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证安全施工的技术措施.doc_第1页
保证安全施工的技术措施.doc_第2页
保证安全施工的技术措施.doc_第3页
保证安全施工的技术措施.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保证安全施工的技术措施1保证安全的技术措施8.1.1安全目标本工程施工安全目标为:杜绝轻伤及一、二级非伤亡事故。8.1.2安全生产责任制1、安全保证体系src=/UploadFiles/20140000/20149/Tech/2014915152118.jpg/8.1.3安全管理制度及组织措施1、坚决贯彻“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方针,以防为主、防管结合,专职管理和群众管理相结合,做到精心组织、文明施工、杜绝重大伤亡事故。2、实行公司、项目部、班组三级安全保证组织体系,坚决贯彻“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基本原则。3、现场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认真实施安全例会制度和安全生产否决权,深入开展安全法规、规程教育,强化安全防护意识,并充分发挥安全监督职能作用。4、坚持安排生产的同时,安排安全工作目标,措施及安全要点,并落实到人,在向班组下达生产任务的同时,下达书面安全措施交底,并说明施工中的安全要点。5、实行领导安全值班制度,公司定期组织安全大检查,对安全隐患,限期整改,并落实到部门和个人。6、安全生产要做到标准化:高空作业标准化、临时施工用电标准化、临时防护措施标准化、安全标志标准化,开创良好的安全施工环境,坚持文明施工。7、坚持三级安全教育,提高自我安全防范意识和安全施工知识,杜绝“三违”。8、对事故严格做到“三不放过”的原则,避免事故的重复发生。9、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四全”动态安全管理。10、严格持证上岗制度、人机固定等制度。8.1.4安全生产技术措施1、场地管理(1)现场场地及时处理建筑垃圾,物料、机械堆放有序,保证道路畅通。现场清洁,无积水,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清。(2)加强法制教育,接受市容监督。(3)进入施工现场要戴好安全帽,并系好帽带,禁止穿拖鞋。在操作中要坚守岗位,严禁酒后操作。(4)严格护场制度,禁止闲杂人员进入,防止东西丢失。(5)安全网要经常清理,无杂物。2、高空作业防护(1)建筑物周围设置外挑安全网。(2)网绳不得破损,生根牢固绷紧。圈牢,拼接严密。(3)登高作业2米以上,必须挂好安全带。(4)作业面必须有围护栏杆,不允许有探头板。3、外架防护(1)外架及时与建筑物连接,每一层均用连墙杆与建筑物框架柱锁定。(2)架体外侧用满拉密目安全网下部用安全网封底。底层和作业层满铺脚手板。(3)从底到顶每7根立杆设一道“十”字剪刀撑。(4)脚手架搭拆时,设专人警戒。工具应放在工具袋内,禁止乱放。(5)脚手架搭好后,应经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4、施工用电防护(1)配电箱设置施工现场设置配电房,总配电箱设在配电房内,并有门锁门销,收工后加锁。每层设分配电箱,外壳均用铁板制成,电器固定用绝缘板。接零、接地单独分开。采用一机一闸。电源进线设总三相漏电保护器和单项漏电保护器。线路采用三相五线制。(2)用电线路现场架空线线路必须按规定敷设,通道可采用保护管埋设地下,接头必须架空或设接头箱,总箱到各分箱的架空线高为5米。移动电器和照明灯具一律采用绝缘性良好的橡胶皮电线。若导线离地2.5m以下,必须保证橡皮线无接头、无损坏、无碾压现象。(3)接地装置接地体采用二根4分管,重复保护在配电箱和设备处,入土深度不小于2m,根与根间距不小于2.5m,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姆。并连接入接地干线,连接固定可靠,接地良好,接头处应用电焊或压接等可靠连接。黑色或绿黄色作为接地标志。(4)警告牌在配电箱漆有指令性的警告牌,检修电器应切断电源,并在电源开关上挂“禁止合闸,有人工作”的字样,在现场挂“正在维修”的警告牌。5、现场防火(1)施工现场应明确划分用火作业区,易燃、可燃材料堆场、仓库、生活设施等区域,设若干只灭火器。(2)将消防器材和设施备好。(3)加工场地的焊割作业,氧气乙炔瓶按规定放置,严格执行“十不烧”规定。(4)临时木工间、木工机具间、食堂间等每25平方米配备一只灭火器。易燃易爆物品单独存放。(5)焊工高空作业时,应配一名专职人员进行巡视。6、施工机具安全防护(1)搅拌机及灰浆机搅拌机升降操作必须有保险装置。用直径22螺纹钢打入地下2米,用做保护接地。(2)卷扬机露天作业用钢管、油毡、脚手板搭设防护棚。必须配备绳筒保护护罩(用6mm圆钢焊接成罩式)。操作视线良好,禁止用倒顺开关,应采用磁力开关起动。(3)电焊机一、二次电源接头处有防护装置,二次线使用端子板。(4)木工机械必须有可靠灵活的安全防护装置,圆盘锯设松刀口,轧刨设有回弹安全装置,外露传运部位均设有防护装置。木工棚内严禁用明火。必须配有效的消防器材。8.1.5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制度1、本工程安全排险救助的基本原则:“及时的原则,先撤人后排险,先救人后排除,先防险后救人,先防险后排除,先排险后清理,保护现场”。2、本工程现场设急救室1间,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