辊压机预粉磨系统提产技术措施.doc_第1页
辊压机预粉磨系统提产技术措施.doc_第2页
辊压机预粉磨系统提产技术措施.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辊压机预粉磨系统提产技术措施陕西尧柏特种水泥有限公司蒲城分公司为2500t/d新型干法熟料生产线,2003年12月点火投产,年产优质熟料86万吨,水泥125万吨,水泥粉磨由两套4.0m13.0m双仓管磨和O-sepa高效选粉机组成的闭路系统承担。磨机设计产量75t/h(比表面积340m2/kg),水泥粉磨在2005年5月投产以来,实际各品种产量远高于设计产量,由于近几年来水泥销售供不应求,为了提高水泥产能,满足销售,降低电耗,2008年年底,我公司在原有生产线投资兴建辊压机预粉磨系统,2009年7月下旬投产运行,投入运行后,各品种水泥台时提产幅度较小,达不到预期目的,水泥电耗居高不下,为此我们进行了一系列技术措施,通过技术攻关,提产幅度较大,达到了预期目的,现将技术措施总结如下:1、主机配置:表1磨机筒体有效内径:1仓、2仓:3900mm,有效长度:1仓:4500mm;2仓7850mm,磨机转速:16.3r/min,研磨体装载量180t,传动方式:中心传动,功率:2500kw.规格:O-Sepa2000最大喂料量400t/h,成品产量:72-120t/h,选粉机空气量:2000m3/min,功率:132kw型号:TRP140-110,通过量:450-500t/h,最大喂料粒度:35mm,料片厚度:28-36mm,辊间最大压力:9000KN2、工艺流程:我公司主要产品有:P.O42.5、P.C32.5R、P.O42.5R、P.O42.5低碱,配料站设置熟料、米石、脱硫石膏、粉煤灰4个配料库,本系统预粉磨系统主要由辊压机、称重仓、混合料提升机、成品提升机、带式输送机组成,主要对熟料进行挤压,挤压后的熟料经带式输送机进入熟料库。按照一定比例的熟料、米石、脱硫石膏、粉煤灰经入磨皮带入磨粉磨,出磨物料经溢流绞刀、出磨提升机、斜槽、选粉机、袋收尘器、斜槽、入库提升机后入库,粗粉经粗粉斜槽入磨再次粉磨。3、技改措施:(1)、辊压机操作参数的优化:由于我公司采用的是辊压机预粉磨系统,系统没有打散分级和V选设备,辊压机是根据料床粉碎原理设计而成,预粉磨工艺和联合粉磨差别较大,通过对辊缝、压力、仓重、回料阀等操作参数的调整,最终通过监测熟料粒径分析结果得出(表2):压力9.5mpa(最大压力10mpa),辊缝28-31mm,回料阀开度20%,仓重为60%的运行参数水泥台时最高。(2)、调整钢球级配(表3):辊压机运行前,磨机1仓采用4级配,最大球径90mm,平均球径75.71mm;2仓采用6级配,最大球径50mm,平均球径25.27mm;辊压机运行后,由于入磨熟料粒度大幅度下降,故对应的钢球平均球径也要进行调整,根据入磨综合物料粒径分析(见表4),确定了最大球径和平均球径,级配调整后,各品种水泥台时提高幅度较大(见表5)(3)、矿渣粉掺入方式的技改为了增加水泥产能,改善水泥性能,2008年7月我公司在2台水泥磨磨机旁边分别安装一台70吨的水泥钢储罐用于储存矿粉,矿渣粉经翻板阀、螺旋喂料机(WLC-2-2502000)、螺旋计量称(WLC-2-2501200)管道加入到水泥磨磨尾溢流绞刀中,和出磨物料混合后,经出磨提升机进入选粉机进行分选。通过长时间的生产实践,磨尾加入矿渣粉增加了选粉机的负荷,选粉机电流接近额定电流235A,影响磨机台时的提高。在级配调整后尤其明显,为此我们策划将矿渣粉由磨尾掺入改为在成品中直接掺入。具体方案是用气力提升泵进行输送,将原闲置的螺旋气力提升泵、罗茨风机、输送管道等设备进行技改,考虑使用气力提升泵后矿粉直接入成品斜槽后造成废气无法处理,造成环境污染,考虑袋收尘器和主排风机的能力,决定将矿粉送到到收尘灰斗。改造后,选粉机电流较原来下降10A,各品种水泥台时提高约4-6吨,磨机系统压力没有明显变化,经取样检验,矿粉加入方式技改后水泥产品性能和以前没有明显变化。4、效果验证:通过上述技术改造和参数优化,各品种水泥台时得到了大幅度提高(表5),水泥电耗由原来的45kwh/t,降为36kwh/t。5、结语:我公司通过以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