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专题五 外交关系的突破课件2 人民版必修1.ppt_第1页
高中历史 专题五 外交关系的突破课件2 人民版必修1.ppt_第2页
高中历史 专题五 外交关系的突破课件2 人民版必修1.ppt_第3页
高中历史 专题五 外交关系的突破课件2 人民版必修1.ppt_第4页
高中历史 专题五 外交关系的突破课件2 人民版必修1.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驻纽约总领事馆办公楼外景,专题五之二外交关系的突破,三维目标设计:1、知识与能力:掌握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原因、经过和影响;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原因、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联合公报的签署;中美建交公报的发表。中日关系改善的背景、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签署。2、过程与方法:通过材料与照片再现历史场景,进行历史回顾。从国家利益与全球战略考虑外交政策,对世界产生深远影响。与学生一起探究中美关系正常化与中日建交对中国和世界以及国际关系的影响。20世纪70年代中美、中日关系的发展与改善的国际与国内背景,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在维护民族和国家利益的前提下,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外交策略。教学重点: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进程及影响。教学难点: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原因。,历史的瞬间永恒的记忆,导入:出示历史照片乔冠华在26届联合国大会上,时间是1971年11月15日上午10点。当时,西方媒体称乔冠华之笑“极富感染力”、“震碎了议会大厅的玻璃”,为什么乔冠华会发出如此爽朗自信的大笑?图片的背后有着怎样的背景?让我们把历史镜头拉回到上个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史上辉煌的瞬间.,教学设计:,拨云见日-70S的中国外交,1突破之一-重返联合国2突破之二-中美关系正常化(关键)3突破之三-中日邦交正常化,1、重返联合国(1971年),、联合国是什么时候建立的?,(3)、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为什么是恢复而不是用其他如“加入”之类的提法?,、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恢复的主要阻力是什么?,、中国为什么能够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45年10月24日联合国在纽约诞生,看一看,想一想,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为什么是恢复?,1945年4月联合国创立之初,中国既是创始国又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按国际法惯例,新政权就自然取得在联合国的一切权力。但由于美国的阻挠,这个问题一直被搁置,直到70年代初才得到彻底解决。因此说是合法席位被恢复。,联合国没有中国的参加就没有代表性,解决不了世界上任何重大的问题;中国的参加使联合国变成了真正意义上的联合国1971年致中国代表团的欢迎词“在联合国这样一个普遍性最为广泛的国际组织里,中国代表团受到如此热烈的欢迎,那当然是对我们的国家、对中国革命的胜利的肯定。我们代表这样一个伟大的国家,当然觉得很荣幸、很骄傲,但我们更多地想到的是这一时刻的重大意义。美国操纵联合国搞强权政治,围墙中国围堵了20年,到这个时候彻底失败了。中国的地位获得极大的提高,在深度和广度上的影响也更大,分量更重了。国际形势从这个时候开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1971年乔冠华团长在联大上的讲话,请问:从上述材料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中国决不允许在联合国出现“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的局面。这是尼克松政府在联合国制造“两个中国”阴谋的大暴露。对此,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绝对不能容忍,并且坚决反对。世界上根本不存在“两个中国”,只有一个中国,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假如你是当时外交部发言人,对于美国提出的“双重代表权”方案,你作何回应?,1971年中国为什么能够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国综合国力上升、国际地位提高;20世纪70年代,广大发展中国家取得独立并在国际事务中成为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是中国长期坚持和平外交的结果.,意义:,这是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是中国外交事业的重大胜利.它使中国在国际事务中能发挥更大的作用,中国的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它大大地增强了第三世界在联合国的力量.,思考:这一恢复有什么意义?,2.中美关系正常化,中美建交的经过“乒乓外交”,以民促官。,乒乓球在中美建交史上扮演了“破冰者”的角色。庄则栋则是“乒乓外交”中的关键人物。,1971年,第3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日本名古屋举行。美国运动员科恩误上了中国队班车,庄则栋主动上前向科恩打招呼,并且赠送了礼物。在中美关系尚未恢复的年代,这样的举动很快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中美关系“解冻”当时正需要一个契机。毛泽东和周恩来得知庄则栋和美国队员交往的事后十分重视,当即拍板,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由此开始了“小球推动大球”的“乒乓外交”,1971年4月,周恩来总理在北京会见格雷厄姆斯廷霍文率领的美国乒乓球代表团,打开了中美交往的大门。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首次来访的美国代表团。这就是著名的“乒乓外交”。,中美建交的经过,“乒乓外交”,以民促官。,官员交往:1971年7月911日,基辛格秘密访华,中美双方同时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邀请尼克松总统于1972年5月以前的适当时间访问中国。这一公告震惊了整个世界。尼克松后来回忆说:宣读公告只用了三分半钟,但却成了本世纪最出人意料的新闻之一。,中美建交的经过,“乒乓外交”,以民促官。,官员交往:1971年7月911日,基辛格秘密访华,1972年,尼克松公开访华,中美联合公报在上海签订,正式结束对抗。,破冰之旅尼克松访华(1972年2月21日),“总统先生,你把手伸过了世界上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22年没交往了呵!”周恩来,“我知道,1954年在日内瓦会议时福斯特杜勒斯拒绝同周握手,使他身受侮辱。因此我走完梯级时决心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走去。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尼克松回忆录,1978年12月16日发表了中美建交公报,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唯一合法的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接受了中国提出的中美建交三原则宣布:1979年1月1日起,中美双方互相承认并建立外交关系。,1979年1月,邓小平访问美国,出席卡特总统在白宫举行的欢迎仪式。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领导人第一次访问美国,在中美关系史上揭开了新的一页。,中美建交的经过,“乒乓外交”,以民促官。,官员交往:1971年7月911日,基辛格秘密访华,1972年,尼克松公开访华中美联合公报在上海签订,正式结束对抗。,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学生活动:中美关系正常化经历了一个较长的过程,请制表完成此过程。,美乒乓球队访华,1972.2,1971.7,1971.4,基辛格秘密访华,尼克松总统访华中美联合公报,中美发表建交公报,1979.1,中美正式建交,1978.12,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中国,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牵制和对付来自苏联的威胁对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有重要作用,原因:70年代中美关系的改善是中美两国的共同要求,与苏联争霸中处于守势,小组讨论思考1: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原因,陷入侵越战争的泥潭,,小组讨论思考2:中美关系的突破对世界及中国有何影响?,有利于世界局势的缓和及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打开了中国50年代以来的外交困境,中美关系正常化后有50多个国家与我国建立了外交关系,1972年9月,毛泽东主席会见来访的日本首相田中角荣,田中访华期间,两国政府首脑签署了中日两国政府联合声明,实现了两国关系正常化。,3、中日邦交正常化,1972年9月29日周恩来总理和田中角荣总理大臣在北京签署中日联合声明,中日两国之间的不正常状态宣告结束,并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刀光下”远行中国,3、今天重温中日联合声明,你有何感想?,中日关系重焕生机,“在动荡的世界形势下,应该加速实现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邦交正常化强有力地开展和平外交。”田中角荣,1、直接促使田中首相要加速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原因是什么?2、此行的目的为何?,小组讨论思考3: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产生了什么影响?对于中国:揭开了中国与美日两国历史的新篇章,有利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对于世界:有利于三国人民的利益和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缓和世界紧张局势。,小结:,随着中国各项事业的发展,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声望越来越高,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打破了美国实行的孤立中国的政策。中美两国都朝着灵活务实的方向努力,乒乓外交打开了中美两国的大门,尼克松访华、中美联合公报和中美建交公报的发表促成了1979年两国的建交,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同时中美关系的改善促成了中日建交,这样更多的国家和中国成为了朋友,中国外交打开了新局面。,思考,外交是智者的游戏,外交是妥协的艺术,外交更是一个国家实力强弱的晴雨表。那么,你认为影响一个国家外交政策的因素有哪些?,国家利益(决定性因素)国家力量意识形态国内外形势,国家间之所以出现分离聚合、亲疏冷热的复杂关系,主要是由各国的决定的。各个主权国家因其的变化而导致对外政策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