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企业管理专业论文)IT企业中知识管理与技术创新作用机理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r r 企业中知识管理与技术创新作用机理研究 摘要 + 酾8 1 7 3 王 随蔚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与知识经济的到薅乏,中国的i t 企业必须通过知识 管理寒掇瓣自身静菠术刨新熊力,鞋翅强自身的竞争优势。特别是中遁加入 w t o ,巾国企盘必定走岛闲舔赘场,参与莺舔竞争,为了企监豹囊枣鼹发藤, i t 企业遗切需要从观念上深入了解知识管理的本璇和内容,以便帝4 定实施切合自 身发展的知识管理体系,提礴技术创新绩效,最终实现在激烈竞争的阑际市场上 占有一席之地。 本文程总结以往知识镑联碳究匏基础上,缀合中国醒企业的现状,提出了基 于文凭嚣豢、缰缓要素、琢袋繁静籍谖管理模羹,势把籍谖管理霉缓楚个系统 过程,提出知识管理行为和知识管理产出的概念,建立知识管理与技术创新绩效 之间的概念模型。 在研究过程中本文采用案例分析和问卷调磷相结合的方法,获褥实证所需的 数据,共调研t 5 8 家l t 企业,辩最终收集有效婀港1 4 6 份。丽后,本文通过建立 结穆方缀( s e m ) 夔方法,袋篱a i n o s 袭箨搏隽瀵试蘩始壤念摸鼙戆z 其,莠缛 出最伉模挺,使其与收集的数据之闻的匹配程度j 常高,从而证明了簸优概念模 型的可行性和可信度。通过x c a m o s 模型输出结聚的分析,文章深入迸彻地分析 了最优概念模型内部各因索的作用机理,并为i t 念业的知识管理建设提供了一些 具有实麟意义的建议。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 1 影穗翔谖管理兹三令众鼗要素之闻是蘸荧豹,毽据文纯要素、缝缓萋素、 i t 要素。 2 以上这三个企业嚣綮通过影响知识管理行为,导致知识管联的产出,并 鼹终影响技术创新绩效。 3 众业要素对知识管理殿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既包括直接路径影响,同时 还存在闻接路径影穗。 4 缀织因素除了奁攘彩旗知识管瑾行炎矫,也遥过直接路径的形式影响知 识管理产出,因此缎织要素是目前影响知识管理效果最为敷鼗的企业因 索。 5 。1 t 要素除了直接影响知识管理行为外,邋过直接路径的方式影响技术剖 凝绩效。 关键字:技术创新绩效,知识管理,知识管理 于为,知识管理产出 i 寒黢作者、导辩弼塞 驾食更登若 塑! ! 查兰婴兰兰竺堡苎 坚垒些! 塑望竺里兰茎查型堑堡里垫堡婴塞 a b s t r a c t w i t ht h e d e v e l o p m e n to fg l o b a l i z a t i o n a n dk n o w l e d g ee c o n o m y , c h i n e s ei t e n t e r p r i s e sh a v et oi m p l e m e n tk n o w l e d g em a n a g e m e n t ( k m ) i no r d e rt oe n h a n c e t e c h n o l o g yi n n o v a t i o na b i l i t ya n df o r mc o r e - c o m p e t e n c e e s p e c i a l l yw i t ht h ec h i n a e n t r a n c et ow t o ,i ti sn e c e s s a r yf o rc h i n e s ec o m p a n i e st or e a f i z et h ei m p o r t a n c eo f k n o w l e d g em a n a g e m e n t t oa c h i e v et e c h n o l o g yi n n o v a t i o np e r f o r m a n c ea n db e c o m e c o m p e t i t i v ei n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m a r k e t s u c hk i n do fc o n d i t i o ns h o u l db ec o n s i d e r e d s e r i o u s l ya n dk n o w l e d g em a n a g e m e n t s h o u l da l s ob ep a i dm o r ea t t e n t i o n t h e r e f o r e , i ti sc r i t i c a lf o rc h i n e s ei tf i r m st oh a v ed e e pi n s i g h ti n t ot h er e l a t i o n s h i pb e t w e e n k n o w l e d g em a n a g e m e n ta n dt e c h n o l o g y i n n o v a t i o n b a s e do nt h ea n a l y s i so np l e n t yo ff o r m e rt h e o r i e sa b o u tk ma n dr e s e a r c ho n c u r r e n tc o n d i t i o nw i t h i nc h i n e s ei t c o m p a n i e s ,t h i sp a p e rf i r s t l ys u p p o s e d a c o n c e p t u a lm o d e l i n go fk n o w l e d g em a n a g e m e n tt h a tc o u l dp r o b a b l ye x i tw i t h i ni t f i r m s t h e r e f o r e ,w ev i s i t e dm o r et h a n5 0c h i n e s ei tf i r m sf o ri n t e r v i e wa n ds e n t a b o u t1 8 5q u e s t i o n n a i r e sb ye m a i lo rp o s t a lm a i lt oc o l l e c tn e c e s s a r yd a t e s a tl a s t , 1 4 6e f f e c t i v eq u e s t i o n n a i r e sw e r er e c e i v e da n db e c a m et e s td a t ei nt h i sp a p e r t h e n , w eu s e ds e m ( s t r u c t u r a l e q u a t i o nm o d e l i n g ) t oe x a m i n e o r i e n tc o n c e p t u a lm o d e l i n g a n da m o s g r a p h i c sw a s t a k e na sa n a l y s i st 0 0 1 a f t e re v a l u a t i o na n da d j u s t m e n t ,a n o p t i m a la n du p d a t e dc o n c e p t u a lm o d e l i n gw a so b t a i n e d , w h i c hs u c c e s s f u l l ym e ta 1 1 t h er a wd a t e s a f t e r w a r d s w ev i e w e da l lt h et e x to u t p u t sp r o d u c e db ya m o sa n d a n a l y s e dt h o s er e s u l t s t om a k ec l e a ra l lt h er e l a t i o n s h i pa m o n gt h i sm o d e l f i n a l l y , c a s es t u d yw a sa l s ou s e di nt h i st h e s i st op r o v et h ep r a c t i c a lf u n c t i o no ft h eo p t i m a l c o n c e p t u a l m o d e l t h e r ea r e5m a i nc o n c l u s i o n st h a tc a nb ed r a w nf r o mt h i st h e s i s : 1 i tf a c t o r , c u l t u r ef a c t o ra n ds t r u c t u r a lf a c t o ra r et h et h r e ed i f f e r e n ta s p e c t s o f e n t e r p r i s ef a c t o rt h a tc a n a f f e c tk n o w l e d g em a n a g e m e n t a l lo ft h e ma r e r e l a t e dw i t he a c ho t h e r 2 a l lt h et h r e e e n t e r p r i s e f a c t o r sc a na f f e c t k n o w l e d g eb e h a v i o r , t h e n k n o w l e d g eo u t p u ta n df i n a l l yt e c h n o l o g yi n n o v a t i o np e r f o r m a n c e t h i si s a p r o v e np a t h 3 a l lt h ee f f e c t sw i t h i nt h i sm o d e li n c l u d ed i r e c te f f e c ta n di n d i r e c te f f e c t 4 b e s i d e sd i r e c te f f e c to nk n o w l e d g eb e h a v i o r , s t r u c t u r a lf a c t o rh a sd i r e c t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j t 企业中知识管理与技术创新作用机理研究 e f f e c to nk n o w l e a g eo u t p u t s os t r u c t u r a lf a c t o ri st h em o s tc r i t i c a lo n e c a p e r e d w i t ho t h e r2f a c t o r s 5 b e s i d e sd i r e c te f f e c to nk n o w l e d g eb e h a v i o r , i tf a c t o rh a sd i r e c te f f e c to n t e c h n o l o g yi n n o v a t i o np e r f o r m a n c e k e yw o r d s :t e c h n o io g yin n o v a t k n o wie d g em a n a g e m e n tb e h a v io r o np e r f o r m a n c e k n o wle d g em a n a g e m e n t k n o wie d g em a n a g e m e n to u t p u t m 滤茳夭学磺士学位论文 撑企监孛知识管理每拄寒t l 薪作用枫理研究 1 绪论 1 1 问题的提出 在人类送入2 l 教纪之螽,一令密豢錾知谈经济辩莰莲淹我秘耀步走袋。翔 识经济的崛起引发了一系列巨变。经济发展的渤因不再是农姚经济时代的“土 地+ 劳力”,也不再怒工业经济时代的“资本十技能”,而跃凌成为知识经济时 代豹“翔识+ 裁募”。这裁是说,翘汲经济是馥翔浚蔻基璃,苏翅薪失主要姆薤 的智力测经济。 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是决定它在国际经济竞争和世界格局中最终域佼的 重要嚣豢。秀筵,翔谖经浇豹生务葶羹源寨在予镧赣,强大戆技零麓薮缝力楚发 展知识缀济的必备祭件。诚如江总书记指出的:知识经济,创新意识,对于我 们2 1 世纪的发展至关熏要。当前世界经济发展飘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其盥藩特 薤是:浚妇谖塞集羹疆零为基稿静傣惠技本产馥( i t 产鲎) 恣邃藏受全帮产壁 的核心,同时它也成为一个国家获得长期竞争优势的重要推动力。随着世界经 济的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浪潮,科学技术对世界各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窝筵送终耀龟基盏显蔫。美国是整赛土玎发爱簸狭夔嚣家。鑫9 0 年戴黻来, 美国经济已持续保持了1 0 年的稳步增长。由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正式提出的新 经济理论将这种“非理性”的经济增长归功于占英国g d p 6 2 、增长速发保持 在8 1 0 爨i t 产簸。 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转型,实施第三步战略部署的关键时期,以创新为根 本,推动i t 产业发臌,对于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加速工业化进程,提高国际 竞争力,程送柱会生产力跨越式发矮,鬟毫久酪生活泰平等爨奋重要意义。 在以知识、信息为特征的新缀济社会中,众业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自身技 术创新能力的提高和改善,这一特点在中国的i t 高新技术彳亍般中尤为突出。为 了在竞争曩蓥激烈豹享主会孛生存帮发震,各令l 攀瑟囊菝本灸簸都在意法设法采 取一切w 能的方法改藩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以获得更多的市场价值和竞争优 势。社衾进入知识经济发展的时代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獬发展,以往“基 于资源”或者鸯形资产懿竞争羧貉葶耩技本裁蒙战碜戆重要蟪经正在逐海舜低, 浙江丈掌磺耋学位论文 棵念堑牵知识管溪等技术割薪俸糟辊琏研究 而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正是人们开始对“资产”的理解发生了质的变化,并不 霉是仅仅局限于实传的物霞,焉楚不叛建攘索对缎谖、技术鼗类瓣无形瓷产翁 应用和发展。8 0 年代知识管理穰念的产生让许多学者开拓了对技术剖新理解的 视野和角度,同时企业也渐渐地在现实中把知识管理应用到技术创新管理的实 践孛去。键事实证爨,绝大多数关予鼓本剑豢知识管理豹研究奏器仅经停窝凌理 论的层次上,公司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很难应用和拓展。筒而言之,当前的技 术创新中的知识管理缺乏一定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在中霆的意瓣技术金监孛,究竟知识管瑷是不是龚戆撩够健遘金建瓣技 术创新绩效? 哪些知识管理因素怒提高技术创新绩效的关键融索呢? 应该惩样 通过知识管理来提高技术创新绩效? 1 1 1l 下企业中技术创薪的蘧要性与现状 技术创瓶是信息技术产业化的发展动力,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壮大,主要 是按本知谖不凝剑毅、翱工、传掇、应霜静结浆。江泽民溺悫曾经据爨,知识 经济的熬本特征,就是知识不断创新,高新技术迅速产业化。随着中国加入 w t o ,市场竞争的国际化,国内1 1 r 企业必定会遇到人才流动、资金、知识产 权等一系确静薪阕怒与耨情况,l l :时,其骞通过不颧静技术翻新才能够敷对日 益激烈的国际竞争。 d r u c k e r ( 1 9 5 4 ) 是第一个撼出企业创新熊力重要性的掌溃,他认为在变 纯静环境中,公司洚了生存蔻必籁蘩餐薪。在箍嚣豹磅究牵,裰多豹磁究缭栗 都一致发现技术创新怒组织生存的旗础( d a m a n p o u r a n de v a n , 1 9 8 4 ;h a ne ta 1 , 1 9 9 8 ;h u r l e ya n dh u l t 1 9 9 8 ) 。这是因为市场对生命周期短的新产品和高效的叛 产品产爨戆要求舀羹增强,嚣踅只蠢不薮遥鬟舞企盈豹氆凝携力才是取荦孽较好 的创新绩效,获得竞争优势以及市场价值的关键。一个具有良好技术创新能力 的公司一定拥有良好的技术刨新绩效。一个公镯拥有良好的技术创颓能力就一 定髭够实现在工佟中学习静过程,这是竞争对手程市场上报藏鼷到靛蠢盈秘密, 也使得竞争对手几乎不可能去模仿。 进入2 l 世纪后,熬个社会的环境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包撬日益增强的圈际 讫,技术铡新,薪援本巍知识静革命等在全整赛范围内迅猛扩教 。在关予剁灏( r o g e r s ,1 9 8 3 ) 霖计划型组织 交偬( g l a s e r e t a l ,1 9 8 3 ) 豹硬究也表镑,不髓把翔谖静保持力警作是当然的。 即使知识被保留了,如果组织没有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那么知识也不能吸收 和继续发展,因此如果不能促使员工去思考、讨论,出现学习型团队的“松弛” 等现豫,会导致学习效攀的降低( s t e w a r t ,1 9 9 6 ) 。企业中知识传播的行为、祝 澍嚣 霪程决定了翔谖豹旋攘豹效率窝效鬃,箨么弱襻氇菱是这黧行蓊、掇毒l 窝 过程决定了公司保持和墙养知识的能力。或裙说,公司的促进知识管理的文化 会导致知识管理的成功。 根据上述的理论综述,可以得知文化的作用在于增加员工对知识管理的理 孵麟寝,黠知识管理豹支持程度,对知识綮溪夔激裁嚣戈,员工蠲的互动程度 等。在建立知识管理文傀时,毖须要考虑缎织内部环境静戳下特征: 1 、猩组织的所有层次建立知识管理的战略性意图,包括知识获取、创造、积累、 保护和利用( d a v e n l x ) r t e ta 1 ,1 9 9 8 ) 。 2 、激发员工的自觉性,激励健雷3 表达自己的意见,创造一个是幽、沟通的环境。 3 、建立囊努熬逮逶秘,支持薮悉惩赘绩搔。 4 、增加沟通的重复性,由此可以增加隐性知识沟通豹可能性,从而增加解决问 题的可能性。 5 、溥找公司多元化和内郝复杂性之所在,因为它们是管理外部环境变化中的关 键因素。 6 、翎造一静鼓励把内部知识和努部知谈镶仑的文纯,防止潮f j 遮车的现象发生 ( a l l e n ,1 9 7 7 ) 。 综上所述,为了使 ! 铮文化因素能够量化,所研究的影响技术宅q 新的k m 的 文化因素范畴应该包括: 金鲎尊重餐赣赣耱,营遥嚣藏豢偿强豹王佟嚣凌 企业员工之间l j 勺透明程度和开放程度。 高层对知识管瑕的支持,对创造价饿的知识进行奖励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r r 企业中知识管理与技术创新作用机理研究 员工对企业实施知识管理的理解和任何程度 企业对知识创造、技术创新的激励 企业对知识员工的有效管理,员工对自己的工作状况有满足感。 3 3 2 组织要素 组织要素的任务是使员工能够了解组织的战略方向并向着目标努力。通过 宽松、民主的管理体制,建立学习型组织,增加员工间的相互学习、沟通和知 识共享,更新和深化企业知识,增强企业员工的团队合作精神,改善企业对外 部环境的适应能力。 许多公司为了培养组织学习能力,已经把知识管理纳入战略管理的范畴。 根据s a r v a r y ( 1 9 9 9 ) 所说,知识管理系统是组织能够执行知识管理过程所必需 的组织结构,这包括i t 和组织结构( 包括组织文化,内部治理机制和合适的激 励机制) 。z a c k ( 1 9 9 9 ) 认为战略的成功取决于组织机构( 正式的或非正式的) 与影响k m 的文化要素之间的匹配程度。 同时,管理者需要注意到人力资源管理技巧对创新的作用,激励公司的知 识员工创造新的方法,满足日益复杂的市场要求。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是知识管 理中常常被忽视的环节( s e a r b r o u g h s w a n ,1 9 9 9 ) ,而激励结构对知识管理来 说又是非常重要的。在知识管理过程中,会出现许多的冲突,例如项目完成的 时间和预算与知识管理的效果之间,如果没有合适的激励结构,这样的k m 显 然是缺乏效率的。1 9 9 9 年,h a n s e n 等学者也认为激励在知识共享过程中起很 大的作用。 l e e n d e 等学者( 1 9 9 7 ) 的研究发现适当的沟通( 不过多也不过少) 和较低 的集中能培养更有效的创造力。也就是说,新产品开发中的知识共享没有必要 也不应该是连续的,团队领导不应该把过多的注意力集中在知识储存上。相反 的,应该改变角色,成为过程的推动者,监控知识共享,随时了解,以保证最 优的频度和分散的程度。因此知识管理者应具有以下的角色: 1 、审核组织当前的知识水平,充分了解知识库的内容和存放的位置。 2 、监控人力资源政策,特别是关于组织学习方面的招聘、选择、培训、个人发 展、绩效评估、薪酬等( u l r i c h , 1 9 9 8 ) 。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r r 企业中知识管理与技术创新作用机理研究 3 、控制外部信息,过滤出可用的信息,帮助员工了解组织当前最新的信息( u k i c h , 1 9 9 8 ) 。 4 、与员工的交流,创造良好的知识创造氛围等。 5 、传达上层管理的决策,融入到实际的价值观和文化中。比如报酬需要鼓励员 工的失败,而不是惩罚,这样才能表达公司的宽容( v o nk r o g h , 1 9 9 8 ) 。 因此,促进知识管理的组织要素应该包括以下的内容: 物理分布是否有利于沟通,包括办公室的位置、大小和类型。 技术创新中跨边界的知识合作程度,这是因为许多重要问题在不同部门 的边界出现( e g b r o w na n de i s e n h a r d l ,1 9 9 5 ;c l a r ka n df u j i m o t o ,1 9 9 1 ; j e l i n e ka n ds c h o o n h o v e n , 1 9 9 0 ;m o h r m a ne a 1 ,1 9 9 5 ) 。 员工对公司战略方向,以及绩效的了解程度。 培训重点是否具有系统化的特征 薪酬体系的合理性程度 管理者对于知识管理的支持行为程度 3 3 3it 要素 关于i t 对于知识管理影响的研究已经有很多,可以这样说:要使得k m 有 效,就必须要借助于信息技术的应用。信息技术当前被认为是k m 的决定因素, 同时也被认为是在决策、与竞争对手抗衡、获得目标市场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工 具。事实上,充足的软件设施能够从公司所储存的信息中获得知识,并把它们 传播给知识员工。可以把这个过程看作是一个培训的过程,知识员工组合不同 类型的信息,寻找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和新思路。由此可见,信息技术是公司提 高创新能力,建立竞争优势的硬件支撑。 知识员工必须要与公司资源频繁联系才能决定如何整合现有的技术和工具 去完成任务。许多基于信息技术的系统能够帮助提供越来越多的直接相互作用, 达到有效率和有效果,这样就能增加知识员工的生产力。这些技术包括桌面应 用( 如w o r d ,s p r e a d s h e e t s ,d a t a b a s e s ) ,组件( e m a i l l o t u sn o t e s “,m i c r o s o f t e x c h a n g e “,n e t s c a p ec o l l a b r a s h a r e x ”,n o v e l lg r o u p w i s e t m ) ,企业系统( e r p , e l e c t r o n i cc o n l f i l e r c e d a t aw a r e h o u s e s ) ,以及特殊的客户应用。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r r 企业中知识管理与技术创新作用机理研究 c o m m i n g s 和f e n g 的研究证明:公司必须要认识到发展知识储存、与外界 数据库的门户连接,以及转化近期的本领域知识仅仅是知识传输的有限价值。 通过沟通机制来补充是必要的,如网络会议,实践交流团队,讨论组,聊天室, 及时的信息传输,以及专门技术的识别,这些都是有效的知识传输手段。在知 识管理中的i t 特点可以归纳为: i t 技术的迅速发展使企业知识管理使用的技术相对于组织基础和文化的建 设而言,更容易实现。 建立有利于共享信息的正式、非正式的内部职员网和外部个人网络 建立信息库供员工使用,同时确保员工有能力对内外部变化的条件作出决 定性的反应 知识管理程序 层级分布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i t 技术在知识管理的过程中的作用是如此重要,加速 了成文信息交流的数量和速度,但是它们并不适用于感观的信息、感觉或者是 用语言无法描述的信息,而这些对最终的知识实现是非常重要的( b o u t c l l i c re t 4 f 1 9 9 8 ) 。正如l a u ( 2 0 0 0 ) 所说:只有当融入了隐性的知识后,技术知识才 能得到最佳的应用。 3 3 4 知识管理行为与知识管理产出 ( 1 ) 知识管理行为与知识管理产出的关系 知识管理行为和知识管理产出是知识管理的两个不同阶段,不同的行为必 然会导致不同的知识管理产出,这是根据s u s a n 等学者在2 0 0 3 年最新的研究所 得到的。根据第二章的文献综述,我们可以了解到知识管理行为与知识管理产 出是现有企业中知识管理的两个阶段,正是由于知识管理行为才能导致知识管 理的产出,从而最终影响技术创新的绩效。 ( 2 ) 知识管理行为 知识管理行为的文献综述已经表明了其定义为“知识管理实施过程中,在 实践中发生的行为”。而从技术创新和知识管理的关系中可以知道,对于i t 行 业中的企业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技术创新,而技术创新需要知识管理的有效性,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t 企业中知识管理与技术创新作用机理研究 因此新知识的产生,以及新知识在创造市场价值的问题解决、产品创新等行为 中的利用正是i t 公司所需要解决的最为重要的问题。 知识是有自身的意境和关联性的人们在社会上相互影响,形成知识, 而这种知识反过来又影响他们的行为、知觉和认识( b e r g e ra n dl u c k m a n n , 1 9 6 6 ) 。知识是一种结合经历,意境,理解和思考等一系列行为的信息( d a v e n p o f l “a 1 1 9 9 8 ) 。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经验,信息,洞察和想法一系列的组合,这 就是感知( s e n s e m a k i n g ) ( w e i c k ,1 9 9 5 ) 。i t 企业中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把众所 周知的定理规律应用于新产品开发,形成知识的基础,而后随着实际问题的出 现,他们解决这些问题,于是他们又发展了新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 w e i c k ( 1 9 9 5 ) 就说明了两种集体感知的途径。一种就是“主体间感知” ( i n t e r s u b j e c t i v es e n s e m a k i n g ) ,当组织中现有的知识结构不充分的时候,需要 隐性知识的应用,主体之间相互交流、相互沟通、共享知识以探索新的解决方 法。例如不同部门的工程师讨论问题的时候,不同的知识碰撞必然会导致新知 识的产生。另外一种集体感知叫做“一般主体感知”( g e n e r a l l ys u b j e c t i v e s e n s e m a k i n g ) ,这是一种通过正规的途径了解和学习知识的方法。例如系统工 作过程,工具应用,数据库的使用等,或者以战略,目标,组织成员角色,组 织结构,技术路径图和系统结构的形式出现( d o u g h e r t ye t a l ,2 0 0 0 ) 。这种形式 的知识一般是以往的“主体间感知”的结果,但如今却是共享的资源,可以通 过系统过程,档案知识来了解它们。 因为知识的应用和产生都是在实际工作行为的过程中,所以新产品开发的 效率依赖于员工解决问题时所拥有的知识,以及他们尝试新途径和产生新知识 的可能性。刺激i t 企业中的知识获取、应用、平衡和创造需要的不仅仅是把信 息提供给员工( d i x o n ,2 0 0 0 ) ,而且要尽量的使信息能够停留在组织成员脑中 的知识库中( n o n a k aa n d t a k e u c h i , 1 9 9 5 ) ,这样才能促进知识管理效率的提高。 从以上的叙述可以总结出知识管理行为的重点所包含的内容: 提高知识管理重点的行为。技术创新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它可以影响企业 的战略目标,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以及市场推广、营销战略等等,因此 知识管理要从本质上启发员工从系统的角度来考虑,通过合理的决策过程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r r 企业中知识管理与技术创新作用机理研究 制定相关的规划与决策,因此注重系统绩效,运用合理的决策过程就成为 知识管理行为的一个重要方面。 增加知识联系的行为。知识联系是知识管理中的核心概念,共享知识能够 增加知识的范围。知识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技术知识,知识来源 于工作过程,作用于系统,组织记忆得到加强,组织正是利用知识衔接行 为这个系统过程把新途径和新知识纳入到这个过程中来( s u s a na l b e r s m o h r m a n , d a v i df i n e g o l d , a l l a nm m o h r m a n j r ) 。另一方面是组织的信息知 识,即组织是否清楚让员工了解组织的目标,战略等,也可以表述为组织 对于员工的透明度。 鼓励创新机会的行为。尝试新途径能够产生新知识( w e i c k ,1 9 9 5 ; h u b e r , 1 9 9 1 ) 。认知行为也许是因为新鲜事物;也许是因为原有途径的失败; 也许是因为试验本身就是为了寻找一种更好的途径( l o u i sa n ds u t t o n , 1 9 9 1 ) 。尝试新途径是学习和创新的基本因素,因此企业对新思想、新方法 的认同程度正是企业是否鼓励创新行为的体现。 ( 3 ) 知识管理产出 知识管理行为的结果就是知识管理产出,不仅仅包括技术刨新活动中的过 程和方法的改善,新产品的产出,还包括市场的知识、组织的知识,以及商业 的战略目标和方向( s u s a na l b e r sm o h r m a n ,2 0 0 3 ) 。因为在l t 企业中,技术创 新和知识管理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它们的影响范围包含整个内部组织和外部市 场。因此i t 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改善同样也不仅仅就来自研发管理人员的知识 管理,还包括组织部分的因素;研发人员知识管理的结果也不仅仅局限于实验 室中新产品部分,也会产生组织层次的改善。 本文中知识管理产出主要包括的内容如下: 技术创新中的新方法的产生和过程改善。这个k m 产出是最为直接的产出, 同时,过程和方法是公司主观的一部分,通过它来指导人们的行为,最新 的改善方法和过程将被整合到新的知识中去( s u s a n a l b e r sm o h r m a n ,d a v i d f i n e g o l d , a l l a nm m o h r m a n , j r ) ,因此要通过测试知识管理产出在这方面完 成的程度来表示这个指标。 有效的知识产生和利用。这个产出反映了认知的二元性:存在的知识被应 浙江必学域士学位论文 疆企业孛知识管理与技术刽耨俸耀辊理研究 用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而使用的效粜确实整合到新知识的当中去,成为 知识库的一部分( w e i c k ,1 9 9 5 ) 。 员工对公司的承诺和改变的意愿是个体岛公司合为一体的程度,包括对公 司嚣标靛信l $ 帮工作瓣努力程度( p o r t e r e t a l 。,1 9 7 4 ) 。在一黧研究中发理: 承诺与宅l 薪绩效菠张裳( e 晷0 r e t l l y a n d c h a t m a n , 1 9 8 6 ;r a n d a l l ,1 9 9 0 ) ,丽 与改变的意愿负相关( c g h u s e l i da n dd a y , 1 9 9 1 ;s o m c r s ,1 9 9 5 ) 。u l r i c h ( 1 9 9 8 ) 把公司无形资产定义为能力的组合和知识员工的承诺。同时,改 变会减少公司的无形资产,减少公司熊力发展的努力。因此谯本文中我假 邋过爨工怼公司鑫豢程度,敬及对雾横疆聪等溅量撵据寒爱浚员工豹承诺 和改变的意愿。 3 3 5 技术创新的绩效 羧零截囊夔续效熬骚究已经院较袋熬,本文裰蕹激往学卷( 诲痰臻,2 0 0 0 ; 癸赞生,1 9 9 9 :高建,1 9 9 7 ;徐笑君,1 9 9 8 ) 的研究成果,总结了技术创新的 绩效的考核指标,认为谶指标主要可以从两方面来考虑:技术创新的程度和技 术剁新的时间。前者可以根据技术创新实现之前,以与创新相关的各方面因素 静期罄为基准,测量技零钢耨的程度;螽裁圭要是摄握上市鲮遮瘦来筏量。本 文中掰采取豹其体指稀如下所示: 技术创新程度指标: 达n 超过了公司商屎的期望 达耍虞g 过了客户的期壤 这至l ,超j 童了; l 澜瓣矮鋈霞 选至奶迢过了投资收薇期望 达n 超过了市场份额的期望 上市的速度: 院竞争对手更抉臻爨凝产燕 跣顼强预期时间更翠宪残 比行业指标规定的时间更早完成 企业高层对产品的创新过程( 从概念产生剁全部市场化) 所花时间的满意度 4 1 浙蕊大学硬学位论文 疆垒韭孛翱谬管理与技术创耩作用辊理研究 4 实证方法 为验证第三章所建立的知识管理与技术创新概念模型,本文通过建立s e m ( s t r u c t u r a l e q u a t i o nm o d e l i n g ) 维穆方程撰蘩皋窦凌。这是鑫冀艇鼋瑟簧理决定因 素瀚研究涉及的变量其搿主观性强、难戳巍接度量、度量误差大、因果关系比较 复杂瓣特点,在数据分析时采用多元回归等传统方法效率低、效果不理想。结构 方稷建模( s e m ) 是一种将多元回归和因素分析方法有机地结合猩一起以自动评 绉系列裙互关联的因祭关系的多元统计分孝斥技术。它与多元潮嫡蠢程戗的震 逡,觏臻襞更强大,楚簸袋条箨下鼗器努褥瓣一个理意工具( h a i r 甜a 1 ,1 9 9 5 ) 。 结构方程模型s e m 是评价理论模式与经验数据一致性的新型方法。s e m 程序主 要其肖验证性功能,研究糟利用一定的统计手段对复杂的理论模式加以处理,并 根攒模式与数据关系的致性程度对理论模式作出适当评价,从而证实或证伪研 究器枣宠簇设戆理论摸蕊。勇癸s e m 霓诲其闲交量之阉霹戳鸯穗荚缝,因为这些 相关髋并不影响整体模激路径的分析结果,因诧它比一般线性模式统计程序有更 突出的优越性。 本章的目的是通过数据的路径依赖分析米检验第三章所建立的概念模型,从 嚣筑够更涛晰鲍指出企渡通过文纯、组织秘l t 接术据何来影响翔识罄理,最终影 稳拽术剑蔹绩效。劳希黧遥过路径系数翁分雾子来说饔瑰泠段 t 公镯翔谖管理_ | 莠存 在的问题,以及改善的方法。 本文采用s m a l l w a t e r s 公司的a m o s 5 0 软件来实现s e m 模型的验证过程。 a n l o s ( a n a l y s i s o fm o m e n ts t r u c t u r e s ) 是一羊申针对结构方程模型s e m 的软件, 麦j a m e ska r b u c k l e 没谤,是一静功戆莠垒瓣绫诗分辑工其,霹疆实凌路径分辑, 协方麓结构分析,回归分析等多方面功能。滁此之夕卜,a m o s 可以同时诗算多条 回归路径系数。 为验证概念模型的合理性与可行性,通过a m o s 计算所得出的统计参数主要 鸯5 令:曲i s q u a r et e s t ( 卡方) 、d f ( 童密嶷) 、t 班( t u c k e r - l e w i s 臻数) 、c f i ( 瓯较拟台指数) $ r m s e a ( 估计误差均方凝) 。翔采概念穰熬辘够实现,郓 被证明是合理的,那么这些指标所需要达到的标准分别为:c h i s q u a r e 的信度水 平( p r o b a b i l i t yl e v e l ) 0 0 5 ,d f 5 ( a r b u c k l e a n dw o t h k e ,1 9 9 9 ;h a y d u k ,1 9 8 7 ) ;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r r 企业中知识管理与技术创新作用机理研究 t l i ,c f i 一o 9 0 0 9 5 ( b a g o z z ia n de d w a r d s ,1 9 9 8 ;v a n d e n b e r ga n dl a n c e ,2 0 0 0 ) ; r m s e a 一组织1 2 50 3 04 + 1 0 7 文化 i t 2 2 10 4 54 9 6 0 组织 ( - - i t1 0 20 2 54 0 9 4 表4 8 表示的是3 个外生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如表所示,文化与组织的相关性 为0 3 6 3 ,文化与i t 的相关系数为0 4 5 2 ,组织与i t 的相关系数为0 3 6 2 。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r r 企业中知识管理与技术创新作用机理研究 表4 8外生变量的相关系数( c o r r d a t i o n s ) e ,s t i m a t e 文化组织 3 6 3 文化i t 4 5 2 组织 i t3 6 2 3 、内生变量的复相关检验 内生变量的复相关检验采用的是复相关系数平方法( s q u a r e dm u l t i p l e c o r r e l a t i o n ) ,是为了检验每个内生变量与直接影响它的变量之间的相关性( 除了 残留变量r e s i d u a lv a r i a b l e s ) 。a m o sg r a p h i c s 在计算复相关系数平方的时候要经过 一个t f ( t r u eo rf a l s e ) 的检验,只有当t 伪真的时候,才会显示复相关系数平方, 同时也说明了复相关的显著性。在本文中,3 个内生变量都通过了t f 检验,如表4 9 所示,由此可以说明每个内生变量与直接影响它的变量之间的相关性都通过了显 著性检验,k m 行为的复相关系数平方为0 5 4 1 ,k m 产出的复相关系数平方为 o 4 8 7 ,技术创新绩效的复相关系数平方为0 3 6 5 。从复相关系数平方的显著性及 数值大小也可以看出整个概念模型所设计的合理性,即内生变量与直接影响它的 变量之间的相关性是显著的。 表4 9复相关系数平方( s q u a r e dm u l t i p l ec o r r e l a t i o n s ) e s t i m a t e k m 行为 5 4 1 k m 产出 4 8 7 创新绩效 3 6 5 4 、样本变量之间的力矩 在分析所有样本变量之间的相关性之前,我们先进行了样本变量协方差检 验。如表4 1 0 所示,得出样本协方差矩阵的行列式为0 。这意味着至少有一个变 量与其他的变量是线性相关的,而这正是我们需要证明的命题,即外生变量与内 生变量之间具有线性相关的关系,与概念模型设计的路径依赖吻合。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盯企业中知识管理与技术创新作用机理研究 表4 1 0 样本变量的协方差矩阵( s a m p l e c o v a r i a n c e s ) i t组织 文化k m 行为k m 产出创新绩效 i t4 0 1 组织1 0 21 9 8 文化 2 2 11 2 55 9 8 k m 行为 1 3 51 3 21 5 5 1 9 4 k m 产出0 8 61 2 41 2 51 1 31 7 8 创新绩效 1 6 11 0 11 6 61 2 41 2 73 2 4 样本协方差矩阵行列式( d e t e r m i n a n to f s a m p l ec o v a r i a n c em a t r i x ) = 0 0 0 表4 1 1 是各个概念要素之间的相关系数矩阵,对角线是a v e 的平方根 ( a v e r a g e v a r i a n c e e x t r a c t e d 平均变异量) ,可以看出,a v e 的平方根都大于0 5 , 符合f o r m e l l ( 1 9 9 2 ) 所提出的标准。另外,根据f o r m e l l 等人的研究结论,为 了确保各个概念之间存在着内涵和实证方面的差异,模型中每个概念的a v e 的平方根都应该大于该概念与其它概念的相关系数,从表4 1 1 的有关数据中不 难发现,这个条件也被很好的满足,在每一列的数目中,对角线上的a v e 平方 根的值都远远大于该列概念与其他概念的相关系数。因此,模型中的每个概念 的指标都能很好的反映出该概念本身。 表4 1 1 样本变量相关系数矩阵 i t组织 文化k m 行为k v l 产出创新绩效 i t0 8 5 9 3 组织 0 3 6 2o 7 5 6 文化0 4 5 2 0 3 6 30 9 4 2 k v l 行为 0 4 8 40 6 7 40 4 5 50 9 2 1 k m 产出 0 3 2 30 6 6 1o 3 8 50 6 1 00 8 7 9 创新绩效 0 4 4 70 3 9 90 3 7 70 4 9 50 5 3 10 8 5 6 注释:相关系数分别列示在矩阵的下半部,a v e 的平方根在对角线上。 5 、回归分析 这一部分是概念模型中最为重要的部分,通过概念模型的回归分析,可以清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r r 企业中知识管理与技术创新作用机理研究 楚的了解到整个模型内部的运作机理、各指标之间影响方式和作用大小。a m o 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二单元 心中充满灿烂阳光 第4课 过富有情趣的生活 第1框 多样的情趣 多彩的生活说课稿 鲁人版五四制
- 2025年工业互联网平台RFID技术在智能工厂生产设备远程维护中的应用报告
- 2025年新型土壤改良剂在土壤有机质积累中的应用效果研究报告
- 第12课《水陆交通的变迁》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 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项目2025年资金申请与风险评估报告
- 2025年新能源行业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在热能领域的创新报告
- 上册教案(教案)-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劳动浙教版
- 第5节 程序的分支结构说课稿-2025-2026学年初中信息技术粤教版2013第二册-粤教版2013
- 2025年二手汽车电商行业投资趋势与盈利模式研究报告
- 2025年PEEK材料行业前景分析及投资机遇研究报告
- UML2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第2版)谭火彬全套教案课件
- 厨房设备安全操作规程
- 有效咳嗽训练护理操作
- 呼出气一氧化氮检测流程及临床应用的专家共识(2025版)解读课件
- 成人失禁性皮炎的预防与护理
- 2025年干部休养所服务项目合作计划书
- 山西省太原市某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数学试题
- 加油站加油员劳动合同8篇
- 2025年全国企业员工全面质量管理知识竞赛题库(试题及答案)
- 机器人焊接技术与应用考核试卷
- 名著《红岩》三年中考真题及典型模拟题训练(解析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