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下册 意想不到的灾害 1教案 浙教版.doc_第1页
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下册 意想不到的灾害 1教案 浙教版.doc_第2页
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下册 意想不到的灾害 1教案 浙教版.doc_第3页
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下册 意想不到的灾害 1教案 浙教版.doc_第4页
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下册 意想不到的灾害 1教案 浙教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下册 意想不到的灾害 1教案 浙教版教材分析:这篇科普说明文用螃蟹和蟾蜍泛滥成灾的事实,告诉我们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性。教学目标:1.用学习科普说明文的方法自主探索学习课文,了解课文介绍的知识要点,体会课文在遣词造句上的准确性。2.学会生字,理解“生态平衡、制约因素”等词语。3.知道保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性,激发学生自觉维护生态平衡的意识。4.培养学生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教学重点:学会学习科普说明文的方法。教学难点:理解“生态平衡”,增强学生的环保与生态意识。教学准备:收集当地环保和生态保护状况正反两面的事例。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想到会有一位陌生的老师来给你们上课?这种情况我们用一个词语来概括就是意想不到。(出示“意想不到”)生活中,意想不到的内容太多了,你能用“意想不到的( )”说说吗?是的,意想不到的喜讯带给我们的是惊喜;意想不到的现象能引起我们的思索。今天,我们却要探讨一个沉重的话题:意想不到的灾害(出示、齐读课题)2.这是一篇什么体裁的文章?学习此类文章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出示单元学习提示)二、初读课文,了解知识要点1.自读课文,思考:A、课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科学道理?B、圈出文中用得准确生动的词语,并能说说为什么?C、读准字音,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不懂的地方作好读书记号。2.检查:课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维持生态平衡是多么重要(读)理解“生态平衡”,展示生态图(结合课件、常识课食物链的有关知识)生态平衡:又称“自然平衡”。在自然界中,不论是森林、草原、湖泊-都是由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物成份和光、水、土壤、空气、温度等非生物成份所组成。每一个成分都并非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统一综合体。它们之间通过相互作用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平衡状态,称为生态平衡。(读)三、深读课文1.为了说明这个结论,课文主要采用了什么说明写法?又是如何把知识要点介绍得准确。体会举例方法的作用,再次理解“意想不到”,结合朗读指导。指导字音、字形“蟾蜍、分泌”。事例受灾地灾源原先的作用造成的后果说明1西班牙中东浙江绍兴螃蟹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咬稻杆,啃稻根,破坏大片庄稼,侵入人们住宅,扰乱了人们生活。维持生态平衡多么重要2澳大利亚日本大岛蟾蜍是捕食害虫的好手,保护庄稼的卫士。使牛羊家畜受到毒害,对动物世界造成威胁,对人们造成伤害。A、不计其数的螃蟹,在26000公顷稻田上咬稻杆,啃稻根,破坏了大片庄稼,造成了重大损失。(理解“不计其数”,体会“重大”及词语的相互呼应关系)B、农田里,草丛中到处是蟾蜍,它们分泌的毒汁使得牛羊等家畜受到毒害,对澳大利亚的动物世界造成了威胁。(“受到毒害”和“造成威胁”互换位置)C、几百万只青蟹不但咬死庄稼,毁坏农田,而且成群结队地侵入人们的住宅,扰乱了人们的生活。D、螃蟹爬得田里都是,水稻被咬得精光。2.看了这么多人类的朋友因数量太多反而成为灾害的例子,我们不禁产生了一个什么问题呢?引入第三段。 理解:不论什么动物,它们在自然界生存,都必须和周围的生态环境保持平衡。(1)“不论什么动物”你是怎么理解的?(2)( )的动物不能让它无限制地大量繁殖,( )的动物也不能全部消灭光。 理解“制约因素”,穿插进行“如果就”的句式训练,说说食物、天敌、疾病等动物的制约作用。(生态图)3.看板书小结,读结尾,句式变换进一步体会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性。明白说明文的语言特色4.说说自己所知道的生态平衡遭到破坏所引起的意想不到的灾害。(指导收集信息的方法、途径)四、拓展延伸1.阅读蛇与庄稼(1)自读,绘制食物链图,说说相互之间的制约作用。(2)说说你明白了什么。(3)说说文中那些词用得准确生动。2.课外收集一份有益动物成为有害,或有害动物为人类造福的材料,在班上交流。3.以假如青蛙被我们吃光了或自由选题,写一篇关于保护生态平衡的短文。附送: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下册 意想不到的灾害 2教案 浙教版教学目标: 1.了解由于生态失衡造成灾害的原因,知道保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增强环保和生态意识。 2.学会生字,掌握“千里迢迢”等词语。 3.学习并运用科普文的阅读方法,能抓住知识要点,了解实例,明白道理,知道语言特色。教学重点:学会科普说明文的学习方法,明白保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性。教学难点:增强学生的环保与生态意识。教学准备:收集当地环保和生态保护状况正反两面的事例。教学时间:3课时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生字,初步理解25个词语。 2.了解课文大意,给课文分段。 教学过程: 1.回顾导入。 冬眠学后,知道学习科普说明文有哪两个基本要求?一般该怎样阅读? (自学生字词抓知识要点悟课文写法。) 揭题意想不到的灾害,继续按这样的顺序学习课文。 2.自学质疑。 (1)学习生字词。 (2)通读全文,边读边想。 课文写了哪些灾害?为什么称这些“灾害”是意想不到的? 划出不懂的问题。 (3)指名读课文,检查初知理解,质疑问难。 随机交流字词:字音:肴、迢、泌、滥、畜牧 字形:蟾、滥、蔗 词义可结合课文理解。 3.默读分段。 出示句子: 本来对人类有益的螃蟹和蟾蜍,为什么会成灾呢?生物学家告诉我们,不论什么动物,它们在自然界生存,都必须和周围的生态环境保持平衡。 这是什么句子?在课文中起什么作用? 独立分段,全班统一。 说说段落大意。 4.巩固作业。 作业本上第2题。 第二课时课时目标: 1.了解课文用举例、摆数字的方法说明道理的写法。 2.懂得生态平衡的意义,增强环保与生态平衡意识。 教学过程:1.复习导入。 听写字词。2.阅读课文。(1)这篇课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课文用哪些事实来说明这个道理?(2)阅读填表:时间地点造成损失灾害原因1980西班牙产稻区26000公顷稻田被蟹破坏中东地区浙江绍兴一千多年前几十年前1983年2月 教师光指导学生填1980年西班牙的蟹灾,然后让学生独立阅读填写,“灾害原因”栏暂不填。 学生填表结束,四人议论,全班交流评议。 (3)体会用词的准确。 (4)默读思考:为什么平常对人类有益的东西也会变成灾害?这些竟想不到的灾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默读划找全班交流填写“灾害原因”栏。 (5)读书归纳。第二段讲了一个什么道理? “不论什么动物”指哪些动物?为什么要保持平衡?什么叫制约因素? (6)训练说话:用“如果就;一旦”说说食物、天敌、疾病等对动物的制约作用。3.练习作业。 (1)完成作业本第5题。 (2)调查关于生态平衡方面的知识、事例。第三课时课时目标:1.进一步了解由于生态失衡造成灾害的原因,知道保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增强环保和生态意识。2.尝试用实例说明保持生态环境平衡的重要性。教学过程:1.回顾总结。 (1)我们的学习任务是什么?课文讲哪几件意想不到的灾害?作者介绍这些事例是为了什么? (2)课文和冬眠在写法上有什么异同? 相同:运用数字,用词准确。 不同:课文先举例后分析说理。 (3)还有什么疑难问题?读课文,看周围,有什么话想说? 2.拓展阅读蛇与庄稼。 (1)自读,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