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生设备技术细节、使用、保养.doc_第1页
救生设备技术细节、使用、保养.doc_第2页
救生设备技术细节、使用、保养.doc_第3页
救生设备技术细节、使用、保养.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救生衣 裕元:型号:CA5564-1; 浮力大于10 KG,总重量不大于0.9 KGSOLAS:救生衣:1.在被火包围2s后,不致燃烧或继续熔化; 2.在无人帮助且完全不熟悉的情况下,75%的能在1分钟内正确穿好,经过演示之后所有人能在无人帮助1分钟内正确穿好; 3.穿着救生衣从4.5 m高处跳入水中,不致受伤,且救生衣不移位,不损坏; 4.救生衣的浮力应能使在平静的淡水中能将筋疲力尽或失去知觉的人员的嘴部托出水面不低于120 mm,身体后倾斜角度不少于20度,也不大于50度,失去知觉人员在以任何姿势转成以上姿势时间不超过5s; 5.穿好后能做短距离游泳并能登上救生艇筏; 6.救生衣浸入水中24h后,浮力不降低5%以上;6.每件救生衣应配有1只哨笛。 救生衣有塑料,木棉和气胀式三种; 救生衣应为橙黄色外表,写有船名和船籍港。救生衣灯:救生衣上配有救生衣灯,其光强不少于0.75cd,能发白光或闪光(每分钟50- 70次)至少8小时。2. 浸水服 裕元:型号:VIKING使用:脚先穿-戴上帽子-绑紧脚跟-调衣内松紧带-拉胸前链条直至下巴-穿救生衣-绑手套松紧带-戴手套SOLAS:保温,防水; 浸水服应为防水材料,应能在2分钟内正确穿好,应配有哨笛;浸水服的保温性应能保证在温度在5 的平静的海水中,在1小时内身体温度降低不会超过2 根据IMO MSC/Circ 1114 每三年送至指定机构检查。船上每月检查一次并记录。3. 救生圈裕元:型号:; 本船救生圈的可浮救生索的长度40 M ; 驾驶台两边的救生圈4.0 KGSOLAS: 救生圈:1.外径不超过800毫米、内径不少于400毫米; 2.救生圈应能在淡水中支持不少于14.5kg的铁块达24h之久; 3.救生圈的重量不应少于2.5千克; 4. 在被火包围2s后不会燃烧或继续熔化; 5.救生圈应有一定的强度,应能从存放处到最轻航海水线的高度或多或30m(两者取其大者)投落下水而不致损坏; 6.绑在救生圈上的手抓绳直径不应少于9.5毫米,长度不少于救生圈外径的4倍,此绳应绑在救生圈外4个点上,形成4个等长绳环; 7.救生圈应为橙黄色外表,写有船名和船籍港; 自亮灯:1.应该是不会被水浸泡所熄灭; 2.能连续发白光或发出每分钟不少于50闪但不超过70闪的闪光,其光强不少于2cd,发光时间不少于2h;3.并能经受与救生圈相同的投落试验。 自亮灯的作用是在夜里可以指示救生圈的位置。平时用绳子系在救生圈上,并倒置在救生圈附近的夹架上; 救生圈的配备:船长200米及以上14只,船舶配备的救生圈至少一半的有自亮浮灯,其中有两个还有自发烟雾信号,每舷至少还有一个带有可浮救生索; 自发烟雾信号:1. 在平静水面漂浮时,匀速喷出鲜明颜色的烟雾不少于15min,在喷烟的整个过程中不会爆炸般地燃烧,也不会喷发任何火焰;2. 在海浪中不会被淹没;3. 当完全浸没在水下时,能继续发烟至少10s;4. 并能经受与救生圈相同的投落试验。 平时烟雾信号罐用小绳系在救生圈上,它的拉环则用小绳系固在船上。当抛投救生圈时拉环被救生圈重力拉出,烟雾罐随救生圈漂浮水面,并发出橙黄色烟雾。有的救生圈还采用海水电池自亮灯与自发烟雾信号合成的装置;当与救生圈一起抛投入水后,既发光又发烟雾,黑夜白天都可以看见。可浮救生索:1.可浮救生索应是不会产生扭结的; 2.并有不少于5kN的破断强度和不小于8 mm的直径。其长度不少于其存放处到最轻航海水线高度的2倍或多或30m,两者取其大者。4. 抛绳器裕元:型号:SPEEDLINE-250; 抛射距离至少为250米;用途:1.遇险船和搜救船之间;2.特殊情况下的系缆;3.救助落水人员 使用:在发射前一定要将绳头绑紧在船上固定处或绑在一根连同发射的粗绳上,否则有危险SOLAS:1.抛射有相应的准度;2.至少包括4个发射体,平静海况时抛射距离至少为230米;3.至少包括4根绳子,绳子拉断力不小于2KN;4.使用方法应用图片和文字形式粘贴于设备表面;5.如果是手枪式的抛绳器,应该存放在防水的容器中,如果绳子与发射器是一个整体的,则起存放容器应能抵抗外界天气环境。4. 火箭降落伞信号本船:型号:COMET;驾驶台上配备12支。SOLAS:1.存放在防水容器中;2.使用方法应用图片和文字形式粘贴于设备表面;3.自身带触发方法;4.当按厂商的说明使用时不会对人造成危害;5.发射高度应不低于300米,在其发射后顶端形成一个降落伞状物,发出明亮的红光,发光强度不少于30000cd,燃烧时间应不少于40秒,降落速度不超过5m/s,当燃烧时不会毁坏降落伞及其附属体。5. 手持火焰信号SOLAS:1.存放在防水容器中;2.使用方法应用图片和文字形式粘贴于设备表面;3.自身带触发方法;4.当按厂商的说明使用时不会对人造成危害;5.发出明亮的红光,发光强度不少于15000cd,燃烧时间应不少于1 min,在10cm深水中浸没10秒后还能持续燃烧。6. 漂浮烟雾信号SOLAS:1.存放在防水容器中;2.当按厂商的说明使用时不会爆炸性的燃烧;3.使用方法应用图片和文字形式粘贴于设备表面;4.当漂浮在平静海面上时发出高度可见的亮光至少3min,冒烟时不会发出火焰,不会被海水淹没,在10cm深水中浸没10秒后还能持续燃烧。7. 双向VHF裕元:型号:JHS-7(充电器:NBA-4141;充电电池:NBB-248Ni-cd battery;备用电池:NBB-389,电压9V,为紧急备用电池,不可充电,有效期5年)至少要在1米水深中保持水密5分钟;最多可设置13个频率;电池满电状态至少可用8小时(每分钟内6秒发射,6秒接收,48秒STAND BY)。在JG FLAG 中仅限使用CH15、CH16、CH17三个频率充电:至少3个月要充一次电,充电时不能开机发射。正确地把无限电话插入充电器插座,QUICK灯亮,则充电开始,一般三小时充好,充满电后QUICK灯灭,TRICKLE绿灯亮,此时慢充开始。至少每月进行一次对讲测试(除16频道外的,此为GMDSS要求),电池的有效期应标于表面,到期及时更换。SOLAS:每船至少配备3台,每台至少能工作4小时,平时应保持电源充足。8. SART 裕元:型号:JQX-30ASOLAS:SART工作于X波段3CM雷达,9GHZ频段,平时SART处于接收状态,当收到3公分雷达信号后,立即发射一串脉冲信号,在雷达屏幕上显示出长约8海里的12个等距亮点,第一个亮点位置即为SART的位置;距离1海里时亮点变成圈。 SART电池的电量应能保证在待命状态下连续工作96小时,然后还能在1ms周期的雷达脉冲作用下再连续工作8小时; 在待命状态下,SART定时器以2秒的周期闪烁,每次亮0.5秒,灭1.5秒; 当受到询问信号后,闪烁周期缩短到1秒(亮0.5灭0.5),SART装在小艇或救生筏上时应高于海面1M并尽量保持与水面垂直。使用情况:1.,船失控,但不用弃船,在母船上使用;2.弃船后,带至救生艇筏上. 注:当救援接近时使用使用:取下SART,旋至ON,绿灯亮,表示正常,安装时使红灯(旋转轴下面)处于可见位置,救援靠近时,红灯由慢闪变快闪。 搜救雷达放在6-12海里的量程效果最佳。9. EPIRB 裕元: 型号:JQE-3A; 在-20 +55温度下工作; 发射两种频率(406.025给卫星、121.5M给飞机); 在水下4M静水压力释放器作动; 从启动开始最少能持续工作48个小时; 系绳长20M,不能用绳头直接绑按IMO的规定,在GMDSS系统中采用406MHZ EPIRB , 1.6GHZ EPIRB 或VHF频率的EPIRB。EPIRB 的功能有:报警,定位,识别和寻位。COSPAS/SARSAT系统的406MHZ EPIRB是船舶必备设备之一,在A1海区航行的船舶可以配备一台在VHF70频道上发射DSC报警信号的EPIRB以代替406M的EPIRB。某些EPIRB能发射121.5MHZ信号供搜救飞机或船舶定位。1.6GHZ EPIRB为INMARSAT的L波段地球站。使用:人工发射:取下示位标,把底部开关打到ON,闪光灯开始闪,2秒之后即发射两种频率的遇险信号。打至OFF后发射停止,闪光灯停闪。自动发射:当船舶沉入水下一定深度时,释放器作动,示位标浮出水面,自动发射。平时放在架子上时,底部开关应放在“READY”,当EPIRB自动释放到水中时,海水(磁性)开关导电接通而发射。测试:每月一次测试。把底部开关打到TEST并保持至少5秒后,白光闪2次,然后指示灯显示绿色,表明示位标正常。若显示红灯则表示不正常。测试时同样会发射一个406MHZ的数字编码紧急信号至一个测试接收台,测试消耗电量极少。保养:静水压力释放器按厂商要求时间检测,电池应根据使用寿命及时更换,两者的有效日期应粘贴在EPIRB上。10. EEBD裕元: 型号:TH 系列; 气瓶正常压力(满)为 21 1 Mpa; 减压器将瓶内高压气体减成0.50.15Mpa的中压,且流量 35 L MIN; 头罩为防火、防水、防热;挎包亦防火; 额定工作时间大约15分钟用途:紧急逃生呼吸装置不可用于救火,进入缺氧空舱或液货舱,也不得供消防员穿着使用,专用于紧急逃生。裕元使用:1.使用前先检查气瓶压力:A.卸下输气管;B.开气瓶阀几秒后关上;C.看压力是否在21M 1 Mpa; 2.套上或斜跨包,取出头套;3.逆时针旋转气瓶阀至完全打开(约2圈),有气流声;4.戴上头套,调整至合适,逃离危险区保养:日常检查每月一次;定期检查维护每年一次11.救生筏裕元: 型号:VIKING 编号.:J211003;SOLAS A PACK 额定乘员:25人 首缆长度:36 M 最大存储高度:25 M 水下释放深度 1.5 - 4 M 压力释放装置: HAMMER H20 HYDROSTATIC RELEASE (MADE IN DENMARK BY VIKING LIFE-SAVING EQUIPMENT)SOLAS:救生筏首缆的长度应不少于两倍的从存放位置到最轻航海水线的距离或15米中的较大者,直径10毫米。其首缆应连接于静水压力释放器。而PULL LINE (充气绳)应用环扣连接于架体; 救生筏应能从18米高度抛下来,一切海况经受30天,人从4.5米高处跳下无恙;满载人员时至少有0.3米的干舷,能以3节的航速被拖带。12. 救生艇裕元:型号:HH57C; F.R.P; 额定乘员:25人; ENGINE:380J-3 (DIESEL ENGINE)SOLAS:在载足全部乘员和属具时在静水中的航速应达到6节,且燃油应够24小时航行; 当拖带1只24人的救生筏时在静水中航速至少2节; 对货船,全部乘员应能在3分钟内登艇完毕,并在10分钟内降落入水; 救生艇最大定额不得超过150人; 救生艇在关闭出入口和开口后发动机至少正常运转10分钟,能经受油火包围至少8分钟; 救生艇上应以经久的明显字迹标明所批准的救生艇的乘员定额; 应以印刷体罗马字母将救生艇所从属的船舶名称及船籍港标明于艇首两侧; 识别救生艇所从属船舶和救生艇号码的标志,应能从空中看清。 降落所用的吊艇索的两端调头间隔不超过30个月;更新时间不得超过5年的间隔期;平时应经常检查和保养钢丝,若吊艇索在不到更新期期间发生变质或受损,则应立即更新;如不可掉头吊艇索经船检部门的检查及认可,可以使用4年。裕元救生艇属具1 2只桨架和1只桨叉。2 带钩艇篙2只。3 50米长的首尾缆各1根。4 太平斧2把,首尾端各一把。5 海锚1只,锚索和收锚索各1根。6 可浮水瓢1只,水桶2只。7 手摇泵1具。8 系有长度不小于30米的可浮救生索2根。9 额定乘员每人3升的淡水。(救生艇的水够1+6天饮用,救生筏够1+3天)10 附有短绳的不锈水勺1个。11 不锈量杯1个。12 额定乘员每人不少于10000KJ 热量的口粮。(救生艇食品够6天食用,救生筏够3天)13 用短绳系在艇上的水手刀1把。14 开罐头刀3把。15 钓鱼用具1套。16 手持火焰信号6只。17 火箭降落伞火焰信号4只。18 漂浮烟雾信号2只。19 适用莫氏通信的防水手电筒1只,连同备用电池(1套)及备用灯泡1个,装在防水容器内。20 日光信号镜1面,包括与船舶,飞机通信用法须知。21 哨笛1只。22 救生手册1本。23 防水的救生信号图解说明表1张。24 防水急救药箱,内装急救药包1套。25 每人防晕船药6剂(共150粒),清洁袋1个(共25个)。26 左边用煤油灯(已改成用电池)照明的磁罗经1具。右边用干电池灯泡照明.27 能照明6小时,可连续使用不少于3小时的探照灯1具。28 有效的雷达反射器1具。29 保温用具3件。30 发动机及其附件作小调整的工具箱。31 2KG的干粉灭火器1个。32 BUOYANT RESCUE QUOIT小救生环2个,连接绳长30米。33 1个登艇梯ROPE LADDER FOR EMBARKATION 。34 收集雨水的容器1个。35 仅限救助艇:50米长的浮索1根。艇机启动:启动之前先检查燃油、滑油和淡水是否充足。1 选择BETTARY(电池)旋钮位置。2 转动面板上的钥匙旋钮至ON位置,检测油压报警灯和蜂鸣器是否正常。3 开启冷却水筏和燃油筏,供水供油。4 将面板左侧的手柄控制杆(离合器杆)移至NEUTRAL(中立,空档)位置,然后拔出控制杆左侧的小旋钮,同时将控制杆移至HALF SPEED(在NEUTRAL和AHEAD中间的位置)。5 将钥匙旋钮转至START位置,直到艇机完全启动后再松开,松开后旋钮自动回到原来位置。6 艇机在空气中启动后应在5分钟内关闭。艇机关闭:1 将面板左侧的手柄控制杆(离合器杆)移至NEUTRAL(中立,空档)位置。2 拔出阻气门(一个小拉杆,在面板右侧位置)直到艇机完全停止。3 将钥匙旋钮转至OFF位置。4 将BETTARY(电池)旋钮转至OFF位置。5 关闭燃油筏和冷却水阀。手动启动艇机:1. 按下释放杆旁边的RESET BUTTON按钮;2. 插入手摇杆,逆时针旋转直到红色标志出现;3. 拨动释放杆艇机即可启动;4. 关闭:拔出气门关闭艇机,注意要将气门复位放艇入水操作步骤:小艇入水前,应先检查艇内外设备是否处于正常状态,将艇底塞塞起来,将前后缆绳带上,并松出足够长绑于甲板缆桩上,最好在前后吊环上绑上绳子,方便回收时迅速抓住吊环,还可准备两根棍子,以免小艇靠回时与大船碰撞。启动并试用艇机(螺旋桨和舵),然后关闭。人员撤离小艇,前后脱保险钩保险索,将小艇旋出并收回至接近登艇甲板,人员着救生衣登艇,进入后关闭门窗,绑好安全带坐好,甲板上先将艇旋出至艇甲板,再由艇内人员拉释放索至水面(注意用力均衡)。(在登艇甲板释放小艇也可以)入水后,艇内人员打开前后及侧门,操艇员脱钩,前后人员确保脱钩正常,操艇员启动艇机,保持在空挡位置,艇尾人员解尾缆,操艇员用瞬间进车和满舵让艇尾先离开大船,同时艇首渐渐靠近大船,此时艇首人员再解首缆,之后操艇员再用全速倒车并用正舵使小艇渐渐离开大船。转一圈后,小艇回大船,操艇员应提前停车置于空挡位置,并注意用舵,艇首人员可协助指挥操艇,让艇慢慢靠近大船,并注意不要让小艇与大船碰撞。艇首人员可先抓住吊环,再慢慢倒车,艇尾人员抓住吊环,前后人员将艇钩扶正,操艇员先将艇钩复位(操作释放杆至LOCK位置),前后人员注意看是否复位正确,一定要确保艇钩复位正确后再将吊环套入艇钩,注意套入艇钩时要抓住吊环的两边。将前后缆带上艇桩,关闭前后及侧门,人员坐好。操艇员关闭小艇艇机。让甲板上操作人员先绞离水面一米停止,查看内部小挡板要立刻复位,看艇钩复位有无问题,确认无误后再让甲板上绞回登艇甲板,再用手动轮绞至接近登艇甲板。到达位置后,拔出艇底塞,注意将舵恢复到正位,人员出艇。将小艇收回至存放位置,带上保险钩、保险索,注意将艇内释放索放回小艇内。EMERGENCY RELEASE OUT OF WATER使用情况:1. 海况很差时,降至水面会有危险;2. 用艇架放艇失败时操作:艇降至接近水面时,击碎释放杆装置的玻璃外壳,手动将内部小挡板拨开并顶住,使释放杆可以动,再拔出插销,操作释放杆脱钩,使小艇落入水面。相关知识:回收小艇时,先将小艇绞回至限位开关做动为止,当限位开关作动时绞车自动被停止工作,然后用手摇杆将小艇绞回,绞车内有防止手动杆倒转的装置,所以手摇杆只能朝一个方向旋转。限位开关应能在艇架回收至离存放位置还有20到30厘米时使绞车停止工作。当手动杆插入时,绞车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