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课 罗斯福新政教案_第1页
第28课 罗斯福新政教案_第2页
第28课 罗斯福新政教案_第3页
第28课 罗斯福新政教案_第4页
第28课 罗斯福新政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26 第 28 课 罗斯福新政教案 第 28 课罗斯福新政教学目标: 目标 内容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识记 理解 运用 临危受命 了解罗斯福生平 分析罗斯福得以在总统竞选中取胜的原因 人物言论 图片直观 过程讲述 通过对罗斯福的认识,使学生获取良好的人生榜样,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 辩证看待罗斯福新政对美国 历史发展和以后资本主义发展产生的影响与作用,思考其借鉴作用。 实施 “ 新政 ” 2 / 26 罗斯福新政的内容 罗斯福新政的特点 结合当时背景,分析各项措施采取的缘由 原始材料 问题探究 过程讲述 媒体辅助 摆脱危机困境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新政对资本主义国家产生的影响 分组讨论 思路设计: 1.教学重点:认识罗斯福、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 2.教学难点:罗斯福新政的重 大影响 3.教学方法: “ 引导 -启发 ” 教学法,多媒体课件展示相关材料,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调动学习积极性,培养历史分析能力。突出重点,引导和点拨,使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对知识进行全面的把握、概括和归纳,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历史思维能力。 教学课时: 1 课时 3 / 26 教学设计 导入设计 【情景导入 1】: 老师:现当今中国老百姓肩膀上扛着三座大山,同学们知不知道是哪三座大山啊? 学生: “ 看病难、住房难、上学难 ” 老师: “ 看病难、住房难、上学难 ” 被中国人称作当代中国人民的 “ 三座大山 ” 。事实上,在中国社会的方面方面都存在着很多矛盾和问题,经济方面也是如此。 XX 年 3 月 18 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胜利闭幕后的中外记者见面会上提出: XX 年恐怕是经济上最为困难的一年。国际形势、经济环境有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国内经济发展还有许多新的困难和矛盾。同学们能结合生活体会、身边例子谈谈有当前国家经济面临哪些困难与矛盾吗? 学生:物价上涨;人民币汇率上升;就业困难;汶川地震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老师:没错,大家对生活周围的观察还是很细心的。那么在国际社会方面又存在着什么问题呢? 学生:石油涨价,粮食涨价,整个世界都出现通货膨胀当中 老师:恩,很好。世界经济普遍危机潜伏,不仅仅包括中国。“ 反危机 ” 也成为当前的时代主题。在历史上,反危机的案例却也不乏其数,下面让我们一起分析其中一个 “ 反危机 ”4 / 26 的经典案例 罗斯福新政,希望通过这次学习能够为我们当下的困境的带来一些思考与启迪。 推进新课 【教师讲解】 课文分为三个子目介绍了罗斯福新政 的背景、内容以及影响。我们首先来了解背景。 自 1929 年美国经济危机爆发之后,胡佛政府 “ 自由放任 ”的经济措施无法挽救社会的危机,反而使得社会矛盾发展越是激烈。大危机的爆发及蔓延,说明 “ 自由放任 ” 的经济政策已经无法适应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发展,美国普通人民在危机的打击下,绝望情绪普遍存在。 大多数的美国人期盼出现一个强有力的政府,直接干预经济,克服危机,在这样的背景下,他们迎来了 1932 年的总统大选。 【问题情景 1】图片上的这个人是谁? 【合作探究】罗斯福 【过程 评价】富兰克林 罗斯福代表美国民主党与胡佛角逐第三十二任总统。罗斯福以 “ 新政 ” 作为口号参与总统竞选,表明他一定会采取与胡佛反危机措施不同的新的应对措施。恰恰正是这个 “ 新 ” 字打动了大多数的美国人,罗斯福以绝对多数当选为新一任的美国总统。当然罗斯福能够5 / 26 以绝对优势当选还有其他原因。 【人物介绍】材料 1:富兰克林 德拉诺 罗斯福出生于显赫的家族,是美国第 26任总统西奥多 罗斯福的侄子。罗斯福曾就读于哈佛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曾经做过纽约州参议员、海军部副部长、纽约州长。 1921 年 8 月,罗斯福带全家在坎波贝洛岛休假,在扑灭了一场林火后,他跳进了冰冷的海水,因此患上了脊髓灰质炎症。高烧、疼痛、麻木以及终生残疾的前景,并没有使罗斯福放弃理想和信念,他一直坚持不懈地锻炼,企图恢复行走和站立能力,他用以疗病的佐治亚温泉被众人称之为 “ 笑声震天的地方 ” 。 【问题情景 2】由以上那段材料,可以看出罗斯福有哪些优秀的品格? 【合作探究】即使是在患上了脊髓灰质炎症之后,他是保持着坚强的信念,没有自暴自弃,很坚强,很乐观。 【过程评价】很好,就是 “ 坚强 ” 与 “ 乐观 ” 。 【问题情景 3】罗斯福由于一次意外而造成了终身残疾,他的政敌们也常用他的残疾来攻击他,这是罗斯福终生都不得不与之搏斗的事情。但是他总能以出色的政绩、卓越的口才与充沛的精力将其变成优势。同学们在看看这一段材料,这是罗斯福在竞选纽约州州长的时候回应他的政敌的攻击所6 / 26 说的一句话: 材料 2:一个州长不一定是一个杂技演员。我们选他并不是因为他能做前滚翻或后滚翻。他干的是脑力劳动,是想方设法为人民造福。 看完他说的这段话,可以发现他另外的什么优良品质? 【合作探究】直面困 难,勇于战胜自我 【过程评价】面对政敌的攻击和挖苦,罗斯福没有气馁和绝望,他直面困难,勇于战胜自我。 【问题情景 4】另外一段材料,继续发掘罗斯福的优秀品格。 材料 3:此刻最应该说的是真话,完全坦白而大胆的真话。我们必须退却,要诚实地面对我们国家所遇到的形势。这个伟大的国家将坚持下去,并将获得新生和繁荣。因此,首先请允许我表明自己的坚定信念,即我们唯一所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 【合作探究】信念坚定,无所畏惧 【过程评价】从以上几段材料,认 识了罗斯福的性格特征,也可以说是他的人格魅力之所在。也正是这些原因,深深吸引了美国的民众,使得他登上了美国第三十二任总统的位置,开始实施他承诺的新政。 7 / 26 教师小结:罗斯福临危受命成为了美国的新一任总统,立刻采取措施一步步实践他的新政。我们接下来进一步了解他的新政,这位身残志坚的总统,会为濒临绝望的美国民众带来什么惊喜呢? 【问题情景 5】首先我们来看一段罗斯福就职演说的内容 材料 4:只要国家仍处在危急存亡的关头,我就要国会授予我应付危机的那种唯一的最后手段 -广泛的 行政权,使我可以向紧急状态宣传,就像真正有敌人入侵时一样。 罗斯福的就职演说。 什么是所谓的 “ 广泛的行政权 ” ? 【合作探究】纠正自由放任主义政策的弊端,加强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 【过程评价】加强政府对经济生活的干预。胡佛政府的自由放任政策无法挽救经济危机,充分地说明了在当时的情况之下那是一种失败的举措。罗斯福反其道而行之,采取的就是利用政府的权力去干预经济,以达到缓解经济危机的目的。 【问题情景 6】再看看另外一段材料 材料 5: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问题 1: “ 所谓 “ 彻底的革命 ” 是指什么? ” ? 8 / 26 问题 2: “ 旧民主秩序 ” 是指什么? 问题 3:由此可见,罗斯福新政的前提是什么? 问题 4:当时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提示】纠正的是制度中的缺点,而并非改变制度。 【自主学习】 “ 废除资本主义制度 ” “ 资本主义民主制度 ” “ 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 “ 摆脱严重的经济危机 ” 【过程评价】美国是一个资本主义社会,在这种社会体制之下发生了重大的经济危机,难免有些人会质疑当前社会制度。而 “ 彻底的革命 ” 意味着要去推翻它,罗斯福政府本来代表的就是资产阶级的利益,因此不可能实行 “ 彻底的革命 ” 去推翻它,也就是无法废除资本主义制度,反而是要去维护这种制度,而这也是他采取新政消除社会危机的真正目的所在。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罗斯福改革新政的实质,是在不触及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运用政府权力来干预经济生活而已。 【情景导入 2】利用多媒体播放介绍罗斯福新政内 容的影视资料,内容介绍了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及其影响。 【自主学习】通过影片对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及其影响有了初步的了解。 9 / 26 【过程评价】通过影片了解了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及其影响,学生对即将学习的课文重点内容有初步的印象,进一步通过教师的指导和讲解来开展合作学习和探究。 【过渡】课本中讲到,罗斯福推行新政,采取了 “ 一系列 ”的措施,但是罗斯福在提出 “ 新政 ” 时,心中并没有一幅清晰的蓝图。他只是认识到必须改变胡佛 “ 自由放任 ” 的经济政策,运用政府的力量对经济进行干预。至于干预的范围有多 大、干预到什么程度,他并非成竹在胸,而是在实行中逐步摸索。根据新政在不同时期的重点,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救济措施始终贯穿于新政的推行过程之中的,所以新政的主要内容还可以用 “3R” 来概括,即复兴、救济和改革( recovery、 relief、 reform)。 【问题情景 7】结合观看的视频阅读第二子目内容,学生分为四个小组,分别合作探究罗斯福在金融、工业、农业、社会救济方面分别采取了那些措施? 【合作学习】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结合教师的讲解,补充逐步填写上附表 1 中的四个领域改革采取的主要措施、具 体内容、目的、作用。 10 / 26 板书写上课文题目 “ 罗斯福新政 ” 11 / 26 利用图片及教材材料进一步说明危机的相关情况 经济危机的英文词汇 (TheGreatDepression)展 示给学生用以强调美国民众的失望的深度。 板书 “ 一、临危受命 ” 打出 PPT 显示材料 1 12 / 26 板书写上 “ 坚强、乐观 ” 打出 PPT 显示材料 2 板书写上 “ 直面困难,勇于战胜自我 ” 打出 PPT 显示材料 3 13 / 26 板书写上 “ 信念坚定、无所畏惧 ” 打出 PPT 显示材料 4 14 / 26 打出 PPT 显示材料 5 PPT 上分别打出: “ 废除资本主义制度 ” “ 资本主义民主制度 ” “ 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 “ 摆脱严重的经济危机 ” 15 / 26 随着影片的进度板书逐步写上新政的四个方面的内容(金融、工业、农业、社会救济)。 PPT 打出 “ 第一阶段: 1933 1935 年,着重于医治 经济危机造成的创伤,提出复兴经济的法案和计划。 第二阶段: 1935 年以后,着重于政治、经济和社会改革。 ” 附表 1 领域 主要措施 具体内容 目的 作用 金融 紧急银行法 禁止兑换黄金和出口黄金,增发货币; 成立联邦储备银行。 解决货币饥荒 16 / 26 监管银行,使人们恢复对银行的信心 银行信誉恢复,促进金融业正常运行,为工农业生产恢复提供了保障 工业 全国工业复兴法 建立公平竞争和关于产量、价格销量等规则; 规定工人的基本权利,如规定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 减少盲目生产,克服生产过剩; 缓解劳资矛盾、扩大内需。 工业生产逐渐恢复;劳资矛盾有所缓和。 农业 农业调整法 向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 剩余的产品由政府收购、部分销毁或暂存仓库。 减少农产品过剩,提高农产品价格。 保证了农民利益,对农业的复苏起到积极作用 ;还改善了农业生产环境。 社会救济和就业 联邦紧急救济法 社会保险法 政府拨款进行大规模社会救济; 17 / 26 实行养老金和失业保险制度。 大力兴办共同工程,如民间资源保护队、田纳西水利工程等; 缓解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 增加就业机会、扩大内需、保护环境 有助于社会稳定; 缓解了就业压力; 扩大了内需; 保护了环境。 【教师讲解】 罗斯福总统在任期间,借助美 国广播公司、哥伦比亚广播公司以及其它广播公司等大众传播媒介,做过 30 次炉边谈话。“ 炉边谈话 ” 是罗斯福当选总统后一种联系群众的广播方式,通过直接与美国民众的直接交流,使得其了解政府的每一项措施。罗斯福政府通过传媒收到了稳定民心的功效。罗斯福的新政中的大部分措施就是通过这种方式得到推广的。 1.金融业 材料 6: 经济的萧条、信用的危机,终于导致 1933 年 2 月 14 日晚上整个美国银行开始总崩溃,各州的信托公司已到山穷水尽的地步,银行成批地倒闭,全国银行库存黄金不到 60 亿元,却要应付 410 亿元的存款,银行门前人山人海,挤兑风潮遍18 / 26 及全国,就在罗斯福宣布就职的那一天,全国金融的心脏停止跳动,证券交易所正式关闭。 【讲解】经济危机之中首先受到重创的是金融业,罗斯福政府颁布紧急银行法,禁止兑换黄金和出口黄金,增发货币,成立联邦储备银行。 3 月 12 日,即银行即将重新开业的前夜,罗斯福对全国 6000 万听众发表了第一次 “ 炉边谈话 ” 。他以亲切诚挚的声调、质朴实用的语句,对全国人民就银行暂停营业的问题进行了耐心的解释、劝告和教育。 材料 7: 第一次炉边谈话( 3 月 12 日) “ 我要 指出一个简单的事实,你们把钱存进银行,银行并不是把它锁在保险库里了事,而是用来通过各种不同的信贷方式进行投资的,比如买公债、做押款。换句话说,银行让你们的钱发挥作用,好使整个机构转动起来 我可以向大家保证,把钱放在经过整顿、重新开业的银行里,要比放在褥子下面更安全。 ” “ 归根结底,在我们调整金融体制时,有一个因素要比货币更为重要,比黄金更宝贵,这就是人民的信心。执行我们的计划,其成功的要素就是信心和勇气。你们大家一定要有信念,一定不要听信谣言和妄加猜测而惊慌失措,我们要团结起来战胜恐惧。 ” 【小结】简短的谈话,化解了长期郁结在人们心中的疑团和不满。第二天,部分银行开业了,人们携带着装有黄金和货19 / 26 币的大箱小包,在银行门前排起长龙,把就在不久前也是这样排着长队挤兑的通货存入银行。只过了 3 天,美国有 574家银行开业,几天里,银行回收了 3 亿元的黄金和黄金兑换券,不出一周,就有 13500 家银行(占全国总数的 3/4)复了业,交易所又重新响起了锣声。 4 月份,银行存款额超过了提取额,表明了金融危机的暂时停止。 2.工业 工业也倍受打击,罗斯福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应对危机: 材料 8: 第二次炉边谈话( 5 月 7 日):罗斯福要求 “ 企业界和政府合作,共同拟订计划 ” ,并强硬地指出,政府在各个工业绝大多数从业人员的协助下, “ 有权制止不公道的做法,并强制执行所订立的协议 ” 。罗斯福的目的是要消除你死我活的企业竞争和对女工、童工的残酷待遇。随之,全国工业复兴法出炉。 【小结】与全国工业复兴法相配套的,有许多详细的行业法规,比如总统的再就业法规,该法规禁止雇用童工,规定产业工人最低工资为每小时 40 美分,每周工作时间为 35小时,脑力劳动者为 40 小时。愿意接受这项规定的,雇主将 得到一个 “ 蓝鹰 ” 标志。许多小企业都自愿或被迫地接受了该法规,但是,绝大多数大企业在开始阶段都拒不加入“ 蓝鹰 ” 行动。为此,罗斯福发布了第三次 “ 炉边谈话 ” 。 20 / 26 材料 9: 第三次炉边谈话( *月 *日): “ 打起仗来,如果进行夜袭,士兵们都在肩上带上耀眼的标志,免得误伤自己人。根据这个原则,那些跟我们合作,参加全国复兴运动的人,也要被一望而知。 ” 他的意思很清楚,要么合作,要么挨揍。广大的中小企业和劳动群众对此热烈响应,全国范围内支持复兴运动的游行接连不断。 【小结】工业复兴取得了一些成就,到 1935 年初 “ 它使大约 200 万失业者有了工作;它帮助制止了通货膨胀的重新加剧;它有助于促进企业道德和提倡文明竞争;它建成了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的全国性样板;它部分地肯定了工人运动的斗争成果;它在很大程度上取消了童工和血汗工厂 ” 。人们热情洋溢,连前总统胡佛都表示赞成。 3.农业 大危机中境况最惨的还是农业。 材料 10: 1.农产品大量滞销; 2.农民负债累累; 3.农产品价格已跌到历史最低点,猪肉三分一磅,牛肉五分一磅,一只肥羊卖不到一元钱 。 【讲解】政府在 1933 年农业调整法:减少耕地,缩小现21 / 26 有的耕地面积,屠宰大批牲畜,由政府来补贴农民的经济损失。 【问题情景 8】政府为什么要限制农业的发展规模呢? 【合作学习】减少农产品过剩,提高农产品价格 【过程评价】 “ 减少农产品过剩,提高农产品价格 ” 是目的,作用在于保证了农民利益,缓解社会矛盾。 4.社会救济 【过渡】在新政的实施过程中,唯一贯穿始终的是社会救济工作。最开始颁布的法律文件是联邦紧急救济法,开展单纯的社会救济。 1934 年开始,逐渐改为 “ 以工代赈 ” ,组建公共工程,吸引社会闲置的劳动力。 材料 11: 民间自然资源保护队 ” ,它吸收 18 25 岁的失业青年,从事诸如造林、筑路等工作。每月工资 30 美元。 1935 年国会拨款 45 亿美元,加强诸如立体交叉公路、体育馆、美术馆、医院等公共工程的建设。到二战前夕,联邦政府支出的种种工程费用及数目较小的直接救济费用达 180 亿美元,美国政府藉此修筑了近 1000 座飞机场、 12000 多个运动场、 800 多座校舍与医院,不仅为工匠、非熟练工人和建筑业创造了就业机会,还给成千上万 的失业艺术家提供了形形色色的工作,是迄今为止美国政府承担执行的最宏大、最成功的救济。22 / 26 其中比较突出的是对田纳西河的开发,工程开始后,田纳西地区农村用电家庭由 10%增加到 90%。 【小结】 “ 以工代赈 ” 的措施,增加社会就业,给失业者提供从事公共事业的机会,维护了失业者的自力更生精神和自尊心,受到人民的普遍欢迎。刺激消费和生产,稳定社会秩序。 【问题情景 9】罗斯福还采取了一些有利于工人和小生产者的措施。我们前面讲过,罗斯福政府代表的是资产阶级的利益,维护的是资本主义制度,政府又为什么 要这么做呢? 材料 12: 罗斯福: “ 从来在美国没有另外一个比我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私人企业、私有财产和私人利润有着更坚强的信仰 当这个私人利润和自由企业的制度面临到毁灭的时候,是这个政府挽救了它。 ” 材料 13: 罗斯福: “ 每周增加几美元的工资 ,更好地分配工作 ,工作日短一些 ,就会使我们数百万工资收入最低的工人几乎一夜之间变成能为工农业产品支付几千亿美元的实际买主。 大量失业所造成的思想混乱才是我们最沉重的负担,它是对我们社会秩序的最严重的精神威胁。 ” 23 / 26 【合作探究】罗斯福新政中采取的一些有利于工人和小生产者的措施是为了缓和阶级矛盾,从而稳定社会秩序,使得美国尽早从经济危机中摆脱出来,并不是真正维护工人和小生产者的利益。 【过渡】罗斯福政府所采用的新政虽然没有完全解决掉美国社会的矛盾,但是它将美国从经济危机的低谷中解救出来,到了 1940 年,美国经济的发展水平恢复到了 1929 年危机爆发之前的状况。罗斯福新政使得美国的经济制度发生了迄今为止最为深刻的一次变革,是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一次关键性改革。下面我们来进入第三个子目的学习,分析它 的影响及其意义。 【问题情景 8】请同学们阅读第三个子目内容,了解罗斯福新政产生的影响和意义。 【自主学习】 1.使美国经济摆脱危机走出的低谷; 2.缓和了美国社会矛盾; 【过程评价】假如没有新政使得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