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卵巢子宫切除术,1,健康犬在56月龄是手术适宜时期,成年犬在发情期、怀孕期不能进行手术。在发情后34个月进行手术。幼犬应在断奶后68周施术。对因治疗子宫坏死、化脓、子宫肿瘤等疾病进行卵巢子宫切除术,则不受时间限制;卵巢子宫切除术不能与剖腹产同时进行。,2,麻醉与保定,全身麻醉,仰卧保定。,3,手术通路,脐后腹中线切口,根据动物体型大小,切口长约10cm。,4,术式,沿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腹白线、腹膜,显露腹腔。术者持器械如弯止血钳,伸入切口内探查子宫角。术者将止血钳对着腹腔内面,沿着腹壁将止血钳伸入腹腔背壁,当钩到达腹腔内脊背部时,将钩旋转180角,钩端对着腹壁面,从脊背部沿着腹壁向切口处探查子宫角,将子宫角拉出切口外,5,6,术者继续向切口外牵引子宫角,可显露出子宫角前端的卵巢。继续向外牵引子宫角和卵巢,即可显露卵巢悬吊韧带。左手牵引子宫角,右手的食指端向卵巢悬吊韧带的前方和背面进行钝性分离,以便显露足够长度的卵巢悬吊韧带。分离时应仔细,以防撕破卵巢动、静脉血管。在卵巢悬吊韧带被充分显露后,用“三钳法”切断卵巢悬吊韧带。,7,8,在卵巢系膜无血管区切一小口,经此切口对卵巢悬吊韧带装置三把止血钳。第一把止血在紧靠卵巢的悬吊韧带上钳夹,依次在第一钳的外侧(即肾脏侧)的悬吊韧带上装置第二把、第三把止血钳。这样就完全夹闭了卵巢悬吊韧带内的动、静脉血管。在紧靠第三把止血钳的近肾脏侧的悬吊韧带上,用丝线结扎,当第一个结扣接近拉紧时,松去第三把止血钳,使线结恰位于钳痕处,打结。在第一与第二把止血钳之间切断卵巢悬吊韧带和卵巢动、静脉血管,将右侧子宫角和卵巢全部拉出切口外,然后结扎卵巢悬吊韧带的断端。用镊子夹持卵巢悬吊韧带断端的少许组织,再松开第二把止血钳,在确信断端无出血情况下松去镊子,卵巢悬吊韧带的断端迅即缩回到腹腔内。,9,将右侧子宫角完全拉出腹壁切口外,继续向外导引出子宫体,从子宫体找到对侧子宫角,再按“三钳法”结扎卵巢悬吊韧带和切断韧带。,10,11,12,13,切断子宫体完整摘除卵巢和子宫:两侧卵巢和子宫角完全拉出切口外后,显露子宫体。成年犬子宫体两侧的子宫动脉应进行双重结扎后切断,子宫体经结扎后切断,对幼犬可将子宫体及其子宫体两侧的子宫动脉一起进行集束结扎后切断。,14,15,如果手术是单纯绝育手术,只需要卵巢摘除而不必做子宫切除术。腹壁切口按常规缝合。,16,术后治疗与护理,术后注射抗生素防止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零跑电动汽车购车协议
- 河北省尚义县2025年上半年事业单位公开遴选试题含答案分析
- 河北省临西县2025年上半年公开招聘村务工作者试题含答案分析
- 2025地下室小平方房屋使用权转让合同
- 2025年城市综合体项目房地产合作开发合同范本
- 2025版水电安装工程分包与工程验收标准合同
- 2025年生物制药企业间技术合作合同示范
- 2025包材国际采购合同范本
- 2025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社会保障业务培训与研讨合同
- 2025版事业单位教学楼物业出租合作协议
- 2025至2030年中国视频监控系统行业市场运行态势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GB/T 45953-2025供应链安全管理体系规范
- 速冻机在果蔬加工中的应用考核试卷
- 2025年初级律师助理面试必-备题库及解析
- 增值税留抵退税培训课件
- 2025年秋季开学第一课《翻越你的浪浪山》课件
- 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英语Unit 1 Happy Holiday教案
- 2025年疾控实验室生物安全及保密相关知识理论培训考试试题(含答案)
- 大模型概念、技术与应用实践 课件 第6章 智能体
- 2025年岗前安全培训试题及答案
- 民用航空飞机电子系统技术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