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春沪教版语文三下《蝙蝠和雷达》word教学设计.doc_第1页
2019春沪教版语文三下《蝙蝠和雷达》word教学设计.doc_第2页
2019春沪教版语文三下《蝙蝠和雷达》word教学设计.doc_第3页
2019春沪教版语文三下《蝙蝠和雷达》word教学设计.doc_第4页
2019春沪教版语文三下《蝙蝠和雷达》word教学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春沪教版语文三下蝙蝠和雷达word教学设计学校:杜庄学区第一小学 年级: 四年级 课题11蝙蝠和雷达时间3.24主备课人辅备课人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正确写12个生字和“蝙蝠、清朗、捕捉、飞蛾、蚊子、避开、敏锐、铃铛、苍蝇、揭开、推进、障碍物、荧光屏、横七竖八”等词语。2.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和要点,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激发热爱科学,乐于观察和探究的兴趣。3.搜集并与同学交流有关仿生学的资料,提高信息搜集与处理能力。重难点:在阅读中抓住要点,准确地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通 用 教 案修 改 补 充第一课时一、以图片引入新课。(依次出示蝙蝠和雷达的图片)同学们,你们认识它们吗?听我来介绍一下吧。蝙蝠是一种动物,雷达是一种探测装置,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新课文蝙蝠和雷达。(板书课题)二、朗读课文,读通读顺.1.自由朗读课文两遍,难读句子多读几遍,标出自然段序号,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2.两人一组轮流读课文,互相认读生字词。3.课件出示生字词,指名开火车认读生字词,提示学生注意形声字和“蝙、荧”等字的读音。4.范写生字,练写字词教师示范难写的生字,如:“避、揭”等,引导学生注意本课生字大多是左右结构的字,左边部首只占三分之一,右边占三分之二,字要写得匀称整洁。三、默读课文,归纳大意。1.课文主要讲什么?请大家默读全文,用自己的话说一说。2.指名说,教师根据说的情况,小结归纳主要内容的方法,如:有的同学是抓住课题联系课文归纳的,有的同学是把课文各部分意思连起来归纳的。3.你觉得蝙蝠夜间飞行的技巧怎样?请用句式:我觉得蝙蝠的飞行技巧 ,因为 。那么,蝙蝠夜间的飞行是因为它的眼睛敏锐吗?请大家课下继续走进文中去寻找答案。 四、布置作业,自主填写表格。自读4、5、6自然段,填写下表。温馨提示:(1)看表格要注意理解题目要求,分类填写。(2)写内容请抓住关键词句简要填写。科学家进行的试验试验顺序试验方式(关键词)试验结果(关键词)试验证明(用关联词“不是而是”来连接)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二课时一、回顾单元整体,自然导入。同学们,你们还记得第三单元的单元主题是什么吗?(大自然的启示)我们已经学过自然之道、黄河是怎样变化的和“打扫”森林这三篇文章,请问你得到了什么启示呢?预设生答:自然界是有自身的规律的,我们不能违背自然规律,要不然,好心会办坏事,甚至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同学们说得非常棒!这节课我们继续来认识大自然的另一个方面:它还是我们人类的老师,带给我们很多有益的启示,并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发明和创造呢!大家想知道吗?那就赶紧走进课文蝙蝠和雷达吧!二、复习,再次整体感知。1.首先听写生字。说说需要注意的地方,字形同桌订正,画笑脸。2.主要内容的概括。课文主要讲述了科学家通过( ),揭开了蝙蝠( )秘密,并从中受到启发,给飞机装上( ),解决了飞机( )的问题。3.全班交流预习作业。科学家进行的试验试验顺序试验方式(关键词)试验结果(关键词)试验证明第一次把眼睛蒙上铃铛一个没响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而是嘴和耳朵的配合第二次把耳朵塞上到处乱撞铃铛响个不停第三次把嘴巴封住到处乱撞铃铛响个不停三、深入探究蝙蝠夜里飞行时,它的嘴和耳朵是怎么配合的呢?读第7段,勾句子。1. 看图与读书相结合。再拓展资料大开眼界蝙蝠这个本领很高超,它用喉咙发出超声波,通过嘴和鼻子发射出去,然后用耳朵接受回声。在一秒钟内,它可以发出250组超声波,在同一时间里,还能准确地接受和分辨同等数量的回声。利用声纳,它能辨别物体是大是小,是方是圆,是远是近,是死是活,是昆虫还是树木等。2.边读书边表演。指三名同学表演,一生当“蝙蝠”,一生当“嘴里发出的超声波”,一生当障碍物。3.以自述方式说一说。我是一只蝙蝠,我是这样飞行的: 我是雷达,我是这样工作的: 教师板书。并完成课后题:蝙蝠与雷达的联系:雷达的天线就像蝙蝠的( );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就像蝙蝠的( );雷达的荧光屏就像蝙蝠的( )。 小结:科学家从蝙蝠探路的试验和研究得到启示,发明了雷达,这就是蝙蝠与雷达的联系,同时这也是仿生学的一个例子。四、拓展迁移阅读略读课文1.介绍仿生学。人们研究生物某些器官的构造和功能,从中得到启示并进行模仿,研制成功新的仪器、机械,于是产生了一门科学,就是仿生学。 2.自学完成表格人类的老师研究的生物器官构造或功能得到的启示在生活中的应用蝙蝠夜间飞行能灵巧避开障碍物灵巧避开障碍物发出超声波,遇障碍物能反射发明了雷达蜻蜓翅膀的末端,有一块比周围略重一些的厚斑点防止翅膀颤动使飞机的性能优良鲸流线型外形在水中受到的阻力最小提高了轮船的航行速度你还知道哪些有关这方面的资料?请用句式:我还知道:人们从_受到启发,发明了_。教师拓展。布置综合性学习作业:(二选一)1.整理搜集到的有关仿生学知识,做 一份仿生学知识手抄报。 2.读一本有关仿生学的书,并做一张 好书推荐卡向大家介绍一下。教学反思:附送:2019春沪教版语文三下邻家的星期四word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识记本课生字6个,联系上下文理解“死寂、循声、纳闷”。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唉,本该是我们的星期四,现在整个儿成了邻家的星期四。”3、结合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悉尼人们热情友好及高度的环保意识的赞赏。教学重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唉,本该是我们的星期四,现在整个儿成了邻家的星期四。”教学过程一、课题引入谈话导入:大家还记得去年我们学过的课文悉尼歌剧院吗?你对悉尼有什么了解?(学生交流)揭示课题: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悉尼,一起学习发生在悉尼市区的一个故事。板书课题:30 邻家的星期四齐读课题二、整体感知,检查预习情况同桌互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想想读了课文后你对悉尼有了什么新的了解?找一找“邻家的星期四”出于文中的哪句话,请用直线划出。学生交流。教师小结。三、深入学习课文学习第1小节读读第1小节,你对悉尼人有了什么了解? 媒体出示:在悉尼市区,每个星期四的凌晨是收垃圾的时间。星期三晚上,家家户户都把垃圾桶推到门前路边,按可回收,不可回收等类别分开摆放。在宁静得近乎死寂的社区,这一天,仿佛才有点热闹的人气。(引导学生从“家家户户”、“分开摆放”等词语感受到悉尼人有很强的自觉环保意识。)指导朗读。再读第一节,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学生质疑(预设:为什么在宁静得近乎死寂的社区,这一天,仿佛才有点热闹的人气?)通过“死寂”与“热闹”两种情境的对比,感受悉尼人对星期四的关注。指导朗读。说明:教师对学生可能的疑问进行充分的预设。引导学生质疑,教学中紧紧抓住“死寂”、“热闹”这一对反议词,充分展开想象,在不同情景的对比中,感受悉尼人对星期四的关注。学习课文2-4小节轻声读读课文2-4小节,你又能从哪些地方感受到悉尼人对星期四的关注?学生交流,教师梳理,并板书: 第一个周三夜晚 晚归的周三夜晚 多次提醒 出远门三个星期学习2-4小节(1)学习第2小节引读:我们迁入新居后的第一个周三夜晚,门铃就响了,邻家女主人热心地告诉我们:(明天是收垃圾的日子,一周一次,别忘了。)抓住“热心”(板书:热情友好),指导读句。过渡:正是因为有这样一位热心的邻居,作者陈先生很快就适应了悉尼的生活,养成了这个特别的习惯。(2)学习第3小节媒体出示第3小节:有一次,我回家晚了,听到邻家的小狗汪汪地叫个不停。循声望去,在后庭院的木栅栏旁,邻家小狗“汪比”冲着我一个劲地叫唤。我正纳闷,树后出现了女主人的笑脸:别忘了,明天是星期四。“汪比”又是一阵欢快的叫唤。啊!为了这个星期四,连“汪比”都给动员起来了。引读句子。提醒读准多音字“冲、闷”;读准“栅”字读音;创设情景,动作演示,理解“循声”的意思。说话练习:作者感到纳闷是因为 ,后来才明白是_ 。(在交流的基础上理解“纳闷”的意思。)读句:我正纳闷,树后出现了女主人的笑脸:别忘了,明天是星期四。(体会女主人的热情,指导读句。)展开想象:在庭院的木栅栏旁,小狗一个劲地叫唤,好像说:“ ”,后来,树后出现了女主人的笑脸:别忘了,明天是星期四。“汪比”又是一阵欢快的叫唤,似乎在说“ ”。(引导学生从“一个劲”、“ 欢快”展开想象,从侧面感受女主人对星期四的重视及其热情。)板书:多次提醒 强烈的责任心出示句子:啊!为了这个星期四,连“汪比”都给动员起来了。指导读好句子,体会作者心情。过渡:从哪里还可以看出“本该是我们的星期四,现在整个儿成了邻家的星期四”?(3)学习第4小节出示:有一次我们出了远门,大约三个星期。回来的时候,我发现门上贴了三张纸条,都写于星期三晚上,都告诉明天是星期四。理解两个“都”字我们出远门三星期,邻家(每个星期三都留条告诉明天是星期四。) 想象说话:在作者出远门的一个星期三的晚上,邻家看见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又是怎么做的呢?出示:星期三晚上,女主人出门去倒垃圾,看见 ,心想: 。于是,她 。板书:环保意识强四、总结全文媒体出示:唉,本该是我们的星期四,现在整个儿成了邻家的星期四。作者为什么这样说呢?(邻家女主人细心、热情友好、环保意识是那么强。她不厌其烦地提醒我们垃圾桶要按时就位。)在理解这句话的基础上,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思考“作者不由得生出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