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小学四年级语文《赵州桥》教案.doc_第1页
2019-2020年小学四年级语文《赵州桥》教案.doc_第2页
2019-2020年小学四年级语文《赵州桥》教案.doc_第3页
2019-2020年小学四年级语文《赵州桥》教案.doc_第4页
2019-2020年小学四年级语文《赵州桥》教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年小学四年级语文赵州桥教案 上海市 徐汇区 刘佳慧教学目标 1、阅读中自主识字,并积累词语“创举 冲毁 节省 坚固 美观 雕刻 缠绕 智慧 遗产”。2运用关联词“不但而且”或“既又”写句。3. 学习运用抓过渡句归纳文章内容的方法。4. 在归纳文章内容的过程中,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教学重难点1、学习运用抓过渡句归纳文章内容的方法。2领会赵州桥单孔弧形设计的特点,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时 1课时课前预习1、收集各种桥的图片及文字资料,准备课上交流。2准备实验材料: 铅画纸条、橡皮等文具。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板书“桥”)你们一定见过各种各样的桥,其中不乏有这几座(ppt),说说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哪座桥呢?(交流)教师归纳整理:一般石桥都有桥墩。两个桥墩中间的桥洞呈弧形的石桥叫做石拱桥。石拱桥有单孔桥和多孔桥的类别。说明:学生自主收集信息并进行整理,筛选,最后进行表达。2 (板书课题:16、赵州桥)师:在中外桥梁史上占有突出地位的赵州桥就是一座单孔弧形桥,也是全世界现存的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它是怎样的一座桥呢?让我们学习课文。二、整体感知课文1接龙读课文,纠正字音(分节朗读;读读词语,)(媒体出示:洨河 隋朝 缠绕 似乎 砌成 前爪 )2要了解举世闻名的赵州桥,哪些内容一定要介绍?师归纳并板书:你说的是“赵州桥在哪里?”也就是它的桥的位置;“赵州桥别名叫什么?”桥的别名;“赵州桥建于什么时候?”建造年代;“赵州桥是谁设计的?”设计者;“赵州桥有哪些主要特点?”主要特点;“赵州桥在我国历史上所处的地位”历史地位3刚才读了课文,哪些内容你已经了解了?(板书:雄伟 坚固 美观)三、 研读课文1(出示:课文第一节)课文的第一小节说清楚了赵州桥的地理位置、建造年代、设计者,语言十分简洁,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2课文的哪几小节具体说明了赵州桥雄伟、坚固、美观的特点呢,请大家默读课文。3、交流。(1)2、3小节具体说出了赵州桥雄伟、坚固、美观的特点。(2)(ppt: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师:这句话选自课文第三小节的第一句话不仅总结了上文赵州桥雄伟、坚固的特点,还引出了下文赵州桥美观的特点,这是一句过渡句,我们可以用它来概括2、3 小节部分的主要内容。说明:学生归纳课文主要内容是本单元训练重点,根据本文在写法上的一个特点,抓住过渡句来概括小结内容。4、自学第2、3节,出示要求:(1)读:读读课文2、3小节。(2)找:找找文中的哪些内容,让你感受到赵州桥是雄伟、坚固、美观的。(3)说:就赵州桥的一个特点,结合课文内容说说自己的体会。5、课文是怎样写出赵州桥雄伟的?(1)(ppt)它的桥长大约有我们的10个教室那么长;桥宽比我们的3个教室还要宽;它全部用石头砌成,构造非同一般,十分气派(2)师:我将这句话改成这样,你看那句好?ppt:1.桥长50多米,有9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2.桥很长很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生:两句句子意思一样,但第一句运用数字具体说明的桥的长和宽,更能体现赵州桥的雄伟。6、课文又是怎样写出赵州桥的坚固的?生:有1300多年的历史;桥的构造特殊不易被大水冲毁。ppt: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1)这种设计指什么?(2)看图说说:出示:赵州桥没有 桥墩 只有 一个拱形的大桥洞 。 拱顶的左右 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说明:用填空形式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既理解关键词语和短语的意思,也是将书面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为背诵课文段落作铺垫。(3)理解词语:创举“创举”一词是什么意思?文中的“创举”指什么?(创举指从来没有过的举动或事业,文中形容赵州桥巧妙的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从没有过的。)这样的“创举”有何意义?出示:看图,运用提示的词语说一说。没有只有各有; 既又7、读读课文,做做实验:用纸片、橡皮等文具模拟平面桥和拱形桥的承重能力。得出结论:拱形桥比平面桥的承重能力大得多。说明:用铅化纸做实验学生对于小桥洞的作用没有形象的理解。这里通过对比的方法,让学生在比较中明白设计小桥洞的原理。8、出示:赵州桥建成700多年之后,欧洲才出现类似结构的石拱桥,如14世纪法国的赛雷桥。但后者在180年前已遭毁坏。而赵州桥历经强烈地震,任凭风吹雨打,仍然屹立在原处。9、课文又是如何写出体会赵州桥的美观的?(1)理解词语ppt:相互缠绕、相互抵着、回首遥望、双龙戏珠。(2)看图运用句式说一说ppt:有的有的还有的(3)用一个成语概括栏板上图案的特点。(栩栩如生 千姿百态 活灵活现 惟妙惟肖)(4)借助填空背一背:出示 桥面两侧有 ,栏板上雕刻着 :有的 ;有的 ;还有的 。所有的龙似乎 。10、齐读最后一节(出示)。四、总结课文1、指名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第2节抓文中的关键词句概括,第3节找合适的词语来概括句意)隋朝石匠李春设计和参加建造了一座单孔石拱桥。赵州桥非常雄伟。它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2、黄浦江上一共横跨了几座大桥?它们各有什么不同之处? (斜拉桥、钢拱桥)课后,请收集世界上桥的图片,选一幅配上文字,向同学们作介绍。雄伟板书 16 赵州桥 坚固 美观附送:2019-2020年小学四年级语文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设计教案教材分析:大陆青年小钱患了严重的白血病,台湾同胞冒着生命危险,用爱心挽救了小钱的生命,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课文先后描写了同一时间海峡两岸的两个不同场景:第一个场景是在杭州某医院的病床上,躺着生命垂危的小钱,他在静静地期待着那来自海峡彼岸的救命骨髓;第二个场景是在台湾花莲的慈济医院,李博士正在余震的危险中抽取台湾青年的骨髓。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做着一次又一次的努力,直到青年的骨髓涓涓流出。所有的这一切,为的是挽救海峡彼岸一个年仅18岁的生命。文章告诉我们,两岸同胞相距虽远,心却是紧紧相连的。.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两岸骨肉同胞的血脉亲情,感受生命的珍贵和爱心的无价。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通过理解骨髓移植对小钱的重要性,台湾青年在余震中捐献骨髓的危险,以及两岸医护人员的奔波,体会“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设计思路:紧扣课题展开教学,以读激情,以读促悟,以情助读,情景交融,让学生在不断读书的过程中,得到情感体验,与文中人物产生强烈共鸣,从而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辅助、课题卡片课程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题导入,引入文本1、老师出示板书跨越海峡的 桥:同学们,看到这个题目,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情景?2、桥在我们生活中处处可见,毛主席曾在一首词中写到“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而我们这篇课文的题目却是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生命桥是什么意思?围绕海峡两岸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让我们一齐读读课文,从课文中寻求答案吧!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读课文,力求读正确、读通顺。2、指名读。老师相机指导。3、交流初读所得: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初读课文,你对“生命桥”一词是怎样理解的?4、这座生命桥联接着大陆和台湾,让我们跟随作者手中的笔,一同走进这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三、品读课文,深入感悟1、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读完谈一谈自己的心得体会,并说说为什么要这样读。2、当我们从甜美的梦乡中醒来,打开窗子,灿烂的阳光洒在身上呼吸着带着花香的清新的空气,你会油然产生一种什么样的感觉?(1) 老师范读,请同学们闭着眼睛想像一下:在这样的一个早晨,城市的各个角落会有哪些我们熟悉的生活场景呢?(2) 学生畅谈自己的感受。3、换位思考:同学们所描绘的这些画面,使我们感到生活是多么美好,然而这一天,对于小钱来说意味着什么呢?(1) 第2自然段,学生用准确词语表达自己此时此刻的心情。(2) 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读一读。4、指导朗读,课件出示:这个刚满18岁的年轻人,患了严重的白血病,生命就像即将凋零的含苞的花朵,唯有骨髓移植,才能使这朵生命之花绽入。(1)感情朗读:在这个阳光灿烂的日子,在这个充满花香的城市,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充满生机,而小钱,却只能躺在病床,命运对他是如此的残酷,让十八岁的他得了白血病。十八岁,多么美好的年龄,文中把十八岁比作一朵“含苞的花”,十八岁太年轻了,今后的路还很长很长,然而可恶的白血病却要使这朵含苞的花“即将凋零”。感情朗读这段话。(2)创境引读:假如小钱没有得白血病,此时此刻,他会做些什么呢?老师引读:十八岁,多么美好的年龄!当同龄人吃过晚饭后,携着父母的手在绿荫道上漫步时,然而小钱当同龄人在球场上奔跑追逐,为每进一个球欢呼跳跃时,然而小钱当同龄人的脚步走过祖国各地,尽情浏览祖国的大好河山时,然而小钱当同龄人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奋斗时,然而小钱(3)合适的骨髓对小钱来说那么宝贵,是挽救他生命的唯一途径,然而找到合适的骨髓,容易吗?课件出示: 然而,要找到适合移植的骨髓,又谈何容易。如果没有亲缘关系,大约在十万人里才有可能找到一个有适合骨髓的人。指导朗读这段话(4)朗读第一自然段和第二自然段的感受迥然不同,你认为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5、患了白血病,生的希望是如此渺茫,小钱有没有一线希望获得重生呢?学生齐读第二自然段最后一句话。有的同学可能会发出感叹,小钱真幸运呀;有的同学可能会提出疑问:小钱怎么会在台湾找到合适的骨髓呢?在这里我们必须提到一个人,也就是下文所提到的李博士。出示课件:李博士照片及简介正是因为有了像李博士这样热心公益的人,还有许多自愿捐献骨髓的热心人,才会使像小钱这样的白血病患者看到了生命的曙光,让我们发自内心地向他们表示敬意!四、小结激趣,铺垫下文同学们,这场跨越海峡的拯救行动是否能够成功?小钱最终能否获得新生?海峡彼岸又发生了哪些惊心动动魄的故事?下一节课,我们将把镜头切换到宝岛台湾,一同去关注事情的发展,相信你对“生命桥”这个词会有更深刻的理解!第二课时一、回顾旧知上一节课,我们整体感知了课文内容,并通过品读课文,感受到小钱所遭受的不幸,以及合适的骨髓对小钱的重要性。我们在为小钱感到惋惜的同时,也为他感到庆幸,因为在海峡彼岸,有一位台湾青年,正无私地为小钱捐献骨髓,来挽救他十八岁的生命。这一节课,就让我们一同去关注事情的发展吧。二、深入阅读文本1、默读36自然段,了解海峡彼岸的台湾花莲慈济医院所发生的一切,请你用一个词来谈谈你的感受。2、为一个毫无关系的陌生人捐献骨髓,对于这件事,你是怎么看待的?学生谈自己感受,老师引导:帮助他人是件非常有意义的事。3、捐献骨髓的事例,并不止这一件,而作者却单单写了这件事,那这件事例有什么特别让人感动的地方?请找出来并作上记号。(学生交流令自己感动的地方以及感动的原因。)这例骨髓移植手术跨越海峡两岸,有着深远意义。抽取骨髓的工作是在剧烈的余震中进行的。4、有那些句子让你感受到余震的可怕?找出来读一读。5、同学们,我们可以想像余震每一次发生时的情景:大地颤抖,房屋摇晃,玻璃破碎。人们惊慌失措这一切让人感到多么可怕,而此时,台湾青年和李博士反应如何呢?课件出示: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床旁,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6、此时此刻,他们会想些什么呢?学生更深入体会台湾同胞不顾亲人安危,冒着生命危险来帮助小钱的精神的可贵。7、台湾青年的爱心和骨肉同胞的亲情,伴随着那涓涓流出的骨髓,被带到海峡彼岸,给小钱带来生的希望,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