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生西安考察报告_第1页
艺术生西安考察报告_第2页
艺术生西安考察报告_第3页
艺术生西安考察报告_第4页
艺术生西安考察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25 艺术生西安考察报告 西安艺术考察报告 院 系: 带队老师: 学 号:班 级: 姓 名: 美术学院美术系 沈锋 20162034372016 级 08 班 黄春平 西安艺术考察报告 一、考察地点: 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 西安大雁塔 咸阳历史博物馆 陕西历史文化博物馆 西安碑林博物馆 山西芮城县永乐宫 二、考察时间: 2016 年 9 月 11 日 2016 年 9 月 16日 三、考察形式:实地考察 四、考察内容: 1、概述 2016 年 9 月 11 日早上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在毛2 / 25 毛细雨中我们美术系 4 个班,在沈老师的带领下跟随大巴车踏上了考察的路途,一路颠簸,无比的兴奋,过黄河,看到黄河的波澜壮阔,给人以心灵的震撼!一路上我们有说有笑的,沈老师在路上也给我们讲解了一些,终于到了晚上八点多来到著名古都、世界历史文化名城 西安,在这次考察中听着导游和老师的讲解,对我国源远流长的传说故事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更对我国的文 明叹为观止! 2、考察的基本情况: 第一站:陕西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 去西安秦始皇兵马俑是必去之所,就如“不到长城非好汉”那样,不去兵马俑就谈不上去过西安。秦始皇兵马俑位于西安市东 30 公里的临潼城区东。 1974 年 3 月在打井时发现,轰动全国,震撼世界,随后 1976 年又发现了二号坑和三号坑。一号坑和二号坑都经过人为的火焚,据说是项羽所为,三号坑自然塌陷,但塌陷前亦有遭人破坏的痕迹 最早是在 1974 年发现的发现的是一号俑坑,呈长方形,东西长 230 米,南 北 宽 62 米,深约 5 米,总面积 14260 平方米,四面有斜坡门道,左右两侧又各有一个兵马俑坑,现称二号坑和三号坑。俑坑布局合理,结构奇特,在深 5 米左右的坑底,每隔 3 米架起一道东西向的承重墙,兵马俑排档的过洞中。兵马俑发 3 / 25 现之后,随后在这里建了一个规模宏大的博物馆,于1979 年国庆节开放。举世罕见的秦兵马俑博物馆开放后,很快就轰动了中外,被认为是古代的奇迹, 1978 年,前法国总理希拉克参观后说:“世界上有了七大奇迹,秦俑的发现,可以说是八大奇迹了。不看秦俑,不能算来过中国。”从此秦俑被世界誉为“八大奇迹之 一”。秦兵马俑以其巨大的规模,威武的场面,和高超的科学、艺术水平,使观众们惊叹不已。我所看见的兵马俑,走进博物馆的大厅,只见在地下5 米深的地方,整齐地排列着上千个像真人大小的武士全身呈古铜色,高至米,一个个威武雄壮,真是气象森严,令人望而生畏。还有如真马大小的陶马 32 匹。陶马 4 匹一组,拖着木质战车性,能使欣赏者减少隔离之感,好像事情就发生在自己身边,这正是宗教宣传所需要的,画传也因较多地反映了生活百态,而成为富于现实意义的宋元社会风俗画卷,这是一号坑。二号坑为“左军” 呈曲尺形方阵 有陶俑、陶马 1300 余件 ,战车 89 辆,是一个由步兵、骑兵、战车、弩兵等三个兵种混合编组的曲阵,也是秦俑坑的精华所在。三号坑平面呈凹字形,有武士俑 68 个,战车 1 辆,陶马 4 匹,是统帅地下大军的指挥部。这个军阵是秦国军队编组的缩影。它与一、二号坑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秦始皇兵马俑陪葬坑,是世界最大的地下军事博物馆。秦始皇的陵寝如同一座庞大的地下宫殿,真可谓是一座4 / 25 地下“福地天堂”。兵马俑以它无穷的魅力再一次向我们展示了中华文化的博大宏伟,中国历史的悠久古老。这真是“南方的才子北方的将,陕西的黄土埋皇上。” 第二站:西 安大雁塔 大雁塔又名大慈恩寺塔,位于中国陕西省西安市南郊大慈恩寺内。因坐落在慈恩寺西院内,大雁塔原称慈恩寺西院浮屠。是中国唐朝佛教建筑艺术杰作。 大雁塔名字是有一定来历的。玄奘所著大唐西域记中记载的他在印度所闻僧人埋雁造塔的传说,解释了最可信的雁塔由来之论说。大唐西域记卷九载:在摩伽陀国的因陀罗势罗娄河山中,有雁塔,相传雁投身欲开悟小乘教徒,也许这一记事就是雁塔名称的出处。唐朝高僧玄奘于公元 629 年至 645 年间,在印度游学时,瞻仰了这座雁塔。回国后,在慈恩寺译经期间,为存放从 印度带回的经书佛像,于公元 652 年,在慈恩寺西院,建造了一座仿印度雁塔形式的砖塔,这座塔就叫雁塔。由于后来在长安荐福寺内修建了一座较小的雁塔,慈恩寺塔叫作大雁塔,荐福寺塔叫作小雁塔,一直流传至今。我们在无形之中丰富了我们的 历史知识,大大开拓了我的眼界。在参观考察中我们一直被玄奘法师的精神所深深感动。玄奘大师的一生,是清苦的一生,是努力奋斗的一生,是不断前进攀登的一生,是艰苦创业的一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灵魂,显示了中华民族5 / 25 的高贵品格,不愧为中华民族的“脊梁”。大雁塔是楼阁式砖塔,塔通高米,塔身为七 层,塔体呈方形锥体,由仿木结构形成开间,由下而上按比例递减,塔内有木梯可盘登而上。每层的四面各有一个拱券门洞,可以凭栏远眺。整个建筑气魄宏大造型简洁稳重,比例协调适度,格调庄严古朴,是保存比较完好的楼阁式塔。在塔内可俯视西安古城。 大雁塔是西安市的标志性建筑和著名古迹,是古城西安的象征。因此 ,西安市徽中央所绘制的便是这座著名古塔。由门口走进大雁塔墙脚,大概有 500 米左右,大雁塔正对面是人工的一个大型水做的景观,两旁有是雕饰品,有各种雕像和陈设饰品,眼看雁塔,气势宏伟。有些紧忙的感觉,想进入,毫不 犹豫的走进大雁塔,里面一进门,正对们的是大慈恩寺,这进雁塔,走完大雁塔,被很种的唐朝文化所感染。 第三站:陕西省咸阳市咸阳历史博物馆 咸阳博物馆位于陕西省咸阳市中山街,是在明代孔庙的基础上改建而成的, 1962 年正式对外开放。咸阳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中央集权国家的都城,是享誉海内外的“中国金字塔之都”,是一座天然的历史博物馆,其“陵园文化”存在之富集,规模之庞大,历史之悠久,是全国其他城市无法比拟的。同时是一个“文化之都”,古老的中国农耕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而且是中国古老的哲 学的源6 / 25 头。素有“中国第一帝都”之称的咸阳,同时也是一个举世闻名的“秦汉文化城市”。 咸阳是秦王朝建都之地,又是汉陵集中所在地,因而咸阳博物馆所藏文物以秦汉两代为主,其中以稀罕三千才会兵马俑最为出名。该馆属于地域性综合博物馆,共有七个陈列室,五个方面的内容。陈列面积达 800 多平方米,秦咸阳历史文物陈列真实的再现了秦都咸阳的历史风采;稀罕三千才会兵马俑陈列展示了西汉王朝的军队阵容;宗教文物陈列展现的是北魏隋唐及明代的铜佛像;咸阳碑石陈列展示的是北魏到明清时期的历代碑石和墓志。咸阳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 一的封建中央集权国家的都城,是享誉海内外的“中国金字塔之都”,是一座天然的历史博物馆,其“陵园文化”存在之富集,规模之庞大,历史之悠久,是全国其他城市无法比拟的。同时是一个“文化之都”,古老的中国农耕文明的重要发 祥地之一,而且是中国古老的哲学的源头。素有“中国第一帝都”之称的咸阳,同时也是一个举世闻名的“秦汉文化城市”。 咸阳曾创造了中国历史上划时代的辉煌,在中国乃至世界都城文化史中占有独特的地位。今天,充分发挥这座城市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展示它的无穷魅力,已成为现代咸阳建设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 务。 得天独厚的历史环境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历史街区和历史建筑是城市物7 / 25 质遗存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咸阳市古城遗址主要集中在西门、中山街一带,现存文化古迹有文庙、凤凰台、安国寺、圣国宫及许多明清传统店铺。在这条历史悠久的区域内有咸阳市历史博物馆,馆内有许多文化遗物。秦始皇的雕像以及墙柱上也记载着历史的文化,同时在咸阳历史保护区周围也建了一座咸阳钟楼,以及周围的商铺也进行了整改,虽然是仿品,但同时也使居民以及旅客对咸阳古城有了很深的了解。咸阳作为中国的“第一帝都”有着深远的文化历史,我们应该对这些文化遗迹、遗址进 行有效合理的保护。 第四站:陕西历史博物馆 陕西历史博物馆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内,以历史进程为线索,选取各时代典型文物进行组合排列来揭示西安地区古老社会文明的发展情况,陕西历史博物馆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内,从简介来看,陕西历史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座现代化的国家级博物馆,占地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万平方米,馆藏文物万件,属国宝级 18 件,一级品近 800 件;其中青铜器、金银器、陶俑最具特色,并藏有国内仅有的唐墓壁画 400 多幅。 陕西历史博物馆展厅面积 11600 多平方米,展出文物精品 2700 多件 ,展线总长 2300 米。展厅跨度大,层位高,视野广阔,照明设备灵活多用。博物馆的布局呈轴线对称,主从有序。整个陈列分为序言厅、基本陈列、专题展览、临8 / 25 时展览和已开辟为国际画廊的中央大厅等几个部分。馆内设有现代化文物库房、文物保护科技中心、图书馆、具备多种语言同声传译功能的报告厅。博物馆序言厅位于中央大殿前端,陈列一尊巨大的千年石狮,衬以奔腾的黄河和黄土高原巨幅照片,引导观众去领略由黄土、黄河孕育出的古老文明。 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基本陈列为陕西古代文明,该陈列展出面积 5051 平方米,展线长 1247 米,在中央大厅,分 上下两层,共三个展室,分为七个部分。第一单元人猿揖别,以距今 115 万年前的蓝田猿人、大荔人、西安半坡、临潼姜寨等先民遗存, 西安艺术考察报告 一、考察地点: 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 半坡遗址博物馆 陕西历史博物馆 西安大雁塔 西安碑林博物馆 西安城墙 二、考察时间: 2016 年 11 月 4 日 2016 年 11 月10 日 三、考察形式:实地考察 四、考察内容: 9 / 25 1、概述 如果中国是一颗参天大树,北京会是树冠,而西安则是这棵树深扎地下的根系。西安,古城长安,历史悠久。在这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沉淀与底蕴仍然静静地延续,文化、习俗、美德、传统、甚至糟粕都包括其中。“长安自古帝王都”,周秦汉唐的辉煌让与雅典、开罗、罗马并称世界四大古都的西安透着一丝难掩的王城气概。这里遗留下太多太多的东西,随便一块地方,挖下去可能就会出现一堆秦砖汉瓦,几件国宝。一座座建筑和一堆堆墓冢其实并不能真正代表这座城,这里的空气充满了历史长河中远去的典故与传奇的味道,甚至一条小巷的名字都会来自汉武唐 宗。走在街上,穿行在巍峨的城墙下,不经意间,游人便与古老厚重的历史有了奇异的交错感。 经过多年的发展,西安已经从一个单纯的充满文化气息的古城,衍变成了一个充满着时尚氛围的现代化大都市,古老与现代在这里结合出特别的风格。现代西安是中国西北部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综合科技实力排名全国第三,是亚欧大陆的重要枢纽,是一个科技、工业、旅游三业并举的现代化城市。昔日西安的辉煌让人骄傲,今日西安的腾飞更让人惊叹。 中国建筑历史长久,所覆盖之范围又极为辽阔,其历代兴造之建筑不但类型众多,而且累计数 量尤为宏巨。虽10 / 25 然目前还保存下来若干建筑遗构和建筑文献,但就中国建筑总的历史成就而言,它们不过是沧海一粟。这就使得我们对过去的历史发展与成就,难以作出全面与深入的剖析与评价。 2、考察基本情况 第一站:陕西秦始皇兵马俑博物 去西安秦始皇兵马俑是必去之所,就如“不到长城非好汉”那样,不去兵马俑就谈不上去过西安。秦始皇兵马俑位于西安市东 30 公里的临潼城区东。 1974 年 3 月在打井时发现,轰动全国,震撼世界,随后 1976 年又发现了二号坑和三号坑。一号坑和二号坑都经过人为的火焚,据说是 项羽所为,三号坑自然塌陷,但塌陷前亦有遭人破坏的痕迹最早是在 1974 年发现的发现的是一号俑坑,呈长方形,东西长 230 米,南北宽 62 米,深约 5 米,总面积 14260 平方米,四面有斜坡门道,左右两侧又各有一个兵马俑坑,现称二号坑和三号坑。俑坑布局合理,结构奇特,在深 5 米左右的坑底,每隔 3 米架起一道东西向的承重墙,兵马俑排档的过洞中。兵马俑发现之后,随后在这里建了一个规模宏大的博物馆,于 1979 年国庆节开放。举世罕见的秦兵马俑博物馆开放后,很快就轰动了中外,被认为是古代的奇迹, 1978 年,前法国总理希拉克参观后说: “世界上有了七大奇迹,秦俑的发现,可以说是八大奇迹了。不看秦俑,不能算来过中国。”11 / 25 从此秦俑被世界誉为“八大奇迹之一”。秦兵马俑以其巨大的规模,威武的场面,和高超的科学、艺术水平,使观众们惊叹不已。 我所看见的兵马俑,走进博物馆的大厅,只见在地下 5 米深的地方,整齐地排列着上千个像真人大小的武士全身呈古铜色,高至米,一个个威武雄壮,真是气象森严,令人望而生畏。还有如真马大小的陶马 32 匹。陶马 4 匹一组,拖着木质战车性,能使欣赏者减少隔离之感,好像事情就发生在自己身边,这正是宗教宣传所需要的,画传也因 较多地反映了生活百态,而成为富于现实意义的宋元社会风俗画卷,这是一号坑。二号坑为“左军”呈曲尺形方阵有陶俑、陶马 1300 余件,战车 89 辆,是一个由步兵、骑兵、战车、弩兵等三个兵种混合编组的曲阵,也是秦俑坑的精华所在。三号坑平面呈凹字形,有武士俑 68 个,战车 1 辆,陶马 4匹,是统帅地下大军的指挥部。这个军阵是秦国军队编组的缩影。它与一、二号坑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秦始皇兵马俑陪葬坑,是世界最大的地下军事博物馆。秦始皇的陵寝如同一座庞大的地下宫殿,真可谓是一座地下“福地天堂”。兵马俑以它无穷的魅力再一次 向我们展示了中华文化的博大宏伟 ,中国历史的悠久古老。这真是“南方的才子北方的将,陕西的黄土埋皇上。” 第二站:半坡遗址博物馆 12 / 25 半坡遗址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座史前遗址博物馆,位于西安市东郊庭河东岸半坡村北,是黄河流域一处典型的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母系氏族聚落遗址,距今 5600 6700 年之间。共发掘房屋遗址 45 座、圈栏 2 处、洞穴 200 多处、陶窑 6 座、各类墓葬 250 座,以及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约近万件文物。对研究中国原始社会历史有着重要的科学价值。 走进半坡遗址那原始村落风格的大门, 上面还有“寓鱼于人”的图案,仿佛进入了历史,鱼池中央的假山上一位抱着尖底瓶的半坡姑娘正在汲水的石雕。两边是小展厅,里面多陈列一些半坡遗址出土的彩陶,以及一些史前生物化石等等,去的时候,只开放两个,里面相对简陋。遗址大厅正面是郭沫若题写的“半坡遗址”四个遒劲隽美的大字,渲染了半坡博物馆的文化氛围,进入半坡博物馆会让人有种回归本原的感受。 半坡博物馆分文物陈列,遗址大厅和辅助陈列 3 个部分。遗址大厅是就地发现,原貌保存的半坡先民居住区的一部分,包括半坡先民居住过的房屋,使用过的房屋、地窖、灶坑、男女分 葬的集体墓地。用来展现墓葬与祭祀的遗址,里面的遗骨大约 6000 多年了。各种生产及生活用品等遗迹遗物,展现了母系氏族社会先民生产与生活情况。这一时期属于新石器时代,使用的工具主要是木制和打磨石器。妇女是半坡人中主要的生产力,制陶、纺织、饲养家畜都由她们13 / 25 承担,男人则多从事渔猎和原始农业种植。 西安艺术考察报告 院 系: 带队老师: 学 号:班 级: 姓 名:美术学院美术系 沈锋 2016203437 2016级 08 班 黄春平 西安艺术考察报告 一、考察地点: 西安大雁塔 山西芮城县永乐宫 二、考察时间: 2016 年 9 月 11 日 2016 年 9 月 16日 三、考察形式:实地考察 四、考察内容: 1、概述 2016 年 9 月 11 日早上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在毛毛细雨中我们美术系 4 个班,在沈 老师的带领下跟随大巴车踏上了考察的路途,一路颠簸,无比的兴奋,过黄河,看到黄河的 波澜壮阔,给人以心灵的震撼!一路上我们有说有笑的,沈老师在路上也给我们讲解了一些, 终于到了晚上八点多来到著名古都、世界历史文化名城 西安,在这次考察中听着导游和 14 / 25 老师的讲解,对我国源远流长的传说故事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更对我国的文明叹为观止! 2、考察的基本情况:去西安秦始皇兵马俑是必去之所,就如“不到长城非好汉”那样,不去兵马俑就谈不上 去过西安。秦始皇兵马俑位于西安市东 30 公里的临潼城区东。 1974 年 3 月在打井时发现, 轰动全国,震撼世界,随后 1976 年又发现了二号坑和三号坑。一号坑和二号坑都经过人为的 火焚, 据说是项羽所为,三号坑自然塌陷,但塌陷前亦有遭人破坏的痕迹 最早是在 1974年发现的发现的是一号俑坑,呈长方形,东西长 230 米,南 北宽 62 米,深约 5米,总面积 14260 平方米,四面有斜坡门道,左右两侧又各有一个兵 马俑坑,现称二号坑和三号坑。俑坑布局合理,结构奇特,在深 5 米左右的坑底,每隔 3 米 架起一道东西向的承重墙,兵马俑排档的过洞中。兵马俑发 第二站:西安大雁塔 大雁塔又名大慈恩寺塔,位于中国陕西省西安市南郊大慈恩寺内。因坐落在慈恩寺西院 内,大雁塔原 称慈恩寺西院浮屠。是中国唐朝佛教建筑艺术杰作。 大雁塔名字是有一定来历的。玄奘所著大15 / 25 唐西域记中记载的他在印度所闻僧人埋雁 造塔的传说,解释了最可信的雁塔由来之论说。大唐西域记卷九载:在摩伽陀国的因陀罗 势罗娄河山中,有雁塔,相传雁投身欲开悟小乘教徒,也许这一记事就是雁塔名称的出处。 唐朝高僧玄奘于公元 629 年至 645 年间,在印度游学时,瞻仰了这座雁塔。回国后,在慈恩 寺译经期间,为存放从印度带回的经书佛像,于公元 652 年,在慈恩寺西院,建造了一座仿 印度雁塔形式的砖塔,这座塔就叫雁塔。由于后来在长安荐福寺内修建了一座较小的雁塔, 慈恩寺塔叫作大雁塔,荐福寺塔叫作小雁塔,一直流传至今。我们在无形之中丰富了我们的历史知识,大大开拓了我的眼界。在参观考察中我们一直被玄奘法师的精神所深深感动。 玄奘大师的一生,是清苦的一生,是努力奋斗的一生,是不断前进攀登的一生,是艰苦创业 的一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灵魂,显示了中华民族的高贵品格,不愧为中华民族的“脊梁”。 大雁塔是楼阁式砖塔,塔通高米,塔身为七层,塔体呈方形锥体,由仿木结构形成开间, 由下而上按比例递减,塔内有木梯可盘登而上。每16 / 25 层的四面各有一个拱券门洞,可以凭栏远 眺。整个建筑气魄宏大造型简洁稳重,比例协调适度,格调庄严古朴,是保存比较完好的楼 阁式塔。在塔内可俯视西安古城。大雁塔是西安市的标志性建筑和著名古迹,是古城西安的象征。因此 ,西安市徽中央所绘 制的便是这座著名古塔。由门口走进大雁塔墙脚,大概有 500 米左右,大雁塔正对面是人工 的一个大型水做的景观,两旁有是雕饰品,有各种雕像和陈设饰品, 眼看雁塔,气势宏伟。 有些紧忙的感觉,想进入,毫不犹豫的走进大雁塔,里面一进门,正对们的是大慈恩寺,这 进雁塔,走完大雁塔,被很种的唐朝文化所感染。西安考察报告 考察目的: 为了更好的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我们环境艺术专业的实践能力也为了开拓我们 环境艺术专业的视野和提升我们环境艺术专业的实践水平通过对中国地域特色浓厚的历史城 镇、现代都市、各类建成的优秀建筑进行考察,学习古代、现代的建筑思想,充实和扩大了 我们的知识面 ,让我们能够亲身体验城市,感知建17 / 25 筑,加深对大都市、小城镇、古建和现代 建筑的感性认识,从而丰富我们的认知体系,扩大知识面。 考察时间: 2016 年 4 月 26 日 2016 年 4 月 29号 考察内容: 大唐芙蓉园大唐芙蓉园是建筑大师张锦秋院士,融合了唐代元素精心设计打造的,在现 代景观设计和园林设计上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此次以此为重点考察项目,主要是希望通过对大唐芙蓉园的考察,为我们在今后的景观设计上提供新思路和新题 材。 1、园林景观:大 唐芙蓉园景观主题:全方位展示 盛唐风貌的 大型皇家园林式文化 主题公园;结合原址性、通俗性、代表性、知识性、趣味性和参与性特征。 大唐芙蓉园景观 设计原则:大唐不夜的原则;科技含量第一的原则;民族化与国际化相结合的原则;三步一景、五步一观、大园林套小景观的原则; 360景观原则;室内装饰 室外化原则;大气、大方、巨大原则;全部亲水原则;动物与人共生共存原则等。 大唐芙蓉园景观突出的文化特点是:大气磅礴,精致经营,巧借地形之利, 彰显帝王至尊,“皇家气象”,营造更具表现力的山水,富丽壮美,诗 意盎然。 18 / 25 2、建筑规划 :芙蓉园整体布局力求做到历史风貌,现状地形和旅游功能三 者的有机结合。 芙蓉园采取了南园北池的大格局。在山水布局上,南园坡陀起伏,北池曲水 萦回;在建筑布局上,南依丘陵,北临湖泊,东滨池岸,西望雁塔。除因北池周围地市较 为平坦,与当年南池 芙蓉园山势高而回环 的地形条件不同,难 以再造相同的自然景 观外,其他方面力求创造条件,体现芙蓉园历史风貌。 根据场地地形地貌现状及周围景观环境,在山水布局的基础上,营构景观、 景区、景点, 以满足两份概念创意策划所提出的各项功能要求。以湖为主,环水布局,北岸景点适当分散,南园景区相对集中。疏密有致,虚实相应。 3、景观分区 中轴区:以全园标志性景观建筑紫云楼南北向轴线为主轴,自南而北设置南 门、九重天演艺区、山水组景、紫云楼南院机动演示区、紫云楼内唐乐舞演出厅及唐代文化展厅和动感电影等现代手段之历史文化演示区、紫云楼北水幕电影及其他传统水上活动观览区。 东翼区:全园最高最大的山峦位于中轴以东。设置唐诗林、“诗魂”雕塑群 和其他形式唐诗小品。山的南麓设置唐集 市。在东区东侧较宽敞的场地上为唐民间游艺活动19 / 25 场。西翼区:全区为大型餐饮中心性质的御宴宫。其东侧配有传统景观“曲水流饮”。 环湖区:湖滨岸线共计 2635m 长。环湖根据不同的方位和地形设置有 24个景观。流线系统: 园内有主路、支路、小路三级园路构成,园路线性设计,结合景区、景点布置,以游人的行为规律为依据与地形、水体、植物、建筑融为一体,形成完整的风景构图,创造连续展示园林景观空间的游览线路。 4、绿化景观 首先选择历史记载中曲江一带多用之品种,如柳、桃、梅、杏、枫、竹、芙 蓉、莆、菰、 牡丹、草等。适当配置了现代喜闻乐见的品种,如玫瑰等。全局注重大效果,成片、成带、成群栽植,在主要建筑及景点内外,绿化配置要格外体现不同的诗情画意,档次要高,质量要精。 5、雕塑配置 :室外主题雕塑以大唐风格为主,以黄红色调为主。如大唐芙蓉园的印章等。 6、建筑风格及色彩 全园建筑均采用唐风。建筑 色彩多以灰、白、赭、茶为主,如青瓦顶、青砖墙、白粉墙、赭红或茶色木构系统,石材台基等。等到中午出来之后老师说我们去看看西安标志性建筑!大雁塔!西安大雁塔,大雁塔是 楼阁式砖塔,塔通高米,塔身为七层,塔体呈方形20 / 25 锥体,由仿木结构形成开间,由下而 上按比例递减,塔内有木梯可盘登而上。每层的四面各有一个拱券门洞,可以凭栏远眺。整个建筑气魄宏大,造型简洁稳重,比例协调适度,格调庄严古朴,是保存比较完好的楼阁式塔。在塔内可俯视西安古城。大雁塔是西安市的标 志性建筑和著名古迹,是古城西安的象征。因此 ,西安市徽中央所绘制的便是这座著名古塔。由门口走进大雁塔墙脚,大概有 500 米左右,大雁塔正对面是人工的一个大型水做的景观,两旁有是雕饰品,有各种雕像和陈设 饰品,眼看雁塔,气势宏伟。有些紧忙的感觉,想进入,毫不犹豫 的走进大雁塔,里面一进门,正对们的是大慈恩寺,这进雁塔,走完大雁塔,被很种的唐朝文化所感染。秦始皇兵马俑兵马佣的塑造,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而创造。艺术手法细腻,明快,陶佣 装束千人千态,据了解最高米,具有鲜明的个性的强烈的时代特征,为中华民族灿烂的 古老文化增了色彩,也给世界艺术史补充了光辉的一页。在兵马俑的面部设计上,有一个比 较特别的特征,兵马佣大多数是单眼皮的,话说秦始皇是单眼皮的,所以他认为单眼皮的人 就是好看,这也体现了当时朝代审美观,都是以皇21 / 25 帝为标准。侧面说明了王权的集中! 1974 年,在秦始皇帝陵东发现三个大型陪葬的兵马俑坑,三坑成“品”字形,总面积 22780 平方 米,一号坑最大,二号坑:秦始皇二号俑坑呈曲尺形,位于一号坑的东北侧和三号坑的东侧, 东西长 96 米,南北宽为 84 米,总面积约为 6000 平方米。坑内建筑与一号坑相同,但布阵更 为复杂,兵种更为齐全,是 3 个坑中最为壮观的军阵。它是由骑兵、战车和步兵 组成的多兵种特殊部队三号成 平面凹形。三号兵马俑坑陶马、陶俑三号兵马俑坑中部,出土 木质战车一乘,车已朽,仅存残迹。车前驾有四匹陶马,车后有陶俑 4 件。前排的一件为军 吏俑,后排的中间一件为御手俑,御手两侧的俑为车士。古代一乘车上有乘员三人,此为四 人,颇为罕见。三号兵马俑坑陶马此组陶马位于三号俑坑中部,是车马。马身长米,通 首高 米。中间的两匹是挽车的服马,两侧为骖马。马的造型准确,比例合度。膘肥臀圆, 四肢劲健。中间的两匹服马举颈昂首作嘶鸣状,两匹骖马的颈部微向 外侧扭转,异常神骏。 22 / 25 1975 年开始挖掘,并建造展览大厅,每天吸引着近万名中外游人,被誉为“世界 第八大奇迹”。兵马俑坑共有4 个,其中佣皆仿真人、真马制成。从服饰、排列位置可以分为将军、军吏、材官、射士、骁士、伍卒等,形象地再现了秦始皇威震四海、统一六国的雄伟军容。此外,陵旁还出土两组铜车马佣,雕镂精 致,金壁辉煌。 1976 西安艺术考察报告 一 、考察地点: 西安古城墙 宝鸡法门寺 陕西凤翔泥塑 华清池 大小雁塔 回民街 二 、考察时间: 2016 年 11 月 1 号 -2016 年 11 月 7日 三 、考察形势: 实地考察 四 、考察内容: 1 、概述 这是我们上大学以来第二次以班级为单位整体出去考察。也就是专业考察周。整个艺术 设计系两个班一同出去考察。而这次考察的地方也是我期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