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如何培养学生反思的习惯姚 祯著名学者曾说:世界上最可怕的力量是习惯,世界上最宝贵的力量也是习惯。养成好习惯是德育的重要目标,也是一个人优秀道德品质形成的重要标志。我在教学中发现造成学生成绩层次不同的主要原因是学习习惯不同,学习习惯与学习成绩有密切的关系,是相辅相成。学生养成反思的习惯可以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提高学习效率。下面浅谈我对培养学生反思的习惯的几点做法。一、引导学生在课堂学习的反思从一开始,我就加强课堂学习反思习惯的培养,课上结合习题给以指导,给时间让学生进行反思,并对反思的结果进行交流,互相学习,不断提高后反思的能力和自觉性。逐渐地,学生做完题能够学会反思了,也有了些主动性。在课堂教学中例题的选择要有代表性,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充分思考,充分讨论。二、引导学生对自己错题的反思教师在处理这个问题的时候,正是调用了学生正确的生活经验来矫正他学习中的错误,从而在不知不觉中帮助学生进行了一次很好的学习反思过程。利用作业订正,引导学生分析自己这道题解错或解不出的原因并以文字形式写在错题旁边,促进加强反思。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 三、引导学生进行章后的反思引导学生对学过的一章进行章后小结反思。比如写提纲,写提纲可以从整体上把握这一阶段知识的结构,理解前后知识的关系。通过写提纲的方法,可以帮助同学们自己理解前后不同章节知识的相互关系:这个方法在小学教材中,由于要考虑学生的认知发展和课堂教学的安排,往往分散在不同的章节中,如果不站在更高的层次去把握教材,就可能只见树不见林,各知识点零乱分散,难以形成体系。四、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行为习惯的培养更多地要靠潜教育。我在课上经常有针对性地、有意识地让学生进行反思,为了引起学生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 五、提高学生对反思的认识反思好处有四:1、可让做过的题变得简单;2、能避免错误;3、可以巩固所学过的解题方法和概念;4、能反思出多种解法。反思是一种很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与思的结合,一个人从接受知识到运用知识的过程,实际就是一个记与识,学与思的过程。通过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有了提高,基本实现从“学会”向“会学”转变;学生的学习心理素质有了明显的改善,能平静地对待自己或他人学习的失败和成功,并能有效分析原因,扬长避短,以积极的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中国农业科学院西部农业研究中心(科技援疆指挥部)招聘合同制工作人员备考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河北辛集市事业单位(河北辛集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公开招聘化工专业人才5人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浙江宁波慈溪市天元初级中学招聘派遣制工作人员2人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宜宾珙县事业单位第二次公开选调工作人员5人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湖北湖泊与流域水安全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全球招聘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河北衡水高新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招聘人员19人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河北石家庄裕华区人高校毕业生临时公益性岗位招聘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杭州临安工业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下属国企招聘工作人员8人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四川绵阳市盐亭县医疗卫生辅助岗招募20人备考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河北唐山曹妃甸区招聘社区工作者183人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乡村医生药品管理培训
- 医院培训课件:《危重病人心电监测》
- 医院规培合同范本
- 生物医学面试题及答案
- 银行贷款电子合同电子版(2025年版)
- 非物质文化遗产微短剧叙事策略与文化传承路径研究
- 胫腓骨骨折内固定术手术配合
- 2025版员工试用期延长协议书
- 有机磷农药中毒护理课件
- 农业补助申请书
- 《建筑施工安全文明工地标准》(DBJ13-81-2006)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