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年四年级语文上册 15一路花香教案 苏教版教学要求1.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挑水工妙用破水罐浇灌路边花草的故事,帮助学生正确看待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难点1.理解寓言通过短小的故事提示的深刻道理。2.理解题目“一路花香”的深层含义。教学课时两课时 知识点详解 一 路 花 香印度有个挑水工,每天都要到远远的小溪边去挑水。 为下文故事的展开作铺垫。他有两只水罐,一只水罐有条裂缝,另一只水罐完好无损。交代两只水罐的特点有什么作用? 体现了挑水工的勤劳和辛苦,也暗设了一个悬念:为什么两年这么长时间,挑水工都没有换掉或修补好那只有裂缝的水罐呢?完好的水罐总能把水满满地运到主人的家,而那只破损的水罐到达目的地时,里面只剩下半罐水了。这样日复一日过去了两年。“日复一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段导读:交代了两只水罐的不同特点及挑水工用一好一坏两只水罐挑水。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挑水工长期用一好一坏两只水罐挑水。 不禁(jn):禁不住。重点句解析:用了对比的手法。两只水罐一个骄傲,一个惭愧,是因为它们没有完全认识到自己和他人存在的价值。那只完好的水罐不禁为自己的成就感到骄傲,而那只有裂缝的水罐却感到十分惭愧。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手法?怎么理解?一天,它在小溪边对挑水工说:“我想向你道歉。”挑水工问:“为什么呢?”“过去两年中,在你到主人家的路上,水从我的裂缝中渗出,我只能运半罐水。你尽了自己的全力,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破水罐答道。 难句解析:挑水工的目的是想让破水罐知道路旁美丽的花朵正是因为有了从裂缝中漏出的水的浇灌才长成的。没有直接说出,而是让破水罐自己去领悟,正体现了他的高明。挑水工说:“在我们回主人家的路上,我希望你注意小路旁那些美丽的花儿。”挑水工为什么要它看花,而不直接说明原因呢?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写有裂缝的水罐因漏水而惭愧地向挑水工道歉,挑水工叫它在回主人家的路上注意路边的花儿。当他们上山时,那只破水罐看见太阳正照着路旁美丽的鲜花, 破水罐看见路边的鲜花感到很开心,但是它还没有明白这一切都是它的功劳,它还没有明白挑水工的用意。这美好的景象使它感到一丝快乐。为什么只有一丝的快乐呢?但到了小路的尽头,它仍然感到伤心,因为它又漏掉了一半的水。于是,它再一次向挑水工道歉。但挑水工说:“难道你没有注意吗?刚才那些美丽的花儿只长在你这一边。 撒,这里读s。那是因为我早知道你的裂缝,并且利用了它。我在你这一边撒下了花种,于是每天我们从小溪边回来的时候,你就浇灌了它们。两年中,我常摘下这些美丽的花,插在我主人的花瓶里。如果没有你,主人哪能每天欣赏到美丽的花朵呢?” 重点句解析:挑水工针对破水罐自卑的心理,用一路鲜花的事实告诉它主人每天能欣赏到的美丽的鲜花,都是它漏出的水浇灌的,告诉它要认识到自己的价值。挑水工想告诉破水罐什么?段导读:挑水工告诉破水罐事情的真相,劝它不要自卑。第三部分(第3自然段):破水罐看了路边的鲜花,仍然为漏水而道歉,挑水工告诉它,是它的裂缝中漏出的水浇灌了美丽的花。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整体感知课文,了解故事内容。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生字、新词卡片。一导入新课板书课文题目。老师围绕课文题目提问:这花香是怎么来的?是谁浇灌了这么多鲜花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学习这篇课文。二初读课文,掌握字词1.老师范读。2.学生自读,老师提出要求。(1)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2)标出自然段的序号。(3)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骄傲惭愧欣赏完好无损日复一日3.检查自学效果。(1)出示词语。水罐骄傲惭愧渗出浇灌花瓶欣赏道歉漏掉(2)指名逐个读,从平翘舌音、前后鼻音、一字多音等方面区分,读准字音。老师适时正音:“渗”是翘舌音,又是前鼻音,“罐、灌、歉、欣”都是前鼻音,前3个还是三拼音,要读准确。“瓶”是后鼻音。还要点拨“目的地”的“的”读“d”,不读“de”。(3)指名解释词语。骄傲: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别人。欣赏:享受美好的事物,领略其中的情趣。惭愧:因为自己有缺点,做错了事或未能尽到责任而感到不安。完好无损:没有一点儿损坏。日复一日:日子一天天地过去。(4)齐读生字、新词。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指点。三理清文章脉络课文共有三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主要讲挑水工用一好一破两只水罐挑水的不同结果。第二自然段:主要讲有裂缝的水罐为漏水而惭愧地向挑水工道歉,挑水工叫它在回主人家的路上注意路旁的花儿。第三自然段:写破水罐看了花后,仍然为漏水而道歉,挑水工告诉它,是它的裂缝漏出的水浇灌了美丽的花。四指导写字本课的生字,都是左右结构的字。指导书写时,既要注意相同点,又要注意相互区别。“瓶”左右相等;“罐”“灌”“愧”“渗”左窄右宽;“愧”字的第九笔是“丿”,不要写成两笔;“傲”的第七笔是“”,不是“丿”;还需引导学生注意“渗”右下方三撇的位置安排。1.文章的寓意很简单,主要是想说明做人不能妄自菲薄,应该善于发现自己的长处,在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但是,作为四年级的学生,他们的思想和判断力尚未成熟,阅读水平也参差不齐,不可能保证每个人在初次阅读这篇文章的时候都能领悟其中的寓意。这就要求老师在课堂上引导他们,通过通俗易懂的课文讲解,让每个学生都能进入这篇文章,从中汲取对自己的人生有用的精华。2.为了能使课堂衔接流畅,每一分钟的运用都很关键,又由于是寓言,自然要给学生留下思考和讨论的时间。在开始新课教学之前,教师就课文题目先给学生一个思维的预热,以调动他们对这篇文章的兴趣。如:“看到题目你们首先想到的是什么?”有的问:“这花香是怎么来的?”有的问:“是谁浇灌了这么多的鲜花?”这些问题让人很欣喜,说明他们真的充分动了脑筋。带着问题阅读课文会让他们思想更集中,当然,阅读前,教师还会强调一些需要注意的字音,如“渗”和“种”是翘舌音,而“罐”“灌”“惭”等是前鼻音。1.读拼音,写词语。shu gun水罐jio o骄傲shn ch渗出wn ho w sn完好无损hu png花瓶xn shng欣赏2.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解释。距离开始的时间很久。(颜色)浓。从上到下或从外到里的距离大。(1)水是那么深。()(2)夜深了,老师还在灯下批改作业。()(3)妈妈给我买的衣服颜色很深。()意外的事情。原因。故意。原来的;过去的。(4)这里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5)他明知故犯,受到了批评。()(6)是水太清太凉的缘故吧?()3.写出下列句子采用的修辞手法,再仿写一句话。(1)村子前面的小山包远看像一个绿色的大绒团。(比喻)(2)水泡在“扑哧”一笑中消失了。(拟人)(3)难道不是你做错了吗?(反问)1.体会挑水工是怎样循循善诱地启发破水罐感知自身存在的价值的。2.帮助学生正确看待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3.以演课本剧的方式,丰富语言,续编故事。表演需要的道具。一导入新课本课是则寓言,情节生动有趣,所以我们可以通过表演的形式来学习课文。表演课本剧需要些什么?(A.导演:在座的每位同学B.编剧:在座的每位同学C.剧本:课文)二整体感知1.要想编好剧本,首先要了解课文内容,请同学们好好读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一只有裂缝的水罐在完好的水罐面前感到惭愧,挑水工却告诉它说,从它的裂缝漏出的水浇灌出了美丽的花。2.读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世界上每一件东西、每一个人都有自身存在的价值,我们既不能骄傲自大,也不要妄自菲薄,只要恰到好处地利用自身的特点,就能充分发挥作用。3.从这个故事中,你得到了什么启发呢?我们不能像那只好的水罐一样,有了优点就骄傲,也不能像那只破水罐一样,有了缺点就自卑。三学习第一、二自然段,编写课本剧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2.这段课文,你们觉得怎样处理好?(学生交流,说理由。以旁白的方式较合适。)3.指名读第二自然段。4.这段课文,你们觉得怎样处理好?(学生交流,说理由。以表演的方式较好。)5.自读课文,在认为可以改编的地方做上记号。6.交流。那只完好的水罐不禁为自己的成就感到骄傲,而那只有裂缝的水罐却感到十分惭愧。(1)可以加水罐的动作表情:那只完好的水罐挑着眉毛,沾沾自喜地夸着:“你这只破水罐留着有啥用啊?看看我,每次都能把水安全地送回家,主人家的水缸能满满的,这可都是我的功劳”(2)小结:谁说得好?好在哪儿?(3)学生继续交流,可以加说话的表情,说话的内容可以改编。四学习第三自然段,编写课本剧1.指名读课文第三自然段。2.交流哪些地方可以改编。(1)那只破水罐看见太阳正照着路旁美丽的鲜花,这美好的景象使它感到一丝快乐。可以想象破水罐看到的情景,通过说话展现鲜花的绚丽多姿。(2)但到了小路的尽头,它仍然感到伤心,因为它又漏掉了一半的水。于是,它再一次向挑水工道歉。想象破水罐此时的心情,它非常羡慕花儿能给大家带来快乐,而自己却不能。挑水工的一段话比较长,可以改编成他和破水罐的对话。五续编故事1.表演到对话完的时候,故事结束了吗?2.交流。故事还没有结束,应该继续往下编写。(1)破水罐听了挑水工的话,会怎样想,怎样说,怎样做?感谢挑水工的循循善诱,不再为自己的缺点感到伤心,重新燃起生活的希望,以后快乐地洒水。(2)完好的水罐又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它认识到自己的骄傲自大,向破水罐赔礼道歉,请求原谅,两只水罐重新和好。(3)挑水工又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赞扬两只水罐知错就改)六排演课本剧1.学生自由选择伙伴,分工排演。2.老师巡视指导。3.小组上台表演。4.评议。(1)是否演出了人物的个性。(2)语言、表情、动作是否有创意。5.评选最佳表演奖。一 路 花 香好罐骄傲破罐惭愧挑水工知道、利用、浇灌1.在精读指导时,教师可采用抓住重点词语及段落,边阅读边提问的方式。对于寓言故事,含义隐晦,如一口气读完,学生不易找到文章的关键字和词语,在理解文章上就会出现困难。而分段阅读,循序渐进,最后再把他们的思路衔接起来,对于学习效果更好。2.课文第三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如何让学生感悟挑水工话中的内涵是教学难点。教学时,教师先抓住开头的空白点,引导学生通过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路花香的美景,再让学生说说自己看到这种美好景象时心情会怎样,然后说说破水罐此时的心情。这样,通过想象说话、对比了解,不仅让学生再次感受到破水罐自责、难过的心情,也认识到了破水罐的价值,为下文理解挑水工的话作了铺垫。1.把下面的成语补充完整,再选两个造句。混淆(是)(非)(开)天(辟)地大刀(阔)(斧)与日(俱)(增)变化(无)(常)(完)(好)无损(小)(心)翼翼三(令)五(申)2.按要求写成语。(1)描写盘古开天辟地的。顶天立地开天辟地精疲力竭(2)“普罗米修斯盗火”使你想到的。小心翼翼大发雷霆永不屈服3.用“”画出每组中不同类的词语。(1)眼睛血液神力皮肤肌肉(2)勇敢善良正直真诚凶恶(3)烈日狂风霜雪天气暴雨(4)广场街道公园草原车站4.给下面的歇后语连线。1.印度风俗印度教盛行“万物有灵”的自然崇拜。虔诚的印度教徒一生有三大夙愿:到圣城朝拜湿婆神,到恒河洗圣浴、饮圣水,死后葬于恒河。以黄牛为神,对它顶礼膜拜。2. 恒河沐浴印度北方的瓦拉纳西是印度最负盛名的印度教圣城之一。这座已有3000多年历史的古城寺庙林立,每天都吸引着成千上万的印度教教徒前来朝拜。他们最大的愿望是到有“圣河”之称的恒河中浸泡沐浴,洗去“罪孽”,求神赐福;死后能在瓦拉纳西火化,并将骨灰撒入恒河。附送:2019年四年级语文上册 16说勤奋教案 苏教版教学要求1.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知道只有勤奋学习,长大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难点1.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从语言文字方面深入感悟文章的内涵。2.理解我们现在为什么还要不忘勤奋,一生勤奋。教学课时两课时 知识点详解 说勤奋 运用了设问的句式,一问一答,直接提出观点。人人心中都有一个美好的理想,然而你可知道,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什么?是勤奋。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样的句式? 难句解析: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以“鲜花”比喻所取得的成就,以“汗水和心血”比喻付出的艰辛,说明成功者取得成功绝非轻而易举。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段导读:开门见山地提出论点,起到总领全文的作用。 如果直说司马光,对小学生来说很陌生,不会引起太大的感触,而“砸缸救人”的故事很多人都知道,容易理解并引起学生的共鸣。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明确地提出观点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勤奋。 司马光无数遍地高声朗读课文,一直到读熟为止。同学们一定还记得那个砸缸救人的司马光吧,提“砸缸救人”的故事起到什么作用?他是北宋著名的史学家。 司马光利用“警枕”挤出时间读书写作,这突出表现了司马光刻苦读书的精神。小时候,每当老师讲完课,哥哥、弟弟读了一会儿书就去玩了,他却躲在屋里一遍又一遍地高声朗读,一直读到滚瓜烂熟为止。司马光是怎样做到“滚瓜烂熟”的呢?长大以后,他更加勤奋。为了抓紧时间,他用圆木做了个枕头,睡觉时只要稍微一动,枕头就会滚开,他醒来后便继续读书写作。他管这种枕头叫“警枕”。司马光为什么要枕“警枕”睡觉? 重点句解析:资治通鉴按历史年代编写,记载了1300多年的历史,内容以政治、军事为主,司马光用了整整19年的时间才写完。据说,原稿足足堆满了两间屋子。这部巨著材料丰富,剪裁恰当,考证严谨,加上文字精练、生动,成为我国史学上最有价值的著作之一,为后人研究历史提供了比较完备的资料。它是司马光勤奋努力的结果,是文章论点的有力佐证。他用了19年时间,终于编成了著名的史学巨著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一部怎样的史学巨著?段导读:这一自然段以古人司马光为例,讲他小时候就很勤奋,长大之后更加勤奋,所以才完成了史学巨著资治通鉴。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通过写司马光勤奋读书的故事,说明只有勤奋,才能有所作为。 “才”字表明了童第周并不是天资聪明,与上文司马光的事例形成对比。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童第周,到17岁才进中学。“才”说明了什么?第一学期末,他的学习成绩很差,但他毫不气馁,急起直追。 面对学习差的事实,童第周丝毫没有失去信心,而是马上行动起来,付出更多的努力,迅速地赶上去。面对成绩很差的事实,童第周是怎样做的?每天天刚亮,他就在校园里读书。晚上睡觉前,他总是习惯地回顾一下当天的学习内容。他还十分注意改进学习方法。经过半年的努力, “名列前茅”指名次排在前面。充分说明了只要勤奋,即使基础不如别人,照样可以成才。他终于赶了上来,学习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名列前茅”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后来他远渡重洋,到比利时去留学,由于完成了高难度的青蛙卵剥离手术, “此”指童第周勤奋成才的事。与司马光相比,因为家里贫穷,上学晚、基础差的童第周勤奋刻苦,肯下工夫,同样可以名列前茅,同样可以在世界上产生巨大影响。华(hu)罗庚: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在欧洲生物学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由此可见,即使基础比别人差一些,只要肯下功夫,也是照样可以成才的。“此”指的是什么事?正如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n)所说,“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华罗庚所说的话是什么意思? 勤奋可以弥补不足,这是很好的古训,只要付出一分辛苦就能获得一分知识和才能。段导读:这段话以童第周为例,讲童第周起步晚,基础差,由于勤奋,不仅赶了上来,成绩还名列前茅;也由于勤奋,在比利时留学期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是勤奋使童第周成为著名的生物学家。第三部分(第3自然段):通过写童第周勤奋学习的故事,说明“勤能补拙”的道理。如今,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条件虽然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仍不能忘记“勤奋”二字。句导读:这句话强调了在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下,仍然要“勤奋”。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重点句解析:强调了要想有所成就,要想有所贡献,除了“勤奋”之外,别无他途。而且,如果只是“勤奋”于一时,不能持之以恒,那也无法达到理想的境界,所以作者在“勤奋”前特意加上了“一生”。作者用“只有才能才能”的句式想说明什么道理?段导读:这段话号召同学们不要忘记勤奋,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第四部分(第4自然段):总结全文。强调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有所贡献。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的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学习给课文分段,说出段落大意。生字、新词卡片。一导入新课1.板书课文题目。2.提示课文题目:题目中的“说”就是谈、讲的意思。这是一篇说理类的文章。文章主要说了一个什么道理呢?又是怎样把这个道理说明白、说清楚的呢?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来读一读课文。二初读课文,掌握字词1.自学生字、新词。(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2)标出自然段的序号。(3)借助词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滚瓜烂熟毫不气馁勤能补拙2.检查自学效果。(1)出示词语。桥梁枕头稍微期末校园习惯远渡重洋基础普遍良训(2)指名读,正音:“稍、础”是翘舌音,“枕、惯、训”是前鼻音。(3)了解词语的掌握情况,重点领会下列词语。滚瓜烂熟:形容记得非常牢固,念得或背得非常流利。毫不气馁:气馁,失掉勇气和信心。一点儿也不灰心,充满信心。勤能补拙:勤奋不懈可以弥补天生的笨拙。3.各自轻声试读课文。4.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三感知文章脉络1.听课文录音,想一想文章主要说了一个什么道理。2.交流。(只要求说出大概意思就可以了)课文通过古今两个具体事例,告诉读者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3.引导分段。(1)学生轻声读课文,看看课文在哪里提出了观点?又是怎样证明这个观点的?课文最后又讲了什么?(2)师生交流。四指导写字有些生字较难写。如“梁”字上面部分“刀”字两边的点要摆准位置,下边是“木”,不要写成“米”。“惯”右边部分也比较难写,上面是“毌”字,跟“母”的写法不同,要注意区分。“末”字第一、二两横必须是上长下短,如果是上短下长那就成“未”字了。1.课文中主要介绍了两个人物,一个是古代的司马光,一个是现代的童第周。他们有着许多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于是在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寻找他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2.在交流司马光和童第周相同点时,学生说他们都获得了成功,都付出了努力。在找相同点的基础上,再让学生找不同点。学生说,他们一个是古代的,一个是现代的;一个是天资聪明,一个是起步晚、基础差。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课文的难点“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通过这样比较学习,学生理解难点到这里便水到渠成了。1.读拼音,写词语。gn gu ln sh滚瓜烂熟ho b q ni毫不气馁j q zh zhu急起直追mng li qin mo名列前茅2.根据意思写词语。(1)形容记得非常牢固,念得或背得非常流利。(滚瓜烂熟)(2)名次排在前面。(名列前茅)(3)非常喜爱,舍不得放手。(爱不释手)(4)远离家乡,到外地生活。(背井离乡)3.造句。(1)名列前茅(2)毫不气馁4.阅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回答问题。(1)短文列举了两个事件说明司马光的勤奋,分别是:小时候刻苦读书。制作“警枕”。(2)从文中哪些词句可以看出司马光读书勤奋,用“”画出来。(3)给加点的字选择恰当的解释。著:显著。显出。写作。著作。著名:史学巨著:(4)读句子,用加点词语造句。为了抓紧时间,他用圆木做了个枕头,睡觉时只要稍微一动,枕头就会滚开。他用了19年时间,终于编成了著名的史学巨著资治通鉴。(5)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请用一两句话写下来。除了司马光,你还知道古代的哪些人物勤奋好学的故事?试举一两个例子。苏秦、车胤、匡衡1.初步了解说理文的篇章结构,摆事实,讲道理。2.学习司马光和童第周勤奋学习最终成才的故事,懂得勤奋是实现理想的桥梁的道理。3.教育学生从小勤奋学习,长大了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幻灯片或图片。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每个人心中一定有自己的理想吧?你们知道怎样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吗?(学生自由发言)是啊,勤奋是通往理想的桥梁。为什么这么说呢?带着疑问,我们继续学习这一课。二学习第一自然段1.学生轻声读课文第一自然段,画出中心句。2.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1)“鲜花”是什么意思?“汗水和心血”指什么?“鲜花”是指成果,“汗水和心血”是指为之付出的辛苦的努力。(2)说说这句话的意思。(学生自由发言)3.齐读第一自然段。4.背诵第一自然段。三学习第二自然段1.课文围绕勤奋是实现理想的桥梁这一中心,写了哪两个人勤奋成才的故事?司马光、童第周。2.同学们一定知道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吧!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司马光小时候是个怎样的孩子?聪颖过人。3.聪颖过人的司马光长大后取得了什么成就呢?这个成就是怎么取得的?指名读第二自然段。放手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读课文,提示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可以圈圈、点点,做上记号。(1)小时候,每当老师讲完课,哥哥、弟弟读了一会儿书就去玩了,他却躲在屋里一遍又一遍地高声朗读,一直读到滚瓜烂熟为止。司马光怎样做到“滚瓜烂熟”的?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一遍又一遍”即无数遍地高声朗读,这就是勤奋。(2)为了抓紧时间,他用圆木做了个枕头,睡觉时只要稍微一动,枕头就会滚开,他醒来后便继续读书写作。他管这种枕头叫“警枕”。引导学生借助字典查一查“警”在“警枕”中的含义。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想一想如果睡觉的时候枕着一个圆圆的木头会是一种什么感受,进而体会司马光的勤奋。4.司马光从小就聪明过人,可他一直非常勤奋,从他的故事中我们还能悟到什么?司马光的事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引导学生交流,并在交流中使学生明白砸缸救人的司马光从小就显现出不凡的天资,但是他依然勤奋学习,最后编成了流传千古的史学巨著资治通鉴,这就充分说明了“成功等于一分天才加九十九分汗水”的道理。四学习第三自然段1.学生自学,完成下列思考题,并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把有关的语句画出来。(1)童第周的情况和司马光相比有什么不同?童第周的学习成绩很差。(2)童第周起步晚,基础差,为什么同样取得了成功?他付出了比别人更多的努力。(可用课文原句回答)(3)童第周的成功说明一个什么道理?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2.通过第二、三自然段的学习,让学生明白一个道理:人不论天资聪明还是基础比较差,只有勤奋,才可以成才。3.让学生齐读两句名言,并将它们作为自己的座右铭,铭记在心。五学习第四自然段1.学生自由朗读,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2.这一段在全文起什么作用?3.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谈谈学习了本课的感想,并写在作业本上。说勤奋勤奋理想1.在学生找到了表示他们成功的句子时,教师让学生从句子中找司马光和童弟周成功的标志是什么。当然学生很容易就找到了作者的观点,那就是“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2.教学时,教师让学生找出表达作者对勤奋观点的句子,目的是让学生明确文章的主旨。接着引导学生体会司马光手中的“鲜花”是和他小时候的刻苦学习和长大后用“警枕”提醒自己努力分不开的,通过研读词句明白“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然后让学生按照自学要求自学第三自然段,讨论交流后明白“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这句话。在这一教学过程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糖尿病合并外伤的护理
- 面部深导后的护理
- 腹腔镜胃癌切除术护理
- 公司消防知识安全培训
- 2025年重庆招标采购从业人员考试(招标采购专业实务初、中级)试题库及答案
- 渠道对账工作汇报
- 酒精戒断综合症患者的护理
- 结核性脑膜炎病人的护理
- 解读心理学书籍
- 2025建筑材料采购合同
- 客户隐私保护承诺函
- 宿舍改造经济效益分析报告
- 仪表施工全过程的管理
- 如何预防与处理跑步中的常见损伤
- MSOP(测量标准作业规范)测量SOP
- 001 220kV升压站事故油池施工方案
- 智慧停车场运营管理项目风险评估报告
-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
- 出资比例的协议合同
- GB/T 10345-2022白酒分析方法
- GB/T 19418-2003钢的弧焊接头缺陷质量分级指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