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课时卷新人教版.doc_第1页
2019年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课时卷新人教版.doc_第2页
2019年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课时卷新人教版.doc_第3页
2019年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课时卷新人教版.doc_第4页
2019年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课时卷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年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课时卷新人教版班级: 姓名: 得分: 一. 仔细观察字的间架结构,然后在田格内抄写。(6分) 铺 痕 叠 虎 抛 毫 二. 看拼音写词语:(11分) jio lng jn yn kng x y bng ( ) ( ) ( ) ( ) x shui zh zhi yn b d n ( ) ( ) ( ) ( ) su su su do su y r n ( ) ( ) ( )三. 比一比,再组成词语。(16分) 匀( ) 触( ) 痕( ) 茎( ) 勺( ) 融( ) 狠( ) 经( ) 逐( ) 占( ) 铺( ) 柄( ) 啄( ) 粘( ) 捕( ) 病( )四. 给下面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表示(4分)1. 蟋蟀慎重地选择住宅。(shn shn)2. 蟋蟀的洞穴(xu xu)建在朝(zho cho)着阳光的堤(d t)岸上。五. 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6分) ( )的隧道 ( )的墙壁 ( )的住宅 ( )的叶子 ( )的( ) ( )的( )六. 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8分) 引( )注( ) 毫( )可( ) 随( )而( ) 不( )思( ) ( )( )大振 枉费( )( ) 浩如( )( ) ( )卧( )安七. 按照一定的顺序,把下列的词语排列起来。(8分)1. 梨树 果树 植物 树2. 昆虫 动物 苍蝇 生物3. 中午 清晨 下午 傍晚 上午4. 开花 播种 结果 长叶 生根八. 阅读短文,按要求回答问题。(一)磨刀不误砍柴工(24分) 古时候,有个老公公,他有两个儿子,哥哥叫阿力,弟弟叫阿智。两个人长得一模一样,邻人都夸这两个孩子长得好,长大都会有一番作为。老人也用心观察着他们的成长。 几年后,他们长高了。老人想考一考他俩,就从市上买回两把未开刃的斧头来。老人对他们说:“今天我买回这两把斧头,明天让你俩上山砍柴。要各砍各的。看谁砍得多,回来得早。”| 第二天,兄弟俩按照父亲的吩咐,就各自行动了。 阿力想:要砍得快,砍得多,就得抓紧时间。他拿上斧头、扁担和绳子,就匆匆上山了。到了山上,他拼命地砍呀,砍呀因斧子太钝,连砍几十下都砍不倒一棵小树。不多时,就累得腰酸背痛了。 阿智拿起父亲昨天买的斧头,一看斧刃厚厚的,就赶紧到井边去磨,不久,就磨锋利了。他也拿上扁担、绳子上山去。到了山上,抡起锋利的斧头,几下就砍倒一棵小树。不多时就砍了两大捆。太阳刚刚偏西,他就担着沉重的柴回家了。阿力呢,直到太阳下山,才背着不多的柴回到了家。| 老人看到兄弟俩都回来了,走过去看看他俩的柴,又看看他俩的斧,意味深长地说:“你们两个,上山早,花大力的是阿力;下山早,砍柴多的是阿智。为何差别这么大呢?这是因为,阿智磨了斧头,这就叫做磨刀不误砍柴工啊!” 读后思考:1. 选字填空。(12分) 长 常 ( )短、( )规、( )识 察 查 观( )、检( )、考( ) 扁 偏 ( )僻、( )担、( )离 误 娱 耽( )、( )乐、错( )2. 解释下列带点的字:(4分) 3. 根据文中用“|”分的段,概括每段的段意。(6分) 第一段:_ 第二段:_ 第三段:_4. “磨刀不误砍柴工”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2分)(二)标点符号的争吵(17分)一天,字典的家里争吵得不可开交。一群小伙子们面红耳赤,声音一声比一声高。这场争吵引头的是感叹号。它亮起嗓门说:“我在感叹句后面,表示的情感最强烈,文章里数我最重要!”小问号首先不服气了,尖着嗓子反驳说:“要是没有我表示问句,怎么引起读者的思考?”这下惹恼了小豆号,它指着问号说:“要是没有我把句子断开,表示句子的停顿,人们一口气读下去怎么受得了?再说,在句子中要随便停顿,意思哪里还能明确?”省略号不慌不忙,但是声音也提得挺高:“要是没有我表示文中省略,写得重复哆嗦,读者怎么受得了?”句号自认为水平最高,不容分辨地说:“在一个完整意思的后面,没有我表示一句话说完,糊里糊涂一大篇,文章的意思就不能清楚明白了。”字典公公制止了这场争吵( )说( )你们都很重要( )还有分号( )顿号( )冒号( )引号( )破折号( )都用来表示不同语气或停顿( )少了哪一个( )文章的意思都不可能清楚明了( )大家不要把个人的作用片面强调( )任何时候不要骄傲( )1、用“ ”画出文章中表示寓意的句子。(4分)2、请采用“小节归并”的方法,把文章分成三段,用“”在文中画出。(3分)3、照样子填表。(4分)参加争吵的标点符号 它的作用感叹号 表示强烈的感情 引起读者的思考逗号 表示文中省略句号 4、给最后一小节加上标点符号。(6分)附送:2019年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组6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1新人教版设计意图:大纲对四年级学生的写作要求是“学习写内容真实具体、条理比较清楚的简单记叙文。”而条理比较清楚对学生来说,就要按一定的顺序去观察事物,描写事物。爬山虎的脚一文,作者对爬山虎脚的观察细致入微,描述栩栩如生,最能体现围绕一个意思选好内容,按一定的顺序具体地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结合组文读写训练重点和学生实际,我把这方面拟定为本课教学的重、难点。学校附近有爬山虎,课前我组织学生实地观察。观察前我布置了观察提纲:()爬山虎给你一个什么印象?()对着那爬满一堵墙的爬山虎,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最想弄明白的是什么?借用数学尝试法的做法,要求学生以日记形式写观察日记;在课内指导学生学习课文后共同评议学生的一两篇日记(选用写作水平中等学生的习作)。这样处理有利于通过实践和对比,帮助学生掌握重、难点,激发学生的兴趣。爬山虎脚的生长位置、形状、颜色等静态的东西,通过实地观察,学生容易掌握。为了帮助学生理解爬山虎是怎么样在墙上爬的,我制作了多媒体软件,较形象地显示了爬的过程。为体现精要教学法的原则,力求围绕重点设计了多项训练内容,使学生在课内由老师指导下进行训练,训练中遇到的问题也能及时反馈。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背诵教材所指定的段落。2、引导学生自觉运用读懂自然段、分段等阅读方法读懂课文。3、使学生了解作者是怎样围绕一个意思写好片段的;继续培养学生留心和细致观察事物的习惯。教学重点:作者是怎样围绕爬山虎的特点写好片段的。教学难点: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的。教学准备:、(1)实地观察爬山虎。(2)写观察爬山虎的日记。、投影片。、多媒体课件:()爬山虎的脚爬墙示意图。()一堵墙上的爬山虎。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学习目标:、熟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学会生字新词;、给课文分段;、了解爬山虎生长的地方、模样、颜色。教学准备:1、实地观察爬山虎。2、写观察日记。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谜语:()上搭架,下搭架,条条青龙藤上挂。(丝瓜)()上搭架,下搭架,串串珍珠藤上挂。(葡萄)我们要是种丝瓜和葡萄,首先要做一项什么工作?(搭架子。不搭架子,丝瓜和葡萄就不能往高处生长。)、导语:同学们知道了,葡萄和丝瓜都是靠搭架子才能往高处攀援的植物。爬山虎呢,也是一种攀援植物,可它不用搭架子,也能往高处爬。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课爬山虎的脚。、对课题质疑。二、检查预习:对爬山虎的了解情况;三、出示学习目标、自读。四、学习生字新词、开火车拼读、纠音。(字形重点:隙、漾)、解释生字词。五、默读、思考:、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的脚?、分段。、四人小组讨论分段情况、汇报。六、教学第一段(第自然段)、默读、思考:()这一段讲了什么?()你觉得爬山虎有什么特点?、提问七、教学第二段(第自然段)、大家还记得我们观察爬山虎时,最引起我们注意的是什么?(满墙的叶子)你能说说你看到的叶子是怎样的吗?、现在我们来看看课文又是怎样写的。()爬山虎的叶子在生长中有什么变化?重点写的是什么时候的叶子?从哪个词看出来?()课文写爬山虎的脚,为什么要写第、自然段?()讨论、归纳:要写爬山虎的脚,先要向大家介绍爬山虎生长的地方、模样、颜色等,然后才介绍爬山虎的脚,文章这样写就有条理了。、重点指导朗读第、句。、指导学生看着板书上的提纲试背第自然段。、说说你最喜欢哪一个句子,你认为哪个词语用得最好。八、质疑。九、做练习板书设计:爬山虎的脚刚长出:嫩红-嫩绿叶子长大了:绿得新鲜一顺儿朝下均匀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了解作者是怎样围绕爬山虎脚的特点来写片段的,从中领悟围绕一个意思来写好片段的方法;、认识大自然的神奇,培养自己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教学重点:了解作者是怎样围绕爬山虎脚的特点来写片段的,从中领悟围绕一个意思写好片段的方法;教学难点: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的。教学准备:、在黑板上画好一幅爬山虎(缺脚)的图案。、多媒体课件:()爬山虎的脚爬墙示意图;()一堵墙上的爬山虎。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练习(投影片出示)二、导入课文:作者是怎样观察事物的?爬山虎的脚是怎样在墙上爬的?我们就带着问题来学习第三段。(出示学标)三、学习第3自然段1、默读;用划出爬山虎脚的句子,这几句话分别讲了什么?2、提问、出句子投影,齐读。3、指名在已画好的爬山虎上添画脚,要求学生在几种彩色粉笔中,选择正确颜色画脚。 以课文为根据,对照学生在黑板上画的爬山虎的脚,评议。 请学生到黑板前用课文的语言讲述爬山虎的脚生长的位置、形状和颜色,全班说。4、这一自然段讲了什么?5、作者能把爬山虎的脚写得那么形象具体,说明了什么?课文哪个词语突出了这一点?(注意)三、学习第4自然段1、自由读。2、听录音,请同学们合上眼睛,想像一下爬山虎是怎样在墙上爬的?3、多媒体显示、理解。(一棵爬山虎是怎样在墙上爬的。)4、用“”划出爬山虎在墙上爬的动作: 触-巴-拉-贴5、齐读6、抓住重点词,用自己的话说说爬山虎是怎样在墙上爬的?自己说、提名说。7、指导朗读8、作者写爬山虎的脚“一脚一脚地往上爬”,换成“一步一步”,行吗?为什么?讨论、汇报。(爬山虎并不像动物那样用脚交替着往上爬,而是长一只脚就巴住墙,越往高处爬,就要不断地长出新脚。)9、多媒体再显示(一棵-满墙的爬山虎)。10、这一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四、教学第5自然段1、根据课后练习1(3),轻声朗读。2、同桌讨论、汇报。3、我们观察爬山虎时最引人注意的是叶子,可是作者却能把隐藏在叶子间的脚写得这么具体详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