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秋)五年级语文上册 4 游漓江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doc_第1页
2019年(秋)五年级语文上册 4 游漓江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doc_第2页
2019年(秋)五年级语文上册 4 游漓江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doc_第3页
2019年(秋)五年级语文上册 4 游漓江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doc_第4页
2019年(秋)五年级语文上册 4 游漓江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年(秋)五年级语文上册 4 游漓江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教材分析:这篇课文着重描绘的是漓江两岸独特而神奇的山峰。先总写漓江山峰的独特与神奇,然后用优美的语言把最具代表性的象鼻山、斗鸡山、画山的独特与神奇,生动形象地展现在我们面前。文章优美精练的语言、丰富合理的想象、真挚充沛的情感,值得我们好好去品味、欣赏、积累。学习本课要重点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激发学生对漓江的喜爱之情,并积累好词佳句。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2、能通过课文中的形象描写,感受漓江山峰的形态特点,领略其独特与神奇。 3、能把自己喜欢的好词佳句抄录下来。教学重点:从课文的描写中,想象漓江山峰的形态及其特点。教学难点:从课文的描写中领会漓江山峰的独特与神奇。教学准备:漓江的风光图片。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设疑自探(10分钟)1、激趣导入: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就让我们乘着木船荡漾在漓江上吧。漓江发源于广西兴安县猫儿山,全长437千米,是桂林人民的母亲河。漓江像一条青绸绿带,蜿蜒曲折。漓江从桂林至阳朔一段,长83千米,两岸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兼有深潭、险滩、飞瀑、流泉。乘船游览其间,仿佛置身于童话世界,故有“百里漓江,百里画廊”之说。这样的美景,同学们想去欣赏吗?好,咱们一起去游历漓江。 2、齐读课题 ,你能提出哪些有价值的问题? 预设:作者游漓江看到了什么?漓江有什么特点?(板书:看到什么?特点?)3、提示引路,自读探究。(1)出示自探提示: 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再次默读课文,思考大家提出的问题,在有关的句子下画上横线,并批注下自己的感受。在不明白的地方作上标记。然后在小组中交流。(2)学生自读探究。(8分钟)二、解疑合探:(20分钟)(一)整体感知:1、交流文中难读的字词或句子。2、作者游漓江看到了什么?重点写了什么? (看到漓江的山水,重点写了漓江的山。)(二)感悟桂林山的特点: 1.作者游漓江,漓江山峰有哪些特点?A、出示课件:(它不像我曾见到过的许多山峰 像竹笋、宝剑、屏风,直挺挺地冒,像盆景)B、从这些词语中,你感受出漓江山峰的什么特点?(没有斜坡,直挺挺地拔地而起。)C、句中最能表现漓江山峰的特点的词是什么?(直挺挺) D、带着你的理解读(试读,生评,自由读。)过渡:是呀,桂林的山拔地而起,千姿百态。那么文中作者具体写了哪些山?(板书:象鼻山、斗鸡山、画山。)2、请同学们自由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景点说说它的特点。 感悟象鼻山的神奇。A、汇报象鼻山景点的样子:出示课件:一块长方形的岩石,在伸向江心时,中间像被谁挖去了整整齐齐的一大块,那剩在江水里的一根石柱,不正是大象的鼻子,插进漓江中尽情地吸水吗? B、指导学生看插图。C、能把这奇特的画面画下来吗?(学生画简笔画,引导形象思维,帮助理解文字内容。)感悟斗鸡山的美。A、出示课件:“瞧,这隔江对峙着的两座小山人们称他为斗鸡山,实在是贴切。”B、谈体会(抓住词语“对峙”、“拍打着翅膀”、“窥视着对方”、“啄过去”想象斗鸡山的样子,感受其神奇与独特。) 感悟画山的迷人。出示课件:A、“分明是高悬在江上的一幅图画。”(似画而非画。)上边画着九匹骏马,有的默默地伫立,有的悠闲地嚼草,有的扬蹄疾走,还有的昂首嘶鸣。B、谈你的体会。C、引导想象:你还可以想象出哪些形态的马呢? 用上“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句式说一段话。 小结:象鼻山、斗鸡山、画山 这不同的景点都具有一个共同特点: 板书 独特神奇。 (三)感悟漓江水的特点。 过渡:刚才我们一起感受了桂林山的独特与神奇,那么漓江水又是怎样的呢? A、请看文中插图。B、谁能用文中的语句描绘下来。C、出示课件:漓江确实是美一座座山峦的侧影,躺在淡淡的波纹里,轻轻地晃荡着。D、你能用四字词语概括吗?E、我们随同作者游玩了漓江,你此时最想说的是什么?让我们把这句话告诉未到漓江游玩的游客。出示课件:桂林山水甲天下(四)升华情感。作者写这篇课文,把漓江美景展示给读者,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热爱漓江山峰的独特与神奇,赞扬祖国山河的无比秀美。)小结:这篇文章用优美精练的语言、丰富合理的想象、真挚充沛的情感向我们描绘了桂林美丽神奇的山峰,清澈见底的水。这样美丽神奇的景象真是让人感到有说不出的惊讶啊!三、质疑再探(4)1、课文学到这儿,课始提出的问题大家都解决了吗? 2、快速浏览全文,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预设:(1)课文的结尾部分,作者为什么要让“阳朔山水甲桂林”成为自己心中一个美丽的悬念呢?这样的结尾有什么作用?学生交流各自的观点:阳朔的风景会比本文写的景区还要美,祖国的江山到处有美景。(2)为什么会在这里形成这样“独特神奇”的风光呢3、引导学生自由质疑,并相机引导学生自主解疑 四、运用拓展:(6分钟)1、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引导学生边读课文,在头脑中边产生形象,体会形象描写给人形象感受的表达效果,体会比喻、拟人、排比句的表达效果。)2、自编题:你想给自己设计一份什么作业来巩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自编题。学生展示自编题。3、教师补充题:你到过哪些旅游景点呢?回忆它有怎样的特点,用形象的描写把这个景点写下来。板书设计: 4、游漓江象鼻山 山 峰 斗鸡山 独特神奇画 山水 清澈见底教学反思:附送:2019年(秋)五年级语文上册 5 捅马蜂窝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教材简析:本文通过叙述“我”儿时因淘气捅马蜂窝挨蜇的故事,赞扬了马蜂为保护家园和入侵者同归于尽的英雄气概,表达了“我”对马蜂誓死保护家园精神的钦佩和因淘气而伤害无辜的忏悔之情。全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从开始至“捅不得,捅不得。爷爷说。”写“我”捅马蜂窝的原因。第二部分从“我站在一旁,”至“不知道谁开门把我拖到屋里”。写“我”捅马蜂窝挨蜇的经过。第三部分,从“当夜,我发了高烧。”到“一种罪孽感沉重地压在我的心上。”通过“我”挨马蜂蜇后对马蜂的再认识,表达了“我”对马蜂誓死保护家园精神的钦佩和因淘气而伤害无辜的忏悔之情。第四部分,最后一段,写“我”对马蜂归来的期盼。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9个生字,理解“纠缠”“捣毁”“惊魂稍定”“痊愈”等词语的意思。2、能简述出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马蜂的特性和我对马蜂的态度转变。3、体会作者是怎样把捅马蜂窝的情景写得紧张而扣人心弦的。4、理解课文最后一段的含义。教学重难点:1、体会作者怎样把捅马蜂窝的情景写得紧张而扣人心弦的。2、体会作者对马蜂誓死保卫家园的精神的钦佩和对自己伤害无辜的忏悔之情。教学方法: 三疑三探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 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 、谈话导入(5分钟)1、师:同学们,我们都有过五彩斑斓的童年。作为孩童,我们也一定有过淘气的惬意,有过冒失的忏悔。那充满童真童趣的往事,回忆起来,是那么富有天真烂漫的色彩。今天,我们就带着这童年的天真与稚趣,跟着作家冯骥才一齐去捅马蜂窝好吗?板书课题:捅马蜂窝学生齐读课题。2、绕题质疑:读了课题,你产生了哪些疑问?预设:为什么捅马蜂窝?怎样捅马蜂窝?结果怎么样?3、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冯骥才和马蜂的资料。二、初读感知(25分钟)1、自由读课文,要求: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可以查工具书。2、教师巡视,相机发现学生阅读过程中的生字新词障碍,引导学生借助工具书解决并及时在黑板上板书。3、解决字词类阅读障碍。重点字音:蛰 粘 教师提示:“怯”字读“qi”,不要读成“qu”;“嬉”字读“x”,不要读成“x”;“慌”字不要多一点。 “沉甸甸”中的叠词,一般应该读成阴平,念作chn din din。重点字形:疙瘩 痊愈 纠缠的“缠”字,注意不要少写右边头上的一点。指名读,齐读,正音,自主识记。4、听写词语纠缠 褂子 捣毁 复仇 罪孽 前襟(1)指名演板。(2)相机指导书写。(3)用自己喜欢的词语练习说话,相机渗透对词语的识记理解。5、指名分节读课文,及时纠正错误处。6、引导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自由通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三、熟读课文 (10分钟)1、熟读课文,把自己喜爱的句子、段落多读几遍,读出感情。2、找出你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自己读一读。第二课时一、设疑自探(10分钟)1、回顾课文内容:浏览课文,用简练的话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2、回顾上节课我们提出的问题还有哪些没有解决?预设:为什么捅?怎样捅?结果?小结:问题的答案就在课文中,让我们带着这三个问题,走进课文。3、“提示”引路,自读探究。(1)出示自探提示: 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与问题有关的句子,圈出重点词,在你感受深的地方做出批注。(2)布置学生默读感悟批注,教师巡视适度照顾学困生有效自学。二、解疑合探(20分钟)(一)同桌交流。与你的同桌交流自己的读书感受。要互相倾听、纠正和补充。(二)班级汇报。要求互相倾听,及时纠正和补充,表述自己的感受和体会。1、感悟捅马蜂窝的原因。(1)学生汇报交流自读所得。相机出示:A “这里,最壮观的要数爷爷窗檐下的马蜂窝了。很像倒垂的一只大莲蓬,无数金黄色的马蜂爬进爬出,飞来飞去,不知忙什么。” 你从中体会到什么?(交代了马蜂窝的位置、形状及马蜂家族的“人口众多”。)B “爷爷不敢开窗,怕它们中间哪个冒失鬼一头闯进来。”这句话暗示了什么?(暗示马蜂窝给爷爷生活带来的极大不便。)(2、)分角色朗读爷爷奶奶的对话。(进一步感悟马蜂窝给爷爷奶奶生活带来的不便,点明了捅马蜂窝的原因。)2、感悟捅马蜂窝的经过。A、为了捅马蜂窝,“我”做了哪些准备?我找来妹妹,乘爷爷午睡的当儿,悄悄溜到通往后院的校门口。我脱下褂子蒙住头顶,用扣上衣扣儿的前襟遮盖下半张脸,只露一双眼。又把两根竹竿接绑起来,做为捣毁马蜂窝的武器。我和妹妹约定好,她躲在门里,把住关口,待我捅下马蜂窝,赶紧开门放我进来,然后把门关住。 (1) 思考:“我”捅马蜂为什么要选在这个时间进行?(在爷爷午睡的当儿,不想让大人知晓,可见其幼稚。)(2)读读这几句话,你感受作者怎样的心理?从哪些词语感受到?理解相关动词:“悄悄溜”“脱下褂子蒙住头顶”“遮盖”“只露”“接绑”“约定”“开门”“关门”。(让学生仔细品读,想象这些动词传神地表达出“我”既想捅马蜂窝,又有些害怕的孩童心理,读好这一段。)指导读:读出鲁莽淘气,又有些害怕的心理。(读、评价、读)B、文中是怎样具体描写“我”捅马蜂窝的?学生自主汇报,教师相机出示重点句。当我的竿头触到蜂窝的一刹那,好像听到爷爷在屋内呼叫,但我已经顾不得别的。一些受惊的马蜂轰地飞起来,我赶紧用竿头顶住蜂窝使劲摇撼两下,只听“嗵”,一个沉甸甸的东西掉下来,跟着一团黄色的飞虫腾空而起,我扔掉竿子往小门那边跑。谁料到妹妹害怕,把门在里边插上,跑了。 a 、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捅马蜂窝的情况?(从声音、情态、颜色方面,写出了捅掉马蜂窝的具体情况.)b “一些受惊的马蜂轰地飞起来。”写出了马蜂数量多,飞起来的声音及气势让人吃惊。c、圈出描写动作的词,谈谈你的体会。(这些动词写出了捅马蜂窝的情景紧张而扣人心弦。) 引导朗读:捅马蜂窝的情景是多么紧张而扣人心弦呀。谁来带着自己的体会读读这段话?(读、评价、读)C、马蜂是对待入侵者是毫不客气的,谁来读读相关句子?我一回头,只见一只马蜂径直而凶猛地朝我扑来,好像一架燃料耗尽、决心相撞的战斗机。这复仇者不顾一死而拼死的气势使我惊呆了。从这只马蜂的表现,你体会到什么?(体会到它不顾一切的气势。“从把马蜂比作一架燃料耗尽、决心相撞的战斗机”,可以看出马蜂拼死一搏保卫家园的决心。) 引导朗读:谁来说说这句话应该怎样读?是呀,应该读出马蜂不顾一切的气势,拼死一搏保卫家园的决心。谁来带着自己的体会读读这段话?(读、评价、读)3、从故事的结果中感悟道理。1)鲁莽淘气捅马蜂窝,受到马蜂的惩罚,惊魂稍定,听了爷爷的话,我对马蜂的态度发生了转变,心中充满了愧疚之情。这是为什么呢?读读8至11节,相信你和作者一样有很多收获。马蜂有毒,蜇人后伤势严重。马蜂具有你不惹它,它不蜇你,它要是蜇了你,自己也就死了的特点。马蜂具有为保卫家园而牺牲自己的勇气,令人佩服。2)理解课文最后一段的含义。明白了这些,万般愧疚之情涌上心头,作者还产生了什么想法?谁来读读最后一段并谈谈体会。指导读:因自己的鲁莽而伤害无辜,万般愧疚之情涌上心头,马蜂誓死保卫家园的精神太令人敬佩了,作者多么想让马蜂再回来啊!谁来带着自己的体会读读最后一节。(读、评价、读、齐读)(三)读写结合,迁移运用。从捅马蜂窝到挨蜂蜇,时间不长,作者却写得生动形象,令人惊心动魄。靠的是什么?靠的是平时观察细致,靠的是准确生动地用一些表动作、行为、情态的词语,靠的是细节描写这一表达方法。希望同学们留心观察并学习一些细节描写的方法。三、质疑再探(5分钟)1、课文学习到这里,提出的问题相信大家都弄明白了。请快速浏览一下课文,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提出来我们共同交流。预设:(1)文中心理描写的句子有什么作用?(2)作者从动手捅马蜂窝到盼望再见到马蜂,他前后的不同表现说明了什么?(3)马蜂窝中有百十来只马蜂为什么文章只重点写了一只?(4)面对这死去的小飞虫,“我”为什么有一种罪孽感?2、学生自由质疑,并引导学生自主解疑。四、运用拓展(5分钟)1、学了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可以从主要内容、写作方法、思想感情方面谈。)2、请大家结合课文内容、课后题、平时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