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28 紫砂壶考察报告 华东政法大学 人文学院 文化产业管理系宜兴紫砂考察报告 指导老师:马骋 吴桥 执笔:倪小芸 张晓楠 紫砂器是中国特有的手工制造的陶土工艺品,产品主要以紫砂壶为主。从明代正德以后, 紫砂壶制作蔚然成风,名家辈出,花色品种不断翻新,成为雅俗共赏的实用器和艺术品。紫 砂壶的原料紫砂泥产于江苏宜兴,紫砂壶也以江苏宜兴出产的最好,正所谓“人间珠宝何足 取,宜兴紫砂最要得”。 2016 年 4 月 13日到 4 月 15日这三天我们来到了江 苏省宜兴市丁蜀 镇,对紫砂壶从最基本的泥的开采,到制作,烧制成形,销售做了全面考察。宜兴的紫砂泥 “世界只有一把紫砂壶,她的名字叫宜兴”,宜兴的得意,得益于天下独此一家的宜兴紫 砂泥。可塑性好,透气不透水,不用施釉,把摩的时间越长,它就会发黯然之光,这些都是 宜兴紫砂泥适合做茶具的特点。 4 月 13 日,考察的第一天我们爬上了黄龙山,也就是宜兴紫 砂原矿区,这里有丰富的紫砂泥。紫砂泥是紫泥、2 / 28 绿泥、红泥三种基本泥的统称,分布于甲 泥的泥层之间,泥层厚度从几 十厘米至一米不等。紫泥原料外观颜色呈紫色、紫红色,并带有浅绿色斑点,烧后外观颜色则呈紫色、紫棕 色、紫黑色。紫泥中最好的是“底槽青”,位于紫泥矿层的下部,烧后颜色偏黑;还有“红皮 龙”,位于紫泥矿层的上部,烧后偏暗红色。红泥原料外观颜色呈黄色,烧后呈红色。朱泥是 否是红泥,一直存在争议,值得一提的是朱泥中的“石黄泥”,是夹在石层中间的一种黄色泥, 更为珍贵,十分难得。绿泥原料外观颜色呈青绿色,烧后呈淡黄色。绿泥中最好的是“本山 绿泥”。基泥天然的混 合在一起形成段泥,也叫作团泥。段泥原料外观颜色是基泥混合的颜色, 烧后呈淡白色。在被开采过的地方我们可以很容易的找到紫泥、红泥和段泥,但是很少见到 绿泥。因为量少,绿泥制作的紫砂壶的价格也通常都比较贵。 紫砂泥是宜兴所独有的,但是因为大量的开采,眼前的这座山已经快变成一座湖了。宜 兴储存的陶土虽然极为丰富,但紫砂矿只占其中很少一部分 ,曾有一段时期,因违法开采、过 度开采 ,很多紫砂矿矿井都已基本报废。 XX 年宜兴颁3 / 28 布实施紫砂矿“禁采令”:暂时冻结对 紫砂泥土的开采。这在一定时间内做到了科学合理利用资源,全方位呵护紫砂产业的可持续 发展。现在恢复开采 ,体现了新时期的需要。 紫砂壶的成型工艺紫砂壶的成形工艺,原理是采用泥片镶接法成形。将湿紫砂泥拍打成一定厚薄均匀的泥 片,分别作出壶的各个部件,在粘接在一起。主要的成形法有:拍身筒成型法用来做圆形紫 砂壶,镶身筒成形法用来制作方形紫砂壶,这两种方法属于手工制作,紫砂壶手工制作技艺 自宋、元时代诞生,明代成熟。后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又出现了石膏模型成形法,从 1972 年起,石膏模型成形工艺被大力推广使用。 此文中的石膏模型法不包括那种用石膏模具来做 灌浆壶的方法。 考察中印象最深刻的是紫砂壶的成形工艺。 在自己动手制作紫砂壶的前一天下午,我们先参观了一个工作室,认真观察了里面的工 作人员制壶的过程。他们每人一张小矮桌,桌子的正上方吊着一盏日光灯,在桌上有各种制 壶工具,如木拍子,挖嘴刀,尖刀,距车,转盘等。桌子边上有一个盖着木盖的缸,用来存 4 / 28 放做到一半的紫砂壶,为其保湿。我们在他们的边上静静的 观察着他们制壶的动作,其中特 别的是他们拿出石膏模型,把捏好的泥放进模具中,一压,放一会儿,再打开模具,就变得 很挺,确切的说是形很准。看到这样的又快又美观的方法,令人印象深刻。 15日早上,我们去了日月同辉工作室亲自动手做了紫砂壶。专业师傅教我们的制紫砂壶 的方法是拍身筒成形法,和前一天下午参观的石膏模型成形法有些不同。原本以为做紫砂壶 就像捏橡皮泥一样,但自己亲自做了之后才知道,这做紫砂壶真的很有难度。虽然有专业的 师傅先示范给我们看,一步一步 教,同时,我们做紫砂壶的时候又有巡视的师傅们不断帮助 指导我们,但依然遇到了不少问题,比如,拍身筒时候拍的力度不均匀导致裂开和壶形不圆, 粘假底片时因紫砂壶是空心的,没有依托粘不上等等诸多问题。大多数同学只能做出个很粗 糙的形似紫茶壶的物体,而且上面还有裂缝。 通过这样两个工作室,考察了紫砂壶成形工艺,比较了拍身筒成形法和新型的石膏模型 成形法,这两种有些类似但又有所不同的工艺。 拍身筒成形法主要是用木拍拍打,转动转盘,拍出需要的壶形。 5 / 28 拍身筒成形法最大的 优点在于壶的形状大小可随时调节,制壶者有足够的创作空间,运 用自己的创造力,制出的壶是独一无二的,具有艺术价值。 拍身筒成形法的缺点在于壶形很可能不够准、不够圆。圆器要求“圆、稳、匀、正、比 例协调、转折圆润、线条流畅。”要做到这些要求非常难,虽然有转盘,但是拍打的力度难以 完全的均匀。因此,对于制壶者的技艺要求比较高。很自然的就会花比较长的时间。除此之外,它大多数情况下用来制作圆形光器,无法达到紫砂壶器形的多变性和多样性。 一些形状复杂的紫砂壶,比如筋纹器等 ,用拍身筒不可能能制出。这也就是为什么在没有石 膏模具发明前人们用镶身筒成形法用来制作方形紫砂壶的原因。 1 1 马骋文物鉴定实务 上海大学出版社 2016年 11月第 1版 第 77页 石膏模型法是先用拍子拍出大致的形状,然后放入模具中压制。并非把紫砂泥放入模具 内就能成壶的形状那么简单。模型法的优点有操作简单,节省时间。比起拍身筒法,提高了生产效率,有助于扩大紫 砂壶生产的规模,利于批量生产。有了模具,还能6 / 28 够制造出形状复杂的器型。用模子准形则 能使 壶体曲线更精确更优美。大部分当代大师作品会选择用石膏模具准形。 模型法的缺点就是必须用模具,压出的壶比较死板。制作模具本身也是一件复杂的事情, 因此,一般的模具主要都是一些市场上主流和大众的款形。 这两种方法各有自己的特点,没 有孰优孰劣之分,根据具体情况和条件来决定用哪种方法。这两种方法做出来的壶,艺术价 值的高低也没有明确的界限,全在于制壶者自身的技艺,创造力,等因素来决定。因此,比 较以后,觉得两种方法都充满了劳动人民的智慧。现在市场上紫砂壶的价格高低 差距很大,一般情况下,现在针对普通消费者的壶,是先 拍身筒拍出基本造型再用石膏模型压准形状,也就是上文说的石膏模型法,这些壶的价格大 多数几百元能买到。相对来说,全部零件都用模具压制的会比一些有手工零件的壶便宜一些。 石膏模型法的出现顺应了现在紫砂壶产业化的发展方向,仅供应少数收藏家和爱好者的全手 工紫砂壶,已经无法满足随着社会的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对于文化精神层面消费的需求,紫 砂壶这种带有文化含义的产品,大批生产,走产业7 / 28 化道路,弘扬民族文化,符合 时代的需求, 符合大众的需要。 产业化大批量生产的过程中,也出现了用石膏模具做灌浆壶的做法,这种壶价格就在几 十元左右,就像市场上有五六千元的 iphone出现后,只要 999 的有山寨的苹果手机随之出现 一样。 当然,任何一类产品都有面向大众、面向小众的不同价格层次的产品。紫砂壶也是一样 的。拍身筒成形法,走的就是小众化路线。因为制出的造型独一无二,全手工,不可能大批 生产,于是成为了艺术家,收藏家,特别喜欢喝茶、特别喜欢紫砂壶 的人的首选。即使一把 紫砂壶上万甚是上百万,只要那些人心里很喜欢,觉得它值这个价格,依然会买。这种文化 情趣和一般大众不同。因此,除了以大众为目标的一般石膏模具紫砂壶外,制作全手工的拍 身筒紫砂壶也是必不可少的。如果通俗的说,前者是为了“跑量”,更讲究经济效益,那后者 是为了艺术,为了文化精神。 不论紫砂壶的价格差距多大,成形工艺又有多少种,现在的紫砂壶产业在宜兴集聚,规 8 / 28 模也越来越大,紫砂壶市场已呈现出了多层次的蓬勃发展。 紫砂壶的烧制 陶,被称为火与土的艺术,泥胎入窑经过火的考验,重获新生。烧成紫砂壶的窑炉,经 历了龙窑、倒焰窑到隧道窑的演变。其中龙窑使用时间最长直到 1957 年才被倒焰窑代替。 1973 年,隧道窑取代了倒焰窑。龙窑所用燃料是茅草、松柴。倒焰窑的燃料是烟煤。 隧道窑则以 重油为燃料。 2016 年 4月 14号,考察的第二天下午,我们前往位于宜兴市丁蜀镇前墅村的前墅龙窑。 车子停下,我们必须走过一条并不宽敞的街道才能到达前墅龙窑,在路上看到了一个风格独 特 的门,由几条简单的木框和陶盆组成的门板,伴随着稀稀落落的小雨通过这扇古朴随性的 门已经提前感受到了龙窑的气息。龙窑大门前石碑上写着,宜兴窑址 -前墅龙窑。 站在这里望向山坡上的龙窑,这座明朝留下来的古窑薪火相传至今。 通过查阅文献了解了龙窑从兴起到兴盛再到被其他烧窑方式取代的历史,同时也是传统 紫砂烧制工艺的发展过程。 前墅龙窑,创烧于明代,延烧至今,是宜兴地区目前仍以传统方 法烧制陶瓷器的唯一一座龙窑,在国内也是仅存的9 / 28 两座还在烧制陶瓷品的明代古窑之一。据宜 兴县志记载,早在西周时期,宜兴就出现了 圆形的升焰窑,唐代中叶开始向龙窑转变,直到 1932年,出现了第一座倒焰窑, 1957年, 烧烟煤的倒焰窑普遍取代了烧柴草的龙窑。 1965 年,以重油为燃料的隧道窑烧制技术出现, 到 1973年,隧道窑基本上退出了历史舞台。从 1990年代,又陆续出现了推板窑、辊道窑、 梭式窑和电窑。 现在保留下来的前墅龙窑通长 米,窑身外壁宽约 3米,内壁底部宽约米,高 约米。窑身左右投柴孔 42 对。西侧设装窑用壶口 5个。 我们没能进入窑内,因为里面已经装好窑并且把窑口封住了。在窑身左右的投柴孔边已 经放好了很多柴火,周师傅告诉我们,现在正在预热,一天之后会开始加柴火。龙 窑呈 32度斜坡,火自下而上自然升温。最高的时候窑外可以高达几十度,投柴孔附近的温度 更高,对窑工来说是很大的考验。看到在门旁堆放着一些散落的陶器,便问周师傅龙窑烧紫 砂器损坏率高吗。周师傅说,窑烧肯定是有风险的,没办法,损坏率大概 20,放在窑首和 10 / 28 窑尾位置的比较容易烧坏,在中间位置的烧的相对比 较好,所以装窑也是有学问的。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了解到更多具体的关于温度控制和装窑的技术。 温度控制是烧龙窑最富技术含量的节点,不同种类的陶器、不同大的生坯,烧结的 温度不同,但与其烧制的临界点上下相差不能超过5,否则不是致密度不够就是变形。而 在 1000多度高温情况下,把不同区域的温度控制在这么小的范围之内,凭的完全是经验。所 以,一般窑主必须是行家里手,指挥投柴人的工作,特别是在后期二十多个小时的柴烧过程 中,几乎寸步不离,否则一把火不适,就会影 响烧成效果。烧制时,通过投柴口观看窑里面 的颜色,根据颜色确定投柴时间和数量。 500,暗红色; 700,鲜红色; 800,橘黄色; 1000,浅黄色; 1300,白色; 1600,耀眼的无色透明。不同的陶土,烧结温度也不同。即使是紫砂泥,烧制温差也跨 160 左右。一般来说,紫砂泥纯度越高耐火性越好,石英、氧化铝、氧化硅含量越多耐火性越好, 胶质越多耐火性越差。朱泥中的高岭土最多,石英含量则较少,所以朱泥的收缩率最高,烧 11 / 28 成温度也最低,只在 1000左右;本山绿泥烧制温度最高,需要达到 1270左右。紫泥中, 底槽青最耐火,纯正底槽青的烧制温度一般需要1170 -1200,因其杂质最少,石英、云 母、高岭土、金属氧化物较为均衡。 装窑也是一种技术性很强的工作环节。段位、层次、里外都会导致细微的温度差异, 窑尾、臼顶、中间,温度较高,不耐温的陶器则需要放到窑 头、臼底、靠近鳞眼处。 烧制时间 烟煤热窑: 1、小火, 200 400, 8 小时; 2、中火, 400 -800, 8 小时; 3、大火, 800 -1200, 4 小时。竹柴烧窑:大火,20小时, 1200。 烧制周期 9-10天:装窑, 3 天;烧窑, 40小时;冷却, 2天;开窑 :2天。 夏季, 3次 /2个月,冬季,一月一次 火神庙与烧窑传统周师傅还带我们参观了火神庙,就在窑对面不远处的小平房里,庙里挂着两张画像,一 张是“火神像”,一张是“范蠡像”。在每次烧窑之前他们都会到 12 / 28 这里来祈求本次烧窑顺利。龙窑有很多传统,女人不能上窑就 是其一,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 传统思想中“男尊女卑”的观念,这也从侧面反映出龙窑的历史悠久以及 600年的薪火相传。考察中了解到现在的前墅龙窑作为国内也是仅存的两座还在烧制陶瓷品的明代古窑之一, 也不是一直在工作中的,而是基本上每个月才烧一次。在龙窑兴盛的时候,丁山上爬满了一 座座龙窑,当地的柴火已经不够用,要从外地大批的运进柴火。现在宜兴的紫砂的烧制大多 采用电窑和推板窑。随着窑式的变革,烧制时间逐渐缩短,污染逐渐减少,劳动强度大大降 低,生产效率逐 渐提高,烧制状态的稳定性大大增强。生产技术进步的必然结果,就是产品 实现了标准化。产品的规制,强化篇二:紫砂壶市场调研报告 紫砂壶市场调研报告 调研时间: 2016 年 9 月9 日调研对象:紫砂壶 调研地点:淘宝网、阿里巴巴和京东商城 调研内容:了解与紫砂壶设计相关知识以及市场上的具体消费情况调研方式:网络调查与分析调研人员:陈武帅紫砂壶是明清时期江苏宜兴地区所产的一种陶质茶具。紫砂壶的特点是不夺茶香气又无 13 / 28 熟汤气,壶壁吸附茶气,日久使用空壶里注入沸水也有茶香。紫砂壶在市场上行 情看涨,颇 具收藏价值,名家大师的作品往往一壶难求,正所谓“人间珠宝何足取,宜兴紫砂最要得”。 紫砂壶曾是中国特有的手工制造陶土工艺品,现也有机器大批量制造的。制作原料为紫砂泥, 原产地在江苏宜兴,又名宜兴紫砂壶。 造型上:虽然每个制壶名家都有自己的风格和特色,但大体上还是可以分为素色、筋瓤 和浮雕三种类型。 制作工艺分类:分为纯手工、全手工、半手工、灌浆、磨砂、刻花、冰裂釉、色釉、手 绘、青瓷、耐热玻璃、釉上彩等。容量分类:紫砂壶按容 量分类分为 50ml以下、 51ml-100ml、 101ml-200ml、201ml-300ml.1l 以上等。消量 :淘宝: 37420 件 /月12=449040 件 60%=748400 件京东: 86556 件 60%=144260件阿里巴巴: 1636550 件 60%=2727583 件 分析:通过对消费水平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出紫砂壶在中国的庞大市场,同时不同的市场 档次拥有不同的消费群体。调查发现实惠型的紫砂壶销量较大占据庞大的市场份额约占 50, 这与中国的经济消费水平有着有莫大的关系。 所以实14 / 28 惠型主要是面对广大普通大众而设计的、 价格低廉、制作简单、生产成本较低且可以批量生产的低端产品俗称“大路货”。至于一般的 白领或者上班族为了满足对茶的喜好选择了比较具有性价比的中产品约占 40。而有一定经 济基础且对茶和茶具有较高要求和鉴赏水平的会选择比较高端的产品约占 7,高端品质的 紫砂壶不仅具有实用性,同时还具有一定的鉴赏度或者作为礼品送人。紫砂壶的另一个用处 是作为艺术品被收藏约占 3。此类产品一般出自一些大师或者设计师之手且多为全 手工 或手工打造,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同时因为此类产品的价格限制,购买此类产品的消费者 多为对紫砂壶有着最高的要求和在审美和鉴赏水平上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篇三:艺术设计 考察报告 2016艺术设计考察报告 学院 : 轻纺工程与艺术学院姓名 学号: 王壮壮 12102608 专业 : 班级 : 日期 : 艺术设计 12 级造型设计 2016 年 6 月 1 日2016年 6月 5日 指导教师 :钱安明安徽农业大学轻纺工程与艺术学院艺术设计系 15 / 28 一、考察主题 华东之行,艺术之旅,感受艺术的魅力,提升设计修养 二、概述 考察目的 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电子产品的迭代更新,仅仅在学校里学习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已 经不能满足我们设计专业学生的要求。为了学习先进的设计理念,明确自身不足,寻找与其 他专业院校的差距,我院于 6 月 1 号组织四个专业方向的学生共计 150余人,赴西塘、杭州、 宜兴、溧阳、南京等地进行为期 5 天 4 夜的学习考察。 考察是一项综合性的、社会性的活动,是一个由学校向社会接轨的环节,是学校学习向 社会工作转型的一大模块。搞好每一次考察很关键,对一个学生来说也是很重要的,从一个 学生的成长过程来说,他经历了无事可做的孩童时代,到学校里忙碌的学生时代,再到以后 的社会工作阶段,而考察就像一个链子连着学习和工作。自古以来,那些闭门造车,不与外 界交流的国家都会被时代的快速发展而淘汰,只有改革开放才能让一个国家的发展繁荣昌盛, 16 / 28 一个国家尚且如此,我们作为学设计的学生更该如此,所以历史教会我们不能一味的只顾呆 在自己的小天地里,我们应该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 考察时间: 考察地点:西塘、杭州、宜兴、溧阳、南京 考察研究方法:实地考察、摄影、报告分析 三、正文 6月 1 号下午 13:00左右,考察第一站西塘古镇。素有“吴根越角”之称的六大古镇之 一 西塘古镇,其历史悠久,人文资源丰富,自然风景优美,是古代吴越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国家 aaaa 级旅游景区,最具水乡魅力影视基地 。因为大班一起活动,人比较多,所以没 有之前期望的那种感觉,倘若是三两好友一起,那的确算是个适合散心的地方,选一个下雨 天,那种烟雨蒙蒙的感觉,相信我肯定会爱上这 里的。 至于考察,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去了“瓦当文化展示馆”,欣赏了极为精 华东政法大学 人文学院 文化产业管理系 宜兴紫砂考察报告 17 / 28 指导老师:马骋 吴桥 执笔:倪小芸 张晓楠 紫砂器是中国特有的手工制造的陶土工艺品,产品主要以紫砂壶为主。从 明代正德以后,紫砂壶制作蔚然成风,名家辈出,花色品种不断翻新,成为雅俗共赏的实用器和艺术品。紫砂壶的原料紫砂泥产于江苏宜兴,紫砂壶也以江苏宜兴出产的最好,正所谓“人间珠宝何足取,宜兴紫砂最要得”。 2016 年 4 月 13 日到 4 月 15 日这三天我们来到了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镇,对紫砂壶从最基本的泥的开采,到制作,烧制成形,销售做了全面考察。 宜兴的紫砂泥 “世界只有一把紫砂壶,她的名字叫宜兴”,宜兴的得意,得益于天下独此一家的宜兴紫砂泥。可塑性好,透气不透水,不用施釉,把摩的时间越长,它就会发 黯然之光,这些都是宜兴紫砂泥适合做茶具的特点。 4月 13日,考察的第一天我们爬上了黄龙山,也就是宜兴紫砂原矿区,这里有丰富的紫砂泥。紫砂泥是紫泥、绿泥、红泥三种基本泥的统称,分布于甲泥的泥层之间,泥层厚度从几十厘米至一米不等。 紫泥原料外观颜色呈紫色、紫红色,并带有浅绿色斑点,烧后外观颜色则呈紫色、紫棕色、紫黑色。紫泥中最好的是“底槽青”,位于紫泥矿层的下部,烧后颜色偏黑;18 / 28 还有“红皮龙”,位于紫泥矿层的上部,烧后偏暗红色。红泥原料外观颜色呈黄色,烧后呈红色。朱泥是否是红泥,一直存在争议,值得一提的 是朱泥中的“石黄泥”,是夹在石层中间的一种黄色泥,更为珍贵,十分难得。绿泥原料外观颜色呈青绿色,烧后呈淡黄色。绿泥中最好的是“本山绿泥”。基泥天然的混合在一起形成段泥,也叫作团泥。段泥原料外观颜色是基泥混合的颜色,烧后呈淡白色。在被开采过的地方我们可以很容易的找到紫泥、红泥和段泥,但是很少见到绿泥。因为量少,绿泥制作的紫砂壶的价格也通常都比较贵。 紫砂泥是宜兴所独有的,但是因为大量的开采,眼前的这座山已经快变成一座湖了。宜兴储存的陶土虽然极为丰富,但紫砂矿只占其中很少一部分 ,曾有一段时期,因违法 开采、过度开采 ,很多紫砂矿矿井都已基本报废。 XX 年宜兴颁布实施紫砂矿“禁采令”:暂时冻结对紫砂泥土的开采。这在一定时间内做到了科学合理利用资源,全方位呵护紫砂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现在恢复开采 ,体现了新时期的需要。 紫砂壶的成型工艺 紫砂壶的成形工艺,原理是采用泥片镶接法成形。将湿紫砂泥拍打成一定厚薄均匀的泥片,分别作出壶的各个部件,在粘接在一起。主要的成形法有:拍身筒成型法用来做圆形紫砂壶,镶身筒成形法用来制作方形紫砂壶,这两种方法属于手工制作,紫砂壶手工制作技艺自宋、元时代诞生,19 / 28 明 代成熟。后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又出现了石膏模型成形法,从 1972年起,石膏模型成形工艺被大力推广使用。 此文中的石膏模型法不包括那种用石膏模具来做灌浆壶的方法。 考察中印象最深刻的是紫砂壶的成形工艺。 在自己动手制作紫砂壶的前一天下午,我们先参观了一个工作室,认真观察了里面的工作人员制壶的过程。他们每人一张小矮桌,桌子的正上方吊着一盏日光灯,在桌上有各种制壶工具,如木拍子,挖嘴刀,尖刀,距车,转盘等。桌子边上有一个盖着木盖的缸,用来存放做到一半的紫砂壶,为其保湿。我们在他们的边上静静的 观察着他们制壶的动作,其中特别的是他们拿出石膏模型,把捏好的泥放进模具中,一压,放一会儿,再打开模具,就变得很挺,确切的说是形很准。看到这样的又快又美观的方法,令人印象深刻。 15 日早上,我们去了日月同辉工作室亲自动手做了紫砂壶。专业师傅教我们的制紫砂壶的方法是拍身筒成形法,和前一天下午参观的石膏模型成形法有些不同。原本以为做紫砂壶就像捏橡皮泥一样,但自己亲自做了之后才知道,这做紫砂壶真的很有难度。虽然有专业的师傅先示范给我们看,一步一步教,同时,我们做紫砂壶的时候又有巡视的师傅们不断帮助指导我 们,但依然遇到了不少问题,比如,拍身筒时候拍的力度不均匀导致裂开和壶形不圆,粘假底片时因紫砂壶是空心的,没有依托粘不上等等诸多问题。大多20 / 28 数同学只能做出个很粗糙的形似紫茶壶的物体,而且上面还有裂缝。 通过这样两个工作室,考察了紫砂壶成形工艺,比较了拍身筒成形法和新型的石膏模型成形法,这两种有些类似但又有所不同的工艺。 拍身筒成形法主要是用木拍拍打,转动转盘,拍出需要的壶形。 拍身筒成形法最大的优点在于壶的形状大小可随时调节,制壶者有足够的创作空间,运用自己的创造力,制出的壶 是独一无二的,具有艺术价值。 拍身筒成形法的缺点在于壶形很可能不够准、不够圆。圆器要求“圆、稳、匀、正、比例协调、转折圆润、线条流畅。”要做到这些要求非常难,虽然有转盘,但是拍打的力度难以完全的均匀。因此,对于制壶者的技艺要求比较高。很自然的就会花比较长的时间。 除此之外,它大多数情况下用来制作圆形光器,无法达到紫砂壶器形的多变性和多样性。一些形状复杂的紫砂壶,比如筋纹器等,用拍身筒不可能能制出。这也就是为什么在没有石膏模具发明前人们用镶身筒成形法用来制作方形紫砂壶的原因。 1 1马 骋文物鉴定实务上海大学出版社 2016 年 11月第 1 版 第 77页 石膏模型法是先用拍子拍出大致的形状,然后放入模21 / 28 具中压制。并非把紫砂泥放入模具内就能成壶的形状那么简单。 模型法的优点有操作简单,节省时间。比起拍身筒法,提高了生产效率,有助于扩大紫砂壶生产的规模,利于批量生产。有了模具,还能够制造出形状复杂的器型。用模子准形则能使壶体曲线更精确更优美。大部分当代大师作品会选择用石膏模具准形。 模型法的缺点就是必须用模具,压出的壶比较死板。制作模具本身也是一件复杂的事情,因此 ,一般的模具主要都是一些市场上主流和大众的款形。 这两种方法各有自己的特点,没有孰优孰劣之分,根据具体情况和条件来决定用哪种方法。这两种方法做出来的壶,艺术价值的高低也没有明确的界限,全在于制壶者自身的技艺,创造力,等因素来决定。因此,比较以后,觉得两种方法都充满了劳动人民的智慧。 现在市场上紫砂壶的价格高低差距很大,一般情况下,现在针对普通消费者的壶,是先拍身筒拍出基本造型再用石膏模型压准形状,也就是上文说的石膏模型法,这些壶的价格大多数几百元能买到。相对来说,全部零件都用模具压制的会比一些有 手工零件的壶便宜一些。石膏模型法的出现顺应了现在紫砂壶产业化的发展方向,仅供应少数收藏家和爱好者的全手工紫砂壶,已经无法满足随着社会的生产力22 / 28 的发展,人们对于文化精神层面消费的需求,紫砂壶这种带有文化含义的产品,大批生产,走产业化道路,弘扬民族文化,符合时代的需求,符合大众的需要。 产业化大批量生产的过程中,也出现了用石膏模具做灌浆壶的做法,这种壶价格就在几十元左右,就像市场上有五六千元的 Iphone 出现后,只要 999 的有山寨的苹果手机随之出现一样。 当然,任何一类产品都有面向大众、面 向小众的不同价格层次的产品。紫砂壶也是一样的。拍身筒成形法,走的就是小众化路线。因为制出的造型独一无二,全手工,不可能大批生产,于是成为了艺术家,收藏家,特别喜欢喝茶、特别喜欢紫砂壶的人的首选。即使一把紫砂壶上万甚是上百万,只要那些人心里很喜欢,觉得它值这个价格,依然会买。这种文化情趣和一般大众不同。因此,除了以大众为目标的一般石膏模具紫砂壶外,制作全手工的拍身筒紫砂壶也是必不可少的。如果通俗的说,前者是为了“跑量”,更讲究经济效益,那后者是为了艺术,为了文化精神。 不论紫砂壶的价格差距多大,成 形工艺又有多少种,现在的紫砂壶产业在宜兴集聚,规模也越来越大,紫砂壶市场已呈现出了多层次的蓬勃发展。 紫砂壶的烧制 陶,被称为火与土的艺术,泥胎入窑经过火的考验,23 / 28 重获新生。烧成紫砂壶的窑炉,经历了龙窑、倒焰窑到隧道窑的演变。其中龙窑使用时间最长直到 1957 年才被倒焰窑代替。 1973年,隧道窑取代了倒焰窑。龙窑所用燃料是茅草、松柴。倒焰窑的燃料是烟煤。 隧道窑则以重油为燃料。 2016 年 4 月 14 号,考察的第二天下午,我们前往位于宜兴市丁蜀镇前墅村的前墅龙窑。车子停下,我们必须 走过一条并不宽敞的街道才能到达前墅龙窑,在路上看到了一个风格独特的门,由几条简单的木框和陶盆组成的门板,伴随着稀稀落落的小雨通过这扇古朴随性的门已经提前感受到了龙窑的气息。龙窑大门前石碑上写着,宜兴窑址 -前墅龙窑。站在这里望向山坡上的龙窑,这座明朝留下来的古窑薪火相传至今。 通过查阅文献了解了龙窑从兴起到兴盛再到被其他烧窑方式取代的历史,同时也是传统紫砂烧制工艺的发展过程。 前墅龙窑,创烧于明代,延烧至今,是宜兴地区目前仍以传统方法烧制陶瓷器的唯一一座龙窑,在国内也是仅存的两座还在烧制陶瓷品的明 代古窑之一。据宜兴县志记载,早在西周时期,宜兴就出现了圆形的升焰窑,唐代中叶开始向龙窑转变,直到 1932 年,出现了第一座倒焰窑, 1957年,烧烟煤的倒焰窑普遍取代了烧柴草的龙窑。 1965 年,以重油为燃料的隧道窑烧制技术出现,到 1973 年,隧道窑基本上退出了历史舞台。从 1990年代,又陆续出现了推板窑、24 / 28 辊道窑、梭式窑和电窑。 现在保留下来的前墅龙窑通长 米,窑身外壁宽约 3米,内壁底部宽约米,高约米。窑身左右投柴孔 42 对。西侧设装窑用壶口 5 个。 我们没能进入窑内,因为里面已经装好窑并 且把窑口封住了。在窑身左右的投柴孔边已经放好了很多柴火,周师傅告诉我们,现在正在预热,一天之后会开始加柴火。龙窑呈 32 度斜坡,火自下而上自然升温。最高的时候窑外可以高达几十度,投柴孔附近的温度更高,对窑工来说是很大的考验。看到在门旁堆放着一些散落的陶器,便问周师傅龙窑烧紫砂器损坏率高吗。周师傅说,窑烧肯定是有风险的,没办法,损坏率大概 20,放在窑首和窑尾位置的比较容易烧坏,在中间位置的烧的相对比较好,所以装窑也是有学问的。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了解到更多具体的关于温度控制和装窑的技术。 温度控制是烧龙窑最富技术含量的节点,不同种类的陶器、不同大的生坯,烧结的温度不同,但与其烧制的临界点上下相差不能超过 5,否则不是致密度不够就是变形。而在 1000 多度高温情况下,把不同区域的温度控制在这么小的范围之内,凭的完全是经验。所以,一般窑主必须是行家里手,指挥投柴人的工作,特别是在后期二十多个小时的25 / 28 柴烧过程中,几乎寸步不离,否则一把火不适,就会影响烧成效果。烧制时,通过投柴口观看窑里面的颜色,根据颜色确定投柴时间和数量。 500,暗红色; 700,鲜红色; 800,橘黄色; 1000,浅黄色; 1300,白色; 1600, 耀眼的无色透明。不同的陶土,烧结温度也不同。即使是紫砂泥,烧制温差也跨 160左右。一般来说,紫砂泥纯度越高耐火性越好,石英、氧化铝、氧化硅含量越多耐火性越好,胶质越多耐火性越差。朱泥中的高岭土最多,石英含量则较少,所以朱泥的收缩率最高,烧成温度也最低,只在 1000左右;本山绿泥烧制温度最高,需要达到 1270左右。紫泥中,底槽青最耐火,纯正底槽青的烧制温度一般需要 1170 -1200,因其杂质最少,石英、云母、高岭土、金属氧化物较为均衡。 装窑也是一 种技术性很强的工作环节。段位、层次、里外都会导致细微的温度差异,窑尾、臼顶、中间,温度较高,不耐温的陶器则需要放到窑头、臼底、靠近鳞眼处。 烧制时间 烟煤热窑: 1、小火, 200 400, 8 小时; 2、中火, 400 -800, 8 小时; 3、大火, 800 -1200, 4 小时。 竹柴烧窑:大火, 20小时, 1200。 26 / 28 烧制周期 9-10天:装窑, 3 天;烧窑, 40小时;冷却, 2天;开窑 :2天。 夏季, 3次 /2个月,冬季,一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草原旅游开发租赁合作合同
- 2025年度厨师员工劳动权益保障与劳动条件协议
- 2025版融资项目尽职调查与咨询服务协议
- 2025年乡村文化旅游与乡村旅游市场前景研究报告
- 智能算法驱动的公司风险管理-洞察及研究
- 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在食品行业食品安全信用体系构建中的应用报告
- 2025年矿山开采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与就业影响分析报告
- 健身类直播平台内容质量提升与用户满意度研究报告
- 中考数学总复习《概率初步》模拟试题【必考】附答案详解
- 2025年生态循环农业模式下的农业生态环境修复与经济效益评估
- 丝印考试题目及答案
- 影视剧组演员安全保障与事故免责合同
- 2024惠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辅导员招聘笔试真题
- 电工复审培训课件
- 2025新《安全生产法》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苏教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 P137)
- 杜邦安全培训课件
- 16949工程变更课件
- 国宝文物运送活动方案
- 2024年德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招聘备案制工作人员笔试真题
- 护理沟通与服务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