆脑”这句话写具体。教学重点和难点学习课文第11节,通过默读、分析关键词句,了解华罗庚是如何勤奋自学的,进而感悟课文,知道他数学上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勤奋自学的结果。教学准备课前查找资料,补充相关内容,为将“华罗庚琢磨起数学题来不免显得呆头呆脑。”这句话写具体做准备。教学设计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1、出示课题:勤奋自学成大器2、审题:(1)理解“大器”能担当大事业的人(2)“勤奋”文章的中心词3、这个人是谁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他华罗庚(“华”字正音hu)说明:理解题目的意思:“大器”的意思是“能担当大事业的人”,再判断题目的关键词语“勤奋”,从而看题思文:是谁“勤奋自学成大器”?经过审题,帮助学生在整体上对课文有所了解。出示人物简介:华罗庚是中国现代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24年金坛中学初中毕业后,刻苦自学。1930年后在清华大学任教。1936年赴英国剑桥大学访问、学习。他的名字在美国施密斯松尼博物馆与芝加哥科技博物馆等著名博物馆中,与少数经典数学家列在一起。华罗庚在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等广泛数学领域中都作出卓越贡献。由于华罗庚的重大贡献,有许多用他的名字命名的定理、引理、不等式、算式与方法。他是新中国数学研究事业的创始人,也是中国在世界上最有影响的数学家之一。4、默读这段话,说说从这段人物介绍中,你对华罗庚有了怎样的了解。(身份、成就、贡献)5、完整释题。说明:通过介绍华罗庚的资料,学会从人物简介中提取信息,从而对人物产生初步的了解。二、整体感知,理清思路。1、出示中心句引入:“自学是艰难的,华罗庚却以顽强的毅力沿着这条崎岖小路向山顶攀登。”质疑预设:华罗庚自学的原因是什么?结果怎样?为什么说这条路是“崎岖”的?“山顶”该怎样理解?2、先默读课文找出有关句子,体会华罗庚自学的原因及结果:交流:初中毕业不久,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失学了,但他不屈从命运的安排,开始了自学生涯。他用5年时间自学了高中三年和大学的全部数学课程,为未来独立研究数学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解法不能成立之理由的论文,标志着华罗庚这颗中国数学界的光芒四射的巨星将要升腾起来了。3、理解“山顶”:数学方面的成就。小结:华罗庚虽然家庭经济困难,失学了,但他不屈从命运的安排,通过自学最终发表了重要论文,登上了数学这座高峰。说明:引导学生梳理文本的脉络,为重点段落的学习作好铺垫。三、学习课文第11节,品读关键词句,体会华罗庚是如何勤奋、艰难地自学的。过渡:为何说“华罗庚的这条自学之路是崎岖的?”他在自学的道路上遇到了哪些艰难困苦,他是如何克服的?这是全文的重点,课文中作了具体的描写。让我们再来仔细读读课文第11节,看看课文是怎样表现这一中心的?默读课文,划出有关句子,圈出有关词语,想想这些词句是怎样表现华罗庚“勤奋自学”的精神?出示自学表格:艰难顽强挑战说明:本课的重点部分是学习华罗庚勤奋自学的这一段。教学中可以通过让学生完成表格内容来了解华罗庚在自学的过程中的艰难及他有又是如何顽强面对的。(一)体会华罗庚自学的艰难需要一边干活,一边学习没有纸寒冬腊月酷暑季节(二)体会华罗庚是如何顽强挑战的1、指导学生抓关键词作批注理解感悟,教师及时帮助归纳总结。交流:(1)他抓紧时间自学:“通常,等买完货的顾客一走,他就埋头看书和演算”;“夜幕降临了,他给小店上了门板,胡乱吃几口饭,就赶忙点起小油灯,继续攻读起数学来。”(2)他克服困难自学:“没有纸,他就用包棉花的废纸写字、算题。”、“寒冬腊月,他仍然看书写字到深夜,手脚冻得冰冷发僵都全然不顾;酷暑季节,屋子里热得想蒸笼,他依旧挥汗如雨地读书,不停地演算。”穿插理解“全然不顾、挥汗如雨”等词语的意思2、朗读指导3、引读板书小结:华罗庚的自学条件如此糟糕,他要和许多困难作斗争但他顽强挑战一一克服了。这一学就是5年,他一年四季每天坚持自学,有时候这需要多大的毅力呀!(3)他坚持不懈地自学小结:就这样,他一边在小店里干活,一边顽强地向命运挑战,最终在数学方面取得了成就。4、串读华罗庚所取得的成绩。说明: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全然不顾、挥汗如雨”的意思,并让学生在理解词语意思的基础上说说华罗庚是如何勤奋自学的。学生根据语言环境理解词义,又在运用中加深了对词语的理解,进而对领会文章主旨有所帮助。四、关注文章写作结构上的特点1、读到这里我们再回过头去看看,课文(18节)所写的小故事与表达文章中心有什么关系?2、讨论,交流:(因为全文中心是表达华罗庚“勤奋自学”的精神,而这部分内容正是写他10来岁时自学数学时专心致志的情景,作者以这样一个场景引出了对他勤奋自学情况的介绍,从而感了解到这个场景就是他平日里白天在店里边干活边自学的一幕。)3、许多伟人在普通人的眼光中常显得与众不同,华罗庚也是如此。出示:华罗庚琢磨起数学题来不免显得“呆头呆脑”。你知道这句话的意思吗?(理解:琢磨、呆头呆脑)(“呆头呆脑”这里并不是指华罗庚思维不敏捷,反应迟钝。指的是他思考起问题十分投入忘我,看起来呆头呆脑的样子。)4、交流补充资料。5、结合课文及补充资料写话:华罗庚琢磨起数学题来不免显得“呆头呆脑”_。6、全班交流。说明:将“华罗庚琢磨起数学来不免显得呆头呆脑。”这句话写具体。这一写段训练旨在引导学生在语言的理解和运用的过程中把握文本主人公的形象,做到以文启人,又带动了课外阅读。五、总结全文正如华罗庚教授所说的:“天才出于积累,聪明出于勤奋。”华罗庚凭借着他的勤奋好学成为了当代自学成才的科学巨匠,成为了一名蜚声中外的数学家。附板书:勤奋自学成大器艰难顽强挑战需要一边干活,一边学习抓紧时间没有纸寒冬腊月克服困难酷暑季节坚持不懈2鲁迅与时间教学设计学习目标 1了解鲁迅是个抓紧时间、善挤时间的人,并能产生崇敬之心,进而争取也做个珍惜时间,不虚度年华的人。2能正确理解三句重点句的含义。3知道列举具体数字与反映鲁迅抓紧时间、善挤时间的特点的关系。4能收集珍惜时间的格言35条。教学重点 教给学生理解句子含义的方法,说出指定句子的含义,学懂全文内容。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人新课1、板书:时间同学们,你们知道关于时间的谚语或格言吗?交流2、板书:鲁迅你知道鲁迅是一个怎样的人吗?师:鲁迅先生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的一生,是勤奋的一生,战斗的一生,他一生取得的巨大成就是跟他对待时间的态度分不开的。那么。鲁迅先生是怎样对待时间的呢?这是我们学了鲁迅与时间一课后必须弄清的问题。3、完整课题4、检查预习:字解释二、默读课文,直接感知鲁迅特点默读课文,思考:你认为鲁迅是怎样对待时间的?找到课文中的句子说。(学生只要找到文中的句子读出即可。)师:确实,文章的众多字里行间,我们感受到的是:鲁迅抓紧时间、善挤时间!他对待时间,正如他自己所说的引出重点句学,或先学:“时间,每天得到都是24小时,可是一天的时间给勤勉的人带来智慧和力量,给懒散的人只能留下一片悔恨。”或先学:“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示2句话)三、深读课文,仔细品味:1出示句子:时间,每天得到都是24小时,可是一天的时间给勤勉的人带来智慧和力量,给懒散的人只能留下一片悔恨。先反复读句,指名读,集体读。然后分四步学习句子:(1)找:找出重点词语。(勤勉、懒散、悔恨。在这些词语下面加上小圆点。)(2)学:学懂词语的意思。训练:把词语的意思放到句中去说一说。时间给勤奋的人会带来智慧和力量!而给懒散的人只能留下懊悔。(3)联:联系课文内容。找一找与句子有关的课文内容。鲁迅活了55年一生写作640万字写作时间18年平均每年写35万多字!讨论:! 鲁迅活了55年说明什么?(生命比较短暂)一生写作640万字,相当于本册语文书122本左右,平均每年写7本写作时间18年又说明什么?(写作时间也不是很长。)但在这不长的时间里,鲁迅先生写了640万字,平均每年写35万多字,这些具体数字说明了什么呢?(鲁迅先生一直坚持写作,写的数量多,表明他一生勤奋。因此可以说,时间给鲁迅带来智慧和力量。)朗读训练(句子充满了对鲁迅先生的敬佩之情。)(4)想:句子的含义。结合对重点词语的理解和课文的有关内容,体会出句子的含义是:时间,每人得到的都一样,但勤奋的人能做很多事情,为人类做出贡献;而懒惰散漫的人,白白浪费了宝贵的时间,最后一事无成。2出示句子: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照前学法,先小组学,再交流。(1)找:找出句中的重点词语:愿挤。(2)学:学懂词义,愿挤,从字面上看,是愿意挤(演示:从海绵中挤出水);这里是“抓紧、不放松”的意思。(3)联:找出课文中的有关内容。引导学生默读课文,看看课文是怎样写鲁迅先生抓紧时间的?讨论交流:学习第2节内容,鲁迅“每天”是怎样抓紧时间的?(白天,他往往要接待一批又一批客人,总要到夜晚10点至12点客人走了以后,才开始看书、写作,一直工作到第二天凌晨两三点钟。)(句子表达了对鲁迅先生的赞叹之情。)再学第3节内容,鲁迅在“除夕夜”又是怎样抓紧时间的?写作、翻译、编集、整理日记、计划第二年的工作。结合讨论,完成下面的填空。(“缩写”及“字数”由学生填写)年代编写字数1925年除夕编成华盖集写题记1200 1932年除夕编成南腔北调写题记1000多1934年除夕翻译少年别,写译后附记1995年除夕编且介亭杂文二集,写序言后记近10000 讨论:表格中填的具体数字说明了什么?(鲁迅抓紧时间、善挤时间)(4)想: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讨论后明确:海绵中能挤出水,繁忙中能挤出时问。时间是掌握在人手里的,一个人只要抓紧,再忙也会有时间。)3、鲁迅抓紧时间、善挤时间所以要概括他的辉煌一生,完全可以用文中的一段话来形容:鲁迅没有虚度年华,他的一生是勤奋的一生,战斗的一生。他的巨大贡献是从“时间老人”那儿争取来的。出示句子:他的巨大贡献是从时间老人那儿争取来的。(仍按前方法,先自学,再交流。)(1)找:找出句中的重点词语:巨大贡献、争取。(2)学:学懂词义,“巨大贡献”是极大的贡献,文章中指“640万字”的宝贵文化遗产;“争取”的意思是主动、积极地力求达到。(3)联:联系课文的有文内容。(引导学生用文章中的具体事例或具体数字来说明鲁迅是怎样从“时间老人”那儿争取时间的。)(4)想:想想句子的含义是什么?(鲁迅一生写了640万字,为人类作出很大的贡献。他的巨大成就,是跟他一生抓紧时间、善挤时间分不开的。)四、总结全文,搜集鲁迅作品1、学了课文,我们知道鲁迅是怎样对待时间的呢?鲁迅一生的巨大成就跟“时间”有关系呢。背诵课文最后一节。2、搜集鲁迅作品板书:11、鲁迅与时间(1881-1936)55岁作品:640万字抓紧时间善挤时间3失去的一天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默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理解“失去的一天”的含义,从而教育学生要懂得珍惜时间。2指导学生学会“茬、砖、涎”3个会认字。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默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理解“失去的一天”的含义,从而教育学生要懂得珍惜时间。教学准备:演示文稿教学过程:一、导入请同学们齐读课题,看到题目你想知道什么?(谁失去了一天?为什么说他失去了一天,这一天里都失去什么了?)二、初读课文1读读课文,试着回答自己的问题。2检查字词麦茬:麦子收割后,遗留在地里的根和茎的基部。垂涎欲滴:形容非常贪馋想吃的样子。游手好闲:游荡成性,不爱劳动。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4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九岁的佩佳没有完成妈妈给他安排的一天的任务,觉得今天的事情可以放到明天去做。妈妈领他看了在这一天里拖拉机手、建筑工人、面包师的工作成果和图书馆里大家一天看过的书,使佩佳明白了自己失去了一天。)三、学习课文1.为什么说佩佳失去了一天?出示ppt:妈妈严肃地说:“孩子,虽然你觉得今天的事情可以放到明天去完成,可你要知道,现在地球上少栽了一棵树,人们中间少了一个知道什么叫远处的青山的人。现在你无论多么努力,也无法了解你失去的这一天所应了解的一切。”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然后画出佩佳在这一天中的表现,再画出其他人一天中都做了什么?谈谈你的感受。2.交流佩佳:想再睡一会儿”,他觉得“还来得及呢”“先坐一会儿再开始干活吧”,又在果园里吃吃玩玩。总之他干事一推再推,最后一事无成。其他人:拖拉机手这一天翻耕的麦茬地,看建筑工人新砌的一堵墙,面包师制作的面包,图书馆里一天中人们看完后还回来的书。3.别人在这一天里做了很多事,而佩佳什么也没做,他能弥补回这天没做的事情吗?(不能,因为每一天人们都会做很多事,时间是不会倒流的。)4.佩佳错在哪呢?(觉得今天的事情可以放在明天去完成。)5.最后佩佳明白了什么叫做“失去的一天”了。讨论:佩佳到底明白了什么?(时间一去不复返,要珍惜时间)四、总结谈谈你对“失去的一天”是怎样理解的?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是苏联当代最有名望的教育家。出生于乌克兰共和国一个农民家庭。1936至1939年就读于波尔塔瓦师范学院函授部,毕业后取得中学教师证书。1948年起至去世,担任他家乡所在地的一所农村完全中学巴甫雷什中学的校长。自1957年起,一直是俄罗斯联邦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1968年起任苏联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1969年获乌克兰社会主义加盟共和国功勋教师称号,并获两枚列宁勋章和1枚红星勋章等。 苏霍姆林斯基在从事学校实际工作的同时,进行了一系列教育理论问题的研究,写有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帕甫雷什中学、公民的诞生等教育专著。年谱简编1918年,诞生在乌克兰基洛沃格勒一个贫民家庭。1926年,入一所七年制农村学校学习。1933年毕业,翌年进入短期师资训练班。1935年结业后便开始当小学教师。1939年,在波尔塔瓦师范学院语言文学系接受函授教育,取得了中学教师的合格证书,并先后担任中学语文教师、教导主任。1941年,苏联卫国战争开始后,他立即奔赴前线,受过重伤。伤愈后不能重上战场,被委任为一所中学的校长。家乡解放后回到当地,任区教育局长。1947年,主动申请调回学校工作。1948年开始担任帕夫雷什农村中学校长。1970年逝世,享年52岁。4找到“神奇子弹”的人教学设计之一教学目标:1、能运用已掌握的合适的学习方法学习生字新词,重点理解和积累“废寝忘食”、“百折不挠”、“层出不穷”、“为非作歹”、“横行不法”、“一筹莫展”等词语。2、根据所给的“层出不穷”、“为非作歹”、“横行不法”、“一筹莫展”等词语概括当时人们处于的疾苦生活。3、学生通过想象欧立希鼓舞助手们的情景,感受他解救人民疾苦的坚强信念。4、了解欧立希的成就,体会他解救人民疾苦的信念和探究科学,百折不挠的勇气。教学重点和难点:通过学习课文,体会欧立希以解救人民疾苦的坚强信念和对科学实验百折不挠的勇气。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了解欧立希的成就。1、激发学生兴趣,交流子弹的作用。【板书】子弹2、说说“子弹”上为什么加引号。(理解引号作用)3、反馈预习,说出课文中的子弹指什么。【出示】:606号化学药品4、读课文,说说“神奇子弹”神奇在哪里。【板书】神奇找出文中相关句子。【出示句子】:可是,到哪儿去找到只杀死病菌,而又不伤害人体的“神奇子弹”呢?将两点连起来介绍“神奇子弹”。5、反馈预习,了解找到“神奇子弹”的人是谁。揭示课题,齐读。【板书】找到、的人补全课题6、通过注释,了解欧立希。个别读。(泛红:奠基人之一、发明了治疗梅毒的药物“六六”、获得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理解奠基人。小结:欧立希是细菌学,免疫学,近代化学疗法的奠基人,他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终于发现了治疗梅毒药物的神奇子弹,真是了不起。二、整体感知,初步了解“欧立希坚强的信念和百折不挠的勇气”。1、找出课文中直接评价欧立希的话,理解人们为什么称他为“幻想医生”。【出示句子】:人们把欧立希叫做“幻想医生”。读句子,引导学生了解当时要找到“神奇子弹”的困难。2、了解欧立希凭借什么找到神奇子弹,读好第9节,并且背诵。【出示句子】:欧立希以解救人民疾苦的坚强信念,以对科学实验百折不挠的勇气,终于把找到“神奇子弹”的幻想变成了现实。引读句子,初步体会欧立希是如何将幻想变成现实。【板书】幻想现实找出句中两个重要因素,读一读。【板书】坚强的信念百折不挠的勇气背诵第9节三、抓住课文重点,深入感受欧立希百折不挠的精神。(师:欧立希为了解救人民疾苦始终想要找到神奇子弹。接下来就让我们通过课文的学习,进一步了解他为什么要找,又是怎样找到的。)1、读1-3小节,找句子说说人们当时处于什么样的疾苦中。引读句子:欧立希小时候,。有一年,白喉流行,天天和他一起玩耍的小朋友,。正是因为这些微小病菌在人体内为非作歹,。原来当时层出不穷的传染病害苦了老百姓,造成了人们大量死亡。2、结合课文理解:“层出不穷”、“为非作歹”、“横行不法”、“一筹莫展”当时传染病层出不穷,夺取了很多人的生命。(泛红:层出不穷)结合课前预习,说说理解。【资料补充】白喉会导致严重的颈部明显变粗,抑制呼吸导致死亡。这是一位患上霍乱的病人。霍乱曾被称为“最令人害怕的世纪世界病”。它就像一场大瘟疫,造成的损失难以计数,仅印度死者就超过万人。这是一张浸润型肺结核的X光片。它被称为19世纪的“白色瘟疫”。身患肺痨的人,他的肺被病菌侵袭而导致死亡。这些传染病是由各种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细菌引起的,而这些病菌却在人体内为非作歹。理解:为非作歹这些病菌正因为在人体内做了许多坏事,造成大量死亡。所以人们称他为【出示】横行不法的杀人小凶手面对这一切,医学界都一筹莫展。(读出无可奈何的感觉。)3、试着用上“层出不穷”、“为非作歹”、“横行不法”、“一筹莫展”四个词语介绍当时人们所面临的疾苦。4、读课文第5、6、7小节,进一步了解欧立希寻找化学药品的艰苦历程。(1)读5、6节,找出课文是从哪两个方面写出欧立希找到的过程。【板书】学习实验(2)读第5节,用一个词概括他是怎样的学习的。(同桌交流,再集体反馈)【随机指导】理解:废寝忘食专心致志:指导朗读。小结:从课文的具体描写中,我们看出他在寻找神奇子弹的过程中是如此认真地学习。如果在实验中遇到困难,他便再去学习,查阅资料。边学边干。(3)读第6节,用“虽然但是”说一说他是如何面对困难与挫折的。指导朗读:科学探索的成功往往是建立在无数次失败和挫折的基础上的。(4)想象说话训练:助手们在动摇时,欧立希会怎么说?(指导学生联系欧立希的信念和儿时小伙伴的情况)小结:他就是这样,在学习和实验中体现着百折不挠的精神。在困难面前,在别人的劝说面前,他依然没有放弃。这就是百折不挠的勇气。5、引读第八节终于在1909年,。一批批得病的小白鼠,。又经过多次实验后,。这就是欧立希发现的“神奇子弹”,一批批小白鼠,只要,就可以。对606号化学药品另一种读法的认识。四、总结全文,用赞美的语言评价欧立希。1借助板书总结全文欧立希找到神奇子弹的道路是艰辛的,曲折的。他最终以,以,将变为了。2补充马克思名言。3试着用一句话评价欧立希。4今天,我们不仅认识了一位伟大的科学家,更让我们懂得了在科学的重大发现中,所有的一切都是源于最初的幻想。正如郭沫若先生所说:科学也需要创造,需要幻想,有幻想才能打破传统的束缚,才能发展科学。让我们记住这位为人类造福,找到“神奇子弹”的人欧立希。附板书:4、找到“神奇子弹”的人欧立希(解救疾苦的)信念幻想现实(百折不挠的)勇气()学习(虽然但是)实验5科学奇才霍金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生字新词,能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2、继续指导学生在默读过程中,养成边动笔墨边思考的习惯,理清文章结构。3、知道霍金与疾病抗争、坚持研究的经历,理解“奇才”的含义,并能结合文章内容准确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4、了解霍金是一位非凡的科学家,也是一位生活的强者,学习他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和勇敢顽强的伟大人格。教学重点1、指导学生在默读过程中,边动笔墨边思考,理清文章结构。2、知道霍金与疾病抗争、坚持研究的经历,体会人们称霍金为“科学奇才”的原因。教学难点理解“奇才”的含义,并能结合文章内容准确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教学准备老师:相应的课件。学生:预习时自主学习生字新词。教学过程一、反馈预习、初识霍金:1、(出示:霍金图片)(板书:霍金)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这篇课文的主人公。2、预习了课文,请你用2、3句话来说一说对他的了解。说明:大部分学生对霍金于是比较陌生的,通过图片的呈现,使学生对他有一个直观的印象。而用几句话来来说说自己对霍金的了解,既是对学生预习情况检查,也是创设语言表达训练的机会。在这一环节,反馈信息难免会有些零散,有些孩子会关注霍金的成就,有些孩子会关注到他的身体状况,教师应更多的把关注点放在对孩子表达的流畅性和语言组织的连贯性的评价上。3、一个终日和轮椅相伴,连正常生活也要依赖别人的残疾人霍金,人们却给了他“科学奇才”的称号。(板书:科学奇才)今天,我们就要通过学习课文,走近这位不同寻常的科学家。齐读课题。二、整体感知、理清结构:1、题中,这个“奇”字到底体现在哪里?文中有两个小节,直接概括地告诉了我们。默读课文,用括号括出来。1)指名交流,并说说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霍金的“奇”。(第1、9节)2)指导朗读:你们看,人们给予了这个其貌不扬、重度残疾的霍金如此之高的评价,让我们一起来读好。(齐读第1、9节,读好“辉煌、极其罕见、宏伟业绩、尤其”等词语)2、霍金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第1、9这两个小节,分别起到了总起、总结的作用,前后呼应,各成一段。而第28节为我们对其传奇的的一生作了具体描绘。下面就请你们,默读第二段,并按时间顺序,将其分为三层。1)指名交流2)指导归纳:文中,作者主要对其一生中的三个阶段进行了介绍,分别是(指名回答并板书:青少年时期、上大学以后、近年来)说明:高年级阅读教学中,应经常关注训练学生理清结构,整体把握篇章的能力。本文的“总分总”结构以及“以时间为顺序”的写作线索非常清晰,不失为训练学生分段、分层能力的好材料。此外,在这一板块中,共安排了2次默读的环节。这是本单元的重点训练目标。和以往相比,在“不指读、不出声、不动唇”,边读边思的基础上,对五年级的学生又提出了“逐渐提高默读速度”的要求。通过带着问题默读,引导学生认识提高速度不等于囫囵吞枣。在反馈中,老师也能了解学生在有限时间里的默读效率如何。三、走近霍金、了解“奇才”的“奇”1、下面,就让我们走近霍金,去进一步深入体会人们称其为“科学奇才”的原因。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自学第二段。(出示自学要求:1)、分工朗读第二段2)、用直线划出描写了霍金身体状况的内容,用浪线划出描写了他如何面对的内容,用双线划出介绍他所获得的成就的内容。)出示表格:人生阶段身体状况如何面对所获得的成就青少年时期上大学以后近年来说明:本课是自读课文,五年级的学生应该具备独立准确朗读课文。在本环节的小组自学中,明确分工朗读要求,就是为了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让他们通过合作,相互评评同伴是否将生字读准了?课文是否读流畅了?态度是否落落大方?2、指名交流句子、填写表格1)青少年时期(出示:病魔缠身、行走不便/发愤学习、勇敢抗争)2)上大学以后(出示:脊髓硬化、半身瘫痪、不能握笔、说话困难/坚持读书和研究/建立了微型黑洞蒸发理论、获得了爱因斯坦奖)*重点指导读音“脊髓”、指导字形“瘫痪”3)近年来(出示:坚持研究、建立了关于“黑洞”的最新理论/宣布了对黑洞的全新理论,将使有关黑洞的研究进入一个崭新阶段)*补充关于霍金身体状况的资料:时间又过去了近30年,霍金一如既往地研究着天体物理学界的热门话题“黑洞”,从未停止过。然而他的身体状况究竟怎样了?课文中对此内容做了省略。据课外资料记载,在这一阶段,霍金已经完全丧失说话能力,维持生命要依靠机器,身体残疾日益严重。(出示:完全丧失说话能力、身体残疾日益严重)3、引读表格从表上,我们不难发现,霍金的身体状况和他所取得的成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早在8岁时,他就上了大学以后近30年来,身体状况更是每况愈下然而他至始至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EC 62899-302-7:2025 EN Printed electronics - Part 302-7: Equipment - Inkjet - Measurement methods of dot placement evaluation for printed electronics
- 村社区保洁协议合同
- 供暖合同协议书范本
- 公司买汽油合同范本
- 江苏盐城响水县部分机关事业单位招聘政府购买服务用工人员34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兼职开发协议书范本
- 供用水安装合同范本
- 普洱市镇沅县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地方项目志愿者招募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出租车转让协议合同
- 广州市海珠区昌岗街2025年下半年招考合同制工作人员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5年中国铝铸件铸造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价值评估分析报告
- 2025年河北机关事业单位工人技能等级考试题库及答案
- 企业文档管理与归档操作规范
- 质量管理与思政
- 2025年度哈尔滨“丁香人才周”(春季)民兵教练员补充招聘20人笔试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肠道菌群行业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白皮书
- 足疗服务篇培训
- 2026年镇痛泵的使用及护理
- 电力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条例及南网调查规程
- 2023年06月上海市浦东新区临港新片区文员招考聘用笔试题库含答案解析
- 企业合规管理全流程法律实务-1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