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测试题.doc_第1页
2019年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测试题.doc_第2页
2019年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测试题.doc_第3页
2019年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测试题.doc_第4页
2019年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测试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年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测试题一、字词句训练。(48分)1、根据拼音写词语。(10分) m l l b sh chen x zo h di( ) ( ) ( ) ( ) ( ) mo zi ji ci su po i h xi( ) ( ) ( ) ( ) ( ) 2、比一比,组词语。(10分)膊( ) 割( ) 凤( ) 掏( ) 缕( )傅( ) 瞎( ) 风( ) 淘( ) 搂( )3、用“”为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2分) 莲花落(lu lo ) 混沌(hn hn )小校场(jio xio) 蚂蚱(m m )4、把词语补充完整。(4分) 平淡无( ) 高深莫( ) 莫名( )妙 海( )天空出言不( ) 豁然开( ) 缕缕( )香 天( )聪颖5、根据意思写词语。(4分)( ):形容说话很有条理,而且有理有据;做事有条不紊,很有办法。( ):形容说话不知疲倦或委婉生动。( ):理由正确充分,说话气势旺盛。( ):随意编造、胡说。6、网络新词层出不穷:秒杀、雷人、晕、驴友、微博、飞信、杯具你能再写出几个这样的新词吗?(2分)( ) ( ) ( ) ( )7、在句中填入合适的关联词语。(2分) (1) 文雅、和气、宽容的语言,( )沟通了人们的心灵,( )反映出一个人的思想情操和文化修养。 (2) 他( )埋头走路,( )像是在思考着什么。 8、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4分)(1)黄河留给家乡的故道不长五谷,_。(2)小院立刻飘满了她那_。(3)君子不失色于人,_。(4)礼到人心暖,_。9、选词填空。 (6分) 保护 爱护 爱惜 珍惜李明从小就养成了( )书本的好习惯。 张志伟十分( )时间,抓住每分每秒刻苦学习。 小红( )粮食,从来不浪费。 安静 宁静 平静 寂静 老师来了,教室里立刻( )下来。 海上有一轮明月,照着( )的海面。 他头往后仰着,冰冷发青的脸上显出死一般的( )。 10、在原句上修改病句。(4分)(1)有了改革开放政策,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迅速得到改善。(2)乌云和暴雨从天空倾泻而下。(3)在老师的帮助下,他明确了学习态度。(4)春天的上海是个美丽的季节。二、阅读理解。(11+11=22分) (一)爱如茉莉(片段)一天清晨,我按照爸爸的叮嘱,剪了一大把茉莉花带到医院去。当我推开病房的门,不禁怔住了:妈妈睡在病床上,嘴角边挂着恬静的微笑;爸爸坐在床前的椅子上,一只手紧握着妈妈的手,头伏在床沿边睡着了。初升的太阳从窗外悄悄地探了进来,轻轻柔柔地笼罩着他们。一切都是那么静谧美好,一切都浸润在生命的芬芳与光泽里。1、从片段中找出一对近义词:( )-( )(2分)2、“初升的太阳从窗外悄悄地探了进来,轻轻柔柔地笼罩着他们。”这句采用的修辞手法是( )。这句话可缩为: 。(2分) 3、我推开病房的门,为什么怔住了? (2分) 4、用“ ”画出对妈妈细节描写的句子,用“ ”对爸爸细节描写的句子。(2分)5、“一切都是那么静谧美好,一切都浸润在生命的芬芳与光泽里。”这句话你是如何理解的?请写下来。(3分) (二)好读书因为你心灵饥渴,所以要读书。 读书是为了获取知识,这是最简单不过的道理。前辈们用智慧探寻大自然的奥秘,以文字作下了永久的记录,便有了科学书;他们研究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探求规律,便有了历史书;他们思考人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便有了哲学书;他们用生动的形象,表达人类的故事,便有了文学书。 读书,自然不能只局限于课本,走出课本读书,那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读书,那才是真正惬意的事情。读书要有选择,只要有阅读兴趣,适合自己的年龄层次和品味的书,我们都可以找出来读。但读书并非一味看热闹,也不能因贪多而走马观花,囫囵吞枣。( )看了,( )一定要有自己的想法。一旦真正读懂了一本或几本书,你就能真正体味到读书的欢愉和乐此不疲,你的修养、素质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试想,在暖春的艳阳下,鸟儿鸣叫,百花飘香,你领略着自然的神奇,体味着人生的哲理,聆听着一位智慧老人的谆谆教导;在凉秋的灯下,万籁俱寂,你坐在桌前读书,无数鲜活的形象走到你面前,与你交谈这是多么惬意的事情。 读书诱发了人的思绪,使想象超越时空;读书丰富了人的思想,如接触大智慧的老人;读书开拓了人的精神世界,使人生更加美丽。 书给予人们的实在太多,谁可不读书? 1、 文中与“囫囵吞枣”意思相近的成语是_。(1分) 2、相传蜀汉大将军关羽写过戒子书,书中有这样一句话:“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想想这句话中的三个分句各表达了什么意思?(3分) (1)“读书好”的意思: (2)“好读书”的意思: (3)“读好书”的意思: 3、在文中括号里填写合适的关联词。(1分) 4、如果家长认为读课外书会影响学习,你该怎样和他们沟通?(2分 ) _ _ 5、写一句关于读书的名言。(2分) _ 6、从本文中你学到了哪些读书的方法?请写出2种方法。 (2分)(1) _ (2) _ 三、作文。(30分) 生活中从来都不缺少真、善、美,缺少的是一双发现的眼睛和一颗关注细节的心。让我们静下心来,回忆自己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你的生活中有哪些充满真情、善良和美丽的画面?把它写下来。题目自拟。不少于400字。附送:【课 题】 20 七律 长征【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全诗。2、理解诗句,体会中国工农红军战胜种种艰难险阻,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3、认识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教学重难点】理解长征中红军遇到的艰难险阻和战士们对待困难的态度,体会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精神。【教学准备】中国地图;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的情景录象等。【教学时数】2019年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案一、解题。教师简介历史背景。师生交流有关长征资料。二、学生自读课文,并提出不理解的问题。三、范读、教读。1老师先范读课文,明显暗示出诗句停顿节奏。2学生按节奏试读,达到能读上口,会停顿的程度。四、读句、释词。1读每一句诗,先理解句中词语的意思。(重点理解这些词语:远征、万水千山、等闲、逶迤、磅礴、尽开颜)2再读诗句,说说每一句话的意思。五、作业。1朗读这首诗。2解释:“只等闲”、“尽开颜”、“万水千山”这三个词语的意思。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1、朗读全诗。2、指名背诵并解释全诗。二、品诗、品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1、品读开头两句诗:“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1)指名读。(2)结合长征资料体会诗意。这中间的艰难险阻是可想而知的,但红军战士对这一切的回答是什么?你从这里感受到什么?(3)指导朗读这两句诗,进一步体会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自由朗读全诗,思考:从哪些诗句中可以看出“红军不怕远征难”?你是怎么想的?(根据提示,在小组里练说。第一步、找出是那一句。第二步、从中看出遇到了什么困难。第三步、是如何对待困难的。)3、学生交流后,汇报。4、你能有感情地朗读诗句吗?5、想象诗句所展示的画面,体会“腾细浪、”“走泥丸”“云崖暖”“铁索寒”等词语中所包含的思想感情。(1)轻声读中间四句诗,想象一下红军过五岭、乌蒙,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的情景。(观看录象)(2)讨论“腾细浪、走泥丸、云崖暖、铁索寒”这四个词语中包含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6、红军长征途中征服了万水千山,作者为何只选择五岭、乌蒙、金沙江和大渡河来写?7、齐读最后两句。用“更喜”形容什么?这突出了红军的什么精神?四、有感情地朗读全诗。背诵全诗。五、欣赏歌曲长征。六、总结、扩展阅读。推荐毛泽东的另一首歌颂长征的词。【作业设计】1、背诵课文,默写课文。2、收集有关长征中的感人故事。3、课本P113第2、3题。【板书设计】万水:金沙江大渡河远征难只等闲革命英雄主义总括 革命乐观主义千山:五岭乌蒙岷山【教学后记】【课 题】 21 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教学目标】1、分角色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7个生字,认识绿线内2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凭借具体语言材料,体会彭德怀与战士同甘共苦的精神。4、结合课文内容说出“它融进了北进的滚滚铁流,融进了宣传鼓动员的竹板声里”等句子的含义。【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彭德怀与战士同甘共苦的精神。【教学准备】彭德怀生平资料、长征故事等。【教学时数】2课时第一课时一、谈话揭题。1、出示课题:21 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齐读)。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2、交流。根据学生回答,师生交流彭德怀生平。过渡: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呢?请同学们快速读课文。二、学习课文。1、快速默读课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课文记叙了红三军团长征过草地时,因为断粮,彭德怀忍痛命令把自己最喜爱的大黑骡子和其他牲口全部枪杀充饥的事。)2、指名分段读课文,教师随机纠正读音。3、再读课文,本文按什么顺序写的?(事情发展的顺序)4、小组讨论课文可以分几段?每段写了什么?5、指名按分好的段落朗读课文并评议。三、指导写生字。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辅导。第二课时一、导入课文。通过学习,能否用一个字代替课题中的“和”,来概括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之间的感情。交流:板书 爱二、学生品读课文,体会思想感情。(一)理解句子,体会彭德怀对大黑骡子的喜爱。1、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彭德怀非常喜欢他的大黑骡子?板书:爱骡子。边读边找出相关的语句。2、理解句子,体会彭德怀对大黑骡子的喜爱。彭德怀深情地抚摩着一直看着它吃完。生汇报;自由读;谈感受;师小结,有感情地朗读。彭德怀背过脸去。彭德怀向着斜倒下去的大黑骡子缓缓地摘下了军帽(生汇报、自由读、谈感受,有感情地朗读)彭德怀推开警卫员端来的一碗肉汤我吃不下,端开。(生汇报、谈感受,有感情地朗读)3、学生读找出的句子并谈谈自己的感受。(1)相机指导学生理解第一句中“悄悄地”一词的涵义。(2)第四句中的省略号,引导学生展开想象。4、学生自由练读这几句话。(二)感悟彭德怀虽深爱大黑骡子,但更爱战士们的情怀。1、彭德怀既然那么喜爱他的大黑骡子,为什么还要杀掉?2、读课文,课文有一节已经告诉我们了,找找看?3、齐读第三节。理解“燃眉之急”。近义词(迫在眉睫)。用“燃眉之急”造句。“燃眉之急”在课文中指的是什么?(战士们一个个因饥饿而昏倒在地)4、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读第一节)是啊,草地上断粮了,战士们的情况已迫在眉睫了,怎么办?6、你从彭德怀杀骡子看出了什么?板书:更爱战士们7、战士们同意彭德怀杀骡子吗?战士们在这个问题上是怎样的态度?师引读课文311节。8、找出1120节描写彭德怀在杀大黑骡子问题上有什么感情变化?找词语。9、你能读懂彭德怀“不耐烦”的背后的原因吗?指导朗读。谁来读出“怒吼”背后的感情?引读1319节10、“枪声响了。彭德怀向着斜倒下去的大黑骡子,缓缓地摘下军帽”这时的彭德怀又在想些什么?三、小结。彭德怀这种深沉的爱,多么感人啊!你们能读出这种感受吗?四、分角色朗读课文第二段。五、引读课文最后一节,为什么说:“它融进了竹板声里”?(这句话看来是写大黑骡子,实际暗含着彭德怀要和战士们一起徒步走出草地,后面路途将更加艰难。后面两个“融进了”告诉我们大黑骡子为革命立了大功,更是彭德怀与战士同甘共苦的精神,鼓舞了战士们奋勇前进。)六、总结课文,升华主题。1、读课文最后一节2、你觉得彭德怀将军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想说些什么?可以是对彭德怀将军说,也可以对大黑骡子说【作业设计】1、分角色朗读课文。2、课本P117第3、4题。3、你知道中国的十大元帅吗,把他们的名字写下来吧。【板书设计】21、彭德怀和它的大黑骡子爱骡子更爱战士热爱革命事业 【教学后记】【课 题】 22大江保卫战【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恶浪面前,为了保卫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而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第5自然段。【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从课文具体的语言文字中,体会解放军战士在洪水恶浪面前,为了保卫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而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和与人民群众的鱼水深情。【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2、组织学生查阅98年抗洪救灾的背景材料和抗洪救灾中涌现的可歌可泣感人故事。【教学时数】二课时第一课时一、音乐欣赏,揭示课题。1、音乐欣赏:欣赏为了谁。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有关xx年抗洪救灾的课文。板书课题:大江保卫战。齐读。2、师生交流背景。学生提出感兴趣的问题,归纳整理。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通顺,理解词语:嶙峋、肆虐、惊心动魄。2、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教师正音。3、思考分段,简述段意。三、学习第一段1、范读,思考:这一段写了几层意思?概括归纳:一、灾情危急,二、奔赴战场。2、圈画出反映灾情危急的词语、标点,读一读并体会。(“暴雨”、“大暴雨”、“一场接着一场”、“暴怒的巨龙”、“疯狂地撕咬”以及三个“!”。)指导朗读。3、画出奔赴战场的词语,读一读。(“日夜兼程”、“挺进”)5、指导朗读,体会子弟兵们大战洪水的英勇气概。6、用自己的话说说本段内容。四、小结。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齐读第一段(媒体播放灾情,渲染气氛),说主要内容。二、学习第二段。1、默读,思考:这一段写人民子弟兵在大江保卫中的动人事迹,主要写了哪几个典型事迹?(1)默读。(2)交流概括。(3)板书小标题:大堤抢险、铁汉本色、勇救群众。2、学习事迹之一:大堤抢险。(1)听录音、看插图、画句子,“”画战士们是怎样做的,“”画战士们是怎样想的。交流所画的句子。逐句交流、体会、朗读。“四百多名官兵出现了。(体会到子弟兵救援神速)“官兵们肩扛全然不顾”(意志坚强、奋不顾身)“一个个奋然却是伤痕累累。”“狂风为我们加油!”“风声雨声水水相融。”(体会子弟兵大无畏的乐观主意精神,与人民心连心的本质。)(2)看媒体播放战士们抢险的场面,体会战士们的心情。(3)把你想到的用笔写下来,在交流。(4)指导朗读,读出面对险情大无畏气概和乐观主义精神。3、学习事例之二:铁汉本色。媒体播放黄晓文的人物形象。(1)自由读,说说这一层主要讲了什么?(2)你觉得黄晓文是个怎样的人?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3)用自己的话说说黄晓文的事迹,同桌说,再集体交流。(4)体会“在那几十个事迹啊!”(像黄晓文这样的铁汉,这样事迹太多了,说明人民子弟兵个个都是铮铮铁汉。)(5)课前搜集了资料,你还知道哪些感人的事迹?(6)再次朗读这句话。(7)齐读第四节。4、学习事迹之三:勇救群众。(1)轻声读第五节,画出你受感动的句子。同桌先交流,交流你感动的原因。再集体交流。“战士们的冲锋舟的电杆。”(迫不及待地进行营救。)“”(体会到子弟兵救人的事例数不胜数。)“哪里有军徽闪烁。”(体会到子弟兵急人民所急,把生的希望留给人民,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他们无愧于“军旗”、“军徽”,他们不愧是人民子弟兵。)“看到了红五星大救星。”(体会到人民群众对子弟兵的高度信任,突出反映军民鱼水情。)(2)在心中,子弟兵们是怎样的形象呢?写下来。再交流。(3)朗读。选择你喜欢的句子背下来。5、总结,引读第六节。三、回顾全文。1、概述全文的思想内容。有感情地读文中令你感动句段。2、再听为了谁。说说你想到什么?【作业设计】1、背诵课文第五节。2、摘抄课文中令你感动的句子。【板书设计】大堤抢险(面)铭记大江保卫战铁汉本色(点) 勇救群众(面)英雄【教学后记】【课 题】 习作6【教学目标】1、训练学生写自己喜欢或崇拜的人,提高学生写人的能力;学会通过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表现人物的特点,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的品质。2、继续锻炼、培养学生修改文章的能力。【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通过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表现人物的特点,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的品质。【教学准备】收集自己所喜欢或者崇拜的人物事迹。【教学时数】二课时(其中一课时给学生习作)一、导入语。1、揭题:今天,我们写一写自己喜欢或者崇拜的一个人。2、指名汇报各自收集的资料。二、说说自己喜欢或者崇拜的人。(一)导语激趣。师:把你喜欢或崇拜的人给大家介绍一下吧。(二)提出说的要求:1、想好要介绍的人有什么特点,他(她)的哪些方面表现出了这些特点,他(她)长什么样?有没有在说话、做事方面和他人不一样的地方等等。2、重点讲清你为什么喜欢或者崇拜他(她),他(她)的哪件事你喜欢或者崇拜?你崇拜他(她)什么?3、谁都可以,只要是你喜欢或者崇拜的人都行。(三)、练习说。1、先想后说。2、小组练习说,然后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参加班内比赛。3、进行班内比赛,一人说,其余评分。4、师出示评分标准:(满分5分)a:能抓住特点介绍人物外貌,给人印象深刻。(1分)b:能把人物的事例介绍具体,从动作、语言、神态几方面来展示人物特点。(2分)c:事例较典型,能有力突出自己的喜欢或崇拜。(1分)。d:能按顺序、有条理、较流畅地介绍清楚。(1分)5、根据学生说的情况,给以相应评判。6、选出本次说人物的冠军。三、根据所说,打草成文。(一)、师相机点拨。1、导语:大家拿起笔来,把你心中最喜欢或者最崇拜的他(她)写下来吧!2、请大家对照评分标准写好本文。(二)、生列提纲,师巡视。及时给予个别辅导。四、修改习作交流评议1、反复朗读细心修改、自主修改。、相互修改。2、交流习作师生评议朗读习作。学生自评。师生评价。【教学后记】【课 题】 练习6【教学目标】1、诵读欣赏四渡赤水出奇兵,体会诗歌情感;区分“重”的不同诗意和意思。 2、通过诵读清平乐 六盘山帮助学生学习毛泽东诗词,积累诗词,丰富文化知识,体会诗人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胜利的喜悦之情。 3、写好钢笔字,注意整体布局。 4、练习口语交际,学会在评说影视剧中的人物、剧情等,表达有条理、有选择、有重点,要留心别人的发言。引导学生关注文化艺术。5、学写毛笔字。 【教学准备】 收看一些影视剧,注意收集剧中人物、故事情节。【教学时数】三课时第一课时一、教学第一题。1、教学第一、三部分。诵读欣赏四渡赤水出奇兵。(1)学生读歌词,读通读顺。 (2)小组内试说出这首歌词的意思。集体交流。(3)师生交流四渡赤水相关资料。(4)练习诵读,读出情感。(5)欣赏四渡赤水出奇兵演唱录音。再读加深体会。2、教学第二部分。 (1)读这两句。 (2)联系上下文说说两个“重”的不同诗意和意思。 (4)小结:学习和生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