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哈尔滨塌桥事件”的分析.doc_第1页
案例“哈尔滨塌桥事件”的分析.doc_第2页
案例“哈尔滨塌桥事件”的分析.doc_第3页
案例“哈尔滨塌桥事件”的分析.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_案例“哈尔滨塌桥事件”的分析从公共危机管理的功能来看,公共危机管理是建立必要的危机应对机制来防范和化解危机的,其功能是防范、化解危机,把可能的公共危机消灭在萌芽状态。而在“哈尔滨塌桥事件”中,面对公众的强烈呼声,相关机构部门没能够防范和化解这场公共危机,将其消灭在萌芽状态,而最终导致了社会上对“哈尔滨塌桥事件”的质疑和不满,可以说“哈尔滨塌桥事件”的危机公关是失败的。从公共危机的特点来看,对于“哈尔滨塌桥事件”而言,它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公共危机。这个公共危机是非常突发的而且不确定的,造成了极其不好的恶劣影响,对过去稳定状况构成了一定的威胁,不仅有财产损失,而且有人员伤亡,不可避免地给国家、集体、个人带来经济上、精神上的损失,也冲击社会的某些核心价值观念,进而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因为当地政府缺乏危机意识,未建立完 备的应急体系,导致政府主体进行公共危机管理 时缺乏统一指导,从而影响了危机的可控性。前期单方面强调超载。尽管24日中午的新闻发布会相当及时,但单方面强调事故原因“可能是超载”有失妥当,容易造成推卸责任的印象。24日新闻发布会后,网友纷纷调侃“超载说”对政府处置事故的公信力有影响。对责任单位遮遮掩掩。关于事故桥段的设计、施工与监理单位的质疑贯穿3场新闻发布会。24日第一场新闻发布会后,就有媒体曝出哈尔滨市建委称无法查询到哪家单位负责事故路段。第二次新闻发布会仅仅否认了“找不到施工单位的说法”,但仍然没有公布施工单位。直到27日下午的第三场新闻发布会,事故桥段的设计、施工和监理单位才予以公布。晚通报不如早通报,对责任单位的问题遮遮掩掩是本次舆情应对的又一败笔。该事件在当时之所以能有如此大的反响,激起不同的声音,就都在于当地政府部门未能及时向社会公众公布,在虚虚实实中,各种的猜测和质疑之声也不绝于耳。显然这并不是我们乐于看到的,当然,对于政府本身来说,也并不是好事下面我们对“哈尔滨塌桥事件”以危机公关原则的角度进行分析和点评:1.承担责任原则(SHOULDER THE MATTER)阳明滩大桥垮塌事故发生后,面对公众要求公布施工单位的强烈呼声,哈尔滨市建委工作人员表示“工程指挥部已经解散,无法查询到情况”。随后哈尔滨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市建委表示无法找到施工单位的情况进行了否认,前后说法自相矛盾。事故发生后,哈市政府虽然立即着手成立事故调查组,但其调查结果把事故原因完全归咎于“超载”,规避桥梁设计和质量等自身问题,引起媒体和公众更大质疑。这一做法完全违背了承担责任原则。项目分数:40分 评分:0分2.真诚沟通原则(SINCERITY)官方的侧重点在车,而民间的注意力在桥,这样的错位,导致疑虑继续发酵。公众对塌桥事故的最大关注点,在于工程质量问题。针对“严重超载”这一调查结果和道路交通事故的定性,很多网民和媒体表示了质疑。车辆“严重超载”之外,桥梁结构设计、施工质量是不是完全无懈可击,桥梁匝道承重警示设置是否有缺失等等,这些问题尽管专业,但必须予以详细解答解释,接受公众和专家的拷问。政府需进一步回应社会关切,把人们心中的诸多问号真正解开。项目分数:20分 评分:0分3.速度第一原则(SPEED)事故发生后,谁是大桥的设计、施工、监理单位?谁是事故的直接责任人?面对社会公众的关注和质疑,有关部门却在第一时间失语。直到网络上出现“哈尔滨市建委有人说大桥建设指挥部解散了,找不到施工单位”等说法,引起舆论大哗时,才语焉不详地回应称这一情况“不存在”。项目分数:20分 评分:0分4.系统运行原则(SYSTEM)哈市政府在事故发生后,一方面召开新闻发布会,一方面成立事故调查组,组织专家和相关机构对事故现场和桥梁进行检测和鉴定。符合系统运行原则。项目分数:10分 评分:10分5.权威证实原则(STANDARD)哈尔滨市政府在这一点上做的还是比较到位,市建委邀请专家等对桥梁设计、施工等相关情况进行调查,委托国家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哈尔滨开发区明矩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等机构对倾覆匝道的钢筋、混凝土等取样进行检验检测和鉴定。然而,调查组出具的“超载说”并没有打消媒体和公众的疑虑,反而加深了人们的质疑。项目分数:10分 评分:5分案例评分:总分100分,实际总评分15分总之,哈尔滨大桥坍塌,但责任不能坍塌。通过哈尔滨阳明滩大桥坍塌事件,我们要深刻反思,以后要做工程要本着对社会负责,对人的生命的负责的态度,才能做出对人民有利的工程。然而,工程师在承担社会责任时仍然困难重重,他们的正确意见经常得不到尊重。例如美国“挑战号”航天飞机发射前一二天天气寒冷,此时固体火箭发动机的密封圈可能失效从而导致燃料外泄,建议推迟发射,但美国宇航局的领导出于政治上的考虑,坚持要准时发射,结果航天飞机升空后不久,就发生爆炸,导致7名航天员牺牲。为了让最有发言权的工程师对工程进行监督,社会应该给工程师以话语权,应该有反映他们意见的畅通无阻的渠道。只有工程师在设计师严谨认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