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谢中书书古今异义词_第1页
答谢中书书古今异义词_第2页
答谢中书书古今异义词_第3页
答谢中书书古今异义词_第4页
答谢中书书古今异义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4 答谢中书书古今异义词 答谢中书书古今异义 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 夕日欲颓 文言文一词多义 夕日欲颓 实是欲界之仙都 文言文词类活用 五色交辉 通假字 桃花源记 要:通“邀”,邀请 如:“便要还家” 爱莲说 可爱者甚蕃 核舟记 诎右臂支船 左手椅一衡木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约 八分有奇 为字共三十有四 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能与通“举”,推举,选举。 2 / 14 矜、寡、孤、独、废疾者矜,老而无妻的人。矜,通“鳏”。 三峡 略无阙处 哀转久绝 湖心亭看雪 余挐一小舟) 一词多义 桃花源记 出:不复出焉:出去。 皆出酒食:拿出,分享。 寻:寻向所志:动词,寻找。 寻病终:副词 ,“不久”。 舍:便舍船:丢下。 屋舍俨 然:名词,房屋,客舍。 中:中无杂树:“中间”。 晋太元中:“年间”。 其中往来种作:“里面”。 志:处处志之:名词活用为动词,“做标志”。 寻向所志:志,独字译为标记或者是标记的符号。与所连用,译为:所做的标记。 之:忘路之远近:助词,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可译为“的”。 闻之,欣然规往:代词,“这件事”。 3 / 14 处处志之:语气助词,不译。 渔人甚异之:代词,“这种景况”。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这。 具答之:代词,代指桃花源人,另有说法为代之误入的渔人。 为:武陵人捕鱼为业:动词,把当作。 不足为外人道也:介词,对,向。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读 w i,介词,对、向。 遂:遂与外人间隔:“于是”。 遂迷:“终于”。 后遂无问津者:“就”。 得:便得一山:得到,引申为看见。 得其船:得到,引申为找到。 闻:鸡犬相闻:听见。 闻有此人:听说。 作:其中往来种作: 劳作 设酒杀鸡作食:制作 3 其:复前行,欲穷其林:那,那片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他,指代渔人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他的,指渔人的 4 陋室铭 1.之:用于主谓之间,不译:无丝竹之乱耳 4 / 14 倒装标志,不译:何陋之有 2.往来:表示交往的人:往来无白丁 表示来来往往的人:其中往来种作 爱莲说 1、之:结构助词,的;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 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意 2、焉:语气词; 兼词 3、清:清澈; 清香 4、远:远播,形容词用作动词; 不可以去靠近它,也就是距离长, 5、鲜:少 ; 新鲜,; 鲜艳, 6、直:挺立 ; 只,仅仅 核舟记 1 奇: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奇异、罕见、奇妙 ,奇特。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零数,余数。 2、有:明有奇巧人曰王叔 远 有 5 / 14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通“又”用在整数和零数之间。 3、为:为宫室、器皿、人物 雕刻。 中轩敞者为舱 是 4、可:高可二黍许 大约 珠可历历数也 可以 5、端:东坡右手执卷端 名词 ,“画卷的右端” 其人视端容寂 形容词,“端正、正” 6、木:能以径寸之木 木材 以至鸟兽、木石 树木 7、者:中轩敞者为舱 .的部分 居右者椎髻仰面 .的人 8、曰: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叫作 文曰:天启壬戌秋日 是 9、扇: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 扇,量词 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 扇子 10、启: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打开 天启壬戌秋日 古代称立春、立夏为“启” 11、而: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连词,并且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转折,但是 2、以:能以径寸之木 用 以至鸟兽、木石 甚至 大道之行 6 / 14 修:讲信修睦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 之 为: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 天下为公 能:选贤与能 能以径寸之木 分:男有分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闭:某闭而不兴 故外户而不闭 归:女有归 归来见天子 三峡 自: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 绝:沿溯阻绝 绝巘多生怪柏哀转久绝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群响毕绝:停止 以为妙绝:极点 清:回清倒影 清荣峻茂 属 : 属引凄异 :动词。连接 ) 7 / 14 属予作文以记之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良: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疾: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答谢中书书 与:为复有能与其奇者:参与,这里指欣赏;念无与为乐者:和。 书:谢答中“书”书:与“中”合用为官职名;谢答中书“书”:书信 欲:解衣欲睡:将要;事实欲界之仙都:与“界”合用,指人世间 。 记承天寺夜游 遂:遂至承天寺。 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狼 寻:寻张怀民。 未果,寻病终。桃花源记 观潮 方:方其远出海门 【当 ?时】 方出神【 正】 方七百里【 面积】 观:观潮【观看。】 天下之伟观也【景象。】 仅:仅有“敌船”为火所焚【只】 仅如银线【几乎,将近。】 8 / 14 为:“敌船”为火所焚【被。】 海涌银为郭【成为。】 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算是。】 以:以此夸能【凭借。】 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和时间词等连用,表示时间。】势:势极雄豪【气势。】 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阵势。】 能:以此夸能【本领。】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能够。】 湖心亭看雪 是 :是日更定矣这 是金陵人是 一 :上下一白一条,只 惟长堤一痕全 更:是日更定矣古代夜间计时单位 更有痴似相公者还 白:上下一白 白色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酒杯 词类活用 桃花源记 尽:形容词用作动词,消失。 异:形容词用为动词的意动用法,对 ?感到诧异。 9 / 14 前: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前。 穷:形容词用作动词, 焉:兼词 ,从这里。相当于“于之” ,“于此”。 志:名词作动词,标记。 果:名词作动词,实现。 语:名词作动词,告诉 黄发:旧说是长寿的特征,所以用来指老人 垂髫:垂下来的头发,用来指小孩 陋室铭 名:名词作动词,出名。例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灵:名词活用为动词,显出灵异。例句: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馨:名词活用为动词,有了芳馨。例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乱: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 ?受到扰乱。例句:无丝竹之乱耳 劳: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 ?感到劳累。例句:无案牍之劳形 上:方位名词作动词,蔓上。例句:苔痕上阶绿 绿:形容词作动词,变绿。例句:苔痕上阶绿 爱莲说 蔓 :名词用作动词,长枝蔓。例句:不蔓不枝 2.枝 :名词用作动词,生枝杈。例句:不蔓不枝 3.远 :形容词作动词,远播,远远地传送出去。例句:10 / 14 香远益清 核舟记 1 卧右膝 【卧】:动词的使动用法,使 ?平放 2.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峨冠】:名词作动词,带着高高的帽子 3.居右者椎髻仰面 【椎髻】:名词作动词,梳着椎形发髻 4.石青糁之 【石青】:名词作状语,用石青 大道之行 1.故人不独亲其亲 动词作意动用法,以 ?为亲,奉养。 2.不独子其子 名词作 意动用法,以 .为子,抚养。 使老有所终 形容词作名词,老年人。 壮有所用 形容词作名词,年青人。 幼有所长 形容词作名词,幼童。 6.故外户而不闭名词作状语,从外面。 7.选贤与能 形容词作名词,品德高尚的人。 8.选贤与能形容词作名词,能干的人。 三峡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回清倒影 晴初霜旦 空谷传响 素湍绿潭 11 / 14 答谢中书书 五色交辉 记承天寺夜游 步:名词作动词,散步。例句:相与步于中庭 观潮 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 :高过。 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 :画文彩。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景象。 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 :马。 答谢中书书知识梳理 一、文学常识 被称为山中宰相,著有陶隐居集。中书,古代掌朝廷机密文书的官。书,即书信。 二、理解性默写 1、总领全文的句子: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2、俯视的句子:清流见底。 仰视的句子:高峰入云。平视的句子: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12 / 14 3、讲究色彩搭配,表现一年之美的景象的对偶句是: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具备。 4、描写晨景的句子:晓雾将歇,猿鸟乱鸣。描写傍晚景色的句子: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5、将听觉、视觉结合,由静入动,表现一日之美,传达了生命气息的对偶句是: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6、表现作者自豪之情的句子: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7、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三、课文理解 1、本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答: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2、全文抓住哪一个字去写?共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哪些特点? 答:“美”字 山峰、河流、石壁、青林、翠竹、猿、鸟、鱼有静有动,有声有色。 3、文中所提到的 “康乐”是指谁?作者举他有什么深意? 答:谢灵运;说明能够欣赏领略山川之美的人很少,13 / 14 表现作者的自得之情。 4、“猿鸟乱鸣”一句中的“乱”字用得好,好在哪里? 答:它写出了“鸣”的状态,写出了晨景的热烈欢跃的气氛 5、沉鳞竞跃”一句中的“竞”字用得也好,好在哪里? 答:它写出“跃”的状态,争相跳,静中有动,写出热闹的气氛。 6、作者描写景物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观察角度:由仰而俯;景物形象:由显而微;景物状态:由静而 动; 时间交代:由朝而夕。使山川景物和谐、完整、统一。 7、“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内含作者什么感情? 答:有高雅情怀的自豪感以及期望与古往今来的林泉高士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